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83115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

《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docx

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

思南县中小学及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

主讲人:

县教育局安监站赵永康

第一章校园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节校园安全管理方针与安全工作格局

一、校园安全工作方针

教育部、公安部等部委于2006年6月30日共同发布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该《办法》对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保障学校及其学生和教职工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中小学、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有重大意义。

《办法》明确了学校安全管理应遵循“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的方针。

安全管理方针是对校(园)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校(园)安全工作的方向,也是对国家安全工作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具体化。

“积极预防”,就是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积极预防”是坚持“安全第一”的具体体现。

“积极预防”要求我们在学校安全工作中,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持之以恒地做好学校安全的日常工作,认真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积极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把安全事故消灭在未发生之前。

“依法管理”,是指学校安全管理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开展。

“依法管理”是“依法治国”方略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

“依法管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学校安全工作必须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二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与学校安全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安全生产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幼儿园管理条例》、《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以及教育部、公安部等部委发布有关行政规章。

这些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共同构成了学校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依法开展学校安全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是对学校安全工作的强制性要求。

“社会参与”,就是要广泛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学校安全工作涉及到各个方面,同时又为社会广泛关注。

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学校安全工作,营造良好的学校安全工作氛围,是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现实需要。

“各负其责”,是指与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有关的各个主体都必须承担其应负的责任和应履行的职责。

“各负其责”体现了分工协作、各司其职、权责一致的原则。

与学校安全管理密切相关的教育行政、公安、安监、卫生、建设、文化、工商等部门,以及学校及其管理人员、教职工在其职责范围内,应依法承担学校安全管理职责。

二、校园安全工作格局

1、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强化地方责任,加强校[园)安全监督。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辖区内的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安全工作,负管理上的主要责任。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珍惜生命,安全第一”及“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要切实加强对校(园)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要把校(园)安全工作纳入各地教育事业的规划,按照“一保安全。

二保发展”的原则,在资金安排上首先保证消除安全隐患所必需的经费,切实加大投入力度。

并要健全安全工作制度,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对校(园)安全工作给予有力的保障;要确定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安全工作,主要领导要定期研究校(园)安全工作,及时解决相关问题,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相关责任人和主管领导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靠前指挥,及时组织抢救或抢险;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加强与安全监管、公安、卫生等部门的联系,形成校(园)安全工作协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校(园)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要加强检查,管理、指导辖区内各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及时排查、整顿校(园)安全工作隐患,防患于未然;要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要根据发生在校(园)的各种安全事故的性质、类别、伤亡程度及责任大小,制定具体的责任追究程序和办法,凡因管理不善、失职、渎职而发生安全事故的,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处理,并依法依纪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要加强对辖区学校、幼儿园的责任人及老师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形成全员参与、各负其责的安全工作氛围。

2、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

校(园)安全工作必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是校(园)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校(园)安全工作负总责。

校(园)长要亲自关注安全工作,要把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议程,常抓不懈。

中小学、幼儿园要明确安全工作的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对校(园)安全工作具体负责。

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抓安全工作,切实负起责任。

学校,幼儿园的中层干部、各处室、班主任、任课教师,根据其分工和服务对象,必须分口把关,切实负起安全工作责任。

校(园)安全工作要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安全职责,细化安全责任,把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建立起覆盖校(园)所有工作的安全责任制度体系;同时要逐级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把安全工作纳入评估与考核的范围,制定安全目标管理细则,建立安全目标奖惩机制,实行“一票否决制”。

3、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规章制度

中小学及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的安全规章制度,主要包括:

校(园)安全工作的办公会议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与培训制度、安全目标管理与奖惩制度、安全工作检查制度、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制度、与有关部门的校(园)安全工作协调制度、校(园)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制度、治安管理制度、建筑安全管理制度、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及卫生和饮食安全管理制度等。

