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套利如何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0240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货套利如何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期货套利如何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期货套利如何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期货套利如何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期货套利如何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期货套利如何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期货套利如何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期货套利如何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期货套利如何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期货套利如何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期货套利如何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货套利如何做.docx

《期货套利如何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货套利如何做.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期货套利如何做.docx

期货套利如何做

期货套利如何做

 

 

————————————————————————————————作者:

————————————————————————————————日期:

 

期货套利如何做?

 这可能是悟空上最全面的回答了,新手如果没耐心看完的可能不适合做期货套利。

套利是指利用相关市场或相关合约之间的价差变化,在相关市场或相关合约上进行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希望价差发生有利变化而获利的交易行为。

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的套利行为,称为期现套利(Arbitrage)。

期货市场上不同合约之间的套利行为,称为价差交易(Spread)。

套利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跨交割月份套利、跨市场套利及跨商品套利。

套利细分的方式其实挺多的,仅以天然橡胶期货的期现套利方式举例如下图:

期货市场套利的技术与普通投机者不一样,套利者利用同一商品在两个或更多合约月份之间的差价,而不是任何一个合约的价格进行交易。

因此,他们的潜在利润不是基于商品价格的上涨或下跌,而是基于不同合约月份之间差价的扩大或缩小,从此构成其套利的头寸。

在有效市场中,各种影响价格的因素总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达到某种平衡,因此不合理的价格关系经历一定的时间后总会趋于合理,套利就是利用投资对象的价格或价格关系出现违背事物发展内在关系的机会,凭借市场的自我修正获取低风险盈利,因此内因套利具有获利的必然性和确定性。

  1、季节因素 农产品固定的生长、收获季节周期,金属等其他商品的消费周期的存在,使得商品期货价格在一定时间(如一年)内具有相对固定的价格波动规律(这种波动规律与市场长期走势的叠加构成了市场运动的具体形态),从而使不同季节的期货合约的价格表现有强有弱。

 2、持仓费用因素 同一期货商品的储费用、交割费用、资金时间成本等费用相对稳定,在匡算好费用总和的基础上,发现同一期货商品的不同月份合约价差与总费用的价差的不合理关系,寻找套利的机会。

  3、进口费用因素当某一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商品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价差超过其进出口费用时,可以进行跨国际市场的套利操作。

进出口费用一般包括关税、增值税、报关检疫检验费用、信用证开证费、运输费用、港杂费等。

完成交易的方式可以是对冲平仓,也可以是实际进口交割。

例如在国内期货市场中,当美国大豆进口成本价格远低于大连豆期货价格时,即可进行买入CBOT大豆合约,同时卖出大连大豆合约的跨市场套利操作。

 4、期现价差关系因素 利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价格的背离,可以寻找到低风险的套利机会。

在商品产地现货价格确定的情况下,在匡算好运输费用、仓储费用、交割费用、资金时间成本等费用总和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购入现货(或者预定现货)同时卖出相应的期货合约的套利操作,赚取期现价差超出运输、仓储、交割成本的差额利润。

在国内目前的大豆、小麦期货市场中,这种以费用匡算为依据的实物交割式套利操作很是盛行。

 5、压榨关系因素 特指利用大豆、豆粕和豆油的压榨关系套利。

由于豆粕、豆油是大豆的下游产品,在一定的时期内三者之间的价格关系是相对稳定的。

理论上,如果以DCE市场上的大豆、豆粕期货价格及现货市场中的豆油价格计算出来的压榨利润值过高或过低,即可进行大豆、豆粕二者的套利操作。

目前在CBOT市场中这种套利操作被广泛使用。

 6、相关性关系因素 在一定时期内,某些商品间由于在使用上可以相互替代,因此通常存在相对固定的比价关系。

比如说,玉米与大豆在饲料用途上可以替代,当玉米比大豆的相对价格过高时,种植者将选择多种玉米,消费者将多选择大豆,使玉米的供给相对增加需求相对减少,从而提高大豆对玉米的比价,反之亦然。

在大豆、玉米、小麦之间,铜和铝之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能进行比价关系套利操作。

