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校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专题7化学实验基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92582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强校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专题7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百强校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专题7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百强校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专题7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百强校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专题7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百强校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专题7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百强校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专题7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百强校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专题7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百强校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专题7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百强校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专题7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百强校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专题7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百强校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专题7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百强校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专题7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百强校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专题7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百强校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专题7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百强校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专题7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百强校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专题7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百强校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专题7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百强校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专题7化学实验基础.docx

《百强校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专题7化学实验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强校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专题7化学实验基础.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百强校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专题7化学实验基础.docx

百强校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专题7化学实验基础

百强校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专题7:

化学实验基础

1.盐酸的职业危害告知卡牌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存放盐酸应选择的警示标志是()

A.

B.

C.

D.

2.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

A.长颈漏斗

B.量桶

C.坩埚钳

D.椎形瓶

3.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

A.

B.

C.

D.

4.下列实验中得到的数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了17.5g的氯化钠

B.用量筒量取9.25mL的水

C.用pH试纸测定某地下水的pH是7.1

D.20℃时,测得某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5.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都正确的是()

加热:

使用后吹灭,并盖上灯帽

吸取液体:

滴管口向上防止液体流出

测量液体体积:

不能被加热

称量药品:

药品直接放置在天平上

A

B

C

D

 

A.AB.BC.CD.D

6.选择下列部分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乙实验为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①和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相同的

B.甲实验和乙实验都要用到的实验操作①

C.甲实验在操作⑤时,将水全部蒸发后停止加热

D.乙实验在操作③时,若俯视读数,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7.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

B.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药品

C.做完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试管要立即清洗

D.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验气密性B.

添加酒精

C.

闻气体气味D.

加固体药品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AB.BC.CD.D

10.下列描述与实验事实相符的是()

A.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AB.BC.CD.D

1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铁丝燃烧B.

倾倒液体

C.

稀释浓硫酸D.

仪器连接

13.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说法中正确的是()

A.装置a、d组合可以用于制取氢气

B.装置b、f组合可以用于制取氧气

C.装置c可用来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

D.装置c、e组合可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14.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B.

二氧化碳验满

C.

干燥气体D.

过滤搅拌

15.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

请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若用A、C装置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其反应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待收集完氧气后,应先_______________(填“从水槽中撤出玻璃管”或“停止加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图所示装置中,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简述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上图右所示装置也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它与上图左中提供的装置组合相比,优点是________。

(4)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气体的体积。

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测量结果更为准确的是_________(填“氧气”或“二氧化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使测量结果更加精确,写出一条该装置的改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

(1)实验甲中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需要在滴加硫酸前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几滴____________溶液,从而能准确判断二者何时恰好反应。

(2)如果将图乙实验中的CO气体替换为焦炭,反应结束后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看到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玻璃管中焦炭还有剩余,通过______________操作可以将多余的焦炭回收。

(3)实验丙可以得出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17.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3条)。

(3)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图中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

气体→_______________→F。

(4)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发生装置与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收集方法可采用____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

若用如图J所示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

(2)实验室通过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

将装置A和C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__________。

(3)实验室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填字母),加试剂前,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

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该试管中溶液的pH__________7(填“>”、“<”或“=”)。

19.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中水发生的是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B实验中,证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1/5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某气体燃烧后,在烧杯内壁出现了无色液滴。

写出一个符合实验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从安全节能的角度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通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气体,则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可选用,理由是。

收集装置可选用D,据此推断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参考答案

1.B

【解析】盐酸属于易腐蚀的化学品,警示标志应为腐蚀品标志,故选B。

2.C

【解析】

A、长颈漏斗,错误;B、量筒,错误;C、坩埚钳,正确;D、锥形瓶,错误。

故选C。

3.C

【解析】

根据常见仪器的用途解答。

A、烧杯可垫石棉网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但不可直接加热,故本选项错误;

B、锥形瓶可垫石棉网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但不可直接加热,故本选项错误;

C、蒸发皿是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故本选项正确;

D、集气瓶不能用于加热,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4.A

【解析】A、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时,精确到一位小数,可称量到17.5g的氯化钠;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只能精确到整数;D、氢氧化钙为微溶物,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远小于10%。

故选A。

5.C

【解析】

A、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吹灭酒精灯易导致灯内酒精着火,甚至引起酒精灯爆炸;B、吸取液体;滴管的胶帽在上防止液体倒流入胶帽内,腐蚀胶帽;C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加热会导致刻度不准确;D称量药品时一般先在天平上放一张纸然后将药品放在纸上称量,如果是腐蚀性、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6.B

【解析】A.操作①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错误;B.甲实验和乙实验都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溶解,正确;C.甲实验在蒸发时,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水分蒸干,错误;D.乙实验在量取液体时,若俯视读数,所量取的液体偏少,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错误。

故选B。

7.D

【解析】A、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易引发爆炸;B、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易导致污染环境、失火等安全事故;C、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条件是加热,灼热的试管与凉水接触会炸裂;D、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防止被腐蚀。

