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81735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5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docx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参考答案适用于第四版大纲新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题解答

导论

一、简述题

1、请简单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特定生产方式之下的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物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是社会人;在社会人假设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成了整体主义分析方法。

(2)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前提是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人的自利本性;研究对象是社会如何配置稀缺资源;西方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经济人;西方经济学遵循的分析方法是个体主义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要吸收对方合理的成分,拒绝两者的极端走一条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方法论相结合的“中国道路”。

2、简述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1)坚持直面现实的研究态度和方法。

也就是说,当理论与实践相冲突时,让理论服从现实,而不是让现实适合理论。

如果现有的理论不足以回答所隐含的问题,那么就需要我们反思理论本身,直至根据现实修正理论。

(2)理论联系实际应该是适应时代要求的经济学创新的基本原则。

为此,一方面应反对脱离实际的理论,这会导致“八股”式的空泛经济学;另一方面,也应排斥完全抛弃理论的经验主义。

(3)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者西方经济学教条化,都会导致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走人死胡同。

(4)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

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实际上包含着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含义,即在吸收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注意中国的国情,在解答我国实践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时注意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运行规律的理论与先进的分析方法。

(5)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经济学具有开放性;首先是学术思想来源的开放性;其次是学术队伍的开放性;再次是学术观点的开放性。

(6)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摆脱传统经济学重规范轻实证、重定性轻定量、重演绎轻归纳、重结论轻证明的旧轨迹,实现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创新。

二、论述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30年来发生了重大进展,根本原因在于时代的变迁。

第一,市场化。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资源配置通行的是等级规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了市场取向的改革,资源配置的等级规则逐步让位于产权规则。

第二,工业化。

伴随着市场化进程,我国开始大规模地推进工业化进程,并通过大量引进国外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加快这个过程。

第三,国际化。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基本上走上了一条闭关锁国、自我发展的道路,直到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的国策,特别是我国加人WTO之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

伴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的不同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流发展倾向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第一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第二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第三阶段: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第一,从只关注生产关系到同时十分关注资源配置。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除了继续关注生产方式和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外,更加关注一个社会如何配置稀缺资源,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问题。

第二,从封闭式的一花独放到开放性的百家争鸣。

经济学界除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使其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之外,还开始引进西方经济学的某些流派,以改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分析范式。

第三,从纯理论推导到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学界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直面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第四,从单调的分析方法到多元化的分析方法。

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国在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经济学界开始把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把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它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2、三个有利于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集体经济:

是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形式的经济。

4、混合所有制经济:

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

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交融、参股、持股,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所有制形态。

二、简述题

1、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揭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是:

(1)自由人的联合体和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在未来社会,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不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造成了阶级对立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消灭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立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根本途径。

(3)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生产力是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力量,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基本尺度。

未来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提高社会成员物质生活水平的基础,而且是社会成员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

(4)消灭商品生产,对全部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

在马克思恩格斯经典作家看来,商品经济是与私有制相联系的。

一旦消灭了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商品生产将退出历史舞台,整个社会生产由计划调节。

(5)在共产主义的两个阶段分别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

马克思(在1875年《哥达纲领批判》中第一次)把共产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在低级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在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

2、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含义及意义。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一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要全面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两层含义,既要明确我国社会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要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我们反对“左”和“右”两种错误倾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以此作为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确认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在中国,真正要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而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都有其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同时也具有各自的劣势和局限性,在现阶段生产力状况下,它们都有其适宜于发挥优势的领域和范围,因此应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合理配置各种所有制形式,使它们能够在功能上相互补充。

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这种相互竞争,有利于提高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效率,有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也有利于促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竞争在所有制形式的选择上也发挥着优胜劣汰的作用。

股份制为不同所有制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企业组织形式。

三、论述题

1、阐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和其他国家成败得失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其主要内容包括:

(1)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一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B.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

从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制定了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阐明了基本矛盾和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了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解决了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建设的性质、任务动力、战略和前途等问题。

(2)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所有制关系的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

形成了一套包括改革性质、改革目标、改革内容、改革方式、改革战略、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等在内的经济改革理论。

