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93152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

《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docx

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交大附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5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流域内各点的雨量汇流速度有快有慢,汇流时间也有长有短。

等流时线是流域内降雨汇流到河口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流域内河流流向为

A.西南→东北B.西北→东南

C.东北→西南D.东南→西北

2.图示地区地形最为平坦地段为

A.S1B.S2C.S3D.S4

读下图,回答3~5题。

 

3.图示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春季的主要有

①干旱②台风③凌汛④泥石流⑤寒潮

A.①②B.①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

4.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水稻、油菜、茶叶B.春小麦、亚麻、甜菜

C.棉花、玉米、甘蔗D.冬小麦、棉花、花生

5.从北京去图中甲山旅游,最好选择的铁路线是

A.京广线B.京沪线C.京九线D.京哈线

6.以下为两区域示意图,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海洋,非阴影部分表示陆地。

当甲、乙两地沿岸洋流流向大致相同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澳大利亚多数居民身穿羽绒服欢度圣诞节B.尼罗河中上游正值汛期

C.墨西哥湾沿岸飓风活动频繁D.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

如图5中将某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则可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

根据下图、表1,回答第7题。

7.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该区域海拔(米)

如表1所示,则此地最可能位于

A.四川盆地

B.长江下游

C.东北平原

D.黄河下游

下图中,ABC为昏线,AD、BE为纬线的一部分,BD、CE为经线的一部分,读图完成

8—9题。

 

8.若A、B的时差与B、C的时差之比为1:

2时,则E点的日出时间比D点

A.早4小时B.早8小时

C.晚12小时D.早12小时

9.若BD与CE的长度之和为一年中的最小值,则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A.华北平原小麦返青

B.天山牧民迁往高海拔地区的草甸牧场

C.欧洲的圣诞树销售火爆

D.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水位不断升高

10.2010年12月29日至2011年1月3日,

新疆伊犁、昌吉、阿克苏、哈密和乌鲁木齐等

地州出现强降温并普降大雪,大部分县市遭受

严重雪灾。

读乙地区降雪量随海拔高度变化图,

判断降雪最多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

A.4000mB.2500m

C.1500mD.2000m

11.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重要的城市问题之一。

集合各监测站的车流信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最好利用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卫星导航系统

皇佑二年(1050年),范仲淹在杭州知州任上遇到“两浙路大饥荒,道有饿殍,饥民流移满路”。

范仲淹创造性地实施了“荒政三策”。

一是兴土木,以工代赈。

因饥岁工价至贱,正是营造的好机会,又解决了饥民流离失所之苦。

二是利用杭州人好佛事,喜旅游的习俗,大兴旅游业。

一时饮食、住宿、贸易等服务行业都需要劳力,大增就业者数万人。

三是引四方粮商昼夜进粮,结果杭州城粮食爆满粮商只好降价,百姓大大得益。

范仲淹的“荒政三策”条条奏效。

回答12~13题。

12.范仲淹“荒政三策”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①物价水平是消费水平的基础②就业是民生之本,对社会生产有重要意义③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变化影响④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范仲淹“荒政三策”条条奏效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创新就要破除一切成规陈说③坚持量的积累,就能促进事物发展④把握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下图横向箭头显示的是人民币不断升值给我国某出口企业带来的连锁反应,纵向箭头显示的是针对连锁反应中各环节相应的对策。

从长远看,该企业应采用的对策是

 

A.①B.②C.③D.④

15.在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3500元。

假如小王2011年9月份的工资纳税额是345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小王本月的工资薪金收入为:

附:

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节选)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1500元的部分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A.3250元B.8000元C.4500元D.5000元

16.小陈是某上市公司股票的持有人,他收到了该公司的现金分红通知:

“税前每10股现金派发红利5.30元。

”关于这笔收入,说法正确的是

①属于小陈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②体现了小陈作为债权人依法享有的权利③小陈纳税时应当适用于超额累进税率④体现了小陈作为股东依法享有的权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7.2010年10月11日,通过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网络平台,已收到网络反馈意见8600多条,其中包括很多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这表明我国政府

A.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B.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C.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D.服务职能增强,管理职能弱化

18.2011年1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面对经济发展多变的现实,党要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导核心的地位,必须提高科学执政水平。

下列能够体现党坚持科学执政的是

A.中央政治局坚持集体学法13年

B.中共中央推动低碳经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党中央与国务院就《刑法修正案》听取网民意见

