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00937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中考语文总复习——部编版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梳理

(一)《岳阳楼记》

【主旨归纳】

这篇记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所产生的不同情感,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也借以劝勉滕子京。

【写作特色】

(1)剪裁繁简得当

作者胸有全局,布局统一,把文章的重心放在说理申志上,因而写巴陵胜状只用几笔带过,惜墨如金。

用“前人之述备矣”一句加以总结,文辞不过于铺张,枝蔓不旁逸斜出。

两类登楼者的所见所感,虽纵情铺叙,泼墨如注,实用贬抑之笔,目的是反衬下文的“古仁人之心”,抑此而扬彼。

详略得当,则中心突出,不致因平均用墨而湮没主旨,又不致因轻重倒置而喧宾夺主。

(2)结构层层深入

由事入景,由景生情,由情化理,在对湖景的描绘后,涌起情感的波澜;在情感的前浪中,再卷起议论的后浪。

最后归结到作者的人生观,规勉老友,激励自己,警策后人

(3)文字整齐对称

本文大量使用赋体,四字句如珠走玉盘。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浮光跃金,静影沉壁”,工于对仗。

“明”“惊”“顷”“青”等,合辙押韵,增强了文章的韵律感,读来舌端润畅,听来耳中清晰。

【问题探究】

1、朗读课文第3、4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心境。

第3段写阴雨连绵不断时迁客骚人在登临岳阳楼时所见到的萧条景象,蕴含着迁客骚人由阴雨天气、悲凉气氛而生发的悲伤之情。

第4段写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登临岳阳楼时所见到的明丽景色,蕴含着迁客骚人因天气美好、景色明丽而产生的愉悦之情。

2、这篇课文中的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文章第2段概述岳阳楼的风光以及第3、4两段分别写阴雨天气和睛好天气登楼所见的景色属于写景,紧跟着写景抒发了迁客骚人在这两种情形下登楼的感受属于抒情,可谓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第5段是抒情兼有议论,抒发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3、“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情怀?

“古仁人”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迁客骚人”则因景物的不同而或喜或悲。

体现了作者以天下为已任,为国家忧虑,为生民立命的超越了个人的政治情怀。

4、联系全文,谈谈文章结尾“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

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5、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

前人对岳阳楼的描绘已经很详尽了,所以作者另辟蹊径,以湖的景色来烘托岳阳楼,用湖的“浩浩汤汤“”气象万千“的景物特点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作铺垫。

6、“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用词极妙,妙在哪里?

用拟人手法把洞庭湖这一无生命之物写得极具生命之感,活灵活现地表出了“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突出了洞庭湖的气势。

7、“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从哪些方面阐述的?

它的可贵之处是什么?

“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从两个方面阐述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从博大的胸襟的角度来说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从考虑国家大事的角度来说的。

可贵之处是不以自己的利益为重,而以天下为己任。

8、文章写了“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两种不同的感情,这两种感情各是什么?

作者写这两种感情有什么目的?

“迁客骚人”的感情:

以物喜,以己悲。

“古仁人”的感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目的:

通过这两种感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9、“先天下之忧而后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范仲淹怎样的思想境界?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的、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德,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二)《醉翁亭记》

【主旨归纳】

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对醉翁亭的秀丽环境、自然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写作特色】

(1)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本文采用叙事说明的笔调,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全文用了21个“也”字,每一个“也”字不仅帮助煞尾,还成了文章转折的标志。

这样文随意转,层层道出,织成一篇锦绣文章。

再如,除第1段外,每段开头都有领起的词语引出下文。

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描写到游乐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2)骈散结合,相映成趣。

这虽是一篇游记散文,却大量运用了骈句,增强了韵律美。

像“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这样的句子,完全是骈文的写法。

作者驾驭自如,出语自然,浑然天成,毫无雕琢的痕迹,给文章增添了华丽之美。

【问题探究】

1、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哪几个生活场景?