针对校(园)易发多发安全事故的类型,特别要加强住校学生夜间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学生宿舍轮流值班制度;加强学生食堂饮食安全管理,健全完善卫生保健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坚决杜绝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严格落实学生上下学路队管理制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严防学生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组织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必须落实报批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预案,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学生外出安全;要加强学生在校期间出操、体育运动、课间活动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坚决杜绝组织学生在公路和无安全防范措施的场所开展体育活动,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及幼儿园要把安全自查和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彻底的摸底自查,必要时,要主动邀请交通、消防、食品卫生、建设等有关部门到学校协助查找,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已经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对于依靠学校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上报告,争取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与此同时,要定期组织师生进行突发安全事故演练,保证在发生重特大事故的紧急情况下,师生能够按照预定方案迅速撤离或展开自救;校内各部门和外部相关单位能够及时响应,迅速开展抢救和疏散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加强宣传教育与培训,形成全社会关心、全体师生广泛参与和支持校(园)安全工作的氛围

中小学校、幼儿园在加强与安全监管、公安及卫生等部门在校(园)安全工作方面联络协调,并通过媒体及举办学生安全日、安全周、安全月等活动,加大校(园)安全工作力度,形成家长及社会共同关注校(园)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各校要积极探索,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拿出—定的课时,使安全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和应急能力。

要大力加强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要把安全教育作为幼儿园、中小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认真开展以提高中小学生幼儿自护、自救、防灾及逃生能力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增强教师和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能力,掌握基本的遇到危险时自护、自救、逃生和报警的方法。

要通过形式多样的途径和方式,教育中小学生加强法制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第二节校园安全工作的相关法律制度

教育部、公安部、卫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部委所制定的涉及校(园)安全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了校(园)安全工作的相关法律制度。

一、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度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教育部关于校(园)安全工作的相关规定,校(园)安全工作实行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度。

这一制度要求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领导,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相关责任制度,并要和中小学、幼儿园签定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工作责任目标。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主管领导对校(园)安全工作负主要责任,分管领导负具体责任;各中小学、幼儿园是校(园)安全工作的主体,校(园)长是校(园)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岗位安全工作责任。

校(园)出现安全事故,要按责任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在《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净等法律法规中已作出了相关规定。

责任追究包括追究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校(园)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客观上有安全事故发生:

二是承担责任的主体必须是事故的相关责任人;三是要严格依法追究。

二、事故报告、调查处理与事故通报制度

《安全生产法》规定,发生安全事故必须立即报告,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事故报告工作的通知》对校(园)安全事故的报告作出了具体规定:

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安全事故、师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后,应在1小时内报告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报告,教育行政部门应在1小时内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事故相关情况,要建立事故信息报告层层负责制,发生迟报、瞒报或者谎报的要依法追究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

发生校(园)安全事故,要认真严肃地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事故调查处理要遵循“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在调查处理过程中,要坚持“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事故任责任者和教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同时应建立相应的学校安全事故通报制度,对重大校(园)安全事故予以通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三、学生伤害赔偿制度

《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明确了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教育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有关学生伤害的赔偿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根据责任大小,适当予以经济赔偿,但不承担解决户口、住房、就业等与救助受伤害学生、赔偿相应经济损失无直接关系的其他事项。

学校无责任的,如果有条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本着自愿和可能的原则,对受伤害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

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中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予以赔偿后,可以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

四、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

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是我国《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而确定的一项法律制度。

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应根据这一法律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登记、上报及整改等管理制度。

对安全隐患,在时间上、空间上最近的人员,负有及时报告和应急处置的责任。

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要确认学校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包括围墙、门窗、防护设施、消防设施及交通工具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厨房设备、餐具和食品、水源及其设备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是否达到规范要求;报警求助与应急处理设备、安全通道是否齐全,是否进行安全隐患排查;要对每一处安全隐患进行登记注册,逐级上报,并尽力解决。

当地政府要组织各有关部门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复查复核,该抢修的要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抢修,该停止使用的要坚决果断停止使用;要制定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的时间表,限期完成。

五、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开展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是《安全生产法》的法律法规已明确的一项法律制度。

各中小学及幼儿园,应该制定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建立校(园)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管理制度,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要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每学校应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一次紧急疏散、逃生自救的演练,以提高教职工和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明确要求开设安全知识课,这就要求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要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

并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

要根据当地实际制订培训计划,将安全管理纳入校长园长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为有关中小学安全的法律法规、政策、常见事故的预防及突发事件的处置等,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

第三节校园安全工作职责及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管理职责

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要全面掌握学校安全工作状况,制定学校安全工作考核目标,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检查指导,督促学校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同时应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指导学校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及时了解学校安全教育情况,组织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安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实效,制定校(园)安全的应急预案,指导学校开展安全工作。

不仅如此,教育行政部门还要协调政府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协助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对学校安全事故的救援和调查处理。

二、校内安全管理制度

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中小学及幼儿园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建立健全以下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日常安全管理.