D.中央就《粮食法草案》听取人大常委会的说明

19.2011年5月9日,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双方签署的“中美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旨在继续推进中美经贸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交流合作。

中美战略合作

①是由两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②是由两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③有利于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④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0.2011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召开,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针对当前房价问题提出了提案草案,在征求其他代表签名附议的基础上,形成了正式提案,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全国人大审议获得大会表决通过。

这里,人大代表行使了

①审议各项议案权②表决各项议案权③提案权④决定权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21.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将西藏建成“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西藏矿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

西藏矿业的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减轻传统农牧业对环境的压力,增加农牧民的收入,还可以大大缓解我国资源需求瓶颈,西藏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这说明

①民族的平等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②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③国家富强与民族繁荣是统一的④调整民族地区经济结构有利于民族区域自治

A.②③B.①④  C.②④  D.①②

22.2011年4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卡尔蒂妮宫发表题为《加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的演讲。

温家宝总理在提到万隆精神时说,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是万隆精神的核心。

求同存异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B.在统一中追求对立

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D.斗争性以同一性为前提

23.作家萧伯纳说:

“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学者周国平则说:

“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这体现了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往往会因人而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汉书》“山东出相,山西出将”,曹操《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群英会蒋干中计》:

“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鸿门宴》:

“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其中的古代的山西、关东、江左、河南分别指

A.崤山以西、山海关以东、长江以北、黄河以南

B.太行山以东、函谷关或潼关以东、长江以西、黄河以南

C.崤山以西、函谷关或潼关以东、长江以东、黄河以南

D.太行山以东、山海关以东、长江以南、黄河以南

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

“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着而听命焉,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据此可知分封制:

A、是比较完善的国家管理制度B、是当时统治者不得已的选择

C、有利于凝聚宗族力量的团结D、是出于扩展国家疆域的需要

26.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顾炎武曰: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有研究者据此得出“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的结论。

该推论: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不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27.古代中国曾有“千年田换八百主”的谚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动荡无法长期占有土地B、古代中国朝代更迭频繁

C、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D、国家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不固定

28.明清时期一位学者分析说:

“必有兄老先营货殖于前,子弟方得专事读书进取,以致身通显。

故古者四民(士农工商)分,后世四民不分。

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

天下之士多出于商。

”根据这则材料,明清时期: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商人经商动机与西方不同,不利于商业资本的积累

C、商人入仕,开始掌握政权,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商人地位提高,“士首商末”的观点已被打破

29.朱熹说:

“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

”“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

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

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在材料中,朱熹所说的是

A.心既理也

B.“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是同一概念

C.一概反对人的欲望

D.“私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30.有学者指出:

雅典的“公民大会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在超出其成员个人知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上所做的决策。

”这表明雅典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局限是:

A、公民范围狭隘B、公民权利受限

C、公民素质低劣D、不能保证参政者的素质

31.密尔认为,代议制民主政治下,“它”的第一个职能是:

“……谴责那些该受责备的行为,并且,如果组成政府的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履行责任的方式同国民的明显舆论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

”这里的“它”是指:

A、议会B、法院C、内阁D、总统

32.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谷歌英国总部,谷歌为了迎接女王的到来,特意在其英国首页为女王设计了一个特别的“Google”涂鸦:

字母“g”变成了女王的头像侧面,而且字母“e”的顶部还有女王的皇冠。

以上材料信息说明了英国女王:

A、由议会选举产生

B、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临朝理政”

C、在礼仪上、形式上至高无上,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

D、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

33.年号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方式。

它可以用来指称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以用来表示历史事件,如贞观之治。

下列选项符合后一种用法的是:

A、辛亥革命B、靖康之变C、商鞅变法D、光武中兴

34.有人曾把20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某大国比喻为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浊,方向不明,运转缓慢,在茫茫大海中濒临下沉,当时的“船长”很不称职,缺乏应有的胆略和能力,仓促应对,危难关头,“船长”弃船而逃,使得这个大国走向衰败。

对此解释错误的是:

A、“满载军火”讽喻该大国大搞军备竞赛

B、“方向不明”是由于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C、“船长”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

D、“船长”是该大国走向衰败的祸首根源

35.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慢”的理念深入到欧美社会的各个角落。

从“慢食”、“慢写”、“慢读书”到“慢旅行”,人们力求在细节上慢慢品味和享受生活。

对材料中“慢”文化的理解,恰当的是:

A、“慢”文化体现了以人为本B、“慢”的观念违背了历史潮流

C、“慢”意味着工作效率的降低D、“慢”文化是对现代文明的抵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36.(28分)读下图,“两地区等高线示意图”、流经两地区主要河流“径流季节分配和补给类型图”以及流域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所示的主要地区在地形上有哪些相似之秒?

