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93040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6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

《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docx

高大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案王

一、编制依据

《四川绵竹麓堂温泉-会议中心施工图纸》;

《四川绵竹麓堂温泉-会议中心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施工碗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二、工程概况

麓堂温泉-会议中心建设项目位于绵竹市土门镇五旗村,建筑面积3895㎡,由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设计。

1梁设计概况

序号

名称

内容

1

主要截

面形式

矩形,截面为300*700,250*700,300*600,300*500,300*900,400*1000

2

梁净高

3.5-13.9m,

3

最大跨度

18m

2模板设计概况

施工部位

模板设计

材料使用

大跨度梁

梁侧

模板

18mm厚木胶合板,50×100mm方木,φ14穿梁丝杆,使用钢管等加固

木胶合板、方木、槽钢、钢管等

梁底

模板

采用18厚木胶合板,50×100mm方木、扣件式脚手架加固

木胶合板、方木、钢管扣件、脚手架

支撑

扣件式脚手架、方木

方木、钢管、

架子

基础

碎石夯整平实保证不积水,或现浇板

碎石,砼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充分熟悉图纸达到清楚各部位构件规格、尺寸、标高。

2)进行模板设计和计算,编制模板分项施工方案。

施工前由工长对作业层工人进行书面和现场交底,让每个工人都清楚模板由加工制作到安装的具体做法。

2机具准备

类别

名称

规格

用途

备注

锤子

重量0.25、0.5kg

钉钉子,固定方木

活动扳手

最大口宽65mm

紧固螺母、扣件

电钻

钻头直径8~20mm

钻对拉螺栓、扣件

木锯

钻对拉螺栓孔

斧子

嵌木条用

钢丝钳

长150、175mm

绑扎钢丝

墨头

弹线用

砂轮切割机

砂轮直径400mm

最大切割直径φ135

零配件和工具箱

水准仪

DS3-1

测量标高

经纬仪

TDJ2-E

测量轴线

线锤

测量模板垂直度

方尺

1m×1.5m

放线

水平尺

长450、500、550mm

找平

钢卷尺

3m、5m、20m和50m

检查尺寸和测量放线用

直尺

3m和5m

校核尺寸

靠尺

2m

检查质量

3材料准备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1

木方

50×100

120

3

木胶板

18厚

6000

4

螺杆

14

m

1500

5

螺母

配套

3000

6

垫片

配套

2000

9

钢管

6m

6000

10

钢管

4m

2000

11

钢管

3m

3000

12

钢管

2m

3000

13

钢管

1.5m

4000

14

十字扣件

 

50000

15

接头扣件

 

4000

16

旋转扣件

 

1000

17

脚手板

 

200

四.劳动力组织

序号

班组名称

分班组数

每班组人数

负责范围

1

木工后台

加工班组

20人

木模板加工、组合

2

木模板

安装班组

60人

木模板安装、拆模

五.主要施工方法和工艺

1.主要梁模板设计

1)本工程各种尺寸的梁主要有都为矩形梁,只是截面不同,详见下表。

根据施工规范梁按照0.3%的起拱。

 

序号

截面尺寸

模板配置情况

1

400x1500

400x2000

底模采用18厚木胶板,50×100mm方木龙骨,间距100mm沿梁的纵向布置。

侧模为18厚的木胶板,50×100mm方木为龙骨间距100、双钢管为主龙骨,间距600。

直径14的对拉丝杆在侧面上下设置2道拉住双钢管,钢管+顶托为斜撑间距900

3)说明:

A、梁底支撑架和顶板支撑架要求加设空间剪刀撑,剪刀撑间距:

梁底为3.6m,剪刀撑与的地面夹角为600;剪刀撑搭接接长部分不小于1.0m,不得少于3道扣连接;剪刀撑每根钢管连接三根以上立杆和三根以上横杆;旋转扣件轴心距平、立杆交汇点应≤150mm;保证整个架体的整体稳定性。