1、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校内安全工作领导机构。

并设立保卫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保卫人员,明确其安全保卫职责。

2、健全门卫制度。

建立校外人员入校的登记或者验证制度,禁止无关人员和校外机动车人内,禁止将非教学用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动物和管制器具等危险物品带人校(园)。

学校门卫应当由专职保安或者其他能够切实履行职责的人员担任。

3、建立校内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和报告制度。

按照有关规定安排对学校建筑物、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检验;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停止使用,及时维修或者更换;维修、更换前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或者设置警示标志。

学校无力解决或者无法排除的重大安全隐患,应当及时书面报告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

学校应当在校内高地、水池、楼梯等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或者采取防护设施。

4、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工作责任制。

对于政府保障配备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加强日常维护,保证其能够有效使用,并设置消防安全标志,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畅通。

5、建立用水、用电、用气等相关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

定期进行检查或者按照规定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定期检查,发现老化或者损毁的,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6、严格执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餐饮业和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范。

建立食堂物资定点采购和索证、登记制度与饭菜留验和记录制度,检查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状况,保障师生饮食卫生安全。

7、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将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置于实验室显著位置。

并严格建立危险化学晶、放射物质的购买、保管、使用、登记、注销等制度,保证将危险化学晶、放射物质存放在安全地点。

8、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具有从业资格的专职医务(保健)人员或者兼职卫生保健教师,购置必需的急救器材和药品,保障对学生常见病的治疗,并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

有条件的学校,应当设立卫生(保健)室。

9、建立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

将学校规定的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学生非正常缺席或者擅自离校情况,以及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异常状况等关系学生安全的信息,及时告知其监护人。

对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其他生理、心理状况异常以及有吸毒行为的学生,学校应当做好安全信息记录,妥善保管学生的健康与安全信息资料,依法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10、建立住宿学生安全管理制度。

配备专人负责住宿学生的生活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并对学生宿舍实行夜间巡查、值班制度,并针对女生宿舍安全工作的特点,加强对女生宿舍的安全管理。

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

11、建立校车管理制度。

购买机动车专门用于接送学生应及时到教育局、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

接送学生的车辆必须检验合格,并定期维护和检测。

接送学生专用校车应当统一标识。

学校不得租用拼装车、报废车和个人机动车接送学生。

接送学生的机动车驾驶员应当身体健康,具备相应准驾车型3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最近3年内任一记分周期没有记满12分记录,无致人伤亡的交通责任事故。

12、建立安全工作档案,记录;日常安全工作、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消除等情况。

安全档案作为实施安全工作目标考核、责任追究和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校园的安全工作管理

第一节校园交通安全工作

一、校园交通安全工作的相关规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校车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公安部等部委制定的有关校(园)交通安全工作的行政规章和一些地方性相关法规,是校(园)交通安全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对校(园)交通安全工作的强制性要求。

1、学校、幼儿园门前的道路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施划人行横道线并设置规范的交通警示标志的减速带,在地处交通复杂路段的学校上下学时间,公安机关应当根据需要部署警力或者交通协管人员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2、学龄前儿童以及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碍者在道路上通行,应当由其监护人、监护人委托的人或者对其负有管理、保护职责的人带领。

3、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3、学校应当对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和行为规范。

4、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应当避开主要街道和交通要道;开展大型体育活动以及其他大型学生活动,必须经过主要街道和交通要道的,应当事先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共同研究并落实安全措施。

5、公安机关和交通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农村地区交通工具的监督管理,禁止没有资质的车船搭载学生。