①滁人游②太守宴③众宾欢④太守醉

2、作者在文中极力渲染“乐”字,作者在“乐”些什么?

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之情的复杂情感。

4、如何理解文中“醉”与“乐”的关系?

作者沉醉于山水之乐、宴会众宾之乐以及与民同乐,“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

全文以乐字贯穿始终,巧妙地把“醉”与“乐”统一起来,充分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不仅在“山水之间”,还寄托在“与民同乐”中。

文章通过描写醉翁亭优美的环境和多姿的自然风光,以及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景,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以及借纵情山水排遣由于被贬官造成的郁闷之情。

6、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你怎样的启示?

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豁达乐观、恬然自适、积极向上、有所作为。

 

(三)《鱼我所欲也》

1、主题思想:

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阐述了“生”“死”和“义”的关系,并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不义之人不过是丧失了们的“本心”罢了。

2、“鱼”与“熊掌”在文中比喻什么?

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比较。

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什么?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识穷乏者得我”。

4、“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的、不道德的事情。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作者特意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

强调人生来就有这种重义之心,只是贤人没有丧失。

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

6、课文提出了“舍生而取义”这一中心观点,作者是怎样论证的?

在第一段中,孟子通过列举一组生活常识,深入浅出地告诉人们:

在面临抉择的时候,人们总会选择那些更加重要更有价值的事物。

由此推演出一个十分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人们如果能够把“义”看得高于“生”,就一定能够做到“舍生取义”。

第二段中,孟子从事例和道理上说明了保持“本心”是“舍生取义”的前提条件。

7、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用原文语句回答)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证?

中心论点:

舍生而取义者也。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来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

如用“鱼”和“熊掌”比喻生与死的抉择;作者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告诉我们不要丧失人的“本心”;将以前和现在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用讲道理的方式来论证为何要“舍生”。

8、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本心”的理解。

“本心”是指“人固有的羞恶之心”。

本文用对鱼和熊掌的选择,类比对生命和道义的选择,而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

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固有的羞恶之心”。

因为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没有越过道德底线的事,哪些是在道德范围内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

(四)《出师表》

1、主题思想:

本文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刘禅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明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挚情感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也表现了他忧心国事、鞠躬尽瘁的忠心。

2、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

其中哪一条是主要的?

为什么?

(1)①广开言路;②赏罚严明;③亲贤远佞

(2)“亲贤远佞”是三条建议的核心,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

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广开言路,赏罚严明。

3、课文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哪些往事?

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和临崩寄大事。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帝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4、文章第六段自叙本志,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作者品格的高远、谦虚?

为什么这样写?

从作者“布衣”的身份,“躬耕”的淡泊生活和无意于功名利禄“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志趣可以看出。

自叙志趣的作用:

突出先帝的“三顾”之恩,为下文出师北伐,报答先帝深恩作铺垫。

5、结合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1)为出师北伐解除后顾之忧;

(2)为了汉室之隆。

6、在文中,诸葛亮为说明出师的理由,多次提到“先帝”,其用意是什么?

勉励刘禅“光先帝之遗德”,“深追先帝遗诏”,以完成先帝未竟大业,做个好皇帝;表明自己忠心,报答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7、请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对《出师表》作简要的评析。

情真意切地表明了诸葛亮的一片忠心。

结构清晰,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中心明确。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1、《三峡》是从哪些方面描绘三峡自然景观的?

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山的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突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答谢中书书》一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3、请写出《记承天寺夜游》描写景物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庭下如积明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澄澈透明和竹柏影子的参差错杂,描绘出一幅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图景,也透露出作者微妙复杂的心情。

4、《记承天夜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有赏月的欣喜,散步的悠闲,也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情怀以及旷达的心境。

5、《与朱元思书》是怎样描绘“奇山异水”的?

表现山水的哪些特点?

写水,作者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和侧面烘托,表现了水的清澈和湍急;

写山,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和动静结合的手法,表现了山的高耸,树多,声音和谐动听。

6、《与朱元思书》中,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你是怎么理解他发出的感慨的?

