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96449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docx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诗词赏析

1.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各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奉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的上片以“狂”字开篇,用写出了自己出猎的雄姿,用“千骑卷平冈”写出了。

(2)这首词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均借用典故表情达意。

请你选择其中一句,分析表达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

(3)古诗词中表达壮志豪情的诗句还有很多,如“”。

【答案】

(1)左牵黄,右擎苍(“动作描写”亦可)壮观的出猎场面

(2)答案示例:

“亲射虎”,作者以孙权自喻,表示也要像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表现其英雄豪气(少年狂气)。

“遣冯唐”,作者以“魏尚”自比,表示可以为国成边,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奔赴边疆、杀敌报国的爱国之情。

射天狼”,喻指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表达作者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

(1)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

用一个“狂”字笼置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

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

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

“千骑卷平冈”千骑奔驰,腾空越野!

千骑:

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网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表现出壮观的出猎场面。

(2)考查对典故的理解。

天狼:

星名,一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引指西夏。

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亲射虎看孙郎”:

孙良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

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的少年狂气。

(3)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能从古诗词中选择表达壮志豪情的完整一句即可。

如,老骥伏柄,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各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诗歌首联中的“压”字历来被人们称道,请简要赏析这个字的妙处。

(2)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黑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情况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2)运用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为国捐躯的决心,表达诗人忠君爱国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诗句炼字,注意结合词语原义和语境分析。

“黑云压城城欲摧”,“黑云”作为比喻,写敌人来势凶猛,压,原义是从上面加力。

词句中一个动词“压”来加强敌人来势凶猛这种势态之描写,“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滴尽致地揭示出来。

(2)考查诗句赏析。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

这是运用典故,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和不惜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以及君主重用贤才的美德表现的淋漓尽致。

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蝶恋花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上面的诗词里,出现了同一个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这个词是______。

(2)对《黄鹤楼》和《蝶恋花》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崔诗是近体诗的佳作,柳词是婉约词的精品。

B.崔诗写芳草凄迷动人心,柳词借春草绵延诉衷情。

C.崔诗绘日景晚景颇具图画美,柳词写有声无声角度多变化。

D.崔诗传递出伤感与思念之情,柳词表达了坚毅与执着之意。

【答案】

(1)愁

(2)B

【解析】

(1)根据诗句“烟波江上使人愁”“望极春愁”两首诗都与“愁”有关。

(2)“凄迷”错误,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

4.阅读古诗词,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曲中的“昏鸦”是指。

2.下列对“夕阳西下”一句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点明流浪旅人思秋的特定时间。

B.渲染既温情又悲凉的特殊氛围。

C.使得全曲情境交融,浑然一体。

D.烘托抒情主体怅惘若失的心绪。

【答案】

(1)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2)C

【解析】

(1)考查对诗歌词语的理解。

理解词语意思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昏:

傍晚。

昏鸦:

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2)“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美。

A项“流浪旅人思秋的特定时间”表述错误。

B项“温情”表述错误,无中生有。

D项“怅惘若失的心绪”。

应是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5.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是一首送别诗。

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

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之情,也表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适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答案】

(1)宦游人不舍、依依惜别乐观豁达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诗的理解。

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离别意”写出了两人共同的境遇。

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同是宦游人”宽解友人。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

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据此理解作答。

(2)此题考查的是对古诗的赏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算得什么呢。

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

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译文:

巍巍长安,雄据三奏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

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优美,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句诗。

【答案】

(1)示例:

苍凉雄浑的大漠之上,一缕孤零零的烽烟像根柱子,笔直地伸向天空。

弯弯曲曲的黄河似一条金带,平躺在大漠远方。

一轮浑圆的红日,正静静地悬挂在西边的地平线上。

(2)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诗人把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飞出汉家边塞,飞进胡人境地。

含蓄地表达出作者孤身出塞的飘零落寞之感和内心抑郁激愤之情。

【解析】

(1)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

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

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

如:

莽莽大漠,一片苍茫,遥远无际。

数行归雁北翔,似乎连心都跟着远去了。

极目远眺,平静的像是已经静止了的远方,那古旧的烽火台上的狼烟十分显眼醒目,如此浩瀚无边的边疆大漠上,这本是庄严肃穆的烽火,此时看来又是何等的孤寂寥落。

黄河静静的流淌着,仿佛一带而过,长河尽头,便是那最令人心醉却也最令人心碎的落日。

至塞上,方知天地宽广,至塞上,方知生命无际。

(2)赏析诗句。

题干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比喻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大意。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7.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一句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