提醒一下,套利不是稳赚不赔的,有时候套利单的风险甚至比单边投机单的风险更大。

套利做错了一样亏损,特别是价差交易。

由于期货合约具有交割月到期交割特点,使得一般投资者不能持仓到交割月份,那么价差的回归有可能是步入了交割月份才出现,这样,价差回归的利润普通投资者是无法得到的。

而且历史数据形成的极限价差未必一定是将来的“极限”,历史总是在变化,目前以及未来的价差或比价可能因新的因素出现而大幅突破原来的极限区域造成策略失败。

比如在跨品种套利时以2014年5月30日收盘价计算,豆粕期价与豆油期价(1409合约)的比价(又称“油粕比)为0.56996,明显已经超出历史的常规范围0.48。

同样,国内现货市场的油粕比一般处于0.3—0.45之间,CBOT市场油粕比的合理区间在0.38—0.43之间。

如果简单对比这三组历史数据,投资者在2014年2月份期间很容易得出结论:

当时的国内期货市场油粕比约为0.4822,明显高了,则会采取”空粕多油“的套利操作。

但实际行情显示,自2014年3月份以来,期货市场的油粕比继续高升,持续上升到2014年5月30日的0.56996,涨幅高达18.2%。

以期货市场10%的保证金来算,这意味着在2014年2月份采取”空粕多油“的套利(假设套利的”两腿各投入100万元资金)到了2014年5月底将出现帐面上182万元的浮亏损失。

另外,盲目地重仓进行套利,在临近交割月份前的“提保”过程中,套利头寸可能会被迫减仓。

在出现极端的涨跌停板或面临长假时期,交易所和期货公司都会提保,那么已经重仓的套利单,将面临被“强平”或追加资金的风险。

若套利的“两腿”属于不同品种,还得防范因极端行情造成涨跌停板而导致保证金水平以及扩板幅度不同所带来的风险。

比如螺纹钢和铁矿石之间的套利,螺纹钢处上海期货交易所,其第一个涨跌停板幅度为4%(随后第二、三个涨跌停板幅度分别为7%、9%);而铁矿石处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其第一个涨跌停板幅度为4%(随后第二、三个涨跌停板幅度分别为6%、8%)。

两个品种在达到第一个涨跌停板后,第二个甚至第三个涨跌停板的相关交易制度(如保证金比例、涨跌停板扩大后的新幅度、强行减仓平仓制度、是否暂停交易一日等)是有差异的,这些因素都可能给套利头寸带来巨大风险。

那么,套利操作前就应该考虑到这样的极端因素,并能有一套有效防范或降低风险的应对办法。

依据风险由小到大排列套利的种类是期现套利、跨期套利、跨商品套利和跨市套利。

期现套利更适合于具有交割资格的现货套保企业,而跨市套利则最好还具备有畅通的进出口贸易渠道的单位,而跨期套利和跨商品套利相对限制较少,普通投资者可以参与。

利用期货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不一致,同时在期现两市进行相反方向交易以套取利润的交易称为Arbitrage。

当期价高估时,买进现货,同时卖出期价,通常叫正向套利,正向市场是套期保值交易的理想环境;当期价低估时,卖出现货,买进期货,叫反向套利。

由于套利是在期现两市同时进行,将利润锁定,不论价格涨跌,都不会有风险,故常将Arbitrage称为无风险套利,相应的利润称为无风险利润。

从理论上讲,这种套利交易不需资本,因为资金都是借贷来的,所需支付的利息已经考虑,那么套利利润实际上是已经扣除机会成本之后的净利润,(理论上)是无本之利。

如果实际期价既不高估也没低估,即期价正好等于期货理论价格,则套利者显然无法获取套利利润。

上例中未考虑交易费用、融券问题、利率问题等,实际操作中,会存在无套利区间。

在无套利区间,套利交易不但得不到利润,反而将导致亏损。

假设TC为所有交易成本的合计数,则:

无套利区间的上界应为F(t, T)+TC=S(t)[1+(r-d)*(T-t)/365]+TC;无套利区间的下界应为F(t, T)-TC=S(t)[1+(r-d)*(T-t)/365]-TC借贷利率差成本与持有期的长度有关,随持有期减小而减小,当持有期为零时(即交割日),借贷利率差成本也为零;而交易费用和市场冲击成本却是与持有期时间的长短无关。