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表现了作者沉醉山水、鄙视功名利禄的高洁情趣。

7、《富贵不能淫》中,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认为“居天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正下之大道”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8、孟子否认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他们不过是小人、女人一类的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9、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这句话出自《孟子》,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他们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有力地论证了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逆境出人才。

1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国的命运,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

用自己的话概括。

国内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有势力相当的国家的忧患。

12、《愚公移山》故事的结局是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

这样的安排是否有损愚公的形象?

没有损害愚公的形象。

①以神话结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②衬托了愚公的形象,是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赞扬。

13、《愚公移山》一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

有什么表达效果?

示例:

运用了对比手法。

山的高大与愚公的年迈体衰、工具的简陋、路途的遥远形成对比,特别是愚公与智叟的对比,突出表现愚公的目光远大,不怕困难和坚强毅力。

又如智叟与愚公、京城氏之子、愚公之妻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智叟的目光短浅,逃避困难。

14、汉文帝称赞周亚夫“此真将军矣”。

结合《周亚夫军细柳》这篇文章,分析文帝如此称赞的原因。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由此看出亚夫治军常备不懈,严阵以待。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由此看出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由此可以看出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以上句子都显出他“真将军”风范。

15、《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里?

(用自己的话概括)

(1)自然环境优美

(2)社会安定和平(3)百姓生活和乐

16、“桃花源”是陶渊明追求的社会理想,请谈谈你对作者这一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的认识。

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寄托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客观上反映的是人民的意愿。

17、《小石潭记》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抓住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移步换景(作者游踪),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幽静

幽深冷寂,孤寂悲凉。

18、请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的妙处?

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19、《小石潭记》中描写小石潭源流时依次抓住了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20、从听水声“心乐之”,见游鱼“似与游者相乐”到坐潭上而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变化?

听到悦耳的水声,看到美丽的小石潭,欣赏着美丽的鱼儿,作者感到快乐,暂时忘掉了烦恼失意。

然而眼前幽深寂静的景物又触发了内心的愤懑不平,忧伤悲凉的心情又流露出来了。

21、《北冥有鱼》中引用《齐谐》的话有什么作用?

借《齐谐》一书的话来证明对鹏的描写是真实可信的,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2、《北冥有鱼》“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

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气息。

说明世上万物无论大小,都要有所依靠,都要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

23、《虽有嘉肴》这篇短文讲了怎样的道理?

这篇短文主要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即教人和学习是互相促进的。

24、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与“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处?

两文各自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

两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

《大道之行也》侧重于议论,《桃花源记》侧重于记叙(或描写)

25、《马说》一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托物寓意(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对愚妄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批判和希望统治者发现、重用人才的希望,以及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一)《诫子书》

【主旨归纳】

文章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文章讲明了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立志与学习的关系,宁静淡泊的重要性,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

全文体现出诸葛亮对儿子的细微关怀和殷切期望。

【写作特色】

思路明晰,逻辑谨严厉

文章开头提出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观点。

接着先从“静”的角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进行正面论述;又从“躁”的角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进行反面论述。

最后劝诫惜时,希望有所为。

【问题探究】

1、诸葛亮写这封信给儿子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宁静好学,淡泊名利,生活节俭,以养成良好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2、怎样理解文中的”静“?

(1)”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

”静以修身“意为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

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

(2)“静“是学习的的前提。

“静”指的是一种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的精神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可以静静地沉思,可以安静地反思自己的所为。

3、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1)要成才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立志、学习、惜时。

(2)三者的关系:

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

4、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文章很重视“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明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一方面强调无“志”则不足以“成学”,意谓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

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几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

“俭以养德”与“静”是否无关?

看似无关,实则关系密切。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

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心。

诸葛亮提出了“俭以养德”的主张,就修身而言,不要刻意追求锦衣玉食;就治国而言,则应约己爱民。

那么,如何培养俭德呢?