(2分)

(2)《行路难》(其一)表现了诗人不如意时的豁达胸怀,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你从中得到的人生启示。

(2分)

【答案】

(1)用典。

借用姜太公垂钓、伊尹梦口的典故,表明自己渴望得到朝廷的重新重用。

(2)示例:

人生就像“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一样,总是充满着艰难险阻。

梦想的实现,总有着重重的阻碍,但是,即便“行路难”,也不要放弃自己、放弃希望,就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样只有信念坚定、积极追求,才能有梦想实现的一天。

(结合具体语句,言之成理即可)

8.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2)赏析“生子当如孙仲谋。

【答案】

(1)C

(2)运用典故,委婉含蓄表达了既表达了作者对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希望有像孙权那样有雄才有胆略的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

也表达了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

9.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诗歌颈联在描写景物中蕴含道理,表达了诗人人生态度。

(2)“诗言志,歌咏言”,诗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请结合尾联说说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3)春天一直是文人们乐于书写和歌颂的季节,请你写出连续两句描写春天的诗。

【答案】

(1)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新旧事物交替);乐观、积极、昂扬、进取(对未来憧憬,寄寓对未来的希望)

(2)借助归雁传书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3)两个黄丽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赣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解析】

(1)这道题考查对诗歌名句的理解。

“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这里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蕴含着一种新旧事物交替的自然理趣,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这道考查对诗句情感的理解。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

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睛空。

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

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挡个信吧:

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

最后两句借助归雁传书表达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3)这道题考查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能力。

题干要求写出连续两句描写春天的诗,诗句中可以带“春”字,也可以不带“春”字,但必须是写春天的诗句。

比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0.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从军行①

骆宾王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不求生入塞②,唯当死报君。

注:

①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

②“不求”句:

典出班超《上书求代》“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感情深沉;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B.甲诗颈联巧妙设计地名与心情的“双关”,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段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因国家即将覆灭和自己遭受危难而悲凉痛苦的心情。

C.乙诗“意气溢三军”中的“溢”字是“满而涌出”的意思,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全军将士的高昂斗志和英雄气概。

D.乙诗颔联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天急、兵器交相映衬的描写,表现出唐军出征时夜兼程、气冲云香的威武。

(2)体会乙诗中“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中“抱”“践”两字的含义,并赏析这两句诗。

(3)甲、乙两诗尾联在抒情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两首诗分别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D

(2)这两个字动感极强,“抱”字是说将士们拉开弓弦就像怀抱着明月,“践”字是写将士们纵马奔驰踏起漫天烟尘。

这两句诗描写了大军直插敌腹、锐不可当的战斗画面(或:

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写了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情。

(3)都是直抒胸脆。

甲诗表现了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忠贞不屈的昂扬斗志。

乙诗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甘愿血洒疆场的精神气概。

【解析】

(1)D错误,颌联运用对偶手法。

(2)考查对诗句词语的鉴赏。

这两句描写从军的盛状。

为了保卫汉室的天下,手中紧握弓弦,踏平胡人的地盘,军队马匹飞奔过后留下满天的尘土飞扬。

用字精妙,着一“抱”字,拉开弓弦像怀抱着明月,着一“践”字,纵马奔驰踏起漫天烟尘,两个词动感极强,呈现激烈的战斗场景。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

甲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

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

此句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

乙诗“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以对待“生”“死”态度的对比,直接既写出了当时士兵鲜明的价值倾向。

表达尾联表达出自己的一种人生信仰,突出精神气概。

1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苏幕遮①怀旧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①苏幕遮:

词牌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碧云天”句,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描绘了一幅天空湛蓝、黄叶满地的秋晨图。

B.“山映斜阳”句由山映斜阳、水天相接、芳草萋萋,到“斜阳外”,由近及远,联想丰富。

C.“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是说毫无例外,作者夜夜都有好梦相伴。

D.词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绚丽之晨、阔远之境与深挚之情水乳交融。

(2)结合词句,说说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C

(2)从“斜阳外”“乡魂”“明月”“相思”等词语可见,作者通过对旅途中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围绕“思乡”,意近即可)

【解析】

(1)C错误,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蜀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安慰。

(2)考查对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

此词借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兰花

姚述尧

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

凤簪斜倚。

笑傲东风里。

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

香风细。

国人争媚。

不数桃和李。

(1)词中为什么要写松篁和桃李?

