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桐庐县旅游国际化五年行动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83565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动桐庐县旅游国际化五年行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行动桐庐县旅游国际化五年行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行动桐庐县旅游国际化五年行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行动桐庐县旅游国际化五年行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行动桐庐县旅游国际化五年行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行动桐庐县旅游国际化五年行动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行动桐庐县旅游国际化五年行动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动桐庐县旅游国际化五年行动方案.docx

《行动桐庐县旅游国际化五年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动桐庐县旅游国际化五年行动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行动桐庐县旅游国际化五年行动方案.docx

行动桐庐县旅游国际化五年行动方案

【关键字】行动

桐庐县旅游国际化五年行动方案

(2007—2011)

实施旅游国际化战略是杭州推进旅游业、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自2004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旅游国际化工作以来,我县结合实际,积极响应,认真贯彻,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为加快桐庐旅游国际化步伐,将各项工作推向深入,取得实效,根据杭州市委、市政府《杭州市新一轮旅游国际化行动方案(2007-2011)》,经县委、县政府研究,特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立足县域旅游产业特点,主动接受杭州旅游国际化战略辐射,依托“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名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等品牌影响,通过政府主导、市场主体、项目培育、政策驱动、宣传带动、文化联动,着力提升旅游目的地功能、环境、产品、营销、管理和服务的国际化水平,提高“潇洒桐庐·富春江山水”国际影响力,使桐庐成为杭州旅游国际化的重要腹地。

力争2009年创建成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

至2011年,总接待游客达5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27亿元。

其中年接待入境游客突破3.6万人次,年均递增15%;国际旅游收入达800万美元,年均递增17%。

二、推进计划及职责分工

(一)旅游产品国际化发展计划。

以县城为中心,沿杭千高速(富春江)和05、16省道(分水江)两条发展带,围绕丰富、完善富春江、瑶琳、分水三大旅游板块功能,充分挖掘具有国际潜质的旅游资源,有重点地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构建新产品体系。

1、提升富春江旅游板块。

充分利用富春江的优势,结合滨江区块的改造,建设集房产、高星饭店、休闲娱乐、购物、运动为一体的滨水旅游综合体(责任单位:

滨江建设指挥部。

配合单位:

建设局、国土局、旅游局、经贸局、文体局、发改局)。

结合桐君老人中药文化以及红豆杉基地,加快东方文化园等项目建设,推进大奇山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责任单位:

旅游局。

配合单位:

桐君街道、旅游局、国土局、建设局)。

依托白云源山水资源优势,加大改造提升力度,建设休闲度假配套设施,推出白云湖、高山草甸等项目,形成白云源高山休闲旅游度假区(责任单位:

富春江镇。

配合单位:

旅游局、风川镇、林业局、水利局)。

依托阆苑温泉资源优势,加快温泉项目开发,2009年前建成阆苑石海温泉度假山庄,推出温泉疗养、保健等产品(责任单位:

旅游局。

配合单位:

桐君街道)。

以森林山地资源为依托,发展山地户外拓展训练项目,建设大奇山剪溪坞等休闲运动基地(责任单位:

文广新局。

配合单位:

旅游局、有关单位)。

挖掘圆通寺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知名佛教人士入驻管理,增强佛教影响力,并加大后期投入力度,提升景点品位(责任单位:

民宗局。

配合单位:

县旅游局)。

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深澳进行深度挖掘与保护,策划旅游线路,形成开发基础(责任单位:

江南镇。

配合单位:

旅游局、文广新局、建设局)。

对新合革命老区金肖支队后勤基地进行开发,挖掘人文历史,打造浙西红色旅游区(责任单位:

新合乡。

配合单位:

党史办,旅游局)。

2、拓展瑶琳旅游板块。

依托瑶琳仙境品牌优势,整合瑶琳仙境、红灯笼、天目溪漂流等景点,建立新瑶琳景区,形成乡村度假、溶洞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区(责任单位:

旅游局。

配合单位:

瑶琳镇、国土局)。

依托瑶琳天峒山资源优势,2009年前建成国家级瑶琳森林公园,推出森林氧吧、绿色疗养休闲度假产品(责任单位:

瑶琳镇。

配合单位:

林业局、旅游局)。

3、开发分水旅游板块。

依托分水江库区资源优势,加快绿色疗养、山地运动、乡村俱乐部等项目开发,2011年前建成综合性休闲度假旅游区,形成板块效应(责任单位:

库管委。

配合单位:

旅游局、国土局、建设局、林业局、分水镇)。

4、推进高星级酒店建设。

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加快高星级酒店建设,到2011年建成四星级以上酒店6家,其中五星酒店1家,形成适应旅游国际化形势发展需要的接待设施格局。

同时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酒店管理公司参与经营管理,提升配套接待的总体水平(责任单位:

旅游局。

配合单位:

发改局、经贸局、外经局、建设局、国土局)。

5、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充分利用一代美术大师叶浅予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影响力,迁建叶浅予艺术馆,吸引各类书画名人来桐展示艺术作品。

深入挖掘剪纸等民间艺术,建成剪纸艺术馆。

鼓励开发叶浅予艺术作品、剪纸作品、钓台碑文作品等文化旅游商品(责任单位:

文广新局。

配合单位:

旅游局)。

对手工布鞋、峰产品、茶叶等进行深度开发,形成特色旅游商品,依托农特产品一条街等载体,引导旅游商品、农特产品集聚经营,满足国际游客购物需要(责任单位:

农办。

配合单位:

旅游局)。

6、培育六大特色潜力行业。

着力培育美食、茶楼、疗养、保健、演艺、拓展运动等六大特色潜力行业,逐步形成市场,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产业支撑(美食、茶楼业责任单位:

经贸局;疗养、保健业责任单位:

卫生局;拓展、演艺业责任单位:

文广新局〔体育局〕。

六大潜力行业配合单位:

各相关职能部门。

具体方案另行制订)。

(二)城市旅游综合环境国际化发展计划。

围绕旅游目的地环境建设,以旅游“十百千工程”为载体,提高城市的开放度和可进入性,为游客提供安全、优美、便捷的旅游环境。

1、实施旅游“十百千工程”。

根据省市部署,积极开展桐庐旅游“十百千”工程创建工作,至2009年创建成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2011年创建3个浙江省旅游强镇、10个浙江省旅游特色村(责任单位:

旅游局。

配合单位:

相关乡镇)。

2、统一规划多语种标记。

对县内交通指示牌进行统一规划,规范设置,实行多语标记(责任单位:

交警大队。

配合单位:

旅游局)。

2009年前完成A级旅游景区、三星以上饭店、主要交通出入口、旅游集散中心中英日韩对照的多语标记系统建设(责任单位:

旅游局。

配合单位:

交警大队)。

3、完善旅游交通网络。

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引进合理经营机制,完善服务功能,建成“一站式”旅游服务平台,实现与杭州旅游集散中心联网运行,并逐步向上海、南京等长三角主要城市延伸。

推进县城至主要景点的旅游客运交通网络建设,至2011年,所有景区都有客运班线到达(责任单位:

交通局。

配合单位:

旅游局)。

4、推行环境“四化”。

在国省道、重要河道、旅游中心城镇、重要服务场所推行“四化”(洁化、绿化、亮化和序化)建设,营造舒适的国际旅游环境(责任单位:

交通局、建设局、城管执法局,有关乡镇、街道。

配合单位:

旅游局、水利局);

强化旅游景区(点)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旅游区(点)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废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有效治理、达标排放,环境达标率达到100%(责任单位:

环保局。

配合单位:

城管执法局、旅游局、水利局);

实施公厕改建工程,在县城区范围内,新(改)建公厕原则上达到三星(或二类)以上。

(责任单位:

城管执法局。

配合单位:

建设、旅游局);

在各景区(点)新(改)建一批生态环保型、四星(或一类)以上旅游厕所(责任单位:

旅游局)。

5、加大行业管理力度。

开展“潇洒桐庐·品质旅游”活动,加大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力度,加强旅游市场整治,强化景区内租赁行为管理,规范行业行为。

开展行业评优活动,鼓励旅行社加大国际游客引进力度,做大地接市场。

建立健全旅游行业培训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责任单位:

旅游局。

配合单位:

工商分局、发改[物价]局、卫生局、质监局、安监局等)。

6、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

完善景区(点)、宾馆饭店、旅行社等的电子管理系统,建立旅游资源数据库,形成功能先进、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网上旅游市场体系。

鼓励宾馆饭店发展数字电视(责任单位:

旅游局。

配合单位:

发改局[信息办],数字公司)。

(三)城市服务体系国际化发展计划。

以游客为中心,以提升城市外语环境为突破口,方便境外游客支付消费,强化旅游综合服务功能。

1、提高咨询服务功能。

依托旅游集散中心,建立国际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完善旅游服务功能(责任单位:

旅游局。

配合单位:

人事局)。

2、培养外语服务人员。

加强城市服务业包括旅游从业人员的外语培训。

至2009年,由各个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县星级宾馆饭店从业人员、公交司乘人员、出租车驾驶员、民警、大型商场及银行等窗口单位的一线员工,集中开展外语口语300句培训(责任单位:

旅游局。

配合单位:

公安局、交通局、经贸局、人民银行)。

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外语类人才进入旅游服务业(责任单位:

人事局。

配合单位:

旅游局)。

3、培育优秀导游队伍。

全面提升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一批代表桐庐旅游形象的优秀中高级导游员。

结合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形象和综合素质优秀的兼职导游(牵头责任单位:

旅游局。

配合单位:

人事局)。

4、推进旅游志愿服务建设。

优化旅游志愿服务队伍,开发和完善旅游宣传、多语种翻译等各类旅游志愿服务项目。

设立志愿者语言援助卡,在各大宾馆饭店、出租车、餐馆等旅游服务单位发放,游客凭卡可拨打旅游志愿服务热线,获得语言翻译服务。

(责任单位:

团县委。

配合单位:

旅游局)。

5、完善支付结算网络系统。

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逐步建立健康、诚信的网上交易和网上结算系统。

加大国际信用卡POS机刷卡网点布放力度,改进外币卡受理环境,启动外币兑换服务体系建设。

(责任单位:

人民银行。

配合单位:

县内各商业银行)。

(四)城市旅游营销国际化发展计划。

依托“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名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等形象品牌,整合资源,加强区域合作,通过网络宣传、节会宣传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潇洒桐庐·富春江山水”品牌的影响力。

1、开展网络促销。

整合县内网络资源,确定主打宣传网络,对全县旅游景点、宾馆饭店等旅游要素进行全面策划,优化旅游线路,进行重点推介。

加强与网络媒体合作,创新宣传模式(责任单位:

县府办。

配合单位:

旅游局)。

2、开展联合促销。

积极参加省市各类境外促销活动,增强促销的实效性;加强与周边县市的区域交流合作,共同举办宣传促销活动;主动接轨杭州、上海、南京等旅游国际化大城市及黄山、千岛湖著名景区,借力发展,努力做大做强桐庐境内外旅游(责任单位:

旅游局)。

3、开展节会促销。

适时举办富春江山水节、国际剪纸艺术节、休博会桐庐分会场等节庆活动。

要精心策划,强势宣传,注重经济社会效益。

要具有文化性、民族性、国际性,体现系列性、体系性。

要提倡大众参与,使节庆活动产业化。

同时组织旅游企业分赴境内外开展专项旅游推介会,进行实地促销(责任单位:

旅游局)。

4、开展跨产业促销。

充分利用县内各类外宣平台及境内外各类宣传活动,精心策划,扩大桐庐城市品牌知名度。

(责任单位:

县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

外经局、旅游局、经贸局、农业局)。

5、扩大旅游宣传品覆盖面。

编印四种文字的《桐庐旅游指南》和外文旅游地图,进入旅游宾馆饭店、旅游景区、集散中心等旅游服务单位以及杭州中高星级饭店和机场、码头、车站、旅游咨询服务点等场所,供游客免费取阅(责任单位:

旅游局。

配合单位:

县委宣传部)。

三、保障措施

1、完善旅游国际化领导机构。

实施旅游国际化是一项涉及面广、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共同支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为加强这项工作的领导与协调,县政府专门设立推进旅游国际化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协调指导旅游国际化推进实施工作。

2、细化旅游国际化行动方案。

各责任单位和配合单位要根据旅游国际化启动项目和职责分工的要求,抓紧研究,提出各项细化方案,其中必须明确分阶段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进度及责任人等内容,并尽快组织实施。

3、制定旅游国际化政策措施。

由县旅游国际化专项推进组制定旅游国际化行动方案考核办法,将其纳入部门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其中重要内容由领导小组报县委、县政府同意后,列入县委、县政府对单位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

县财政每年在旅游专项资金中安排50万元旅游国际化发展经费,重点用于产品国际化、城市综合环境和功能国际化、城市服务体系国际化、城市营销国际化及推进旅游国际化的考核奖励。

2008年1月28日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