故选D。

8.A

【解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一浸二握三看,即先将导气管的一定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正确;B、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一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二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错误;C、闻气体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应用手把气体轻轻的扇过来,错误;D、取用颗粒状的固体药品的操作要领是:

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先将试管横放,然后将药品放在试管口,最后慢慢的竖立起试管使药品滑落到试管的底部,错误。

故选A。

9.A

【解析】A、刚加热后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

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取液体后持拿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以防止污染胶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10.D

【解析】试题分析:

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D、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为黄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考点:

考查酸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1.A

【解析】A、装入固体粉末步骤:

先把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药品沾在管口或试管上,正确;B、瓶塞应倒放,错误;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错误;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错误。

故选A。

12.B

【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留有少量的水,防止发生热的熔融物炸裂试管,正确;B、倾倒液体的时候,试管要倾斜同时瓶塞要倒放,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正确;D、仪器连结要轻轻地把胶塞旋进试管中,正确。

故选B。

13.B

【解析】试题分析:

A、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而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错误,B、装置b、f组合可以用于制取氧气,正确,C、装置c并不可用来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而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错误,D、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采用向下排空气法,而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错误,故选B

考点:

气体发生、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14.A

【解析】A、将导气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的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正确;B、验满在集气瓶的瓶口进行,错误;C、用液体干燥气体,导气管是长进短出,错误;D、过滤时,不能搅拌待过滤液体,错误。

故选A。

15.长颈漏斗2KMnO4

K2MnO4+MnO2+O2↑从水槽中撤出玻璃管防止水倒吸进入试管,使其炸裂BE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氧气部分二氧化碳会溶于水中,发生反应CO2+H2O

H2CO3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

【解析】

(1)仪器①是长颈漏斗,实验室若用A、C装置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其反应的原理为2KMnO4

K2MnO4+MnO2+O2↑,待收集完氧气后,应先从水槽中撤出玻璃管,防止水倒吸进入试管,使其炸裂。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BE,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3)图2所示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部分二氧化碳会溶于水中:

CO2+H2O

H2CO3,使得结果不准确。

采取的措施应可以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16.酚酞有黑色固体剩余过滤Fe>Cu>AgCu+2AgNO3

2Ag+Cu(NO3)2

【解析】

(1)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无明显现象,需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变红,然后滴加稀硫酸,边加边振荡,当红色褪去证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2)焦炭还原氧化铁生成黑色的铁粉,氧化铁和生成的铁粉可以和稀盐酸反应而溶解,而焦炭不能和酸反应,所以当加入足量稀盐酸时,如果有黑色固体剩余则证明焦炭有剩余,通过过滤可以将固体焦炭和溶液分离。

(3)铜可以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证明铜比银活泼,铜不能置换铁,证明铜不如铁活泼。

故三者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Fe>Cu>Ag,实验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

2Ag+Cu(NO3)2。

17.A、B、C、DCaCO3+2HCl

CaCl2+H2O+CO2↑装置漏气药品量不足(稀盐酸或石灰石不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未伸入液面下c→d→a→b向下

【解析】试题分析:

(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固体和液体混合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A、B、C、D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

A、B、C、D;CaCO3+2HCl=CaCl2+H2O+CO2↑;

(2)在制取过程中,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药品量不足(稀盐酸或石灰石不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未伸入液面下等;故填:

装置漏气;药品量不足(稀盐酸或石灰石不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未伸入液面下;

(3)先除杂后干燥的原则,用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气体,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所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

气体→c→d→a→b→F;故填:

c→d→a→b;

(4)氢气的密度小,收集方法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所以导气管应该是短的导气管进长的导气管出.故填:

向下;

考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气体的干燥(除水);氢气的制取和检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8.试管集气瓶二氧化锰熄灭酒精灯BD气密性<

【解析】

(1)a是试管,b是集气瓶。

(2)用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用装置A和C制取氧气,操作顺序是查、装、定、点、收、离、熄。

(3)固液常温反应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B,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D。

制取气体之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溶液的pH<7。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制取氧气以及溶液酸碱性与pH值关系的知识。

视频

19.物理集气瓶中水平面上升约1/52H2+O2

2H2O(或CH4+2O2

2H2O+CO2)

【解析】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水的蒸发中只发生了水的状态的改变,物质种类不变,是物理变化。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

B实验中,证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1/5的实验现象是集气瓶中水平面上升约1/5。

(3)C实验中,某气体燃烧后,在烧杯内壁出现了无色液滴。

说明气体燃烧生成水,氢气、甲烷燃烧都生成水,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H2+O2点燃2H2O(或CH4+2O2点燃2H2O+CO2)

20.

(1)B;2H2O2

2H2O+O2↑;

(2)A;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小。

【解析】试题分析:

(1)实验室制取氧气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高锰酸钾、常温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不需加热,安全节能,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反应方程式是:

2H2O2

2H2O+O2↑;

(2)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气体,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说明其密度比空气小。

考点:

考查氧气的制取装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书写化学方程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