因此,无套利区间的上下界幅宽主要由交易费用和市场冲击成本这两项成本决定。

正向市场中的牛市套利

 1.实盘套利。

  正向市场中实盘套利的机会仅出现在价差的绝对值大于持仓成本的情况下,此时,可以在近月合约做多,而在远月上建立同等头寸的空头合约。

近月接仓单,远月到期时以仓单交割来平仓,即可获得无风险收益。

2.对冲套利。

  正向市场中如果供给不足,需求相对旺盛,则会导致近期月份合约价格的上升幅度大于远期月份合约,或者近期月份合约价格的下降幅度小于远期月份合约,这样就可进行在近月合约上做多,而在远月建立同等头寸的空头合约套利操作。

套利收益=仓位×{(远期月份卖出价-近期月份买进价)-(远期月份买进价-近期月份卖出价)}=仓位×(B1-B2)当(B1-B2)>0时,价差<0,如果价差绝对值缩小,套利交易获利。

此时,反映近期合约对远期合约升水,其升水额取决于近期市场对商品的需求程度及供给的短缺程度,不受其他限制,所以获利潜力巨大。

 当(B1-B2)<0时,价差<0,如果价差绝对值扩大时,套利交易亏损。

此时,反映远期合约对近期合约升水,投资者或者及时止损,或者在坚持价差判断的情况下迁仓。

正向市场下的熊市套利 如果市场中供给过剩,需求相对不足,则会导致近期月份合约价格的上升幅度小于远期月份合约,或者近期月份合约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远期月份合约,此时可进行在近月合约做空,而在远月上建立同等头寸的多头合约的套利操作。

 套利收益-仓位×{(远期月份买进价-近期月份卖出价)-(远期月份卖出价-近期月份买进价)}=-仓位×(B2-B1)当(B2-B1)<0时,价差<0,价差绝对值扩大,套利交易获利。

此时,反映近期合约对远期合约贴水。

 当(B2-B1)>0时,价差<0,如果价差绝对值缩小时,套利交易亏损。

此时,反映远期合约对近期合约贴水,投资者或者及时止损,或者在坚持价格走势判断的情况下迁仓。

 跨期套利是最常用的套利方式,按操作方向的不同可分为牛市套利(多头套利)和 熊市套利(空头套利)。

但无论采取哪种操作模式,其本质均是对不同交割期的合约同时进行低买高卖,即同时买入价值被低估的合约而卖出价值被高估的合约。

比如:

如果你注意到5月份的大豆和7月份的大豆价格差异超出正常的交割、储存费,你应买入5月份的大豆合约而卖出7月份的大豆合约。

过后,当7 月份大豆合约与5月份大豆合约更接近而缩小了两个合约的价格差时,你就能从价格差的变动中获得一笔收益。

 牛市跨期套利 从价差的角度看,做牛市套利的投资者看多股市,认为较远交割期的股指期货合约涨幅将大于近期合约的涨幅,或者说较远期的股指期货合约跌幅将小于近期合约的跌幅。

换言之,牛市套利即是认为较远交割期合约与较近交割期合约的价差将变大。

从价值判断的角度看,牛市套利认为远期的股指期货的价格应高于当前远期的股指期货的交易价格,当前远期的股指期货的价格被低估。

因此做牛市套利的投资者会卖出近期的股指期货,并同时买入远期的股指期货。

跨期套利能否获得收益决定于投资者对于近期股市牛、熊的判断是否正确,如果套利者的判断有误,则依然可能在“套利”过程中遭遇亏损。

然而与直接根据对股市走势的判断投机不同的是,跨期套利由于实际投资的是价差,因此风险要远小于投机。

 熊市跨期套利  熊市套利与牛市套利相反,即看空股市,认为较远交割期合约的跌幅将大于近期合约,或者说远期的股指期货合约涨幅将小于近期合约涨幅。

换言之,熊市套利即是认为较远交割期合约与较近交割期合约的价差将变小。

在这种情况下,远期的股指期货合约当前的交易价格被高估,做熊市套利的投资者将卖出远期的股指期货,并同时买入近期的股指期货。

蝶式跨期套利  蝶式套利是两个方向相反、共享中间交割月份的跨期套利的组合,即同时进行三个交割月份的合约买卖,通过中间交割月份合约与前后两交割月份合约的价差的变化来获利。

当投资者认为中间交割月份的股指期货合约与两边交割月份合约价格之间的价差将发生变化时,会选择采用蝶式套利。

  价差交易套利针对的是合约间的价差而不是单笔合约的绝对价格进行操作,故风险较小,再加上套利操作有利于减小股指期货价格的波动和维持股指期货的合理定价,因此交易所为鼓励投资者套利而给予套利操作更低的交易成本。