B、梁底支撑架和顶板支撑架在不符合模数时,要求用1m和2m的短钢管用直角扣件按1.2m的间距将两架体连接在一起,保证架体的整体性。

C、在有柱的位置,用钢管将架体抱在框架柱上边,抱柱要求每隔2m一道,保证架体的水平位移和中心失稳,每根连接钢管至少连接4根钢管立杆。

D、支撑架体内部在4m标高位置挂一道安全平网,安全平网和架体连接牢固。

E、框架梁侧水平背棱为50mm×100mm方木,竖向背楞为双钢管;对拉螺栓为14圆钢,水平间距400mm,竖向间距小于等于300mm,均匀布置,螺栓用加厚螺母拧紧,螺母下垫蝴蝶卡。

F注意事项

施工前按照图纸尺寸要求,将整理好的木胶合板堆放到施工场地附近,将已使用的和未使用的分开堆放,便于配模。

合模后用钢管在柱上、中、下(柱先浇筑)各设一道柱箍,用蝴蝶卡和螺杆拉紧固定。

柱模四个方向用U托顶撑加固,防止模板移动。

G支撑架设置

支撑架的选用表

序号

净高(m)

支撑架形式

横杆

1

13.9

6m+6m+1.5m+U托

2m横杆

注意:

.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

剪刀撑要按照要求设置。

角度不小于45°不大于60°。

第一排立杆高度应错开设置。

2.模板配置的原则

(1)要保证构件的形状尺寸及相互位置的正确。

(2)要使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各种施工荷载。

(3)力求构造简单,拆装方便,不妨碍钢筋绑扎,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漏浆。

(4)配置的模板,应优先用选用通用、大块模板,使其种类和块数量少,木模镶拼量最少。

(5)模板长向拼接宜采用错开布置,以增加模板的整体刚度。

(6)模板的支撑系统应根据模板的荷载和部件的刚度进行布置。

3.施工工艺

3.1.工艺流程

搭设支撑架子→架体调整→梁托底钢管搭设→梁底模铺设→梁、钢筋绑扎→梁侧梆安装→自检→项目部、监理验收

3.2.架体安装流程

侧模用15mm厚覆膜木胶合板做面板,次龙骨采用50x100mm方木、主龙骨采用双钢管。

梁模采用10mm厚木胶合板。

按放样图立好支撑架,支完梁柱接头、梁模,楼板由四边向中心按4‰起拱。

在梁模顶钉70mm铁钉,间距600mm,梁模必须是梁侧帮包住梁底模,梁底模中间的龙骨必须为50×100方木,间距100mm。

检查底模的起拱程度;检查梁侧模的平直度;清理底模上的铁钉、木胶合板块等并报验。

质量保证措施

a.梁顶顶模撑在拼缝处必须有。

b.木胶合板钉铁钉之前,必须先试拼完成。

c.严格按照项目的立杆排布图放线定位后支满堂架子,严格按照排板图加工木胶合板,整板严禁乱锯。

d.梁侧压梆的木胶合板略向后移2mm,避免将来吃模。

3.3.支撑架加强措施

本工程模板支架为高支撑架,为了确保架体整体稳定及安全使用,特采取如下措施:

a.为了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b.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c.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d.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e.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并且最上面横杆距模板支撑点间距小于200

f.使用钢管连接的部分,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g.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设剪刀撑;

h.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i第一排立杆接头位置必须错开。

(1)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

模板在拼装前,要做好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其步骤是:

1)进行中心线和位置线的放线

首先引测建筑物的边柱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

模板放线时,应先清理好现场,然后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边线和中心线,引至站前单位施工的高架桥柱墩上。

2)做好标高测量工作

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在无法直接引测时,也可以采取间接引测的方法,即用水准仪将水平标高先引测到过度引测点,作为上层结构构件模板的基准点,用来测量和复核其标高位置。

(2)模板堆放与运输

经检查合格的模板,应按照安装程序进行堆放、运输。

重叠平放时,模板之间均应上下对齐,底层模板应垫离地面不小于10CM。

(3)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2)竖向模板安装的底面应平整坚实,并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按施工设计要求预埋支撑锚固件。