(4)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改革中的核心问题。

中国改革的目标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使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5)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理论

收入分配标准由单一劳动标准改变为劳动标准和所有权标准相结合。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多种分配方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形成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

(6)对外开放的理论。

把开放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7)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标、基本内涵、总体思路、模式选择和根本动力,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2、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确立这一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第二,我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且发展不平衡,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在坚持公有制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既有其量的规定,也有其质的规定。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发挥国家经济的主导作用。

国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发挥国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关键不在于使国有企业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和垄断地位,而在于国有经济利用自身的相对优势和特有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竞争力和影响力。

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而且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

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都有其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同时也具有各自的劣势和局限性,在现阶段生产力状况下,它们都有其适宜于发挥优势的领域和范围;另一方面,各种所有制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竞争。

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这种相互竞争,有利于提高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效率,有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也有利于促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市场:

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和纽带。

2、市场经济:

是指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它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性质无关。

3、市场机制:

是指在市场交易关系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一套有机系统。

4、增量改革:

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也就是说,在等级规则作用较小的边际上,选择具有帕累托改进意义的利益调整方式进行体制改革,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5、渐进式改革:

我国实行的改革方式,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是按渐进的方式推进改革。

我国没有从理论出发,而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选择了一条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道路,逐渐从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二、简述题

1、简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及运行特点。

在决策结构上,实行中央集权控制;动力结构上,忽视物质利益刺激,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在信息结构上,实行指令性计划的纵向传递;在所有制结构上,一大二公。

在传统体制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都是由计划控制的.企业主要根据非价格信号了解各种资源和产品相对稀缺程度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调节方式。

(1)企业对瞬时出现的情况作出如下反应:

一是使产量与当前最稀缺的资源相适应;二是实行强制替代——由短缺引起的投入组合的改变。

三是根据可得到的投人品决定产出构成。

(2)在追求高增长率目标的驱使下,从上而下存在强烈的数量冲动。

为完成产值指标,企业对短缺资源的需求总是不可被满足的。

(3)由于不承担投资决策的责任,却能从投资中获益,因此企业会通过低估预算成本、与上级讨价还价等争取投资资源,引起投资紧张。

2、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配置资源或调节经济的经济形态,它不反映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属性。

其特征:

(1)资源配置遵循产权规则。

通过产权的界定和保护来确立排他性产权,资源配置的权力与行为人拥有的资产量成正比。

对于市场机制有效协调微观决策至关重要。

(2)决策分散化。

市场经济中,经济决策是由各个独立的经济主体自主进行的。

他们独立决策,并对决策的后果承担责任。

(3)自由和平等竞争。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它承认经济主体具有契约自由,所有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人的地位和机会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他们在共同的规则和法律约束下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他们具有择业自由、消费选择的自由、交易自由等。

(4)价格协调微观决策。

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领域和商品生产上。

价格作为显示资源稀缺程度的信号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它能够自动协调微观决策。

3、简述渐进式改革的特点,并阐述渐进式改革在我国取得成功的原因。

中国的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约束下进行的,或者说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改革只能是渐进式的改革。

渐进式改革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

改革的推动者与组织者是由一个权力中心和层层隶属的行政系列构成的,权力中心根据下级传递上来的改革需求形成方案,然后通过各级党政系统贯彻实施。

第二,增量改革,就是在基本不触动原来的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经济的增量改革部分率先引入市场机制。

第三,先试点后推广,以便在改革的不可逆转性与改革的稳定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我国渐进式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

第一、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条件下采用多种分配方式,从而既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又使社会主义制度适应现阶段生产力水平。

第二、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改革的成效。

第三,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在稳定和发展中积极推进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第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适时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政府职能转变、政治民主化等。

三、论述题

1、我国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3)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在“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大确立)的指导下进行的。

在这一原则中,直接的指令性的计划仍被看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整个经济运行的基础,市场调节只是从属的、次要的;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一种互相对立的“板块”式结合的关系。

第二阶段(1984—1987)有计划商品经济。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

这一理论最重要的突破有两点:

一是突破了把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第一次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把商品经济当作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