绝大多数交易所都允许价差交易(Spread Trading),即套利者无需同时买入和卖出股指期货合约,而可直接买卖两份合约的价差,从而大大节省占用的保证金。

例如,香港交易所规定每一笔跨期套利的价差交易(对应两份合约)只需基本保证金7,500港元,相对于分开买卖两张合约进行同样的跨期套利操作节省了保证金48,200×2-7,500=88,900港元(按06年3月港交所的保证金水平计算)。

价差交易完全根据价差的变化来决定套利者的盈亏和保证金帐户的金额,以表3的熊市套利为例,初始价差为24点,当价差缩小到29点时,套利者的保证金帐户将增加5×50=250港元;而如果价差增大至20点,则套利者的保证金帐户将减少4×50=200 港元。

一旦保证金帐户低于维持保证金水平,套利者则需补足金额至基本保证金水平。

 寻找跨期套利的促发点尽管我们已介绍了如何进行牛市套利、熊市套利以及蝶式套利操作,但套利者最关注的是如何判断何时应该采取牛市套利,何时又应该采取熊市套利,套利机会出现的促发点是什么。

如果把较远期交割的合约价格减去较近期交割的合约价格所得差值定义为价差,则无论是在牛市(远期合约价格大于近期合约)还是熊市(远期合约价格小于近期合约),只要是预期价差变大(即当前价差小于正常价差水平),则采取牛市套利;预期价差变小(即当前价差大于正常价差水平),则采取熊市套利。

另外,在套利机会出现时,还需要判断套利空间是否能够带来真实的获利,即价差偏差带来的盈利是否大于交易费用。

  跨期套利益——存在熊市套利机会从不同的合约可以看出,远月合约较近月合约价格高出许多,且合约间的实际价差均高出理论价差。

  股指期货的理论定价模型如下:

 F(t,T)=S(t)e(r-d)(T-t)/365其中:

  t 为时间变量;T为股指期货近月合约的到期交割日;  F(t,T)为到期日为T的股指期货合约在t时的理论价格;  F(t) 为t时的股指期货价格;  S(t)为t时的股指现货价格;r为无风险年利率;d为指数的年股息率; 跨期套利案例与分析:

某期货交易室内,L君认为,1月份新豆集中上市,仓单集中生成,而每年4月、5月为国内传统消费旺季,将造成1月弱5月强。

其次,大商所规定,5月仓单的水分要比1月合约高1.5%。

另外,大豆仓单4月底需要重新检验,会增加相应费用。

加上仓储费用、资金利息等等,大连大豆1月、5月合约间的理论价差应在60点以上。

接着查看了5-1月份的历史价差(5-1价差就是5月价格减去1月价格),扣除进入现货月的时间成本,5-1历史价差只有在1996年出现过负50点的情况。

最后, L君发现美盘大豆从7月份起1-3-5月合约间前低后高,形成利息仓储费的正常市况了。

在熊市里,由于近期合约受现货压力增大使其跌幅加大,所以 L君采取熊市套利操作在9月20日开始建第一批仓。

到最后发现策略错误,止损出局。

B君看到L的仓单后说道:

“我们暂且不论历史价差,先看一下你的其他套利条件。

持有大豆现货者通过评估近期和远期价格后,考虑到资金利息、仓储成本等因素愿意马上卖出,而不是储存后再卖。

现货充足,市场配置有效,大量成交。

L君你的观点是不是这样?

”L君“是啊,1月份大豆大量上市,种植者需要回收资金。

”B君说道:

“但实际的现货供需情况却和你的立足点是相反的。

美国市场的正常市况(远期升水)来源于美国的供需面,反映了美国投资者的操作手法。

中美两地市场虽然大势相同,但却非任何细微之处都能克隆。

目前的背景是海运费高企,进口大豆到岸价很高。

大豆409合约的大幅波动使流入的仓单迅速被现货市场消耗,紧接下来的11月合约相对1月合约的坚挺反映了供应方面的缺乏。

最终,501合约多头在对市场整体作出评估后,选择逼仓。

”“国内农民面对2003—2004年度的高价记忆深刻,所以在低价位惜售严重。

我们通过网络了解到的市场采集价并非整体农民的真实意愿,所以无法进行大量成交,市场的资源配置失效了。

而期货市场大豆的焦点也发生了扩散,近期月份的价格受在现货供应情况的制约,而远期月份却又受南美播种面积增加的影响。

不同合约的影响因素不同,产生了价格分歧。

在这种条件下,按照最初模型设置的套利就无法成功了。

”“套利交易并不是机械地照搬模型。

除无风险交割的套利交易外,其他许多交易都需要具体分析内在的供需状况。

而在国内农产品方面,还要考虑到资金因素。

目前,国内期货的交易环境还没有达到国外市场的水平,有些品种的参与主体缺位,造成价格扭曲,所以教科书上的知识需要和实践相结合后,进行调整。

”B君继续说,“其实,我去年也做了1月和5月的套利,不过和你的方向是相反的。

我一直关注着大豆的仓单变化,8月27日我发现大豆仓单又降5600张到16000张,而且9月2日5-1价差收在50点以下。

9月3日我观察了一上午后,确认1月比5月强劲,价差无力返回50点之上。

于是,在下午买进1月,卖出5月各200手。

随后,仓单持续减少,1月也持续强于5月,在差价20点加码了100手。

11月19日当周,5-1价差徘徊在负100点,不过当周仓单增加4700张,所以11月22日我获利平仓。

”L君嘴巴张得挺大,半天才“哇”了一声,“原来我的钱被你赚去了。

中间我还补了两次仓,当负100点破位,我只好亏损退场。

”L君嗟叹不已。

跨品种套利是指利用两种不同的、但相互关联的商品之间的期货合约价格差异进行套利,即买入某一交割月份某种商品的期货合约,同时卖出另一相同交割月份、相互关联的商品期货合约,以期在有利时机同时将这两种合约对冲平仓获利。

常见的国内跨品种套利方式有:

1、大豆和豆粕套利(大连交易所有指令支持);2、大豆和豆油套利;3、豆粕和豆油套利(即油粕套利);4.、大豆和玉米套利(种植面积竞争);5、豆粕和玉米套利(饲料消费替代);6、玉米和麦子套利(饲料消费替代);7、麦子和早籼稻套利(南北饮食习惯套利,替代);8、豆油,棕榈油,菜油,油脂三角套利;9、棉花和pta套利(涤纶短纤替代);10、塑料和pvc套利;11、塑料和pta套利;12、塑料和橡胶套利;13、螺纹钢和线材套利;14、螺纹钢和pvc套利;15、螺纹钢和焦炭套利;16、铜锌,铜铝,锌铝,铅锌套利。

跨品种套利案例与分析:

由于棕榈油、豆油、菜籽油同属油脂品种,彼此间有很强的替代关系,当某种油脂价格相对其它品种上涨时,那么相对低廉的品种需求开始增加,并最终导致两个品种间的价格差异回归到合理的区间内,从而为投资者进行相关品种的套利提供了机会。

2007年10月29日至2009年3月4日三大油脂期货品种中,采用日收盘价数据比较,棕榈油与豆油的相关度高达0.9713,相较棕榈油和菜籽油的相关度0.9161略微高些,但二者都达到了0.9以上的水平,这为确定跨品种套利提供了依据。

考虑到棕榈油的季节性消费情况,通过对三大油脂的月度价格走势分析,棕榈油与豆油、菜籽油的相关性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在5-10月份,三者基本呈现同涨共跌的态势,而在冬春两季时,相关性明显减弱。

当然,由于图中所用的是现货月度的平均价格,可能与实际走势有所偏离,但这仍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棕榈油与其他油脂之间存在着季节性关联度。

通过三大油脂的月度价格走势对比,还可以发现,一般当年的10至次年的4月份,棕榈油和豆油、菜籽油的价差都会加大,而在5-10月时价差会缩小,这样的规律性为投资者提供了套利机会。

进行棕榈油与豆油套利。

由于豆油和棕榈油都是油脂类主要产品,替代性强。

通过数据计算也能看到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涨同跌的趋势非常明显。

另一方面,豆油价格受到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的影响(CME大豆)期价的影响;而棕榈油会受到大马毛棕榈油期货的影响。