3)先将梁底就位,然后钢筋绑扎完毕后合上侧模,进行加固。

4)模板应涂刷隔离剂。

(4)模板的支设方法

1)按位置线安装钢结构及其他相关专业预埋件。

2)清扫消除模板内杂物,再安装另一侧模板,调整斜撑使模板垂直后,拧紧穿梁螺栓。

六、质量标准

1.质量标准

1.1保证项目: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

1.2基本项目:

模板接缝不应漏浆。

模板与混凝土接触表面清理干净并涂隔离剂,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

1.3允许偏差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1

轴线位置

柱、墙、梁

3

尺量

2

底模上表面标高

±3

拉线尺量

3

截面模内尺寸

基础

±5

尺量

柱、墙、梁

±3

4

层高垂直度

≤5m

3

吊线、尺量

>5m

5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尺量

6

表面平整度

2

靠尺、塞尺

7

阴阳角

方正

2

方尺、塞尺

顺直

2

线尺

8

预埋铁件中心线位移

2

拉线、尺量

9

预埋管、螺栓

中心线位移

2

拉线、尺量

螺栓外露长度

+5、-0

宽、高

±5

对角线

6

1.4检查验收程序

模板分项工程经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质量和安全检查员自检达到合格后方可提交验收,并由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好“模板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检查结论栏内应由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署“合格”并签字后交监理或建设单位验收。

 模板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由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质量和安全负责人等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模板质量通病及防治

2.1轴线位移

2.1.1发生偏差点后认真校正造成累积误差;

2.1.2拉水平、竖向总垂直度控制;或打砼时不要撤掉通线;

2.1.3拉杆不要太稀,按照要求设置;

2.1.4对称浇注混凝土,防止挤偏模板;

2.1.5螺栓、顶撑、木楔使用恰当,不用铁丝拉结捆绑;

2.2变形

2.2.1支撑及模板带、楞不能太稀,上下支撑在同一轴线上;

2.2.2连接件对齐,变形木模板禁止使用;

2.2.3梁模板对拉螺栓及模内顶撑;

2.3标高偏差

2.3.1设标高控制点,严格验收复核工作

2.3.2模顶设标高标记(特别是梁顶标高)按标记检查施工;。

2.4接缝不严,接头不规则

2.4.1木模变形及时更换;

2.4.2模板接头非整拼时,模板接缝处堵板仔细;

2.4.3模板接头尺寸准确;不错台。

2.5模内清理不符合要求

2.5.1梁柱接头最低点留清扫口;

2.5.2合模之前做第一道清扫;

2.5.3钢筋已绑,模内用压缩空气清扫。

2.6封闭的或竖向的模板无排气口,浇捣口

对梁内大予留洞口模底,设排气口,防止产生气囊,使混凝土不实;

2.7拆模,混凝土受损

2.7.2拆侧模不能过早,以免破坏混凝土棱角(常温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1.2Mpa);拆模必须经过项目技术人员同意。

2.7.3低温下模板拆模过早,使梁体粘连。

2.8其它支模问题

2.8.1不按规定起拱(严格按规范进行);

2.8.2予埋件、予留孔支模中遗漏;

2.8.3合模前与钢筋、水、电未协调配合;

2.8.4支模顶撑在受力筋上电弧点焊损伤受力筋;

2.8.5施工缝未支模或立缝施工缝仅用钢丝网不插模板、砼无法振实。

2.8.6起拱要按照设计要求范围内。

七成品保护措施

1、模板搬运及堆放时,应轻拿轻放,不准碰撞,防止模板变形。

2、拆模时不得用撬棍硬撬,以免损坏混凝土表面和棱角。

3、拆下的模板,如发现模板不平或损坏变形,应在下次配模板时放到拐角拼模出。

木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底部铺垫方木,分规格堆放。

4、模板使用后,应及时清除表面、四边及背部的混凝土。

即将使用的模板应及时涂刷油性脱模剂,脱模剂涂刷要均匀,边角一定要刷到。

5、模板及时进行板面清理,涂刷隔离剂,防止粘边灰浆。

6、注意在进行梁立杆布置时必须按照设计图纸放线定位、布杆,保证上下层立杆在同一点位受力传力,为防止出现位置误差导致受力不均匀,上一层的立杆底部要垫上20cm宽脚手板。