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

(8分)

(2)说明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并分析形成原因。

(8分)

(3)比较甲、乙两图中主要河流的补给类型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6分)

(4)简述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相同的能源优势及形成条件。

(6分)

3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指出重庆市主中心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描述重庆市的自然地理特征。

(12分)

(2)分析重庆钢铁公司搬迁对迁出和迁入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4分)

生态环境质量

经济发展

迁出地

 

迁入地

 

(3)指出为保护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重庆应重点防治的环境问题。

(2分)

38.(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5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及食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注: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其中包括食品、衣着等八大类指标。

3%是国际公认的CPI“安全警戒线”,超过3%就意味着通货膨胀的风险在加剧。

材料二:

“十二五”时期,是广东推动科学发展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

中共广东省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起点,把握新形势,提出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

这是广东“十二五”发展的核心任务。

材料三: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主要包括: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国家发改委启动“共绘新蓝图——我为规划建言献策”活动;政府有关部门依据《建议》和民意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

(1)结合材料一,请你对我国CPI变化状况作出简略判断。

(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收入分配等有关知识,简要说明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理论依据。

(11分)

(3)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势的知识,分析材料三是如何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11分)

39.(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胡锦涛同志2010年9月6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材料二:

特区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注重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也重视政治体制改革,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上的突破,没有思想意识的转变,没有社会民主法治建设的同步进行,经济特区是办不成的。

经济特区应该担负起一种新的历史使命:

率先实现从外向型发展转上创新型的发展,从而为经济的整体转型摸索方向和积累经验。

(1)简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政治意义。

(10分)

(2)结合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创新观。

(16分)

40、(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重新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

“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

材料二以下是我国2000-2006年经济增长统计图。

另据统计,2007年GDP增速11.4%。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

——网易财经

 

我国历年(2000-2006年)GDP总额与增长率

材料三在CRT彩电时代曾位列全球第一阵营的中国企业,在平板电视时代因受制于上游核心技术等原因而逐渐跌出了领跑位置。

……2007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近8000万台,出货金额创历史新高,达679亿美元。

三星、索尼、飞利浦分列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金额及出货量前三名,夏普、LG、东芝与松下居第四至第七位,其中没有中国企业的影子。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说,中国彩电巨头在平板电视时代不掌控上游核心技术,难以发挥成本优势。

2007年第四季度液晶电视份额首次超过CRT彩电份额,平板电视(加上等离子)在全球市场已大大超越CRT彩电。

液晶电视的市场占有率,日本为86%,西欧为84%,北美市场为78%,而中国市场CRT彩电销售仍占很大比例。

——段志敏(京华时报2008年02月27日)

(1)材料一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12分)

(2)根据材料二中我国2000-2007年GDP数据的变化,归纳该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

(2分)综合国内外形势分析该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8分)

(3)材料三主要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什么不利因素?

(4分)说明了什么问题?

(6分)一位外国评论家说,中国是“一个既富有又贫穷、既强盛又脆弱的大国”。

试以上述中国经济状况为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分)

41.(10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塔里木河的补给水源,夏季以为主,冬季以为主。

(2分)

(2)简述塔里木盆地中现代公路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3分)

(3)塔里木盆地中现代公路的分布与古丝绸之路的分布位置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5分)

42.(15分)历史: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A【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过秦论》

材料二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曰:

北狄世为寇乱,今薛延陀倔强,须旱为之所。

朕熟思之,唯有二策,选徙十万,击而掳之,百年无患,此一策也;若随其来请,结以婚姻,亦足三十年安静,此一策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毛主席说,康熙皇帝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

他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

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打败准噶尔人,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

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与老舍谈康熙》

(1)根据材料,指出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面临的民族问题有何不同?

(5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是怎样处理各自面临的民族问题,效果有何相似之处?

(10分)

B【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材料二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材料三(此前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的规定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概括材料二、三、四,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

(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3分)

C【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遭利,民无余财。

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三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

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

(李)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

——《魏书·李冲传》

(1)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

(8分)

(2)材料一、三都涉及到政治上的改革,分析其作用方面的共同点。

(2分)

(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