这些因素又常常造成豆油与棕榈油价格间价差的波动。

这种变化为投资者进行豆油与棕榈油间的跨品种套利提供了机会。

研究品种间的套利机会,首先需要研究两品种间的价差关系。

由于棕榈油期货上市时间比较短,样本较少,因此,采用张家港地区棕榈油和豆油的现货价格进行价差分析。

从图5.2可以看出,2003年至2006年10月,二者的价差基本维持在(500,1500)的水平,之后二者的价差不断扩大,最高时一度达到3500元/吨。

通过对06年10月至09年2月豆油和棕榈油的价差进行统计分析,二者价差的均值为1313.55,波动幅度为588元/吨。

投资者进行套利时,可以参考历史数据,估算出豆油和棕榈油的合理价差区间。

当二者的价差低于界定区间时,可以买入豆油,卖出棕榈油;而当价差高于界定区间时,可以买入棕榈油,卖出豆油。

虽然这是根据现货价格而确定的理论区间,但由于棕榈油和豆油的期现价差稳定在较小的波动范围内,因此,通过现货得出的合理价差区间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根据上述分析,棕榈油和豆油每年至少有两次较大的套利机会,同时,在价差波动不是非常剧烈的时候,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对价差的走势跟踪,实时关注价差变化,仍有很多可以获得小额收益的套利机会。

但总体来看,2007年之后,棕榈油和豆油的价差活动范围出现明显提升,基本上位于(2000,4000)之间波动。

因此,根据价差难以确定合理的套利区间,而通过比较比价和比值的走势可以发现,虽然2008年价差出现了巨幅波动,但是比值相对而言仍处于比较平稳的区间,总体保持在(1.1,1.4)的运行范围。

2008年比值范围最高时也只为1.68,因此,相较价差而言,用比值来进行判断更为合理。

棕榈油与豆油套利案例。

豆油与棕榈油的套利,是利用它们不同的、但相互关联的特性造成其价格差异,再进行套利的一种投资方式。

能够实行跨品种套利的期货合约之间必须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品种之间的相关性越强,出现跨品种套利机会时的投资风险相对就越小。

例如,农产品期货中大豆与豆油、豆粕之间由于原料的一致性,其期货价格存在着相对稳定的比价关系,通常在价差偏离明显的时候都会出现大量的跨品种套利机会。

在做豆油和棕榈油套利方案设计及分析时,需要关注制定方案时的实际情况,不能只是根据相关性及历史价差做判断。

这几年来,实际上棕榈油和豆油的价格总体趋势在逐步拉近。

到天气转暖,棕榈油对豆油的优势更明显。

销售商们将便宜的棕榈油加到豆油里,大幅降低成本,这样的食油即超市里的“调和油”。

做棕榈油和豆油要考虑期货市场的升水效应。

按大商所的规则,豆油期货合约的仓单可以转抛后月,因此往往容易出现升水效应,而棕榈油期货的仓单当月必须出库,因此很少发现升水效应。

买棕榈油905卖豆油905套利案例。

2008年11月3日,市场出现套利机会,豆油905合约与棕榈油905合约的价差达到1538元/吨,套利合约的操作:

买棕榈油905卖豆油905。

那么此次操作的盈亏是200手*10吨*(1538-1074)=928000元,收益率为928000/4000000=23.2%。

套利中的基本技巧目前市场有一种当日对冲套利,即做多一个比较强的品种同时做空一个比较弱的品种,并在当日的随后某个时间进行同时平仓获取利润。

比如2014年5月22日早盘时,采用“多铁矿石空螺纹”套利交易。

由于铁矿石和螺纹的最小变动单位均是1元/吨,但两个品种的价格差异很大,铁矿石变动1个单位时,投入的头寸价值将变化1.399%(假设期货保证金比例为10%),而螺纹变动1个单位时,投入的头寸价值仅变化0.325%。

差异是明显的,这种情况下,一般应该先去交易单位变动占品种价格比例大的品种——铁矿石,成交后马上以现价成交另一品种——螺纹,这样可以避免因单位变动产生的“滑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特别是在当日对冲这样的环境下。

另外,如果两个品种之间的成交活跃程度差异较大时(比如胶板对纤板,塑料对PVC),应先去成交相对不活跃的品种,即先成交纤板或PVC,然后马上再现价成交活跃的品种胶板或塑料。

这样可以避免因成交时间差带来的活跃品种过快跳动变化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利用技术面的差异进行套利技术面状态的表现主要体现在K线(及其组合)和均线系统上面,这两个技术工具是比较有效的。

一种情况是对于同类型(关联性比较大)的品种间,若出现品种A在中短期等均线上方,且均线系统呈同向发散状态,而另一品种B与中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