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10460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docx

《人教版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docx

人教版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无色透明普通玻璃,其主要成分又称为钠钙玻璃(化学式为Na2CaSi6O1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4价

B.+3价

C.+2价

D.+1价

2.“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颜色球代表不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B.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

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D.化学方程式中乙、丁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3.下列有关碳,氢元素的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石油燃烧时冒黑烟是因为不完全燃烧

B.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污染环境

C.相同质量的碳发生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一样多

D.让日常生活中燃料能完全燃烧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有积极意义

4.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苹果酿果醋

B.鲜奶制酸奶

C.西瓜榨果汁

D.糯米酿米酒

5.a、b、c三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Mg充分反应,生成等质量的H2,反应消耗a、b、c的分子数目之比为3:

6:

2.下列关于a、b、c的推理合理的是(HX、H2Y、H3Z分别表示三种酸)()

A.a、b、c可能分别为HX、H3Z 、H2Y

B.a、b、c可能分别为H2Y、H3Z、HX

C.a、b、c可能分别为HX、H3Z 、H2Y

D.a、b、c可能分别为H2Y、HX 、H3Z

6.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A.甲 丙乙

B.丙 甲 乙

C.乙 甲 丙

D.甲 乙 丙

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除去CO中的CO2

B.

验证CO2密度大于空气

C.

检验O2是否收集满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8.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焚烧塑料垃圾,防止白色污染

B.大力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止SO2污染

D.禁止焚烧秸秆,防止污染空气

9.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A.分别插入燃烧着的小木条

B.仔细观察颜色

C.用于扇动闻气味

D.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后振荡

10.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使用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是为了增加化学科学的神秘色彩

B.人们根据不同的需求,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

C.为了更好地利用物质,可对物质进行分离或混合

D.物质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而人们对物质的利用却存在合理与不合理之分

11.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逐渐靠近而不接触,可观察到在空中有白烟产生,分析该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是的

A.该实验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B.氯化氢分子和氨气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C.两种物质在空中接触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D.生成的新物质常温下为液态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B.MnO2和H2O2中都含有氧气分子

C.磷、硫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硅元素

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用等量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

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

D.

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14.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A.大米

B.鸡蛋

C.黄瓜

D.花生油

1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9

B.丁一定是化合物

C.丙一定是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4:

26

16.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三种元素

B.①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C.②表示的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D.①不带电,而④是带电的

二、填空题

17.用符号填空:

5个一氧化碳分子        ,硫酸镁        ,铜离子        ,

2个硫酸根离子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18.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请回答:

(1)金属材料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金属矿物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

下面是一些常见保护金属资源的事例:

①把某些金属制成合金

②铁制品表面镀上铬、镍等金属

③用塑料管来替代金属管

④禁止不顾国家利益乱采矿

⑤把喝完饮料的易拉罐卖给废品收购站

⑥回收废旧电池

请你从保护金属资源有效途径的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把上述事例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_____;包括事例(不能只含一种)_____(填序号)。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很活泼的金属投入CuSO4溶液中不发生置换反应,而发生如下反应:

以钾为例:

2K+2H2O==2KOH+H2↑;2KOH+CuSO4==Cu(OH)2↓+K2SO4,最后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写为:

2K+2H2O+CuSO4==Cu(OH)2↓+K2SO4+H2↑,经过类比,请你写出很活泼的金属钠与CuSO4溶液反应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请你分析推测,金属钾加入稀盐酸溶液中_____(填“是”或“否”)发生置换反应。

19.回答下列问题。

(1)2Na+2

O=2NaOH+R↑,其中R的化学式为___。

(2)水与氧化钙的生成物属于_______ (填“酸”或“碱”或“盆”)。

三、实验题

20.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示意图,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①的仪器名称:

_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若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4)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则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若要用E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_端(填a或b)进入。

(5)图装置H可用来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

进行操作时,集气瓶未装满水___________影响实验结果(填“会”或“不会”)。

(6)用装置A、F制取氧气,在收集中发现装置A中有大量的起泡产生,而装置F中只有少量气泡冒出,你认为实验过程中忘记了什么操作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21.固体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⑴将t3℃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乙的溶液比甲的溶液析出晶体质量大。

则甲的溶解度曲线为_____(填“X”或“Y”)。

⑵t1℃时将X的饱和溶液60g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2.某初级中学学生发现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右图所示),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探究。

(1)甲、乙、丙三位同学对该溶液作出如下猜想:

甲同学猜想:

该溶液是碳酸;

乙同学猜想:

该溶液是过氧化氢溶液;

丙同学猜想:

该溶液是                   。

(2)甲同学刚提出自己的猜想,就遭到乙、丙同学的反对,乙、丙同学反对的理由是     。

(3)他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来验证乙、丙同学的猜想。

取少量Cu0粉末于试管中(Cu0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加入适量该溶液(如果反应慢,可适当加热),并将带火星的术条插入试管中。

如果乙同学猜想正确,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如果丙同学猜想正确,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如果乙同学猜想正确,写出上述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六、计算题

23.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7.14g。

(鸡蛋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__g。

(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二、填空题

1、

2、

3、

三、实验题

1、

四、简答题

1、

五、科学探究题

1、

六、计算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