6、非学校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学校。

非学校及学校人员的车辆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或穿行学校。

7、加强校车管理,确保学生出行安全。

公安、交管部门要加强校车的管理,要详细掌握接送学生的校车、驾驶人以及校车运行时间.行驶路线等基本情况.并建立档案;要对接送学生的所有校车驾驶人定期进行面对面的安全教育;要按照客运车辆驾驶人的标准审查,严禁三年内任一记分周期内累计记分满12分或者发生过交通死亡事故并负有责任的驾驶人驾驶校车接送学生;对接送学生校车一律上线检测,必须检验合格。

坚决取缔无牌无证、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车辆接送学生,严禁低速载货汽车和三轮汽车、拖拉机搭载学生。

对接送学生专用校车,应当粘贴统一标识。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校使用校车的管理,要将中小学校的校车安全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年终考核内容。

中小学校、幼儿园自备或租用校车。

要及时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并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检验合格,确保安全性能可靠方能使用;要定期对校车进行维护保养,不得使用拼装车、报废车作为校车;中小学校聘用的校车驾驶人必须作风文明、具有3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并且要先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审验合格后方能聘请。

严禁超员和租用个人车辆接送学生。

8、各有关部门要全面排查、摸清辖区内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道路状况、交通流量、校车和交通安全设施等基本情况,了解中小学校对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对排查结果要建立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基础实、台账全。

要加大执法力度,狠抓中小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的管理,坚决纠正、严厉处罚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二、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健全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交通安全责任制度、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上下学交通安全引导制度、校(园)车管理制度、校(园)机动车辆通行制度、交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交通安全事故处罚制度、交通安全联络协作制度、交通安全检查评比制度及交通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制度等。

三、学生交通安全教育

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多种方式传授交通安全知识,培养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养成良好交通安全习惯,规范交通安全行为的过程。

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是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保障学生的安全,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而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则是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同时,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还是学生德育工作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全社会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校要把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日常的工作中,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通过广泛号召、典型引导、学习培训、检查评价、总结表彰等方式,组织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

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二节校园消防安全工作

一、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集体活动和重点部位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制度等。

1、应制定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依据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关于消防安全的规章制度,以确保消防安全工作的实施和落实。

主要应包括:

(1)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的指导、检查、监督制度。

(2)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评估制度、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3)学校的防火安全领导责任制。

(4)学校的防火安全制度(包括校(园)、教学楼、图书馆、礼堂实验室等)。

(5)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制度。

(6)易燃、易爆等危险晶的安全存放及保管制度。

(7)举办大型活动的消防安全申报审批制度。

(8)消防安全教育的检查、评估及奖惩制度。

(9)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制度。

(10)节假日值班汇报制度。

(11)火灾事故应急处理制度。

2、教育行政部门的消防安全工作职责

(1)切实贯彻执行消防法规,全面负责所属学校的消防教育和消防安全工作。

(2)依照法律、法规,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并负责监督实施。

(3)设置消防安全教育的专门机构,并确定专人负责,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施与监督。

(4)指导所属学校的消防安全教育和消防安全,及时总结推广消防安全教育的先进经验;组织检查所属学校的消防安全隐患,及时查处安全事故。

(5)组织所属学校的消防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6)定期检查、评价所属学校的消防安全和教育工作,并把评价结果纳入对学校的综合质量评价和对学校领导的考评之中。

3、校(园)法人和防火负责人的消防安全工作职责

各级各类学校都要确定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或一个副校长为学校防火责任人的防火安全责任制。

其主要职责是:

(1)学校及幼儿园的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同时确定一名行政领导人为防火负责人,负责本单位防火责任制的落实;配备专兼职防火干部负责日常的防火工作。

(2)认真贯彻消防法规、规章和消防技术规范,主持制定各部门、各岗位的消防安全制度和防火安全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逐级落实。

(3)确定专人负责学校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把其列入教学课程,纳人学校常规工作,及时总结,不断提高。

(4)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5)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防火宣传教育,普及消防知识,提高防火意识;制定对教职工的消防安全评价措施,将评价结果纳入个人综合考核。

(6)进行经常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