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92706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docx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docx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

姓名:

XXX

部门:

XXX

日期:

XXX

电站主要设备评级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光伏电站设备管理,全面掌握设备技术状况,用好、修好、管好设备,制定本制度。

2职责

2.1光伏电站主要职责

光伏电站负责组织对场内主要设备的评级工作。

3管理内容与要求

3.1总则

3.1.1设备评级过程自始至终应贯彻高标准、严要求、实事求是的精神,防止走过场,以运行状况好坏作为评价设备的主要依据,准确反映设备的技术状况,全面考虑主机和附属设备的技术状况(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及其对光伏发电系统安全运行和出力的影响。

3.1.2设备分为一、二、三类,其中一、二类统称完好设备。

完好设备数量(即一、二类设备数量之和)与参与评级的设备数量(即一、二、三类设备数量之和)之比称“设备完好率”。

3.2光伏电站主要设备

1光伏发电系统。

2变电站设备(电容器、电抗器、高压开关柜、断路器、隔离刀闸、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

3箱式变压器。

3.3主要设备评级时间

3.3.1新设备正式移交生产前,由光伏电站与工程部共同进行评级。

3.3.2设备大小修后或设备技术状况有明显变化时,由光伏电站进行评级。

3.3.3光伏电站每年年底对所有主设备进行一次全面评级。

3.4主要设备评级标准

3.4.1一类设备是经过运行考验,技术状况良好,能保证安全、经济、满发的设备,主要条件如下:

3.4.1.1能持续达到额定出力。

3.4.1.2各种主要运行指标及性能参数符合设计或者有关规程的规定。

3.4.1.3设备本体没有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部件和零件完整齐全,腐蚀、磨损轻微。

3.4.1.4附属设备技术状况及运行情况良好,能保证主设备出力、效率和安全运行。

3.4.1.5保护装置、信号及主要测量仪表等完整良好,指示正确,动作正常。

3.4.1.6主要自动装置能正常投入使用。

3.4.1.7主要的标志、编号能满足生产要求。

3.4.1.8设备及周围环境清洁,无渗漏。

3.4.2达不到一类设备标准,个别部件有一般性缺陷,但能经常满发的设备为二类设备。

3.4.3三类设备是有重大缺陷的设备,不能保证安全运行,出力降低,效率差或渗漏严重。

注:

仅有个别仪表或非主要自动装置准确程度或可靠程度较差,且对安全、经济运行没有显著影响,可以不评为三类设备。

3.4.4光伏发电系统评级标准

3.4.4.1一类设备

a在标准额定条件下,能达到额定出力的95%以上。

b光伏发电系统在各种光照强度下的出力不小于功率曲线对应值的95%。

c光伏发电系统各种指标、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及《运行规程》中对设备的基本要求。

d光伏发电系统没有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零部件完整齐全。

e保护装置完整良好,指示正确,动作正常。

f自动装置能正常投入使用。

g利用系数不小于90%。

h没有较严重渗漏现象,设备清洁卫生。

3.4.4.2二类设备

a在标准额定条件下,能达到额定出力的90%。

b光伏发电系统在各种光照强度情下的出力不小于功率曲线对应值的90%。

c光伏发电系统各种指标、参数不能满足一类设备的要求,但可以安全运行。

d存在不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

e保护装置完整良好、指示基本正确。

f自动装置能正常投入使用。

g可利用系数小于90%,大于80%。

h有较严重渗漏现象。

3.4.4.3三类设备:

不能满足二类设备要求或有下列情况

a有重大设备缺陷,部件不完整或不齐。

b保护装置不完整,影响安全运行。

c自动装置不能保证正常投运。

d有严重渗漏现象,设备表面锈蚀严重。

3.4.5变电站设备评级标准

3.4.5.1电容器评级标准

a一类设备

定期进行试验,并符合规程要求。

瓷件完好无损。

密封良好,外壳无渗油、无油垢、无变形、无锈蚀、油漆完好。

资料齐全、正确,与现场实际相符。

设备标志齐全、清楚、正确。

设备安装场地通风良好。

b二类设备

试验数据稍有变化,但仍符合规程规定。

瓷件虽有小块损伤,但不影响安全运行。

外壳有轻微渗油和轻微变形。

c三类设备

达不到二类设备标准的。

3.4.5.2电抗器评级标准

a一类设备

定期进行试验,符合规程要求。

各项参数符合实际运行需要。

线圈无变形,混凝土支柱无裂纹、瓷件无损伤。

通风良好,通道清洁,无积水,无杂物。

本体清洁,油漆完好,标志正确清楚。

资料齐全,正确,并与实际相符。

b二类设备

达到一类设备第一条规定的标准。

线圈稍有变形,混凝土支柱稍有裂纹,瓷件稍有损伤,但不影响安全运行。

通风基本良好,资料齐全。

c三类设备

达不到二类设备标准的。

3.4.5.3高压开关柜评级标准

a一类设备

预防性试验合格,油质、FS6气体合格,真空开关真空度符合要求。

各项技术参数满足实际运行需要。

开关安装地短路容量小于开关实际开断容量,不过负荷。

导电回路接触良好,无发热现象。

部件完好,零件齐全,瓷件无损,接地良好。

操作机构灵活,无卡阻现象。

油位、气压、油色正常。

无漏油,漏气现象。

开关整洁,油漆完整,标志齐全、正确、清楚,分、合标志正确、清楚。

资料齐全、正确,与实际相符。

b二类设备

能达到一类设备1-7条标准。

有轻微的渗油、漏气。

油质呈微酸性。

c三级设备

达不到二类设备标准的。

3.4.5.4主变压器评级标准

a一类设备

持续达到额定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温升符合设计的数值或上层油温不超过85℃。

绕组、套管和绝缘油等试验均符合《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试验规程》规定。

部件和零件完整齐全;分接头开关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良好,无接触不良或动作卡涩现象。

冷却装置运行正常,散热装置齐全。

电压表、电流表、温度表等主要表计部件完好、准确。

差动保护、过电流保护、瓦斯继电器、防爆装置等主要保护和信号装置部件完好,动作可靠。

一次回路设备绝缘及运行情况良好。

变压器本身及周围环境整洁,照明良好,必要的标志、编号齐全。

不漏油,或稍有轻微的渗油但外壳及套管无明显油迹。

b二类设备

经常能达到额定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温升符合设计的数值或上层油温不超过95℃。

绕组、套管试验符合《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试验规程》的规定,绝缘油的介损比规程规定稍有增大或呈微酸反应。

部件和零件齐全,分接头开关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良好,无接触不良或动作卡涩现象;接触电阻稍有变化,但不影响安全运动。

冷却装置运行正常,不影响变压器出力。

电压表、电流表、温度表等主要表计部件完好、准确,差动保护、过电流保护、防爆装置等主要保护和信号装置部件完好,动作可靠,瓦斯继电器重瓦斯未投入跳闸。

一次回路设备运行正常。

c三类设备:

不能满足二类设备要求或有下列情况

部件、零件不全,影响出力或安全运行。

分接开关的电气或机械性能不良,接触电阻不合格或有卡涩。

差动保护或过电流不可靠。

有其他威胁安全的重大缺陷。

3.4.5.5断路器评级标准

a一类设备

电压、电流遮断容量能足设计要求或厂家指标,环境污秽时有防污措施。

外观整洁,部件完整,零件齐全,瓷件无损,标志清晰,接地良好。

操动机械性能、参数达到规程或制造厂家规定,机械灵活无卡阻现象,电气回路、气动、液压系统技术状态良好。

油位、油压、油色和气压正常。

油质和六氟化硫符合厂家或规程规定。

密封良好,无渗油现象,漏气率不超过厂家规定,电气箱无进水现象。

附属表计,加热装臵,指示器件完好齐全、准确。

基础、支架无变形、下沉或露筋、剥落,铁件无严重锈蚀,场地整洁,遮栏完整。

按期进行预防性试验、项目齐全合格。

技术资料齐全、正确,与实际相符。

b二类设备

不完全具备一类设备标准,但设备基本良好,能保证安全运行。

不存在三类设备标准的缺陷。

c三类设备:

凡具有下列状况之一者

断路器本体或套管的绝缘不合格,绝缘油或六氟化硫不满足运行规程要求。

遮断容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和厂家指标。

操动机械卡滞,不灵活,造成元件异常磨损未消除者。

严重漏油、漏气严重到三个月内就需要进行补气补油才能运行者。

液压机械油泵启动频繁超过厂家规定。

故障遮断超过规定次数或机械操作循环已超过规定次数未能进行检修者。

运行中曾发生误动、拒动,属断路器及其附属设备缺陷造成、未能消除者。

预防性试验未能按期进行,且已超过半年。

3.4.5.6隔离刀闸评级标准

a一类设备

定期进行检修试验,符合规程的要求。

各项参数满足实际运行需要。

带电部份的安全距离符合规程要求。

高压熔断器无腐蚀现象,接触可靠,动作灵活。

刀闸操作机构灵活,辅助接点、闭锁装置良好,三相同期、转开度符合规范要求。

母线接头无过热现象。

部件完整,瓷件无损伤,接地良好。

资料齐全、正确,与实际相符。

b二类设备

试验数据基本符合规程规定,各项参数基本能满足运行需要。

带电部份的安全距离符合规程要求。

刀闸操作机构不太灵活,三相同期稍有不一致,但辅助接点闭锁装置良好,转开角度符合安装要求。

瓷件虽有损伤,但不影响安全运行。

c三类设备

达不到二类设备标准的。

3.4.5.7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评级标准

a一类设备

各项参数满足实际运行要求。

部件完整,瓷件无损伤,接地良好。

油质、绝缘良好,各项试验项目齐全,符合规程要求。

油位正常,无渗油现象。

整体清洁,油漆完整,标志正确清楚。

资料齐全,数据正确,与现场实际相符。

b二类设备:

能达到一类设备1-3项标准,但有下列缺陷之一为二类设备。

油位低于正常油位线,有轻微渗油但无漏油现象。

油漆轻微脱落,有锈蚀现象。

资料不齐,但满足运行分析要求。

c三类设备

达不到二类设备标准的。

瓷套严重损坏,绝缘水平降低。

严重渗漏油,看不到油面。

3.4.5.8避雷器评级标准

a一类设备

防雷接线及过电压保护各项装置装设符合过电压保护规程和安装标准要求。

防雷设备预防性试验项目齐全,试验合格,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测试合格;避雷计结构完整,并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瓷件完整无损伤,密封、接地良好。

放电记录器完好,指示正确。

避雷针引线及接地良好。

避雷器支架牢固。

清洁,油漆完好,标志正确清楚。

设计、安装和运行资料齐全。

b二类设备

仅能达到一类设备1~5条标准的。

c三类设备

达不到二类设备标准的。

3.4.6箱式变压器评级标准

3.4.6.1一类设备

a能持续达到额定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回路电阻、油温符合设计要求。

b绕组、套管和绝缘油等试验符合《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试验规程》规定。

c部件和零件完整齐全;压力释放阀、负荷开关、接地开关、低压配电装置、避雷装置等电气和机械性能良好,无接触不良和卡涩现象。

d冷却装置运行正常,散热器及风扇齐全主要表计、显示部件完好准确;熔丝保护、防爆装置和信号装置等部件完好,动作可靠。

e一次回路设备绝缘及运行情况良好。

f变压器本身及周围环境整洁,照明良好,必要的标志,编号齐全。

g不渗油,或稍有轻的渗油但外壳及套管无明显油迹。

3.4.6.2二类设备

a经常能达到额定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回路电阻、温升符合设计要求,上层油温不超过85℃。

b绕组、套管试验符合《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试验规程》。

c部件和零件齐全,分接头开关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良好,无接触不良或动作卡涩现象;接触电阻稍有变化,但不影响安全运动。

d冷却装置运行正常,不影响变压器出力。

e电压表、电流表、温度表等主要表计部件完好、准确,差动保护、过电流保护、防爆装置等主要保护和信号装置部件完好,动作可靠,瓦斯继电器重瓦斯未投入跳闸。

f一次回路设备运行正常。

3.4.6.3三类设备:

不能满足二类设备要求或有下列情况

a达不到铭牌出力或上级批准的出力。

b绕组或套管绝缘不良,因而需降低预防性耐压试验标准的。

c漏油严重。

d部件、零件不全,影响出力或安全运行。

e压力释放阀、符合开关、接地开关的电气或机械性能不良,接触电阻不合格或有卡涩。

f保护不可靠。

g其他威胁安全的重大缺陷。

3.5主要设备评级结果

评级工作结束后,光伏电站填写附表59“主设备评级记录”,送站长核定。

3.6缺陷整改

3.6.1对于二类设备及三类设备中的缺陷应按《设备检修管理制度》规定及时处理,防止不安全运行状态扩大,以提高设备等级。

3.6.2在提高设备完好率的工作中,必须贯彻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原则,分清主次,首先要提高主力光伏发电系统、经济性好的的设备健康水平。

对新旧设备应区别对待,如对某些老设备的效率和技术装备水平不必要求过高,以清除影响安全运行的重大缺陷和隐患为重点,避免片面追求外观和设备升级而不惜工本,不加分析地盲目拆换零件。

4检查与考核

4.1本制度由光伏电站贯彻执行。

4.2本制度的实施由发电公司生产技术部检查与考核。

感谢您的浏览!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