7、U托和钢管横杆等拆除时严禁随意抛掷,由于梁高较高,必须安排多人进行传递周转,轻取轻放。

暂时不用的配件要清理干净砼残渣,修理平整,按规格在指定地点分类存放。

八、安全与环境管理措施

1、组织保障

详见P6组织机构图

2、技术措施

2.1、施工技术措施

2.1.1、投点放线

用经纬仪测设梁中心线,并以此线为基准线,拉线确定支撑体系立杆位置坐标网。

2.1.2、剪刀撑设置

按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时,剪刀撑夹角在45°~60°之间,外侧立杆满布剪刀撑。

2.1.3、立杆立杆搭设

1)、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如图所示)

立杆接长示意图

2)、粱底立杆顶部设可调支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3)、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杆与下段钢管立杆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4)、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木垫板与底托,垫板厚度不小于5cm。

5)、立杆应保证其垂直,梁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2.1.4、水平杆搭设

1)、钢管使用各个节点必须连接牢固,严禁有松动的节点。

2)、钢管的步距1.5m。

3)、当立杆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个立杆间距,高低差不得大于lm,立杆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0.5m。

2.1.5、支撑体系与柱的连接

1)、抱柱措施:

在四周设有框架柱的位置,用钢管将架体抱在柱上,抱柱要求上中下最少三道,保证架体的水平位移和中心失稳,具体如下图所示,每根连接钢管至少连接4根钢管立杆。

2.1.6、立杆底部地基处理

模板支架安装在基土上时,立杆底应加设底座和垫板,垫板厚度不应小于5cm,宽度不应小于300㎜。

地基承载力应按JGJ162-2008的要求进行验算,垫板要有足够的强度与支承面积,且应中心承载。

基土应平整坚实,不应发生沉陷,排水应畅通。

2.1.7、其它构造措施

1)、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有效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2)、当支架立杆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杆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3)、模板支撑系统应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脚手架、卸料平台、物料提升机及外用电梯等相连接。

2.2、模板拆除措施

1)模板拆除应符合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相关规定。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达到100%。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2)、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3)、模板的拆除措施应经技术主管部门或负责人批准。

当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或已达到设计规定强度,需提前拆模或承受部分超设计荷载时,必须经过计算和技术主管确认其强度能足够承受此荷载后,方可拆除。

4)、拆模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有效和可靠,扳手等工具必须装入工具袋或系挂在身上,并应检查拆模场所范围内的安全措施。

5)、模板的拆除工作应设专人指挥。

作业区应设围栏,其内不得有其他工种作业,并应设专人负责监护。

拆下的模板、零配件严禁抛掷。

6)、拆摸的顺序和方法应按模板的设计规定进行。

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

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扔,应按指定地点堆放。

7)、多人同时操作时,应明确分工,统一信号或行动,应具有足够的操作面,人员应站在安全处。

8)、高处拆除摸板时,应符合有关高处作业的规定。

严禁使用大锤和撬棍,操作层上临时拆下的模板堆放不能超过3层。

9)、在提前拆除互相搭连并涉及其他后拆模板的支撑时,应补设临时支撑。

拆模时,应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撬落或拉倒。

10)、拆模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已拆松动、悬空、浮吊的模板或支架进行临时支撑牢固或相互连接稳固。

对活动部件必须一次拆除。

11)、已拆除了模板的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若在未达到设计强度以前,需在结构上加置施工荷载时,应另行核算,强度不足时,应加设临时支撑。

