重量分析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80754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量分析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重量分析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重量分析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重量分析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重量分析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重量分析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重量分析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重量分析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重量分析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量分析法.docx

《重量分析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量分析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量分析法.docx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一、重量分析的方法

a、沉淀法:

沉淀法是重量分析的主要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被测组分形成难溶化合物沉淀,经过过滤、洗涤、烘干及灼烧(有些难溶化合物不需要灼烧),最后称重,由所得重量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

b、汽化法:

汽化法是通过加热或用其他方法使样品中某种挥发性组分逸出,然后根据样品减轻的重量计算该组分的含量;或者当挥发性组分逸出时,选一种吸收剂将它吸收,然后根据吸收剂增加的重量计算该组分的含量。

c、电解法:

电解法是利用电解原理,使金属离子在电极上析出,然后称重,计算其含量。

d、萃取法:

萃取法是利用有机溶剂将被测组分从样品中萃取出来,然后再将溶剂处理掉,称取萃取物的重量,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

二、重量分析法原理

重量分析法是根据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来确定欲测组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

为完成此任务最常用的方式是将欲测定的组分沉淀为一种有一定组成的难溶性化合物然后经过一系列操作

(2)沉淀剂应具有特效性或良好的选择性。

这就是说,沉淀剂只能和被测组分生成沉淀,或在一定条件下只和被测组分生成沉淀。

4、沉淀剂的用量

为使被测组分沉淀达到实际上完全,即被测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应在10-4~10-5M以下,加入的沉淀剂需要过量,一般按理论过量50~100%。

如果沉淀剂是不易挥发的物质,则控制过量20~30%。

三、样品的称取和溶解

称取样品的量决定于沉淀的类型。

对于体积小、容易过滤和洗涤的沉淀,可以多一些,但不能过多,否则过滤洗涤耗费时间。

对于体积大、不易过滤和洗涤的沉淀,应适当少一些,但也不可过少,以免由它引起的称量误差及其他各步骤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误差较大。

样品称好后,可用适当的溶剂溶解,最常用的溶剂是水。

若需加热促其溶解,注意温度不要太高,以防溶液溅失。

若样品不溶于水,而需用酸溶解且有气体产生时,应先在样品中加少量水调成糊状,溶剂沿杯壁慢慢注入,并注意盖上表皿。

四、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重量分析中,通常要求被测组分在溶液中的溶解量不超过称量误差(即0.2mg),此时即可认为沉淀已完全。

但是很多沉淀不能满足此要求。

因此必须了解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以便控制沉淀反应的条件,使沉淀达到重量分析的要求。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

1、同离子效应

组成沉淀的离子称为构晶离子,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如果加入含有某一构晶离子的溶液,则沉淀的溶解度减少,这一效应称为同离子效应。

例如,在BaCl2溶液中,加入过量沉淀剂H2SO4,则可使BaSO4沉淀的溶解度大为减小,达到实际上完全。

但不能片面理解沉淀剂加得越多越好,因为沉淀剂过量太多,可以引起盐效应、配位效应等,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2、盐效应

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其它易溶的强电解质,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比同温度时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增大,这种现象称为盐效应。

3、酸效应

溶液的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称为酸效应。

若沉淀是强酸盐(如BaSO4、AgCl等)影响不大,但对弱酸盐(如CaC2O4、ZnS等)影响就较大。

例如CaC2O4沉淀,在酸性较强溶液中,由于生成了HC2O4-或H2C2O4而溶解。

4、络合效应(配位效应)

当溶液中存在能与沉淀的构晶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配位剂时,则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称为配位效应。

例如,用HCl沉淀Ag+时,生成AgCl沉淀,若HCl太过量,则会形成AgCl2-,AgCl32-等配合物,使AgCl溶解度增加。

所以,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既要考虑同离子效应,也要考虑盐效应和配位效应。

5、其它因素

(1)温度一般温度升高,沉淀溶解度增大。

(2)溶剂无机物沉淀,一般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小,所以对溶解度较大的沉淀,常在水溶液中加入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以降低其溶解度。

(3)沉淀颗粒同一种沉淀物质,晶体颗粒大的,溶解度小。

反之,颗粒小的则溶解度大。

五、沉淀的形成和形状

沉淀按其物理性质的不同,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类,一类是晶型沉淀(BaSO4),离子在晶格内排列规则,颗粒直径约为0.1~1um;一类为非晶型沉淀(Fe(OH)3),离子排列不规则,颗粒直径一般小于0.02um。

AgCl是一种凝乳沉淀,颗粒大小介于两者之间。

生成的沉淀是晶形还是无定形,主要是由两个因素――聚集速度和定向速度决定的。

1、聚集速度

当向试液中加入沉淀剂时,溶液中生成难溶化合物的离子浓度乘积超过该化合物的浓度积时,溶液中的离子将聚集拢来形成微小的晶核,这种离子聚集成晶核的速度称为聚集速度。

2、定向速度

生成沉淀的离子按照一定顺序排列于结晶格子内的速度称为定向速度。

如果聚集速度大于定向速度,离子很快地聚集起来形成晶核,但是却来不及按顺序排列于晶格内,其余离子就在晶核上不断析出,这样得到的沉淀是非晶形沉淀。

反之,如果聚集速度小于定向速度,离子缓慢地聚集成晶核,并且有足够的时间按顺序排列于晶格内,这时得到的沉淀是晶形沉淀。

聚集速度与沉淀的溶解度有关系。

溶解度大的物质,聚集速度小,易形成晶形沉淀;溶解度小的物质,聚集速度大,则易形成无定形沉淀。

六、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1、共沉淀现象

当沉淀从溶液中析出时,溶液中其它可溶性组分被沉淀带下来而混入沉淀之中的现象称为共沉淀现象。

共沉淀是沉淀重量法中最重要的误差来源之一,引起共沉淀的原因主要有下列三种:

(1)表面吸附沉淀表面吸附杂质,其吸附量与下列因素有关:

a、杂质浓度杂质浓度越大,则吸附杂质的量越多。

b、沉淀的总表面积同重量的沉淀,颗粒越大,则总表面积越小,与溶液接触面就小,因而吸附杂质的量就少。

c、溶液的温度吸附作用是一个放热过程,溶液温度升高,吸附杂质的量减少。

(2)生成混晶如果杂质离子半径与构晶离子半径相近,电荷又相同,它们极易生成混晶。

(3)吸留吸留是指在沉淀过程中,特别是沉淀剂加入过快时,沉淀迅速长大,使得吸附在沉淀表面的杂质离子来不及离开,而被包夹在沉淀内部的现象。

2、后沉淀现象

所谓后沉淀是指沉淀析出后,在沉淀与母液一起放置过程中,溶液中本来难于析出的某些杂质离子可能沉淀到原沉淀表面上的现象。

这是由于沉淀表面吸附了构晶离子,它再吸附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杂质离子时,在表面附近形成了过饱和溶液,因而使杂质离子沉淀到原沉淀表面上。

3、沉淀纯净的方法

a、选择适当的分析程序

b、改变杂质存在的形式

c、创造适当的沉淀条件

d、洗涤沉淀

e、再沉淀

f、选用有机沉淀剂

七、沉淀的条件

1、形成沉淀的条件

许多晶形沉淀如BaSO4,CaC2O4等,容易形成能穿过滤纸的微小结晶,因此必须创造生成较大晶形的条件。

这就必须使生成结晶的速度慢,而晶体成长的速度快,为此必须创造以下条件:

沉淀要在适当稀的溶液中进行,这样结晶核生成的速度就慢,容易形成较大的晶体颗粒。

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慢慢加入沉淀剂,尤其在开始时,要避免溶液局部形成过饱和溶液,生成过多的结晶核。

要在热溶液中进行沉淀。

因为在热溶液中沉淀的溶解度,一般都增大,这样可使溶液的过饱和度相对降低,从而使晶核生成得较少。

同时在较高的温度下晶体吸附的杂质量也较少。

过滤前进行“陈化”处理。

在生成晶形沉淀时,有时并非立刻沉淀完全,而是需要一定时间,此时小晶体逐渐溶解大晶体继续成长,这个过程称“陈化”作用。

陈化作用不仅可使沉淀晶体颗粒长大,而且也使沉淀更为纯净,因为晶体颗粒长大总表面积变小,吸附杂质的量就少了。

加热和搅拌可加速陈化作用,缩短陈化时间。

2、形成无定形沉淀的条件

首先要注意避免形成胶体溶液,其次要使沉淀形成较为紧实的形状以减少吸附,因此要求沉淀的条件为:

在热溶液中进行,即可防止形成胶体沉淀,又可减少杂质的吸附量。

加入电解质作凝结剂,破坏胶体溶液。

在浓溶液中,迅速加入沉淀剂并不断搅拌可促使微粒凝聚。

沉淀完全后用热水冲稀。

在浓溶液进行沉淀时,会增加杂质吸附量,因此沉淀后立即加入热水充分搅拌,使被吸附的杂质离子离开沉淀表面转入溶液中。

冲稀后立即过滤,因为这类沉淀不需要陈化而且趁热过滤可以加快过滤速度。

八、沉淀的过滤和洗涤

1、洗涤液的选择

洗涤沉淀用的洗涤液,应符合下列条件:

a.易溶解杂质,但不溶解沉淀;

b.对沉淀无胶溶作用或水解作用;

c.烘干或灼烧沉淀时,易挥发除掉;

d.不影响滤液的测定。

2、洗涤的方法、次数和效果

采用少量多次原则洗涤沉淀。

十、沉淀的烘干和灼烧

烘干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沉淀中的水分,灼烧的目的是烧去滤纸,除去沉淀沾有的洗涤剂,将沉淀烧成符合要求的称量式。

十一、分析结果计算

此法是根据所得沉淀的质量,换算成被测组分的含量。

一般计算公式为:

十二、汽化法在PTA生产中的应用

在PTA生产中,有一些分析用到气化法的原理。

如:

CTA中Volo的测定、氧化工场样品中TS含量的测定。

CTA中Volo.的测定

原理:

在红外灯下加热TA,蒸发其挥发分,测定其损失的重量。

分析步骤:

将铝皿放在天平上称重,记为Wo;加10gTA到铝皿中并在天平上称重,记为W1;将装有样品的铝皿放在红外灯加热器下加热、干燥,灯离TA样品上方3~4cm,并控制红外灯功率约80W;干燥10min之后,再称烘干后样品和铝皿重。

计算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