(2)赏析词中画线的句子。

【答案】

(1)词中写松篁和桃李,都是为了突出兰花的君子之品,为写兰花做铺垫和陪衬。

(2)诗句用拟人手法描绘了兰花于松竹底下悄然开放,虽然在不显眼处,但依然如故地灿烂绽放,虽无人在意,却笑迎春风。

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兰花的高贵品质。

1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赠苏绾书记①

杜审言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

红粉②楼中应计日,燕支山③下莫经年!

【注释】①书记:

指官府或军幕中主管文书工作的人员。

诗句中的“书记”指文学、书籍、文章等。

②红粉:

这里指诗人好友苏绾的妻子。

③燕支山:

在今甘肃省山丹东南,泛指友人将要赴任之地。

(1)一、二两句写出了苏绾怎样的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3分)

(2)诗中“应计日”和“莫经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分)

【答案】

(1)特点:

文采出众,才华横溢。

用意:

突出了苏绾的才干,交代了“赴朔边”的原因,也蕴含了诗人对好友的离情别意。

(2)诗人设想离别之后苏绾的妻子会在家计算他的归期,劝说好友莫要长久不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期待他早归的情感。

1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阕一个“”字写出了作者心绪不宁,无心做事的愁苦心情;下阕通过“”“”和“”六个字凸显了作者一波三折的心绪,层层虐心,这样的构思与表现手法堪称新鲜奇特。

(3分)

(2)这首词的主旨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被公认为写“愁”名句,请作简要赏析。

(4分)

【答案】

(1)倦闻说也拟只恐

(2)运用通感修辞和形象的比喻,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可以用小船来承载的具体事物,形象地写出了内心哀愁的沉重。

(或:

作者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地写出了愁思的浓重。

1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

(2)题。

减字木兰花·竞渡

(宋)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首词描绘的是 (填写节日名称)的场景。

(2分)

(2)有评论者认为词中“飞”改为“冲”更好。

你认为有道理吗?

请说说理由。

【答案】

(1)端午

(2)示例:

有道理,“冲”比“飞”好。

“冲”字更能表现出在龙舟竞赛时划龙舟人的冲天气势和从众多龙舟中脱颖而出争得第一的豪迈气概,照应题目“竞渡”中的“竞”字,也照应下文“惊退万人争战气”中的“争”字,更加生动、形象、有气势。

1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

(2)题

寒夜

杜耒(宋)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便不同。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急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2)诗中(空格)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

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雪花B.菊花C.梅花

【答案】

(1)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2)B项梅花与窗前月构成清雅画面,与煮茶当酒的高雅意趣相符,以梅花的高洁暗赞来客。

【解析】

(1)这道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两句:

诗人与客人夜间在火炉前,火炉炭火刚红,壶中热水滚滚,主客以茶代酒,一起喝着芳香的浓茶,向火深谈,屋内是温暖如春。

(2)这道题考查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这里应该选梅花,因为三四句写到窗外刚刚绽放的梅花,使得今晚的窗前月别有一番韵味,显得和平常不一样。

诗人写梅花,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在内,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

寻常一样窗前月,来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月光下啜茗清谈,这气氛可就与众不同了。

17.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社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磨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下列与“梦回吹角连营”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A.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B.北风吹断马断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D.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诗句“马作的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案】

(1)C

(2)军马都像那传说中的古代名马“的卢”一样跑的如风似电,拉弓引箭射出的箭有如霹雳一般势不可挡,所向披磨。

箭出之后,弦在这惊天一射下不由自主的震动,发出响声。

【详解】

(1)“梦回吹角连营”梦境写得酣畅淋滴,将爱国之心、忠君之念及之间自己的豪情壮志推向顶点。

结句猛然跌落,在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照中,宣泄了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

A.持节云中,何日遭冯唐?

运用典故,作者是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B.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吹断”二字写尽了北国秋冬之险恶,“若为情”的发问中带出了作者对到任的迷茫与不安。

环境险恶,前途未卜,纳兰胸中风起云涌:

怀古之心,恋乡之情,忧虑之思,纷纷扰扰难以平静。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人年老病弱,但在梦中仍然念念不忘成守边疆,上场杀敌,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与“梦回吹角连营”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接近。

D.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