12)、遇6级或6级以上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处作业。

雨、雪、霜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方可进行工作。

13)、当立柱的水平拉杆超出2层时,应首先拆除2层以上的拉杆。

当拆除最后一道水平拉杆时,应和拆除立柱同时进行。

14)、粱模板应先拆梁侧模,再拆除梁底模,并应分段分片进行,严禁成片撬落或成片拉拆。

15)、拆除时,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进行操作,严禁站在已拆或松动的模板上进行拆除作业。

拆除模板时,严禁用铁棍或铁锤乱砸,已拆下的模板应妥善传递或用绳钩放至地面。

16)、待分片、分段的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允许将摸板、支架,零配件等按指定地点运出堆放,并进行拔钉、清理、整修。

3、应急预案

3.1、应急预案工作流程

本工程为高支撑大跨度体系,施工危险源多,必须认真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不良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如下图。

3.2、突发事件风险分析与防范

3.2.1、风险分析

本工程危险因素是梁结构高度高,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产生水平荷载,如果实际施工与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发生偏差,可能因支撑体系稳定性不足导致倒塌事故,发生人员伤亡,结构破坏等。

必须做好危险因素发生时的应急方案。

3.2.2、风险防范措施

1)施工工作面外脚手架必须高于工作面1.5m并满铺一层脚手板及垂直面满挂安全网。

2)本方案施工前应组织专家论证评审签字,报监理审批同意后方可执行。

3)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完毕后,先进行班组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质检组组织详细逐项检查验收合格后,报监理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从中间开始向两侧平衡浇筑混凝土,同时在混凝土浇筑时,卸料堆积高度不得超过50cm,循环浇筑,防止模板支撑体系因应力集中而坍塌。

5)浇筑混凝土时,模板支架下严禁站人,要有专职安全员看管,监测监控必须在混凝土浇筑操作层面上进行,配置有专人进行监测,发现支撑体系受力杆件变形值超限值时,立即停止施工,如果有可能采取加固措施时,首先组织板顶浇筑混凝土的施工人员迅速撤离现场,然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加固处理,在项目部专职安全、质量、技术管理人员共同确认险情排除后,方可恢复施工,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6)未尽事宜严格按照本方案的技术保证条件、技术参数和施工技术措施施工。

3.3、应急资源配置

应急资源的设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根据潜在事件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所需的救援手段、救援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药品,生活保障物资等如下表列数。

主要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表

序号

材料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现在何处

1

小车

1

现场

3

药箱及药品

个/批

1

现场

4

对讲机

4

现场

5

手机

6

现场

6

担架

1

现场

3.4、组织机构设置

组长:

吴开龙

副组长:

秦贵生

组员:

宋大全、刘贞芸、刘洪、王锐、吴江波、何飞

3.5、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

3.5.1、组长职责

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

2)复查和评估事故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3)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的有关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与现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时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出安排。

4)在场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3.5.2、副组长职责

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工作。

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重伤人员撤离现场到安全地带集中。

3)设立与应急救援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4)协助组长组织指挥,协调救援工作,组长不在现场时,可代替组

长的职责。

3.5.3、组员职责

在组长或副组长的指挥下,负责现场的维护,抢救,警戒等工作,具体落实执行组长或副组长下达的救援方法、措施的指令等。

3.5.4教育训练

在工程进行施工前一周,由组长组织救援小组人员进行抢险知识教育,及应急预案演练,全面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3.6、签订救援协议

项目部应事先与附近医院签订救援协议,以便在事故发生时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资源的援助。

3.7、应急响应

出现事故时,在现场的任何人员都必需立即向组长报告,汇报内容包括事故的地点、事故的程度、迅速判断的事故可能发展的趋势、伤亡情况等,及时抢救伤员、在现场警戒、观察事故发展的动态并及时将现场的信息向组长报告。

组长接到事故发生后,立即赶赴现场并组织、调动救援的人力、物力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并立即向公司救援领导负责人汇报事故情况及需要公司支援的人力、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