这就要求自己能在思想上保持宁静,在生活上甘于淡泊。

其实儒家也是重视节俭的,“一箪食,一瓢饮”,不以为苦。

《论语·述而》说:

“奢则不孙,俭则固。

”将奢与俭进行对比,强调戒奢崇俭。

因此,所谓“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之上的美德。

6、说说你对以下两句话的理解。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依靠屏除杂念和干扰来修养身心,依靠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不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集中精神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二)《穿井得一人》

【主旨归纳】

这则寓言通过一个笑话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写作特色】

幽默风趣

姓丁的人说的话因有一个多义词“人”(既可理解为“人”,也可理解为“劳动力”)而被误解,结果越传越远,居然传到国君耳朵里去了。

最后道出真相,事实与传闻相差太大,不禁令人发笑。

文章就是在笑中教育人们不可轻信传闻。

【问题探究】

1、《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1)道听途说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2)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要有调查分析的审慎态度和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2、《从穿井得一人》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生活中为获得真知真见,避免道听途说,应该怎么做?

(1)《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可轻信传闻,更不能盲目传播,说话不要让人产生歧义。

(2)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要有调查分析的审慎态度和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轻信、不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三)《杞人忧天》

【主旨归纳】

这则寓言通过写杞人担忧天崩地陷而另外一个人对他进行开导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为没有必要或毫无根据的事情担忧。

【写作特色】

对话描写,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

这则寓言对人物对话的中的语气把握得非常准确,较好地传达出了人物当时的心理。

如杞人的问话“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写出了杞人的怀疑。

而“晓之者”的话“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则消除了杞人的怀疑。

杞人由“忧”到“喜”的心理变化过程都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来表现的。

【问题探究】

1、这则故事提示了什么道理?

不要庸人自扰,为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事情忧虑和担心。

2、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如何评价?

表现了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和对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

(四)《孙权劝学》

【主旨归纳】

本文叙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

【写作特色】

(1)言简意丰的语言描写。

白描式的语言描写,既表现出人物的态度、性格、心理,又交代了故事的起因、结果,非常精彩。

看似简略的闲笔,实则匠心独运。

从事实写来,不造作。

(2)详略得当的叙述安排。

文章重点写了孙权劝学及劝学的结果,对于吕蒙的具体学习过程则一笔带过,而后通过鲁肃的叹学来揭示吕蒙学习的结果,即才略大进,非复吴下阿蒙。

这样的描写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又节省了笔墨。

【问题探究】

1、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

这最后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从侧面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2、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1)课文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写吕蒙和鲁肃论议,侧面烘托出吕蒙的自信,来表现他取得的学习成果。

(2)我们要开阔自己的视野,多读书,提高自己的学问和见识。

3、孙权劝学吕蒙,使之“就学”,分析一下他劝说技巧的高妙之处吗?

(1)他面对以“军中多务”为借口的吕蒙,晓之以大义,讲明之所以读书的道理,可谓以理服人,语重心长。

(2)他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来反问吕蒙,有责备之意,随后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言辞恳切,以情感人。

(3)“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有所益”,孙权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以事服人。

4、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原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劝学:

先以古为鉴,说明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再现身说法,鼓励吕蒙学习。

4、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文章很重视“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明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一方面强调无“志”则不足以“成学”,意谓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

(五)《陋室铭》

【主旨归纳】

这篇铭文通过描述“陋室“内外的情景,充分证明了”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写作特色】

(1)托物言志,层层铺垫。

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表明“陋室”也具“名”与“灵”的性质,自然引出文章的主旨——颂扬“惟吾德馨”引用孔子的话,隐含以“君子”自居这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借“陋室”抒发作者的情怀。

(2)骈散结合,音韵谐美。

本文句式整齐,对仗工巧,节奏分明,音韵谐美,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体现了一种整齐美与错综美相结合的和谐美。

除末句外,全篇都是骈句,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