二是突破了把指令性计划当作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根本特征的传统观念,肯定了指导性计划也是计划的一种形式,因而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计划经济的基础。

第三阶段(1987—1992)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在1987年l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的报告在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基础上对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和说明,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的多少,而在于所有制的不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还包括生产要素市场,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机制作用认识的一次突破。

第四阶段1992年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993年12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和战略部署,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新的历史阶段。

2、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特征。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决定了它的运行过程及其结果既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和要求,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市场经济的特点。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

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应解决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兼融问题。

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不是割裂的、相互排斥的,更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协调发展关系。

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市场经济中贯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出来,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

3、试述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塑市场竞争主体。

实施分类改革战略;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股份制改造;公司治理结构创新;完善技术创新机制;以改革促管理。

(2)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是各类市场及市场要素总和而成的有机整体,包括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必要前提条件。

(3)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国家宏观调控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其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

理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明确经济政策目标,优化政策工具,提高政策效率;建立精简、高效和廉洁的政府服务体系;提高政府政策的透明度,加强监督;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实行国民待遇和非歧视性原则。

(4)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分配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改革要体现公平与效率,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都要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再分配更要注重公平。

第三章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

一、名词解释

1、“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

华盛顿共识最初是由曾担任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的约翰·威廉姆森提出来的。

华盛顿共识的核心内容是私有产权条件下的资本与市场的全面开放,又称之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宣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日益被国际社会所公认,作为直接挑战“华盛顿共识”并建立在中国经验基础上的“北京共识”愈益被国内外学术界所广泛关注。

“北京共识”包含三个重要的原理:

一是创新的价值;二是努力建造一个有利于持续、均衡与稳定发展的大环境;三是自主发展理论。

2、等级规则:

指首先构建一个层层隶属的金字塔形的等级构架,再界定每一个行为人在这个等级构架中所处的位置,然后再进一步界定与这个等级位置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权力。

一个人所处的等级位置越高,资源配置的权力就越大。

3、产权规则:

指一个人拥有资源配置权力的大小与其所拥有的资产数量正相关,即拥有的资产越多,所拥有的资源配置权力就越大。

4、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

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和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而这种能力与意愿主要决定于一个社会的各既得利益集团权力结构与力量的对比。

5、宪法秩序:

指用以界定国家的产权和控制的基本结构,它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它为集体选择确立了原则,从而是制定规则的规则。

6、“诺思悖论”:

指一个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效率产权制度依赖于国家对产权进行有效的界定与保护,但受双重目标的驱动,国家在界定与保护产权过程中受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会对不同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从而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导致经济衰退。

7、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

当利益独立化的地方政府成为沟通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意愿与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需求的中介环节时,就有可能突破权力中心设置的制度创新进人壁垒,从而使权力中心的垄断租金最大化与保护有效率的产权结构之间达成一致,化解“诺斯悖论”。

这样一种有别于供给主导型与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方式,有学者称之为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

8、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

当建立在排他性产权基础上的微观主体成为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时,个人或一群人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为确立预期能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和权利界定而自发组织实施制度创新。

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方式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具有一致性。

二、简述题

1、比较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差异。

激进式改革方式的基本内容:

第一、政治民主化——多党制;第二、经济上全面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第三、经济政策上采取休克疗法——一揽子改革方案,在很短时间内由市场价格替代计划价格,让转制后的企业马上接受价格机制的考验,从而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中国的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约束下进行的,或者说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改革只能是渐进式的改革。

渐进式改革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

改革的推动者与组织者是由一个权力中心和层层隶属的行政系列构成的,权力中心根据下级传递上来的改革需求形成方案,然后通过各级党政系统贯彻实施。

第二,增量改革,就是在基本不触动原来的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经济的增量改革部分率先引入市场机制。

第三,先试点后推广,以便在改革的不可逆转性与改革的稳定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2、简述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特征。

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即由权力中心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伦理道德规范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和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而这种能力与意愿主要决定于一个社会的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和力量对比。

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特点:

(1)政府主体是决定制度变迁方向、速度、次序和方式的主导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