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2223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7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

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考试试题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只用一种试剂将H2SO4、NaOH、Ca(OH)2三种无色稀溶液一次性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A.酚酞试液B.Na2CO3溶液C.BaCl2溶液D.CO2

2.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MgB.ZnC.ClD.Ag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苹果榨成汁

B.大米酿成酒

C.冰雪化成水

D.木柴劈成片

4.为除去粗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

A.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B.溶液X中只含溶质NaCl和Na2CO3

C.加入Ba(OH)2溶液时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MgSO4=Mg(OH)2↓+BaSO4↓

D.可以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5.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2

B.该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D.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

6.下列是某同学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对生活常识的归纳,其中有错误的是

A.“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B.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糖类、油脂的组成元素相同

C.发现煤气泄漏,应该立刻关闭气阀、打开门窗

D.重金属中毒,可喝鲜牛奶或豆浆解毒

7.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以下食品不会对人体有害的是

A.小苏打发酵的糕点B.工业酒精勾兑的饮用酒C.甲醛浸泡的海鲜产品D.工业盐制的“咸酸菜”

8.有关电解水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

C.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D.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是1:

2

9.从化学视角看,下列词句中的说法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10.某H2O2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

17,现向38g该H2O2溶液中加入1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1.6gB.2gC.4.2gD.8.5g

11.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但却不能被动植物呼吸作用直接吸收。

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A.78%B.50%C.21%D.0.94%

12.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测导电性鉴别酒精和糖水

B.用紫甘蓝汁鉴别白醋和纯碱溶液

C.用灼烧法鉴别羊毛线与棉纱线

D.通过磁铁吸引鉴别易拉罐是铝制还是铁制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____;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____(填“大”或“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14.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某微粒的结构示

,该微粒的符号________。

(2)稀有气体氦的化学式__________。

(3)保持双氧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_。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

(5)写出硫酸铝的化学式并标出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15.分析下列溶解度相关数据和曲线,回答有关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1)在40℃,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

(2)在KNO3和NaCl中,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3)将180gKNO3和20gNaCl固体混合物,放入100℃的热水中,充分搅拌,完全溶解,再将所得混合溶液降温到20℃时,析出的晶体是_____。

(4)温度在_____范围内,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可能相等。

16.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氢原子:

_______

(2)3个硫离子:

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实验室要制取和收集较多的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该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填字母);其中的制取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要一次性区分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三种气体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燃着的木条B澄清石灰水C灼热的氧化铜

18.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2)当0℃<t<t1℃时,配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

甲____乙(>;<;=)。

(3)t2℃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加水的质量是_________g。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某厂排放的含有碳酸钠的废水溶液200g,逐滴加入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假设废水溶液的其它杂质不参与反应)。

请回答:

(1)反应生成CO2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2)求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至0.01%)____________

[提示: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A.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无法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错误;B.Na2CO3溶液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能将三种物质鉴别开,正确;C.BaCl2溶液和NaOH、Ca(OH)2都不反应,不能鉴别,错误;D.CO2和硫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也无明显现象,故不能鉴别,错误。

故选B。

2.C

【解析】

【分析】

一般来说,元素名称中带“金”字旁的为金属元素(汞和金除外),其他为非金属元素

【详解】

A、Mg的元素名称为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B、Zn的元素名称为锌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C、Cl的元素名称为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符合题意;

D、Ag的元素名称为银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3.B

【解析】

【详解】

A、苹果榨成汁是提取出汁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大米酿成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冰雪化成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木柴劈成片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

B。

【点睛】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4.A

【解析】

【详解】

A.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过量,溶液X中含溶质NaCl和Na2CO3及氢氧化钠,选项错误;

C.加入Ba(OH)2溶液和粗盐溶液中的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过量的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MgSO4=Mg(OH)2↓+BaSO4↓,Ba(OH)2+Na2CO3=BaCO3↓+2NaOH,选项错误;

D.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会导致最终所得氯化钠中有氢氧化钡杂质,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除杂的原则:

只除杂,不引杂。

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5.D

【解析】

【详解】

A、圈内数字为质子数,说法正确;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有三个电子层,说法正确;

C、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说法正确;

D、最外层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稳定结构,说法错误。

故选D。

6.A

【解析】

【详解】

A、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它们的含碳量不同,生铁经锤炼后其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含碳量降低,因此百炼成钢属于化学变化;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指的是只要下功夫,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此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糖类、油脂的组成元素相同,即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正确;

C、煤气具有可燃性,和氧气混合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发现煤气泄漏,应该立刻关闭气阀、打开门窗,正确;

D、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重金属中毒,可喝富含蛋白质的鲜牛奶或豆浆解毒,正确;

故选A。

【点睛】

7.A

【解析】

【详解】

A、用小苏打焙制糕点时,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糕点疏松多孔,既美观又好吃,该选项做法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B、饮用工业酒精勾兑的白酒,其中的甲醇能够危害人体的视觉神经,使人的视力下降,严重时能够导致死亡,该选项做法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C、食用甲醛浸泡的海产品时,甲醛能使人体中的蛋白质变性,该选项做法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D、食用工业盐腌制的蔬菜时,其中的亚硝酸钠能够危害身体健康,该选项做法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故选:

A。

8.D

【解析】

【详解】

A.纯净的水几乎不导电,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此选项正确;

B.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此选项正确;

C.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此选项正确;

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氧气、氢气,它们的体积比是1:

2,此选项错误。

故选D。

9.B

【解析】

【详解】

A、蜡炬成灰泪始干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爆竹声中一岁除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铜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B。

【点睛】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10.B

【解析】

【详解】

38g过氧化氢溶液溶液中含有氢元素质量=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生成物水和溶液中本身的水含有氢元素,则这些水中氢元素质量=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设水的质量为m,m×水中氢元素质量分数=4g,

,求得m=36g,反应物质总质量=反应后水的质量+氧气质量,氧气质量=反应前物质总质量-反应后水的质量=38g-36g=2g,故选B。

【点睛】

此题关键在于氢元素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据此计算出水的质量,然后根据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求得氧气的质量。

11.A

【解析】

【详解】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

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故选:

A。

12.A

【解析】

【详解】

A、酒精溶液和糖水都不容易导电,因此通过测导电性不可以鉴别酒精和糖水,故方法不正确;

B、紫甘蓝汁遇酸性物质显粉红色,遇碱性物质显蓝色或绿色或黄色,白醋呈酸性,纯碱溶液呈碱性,则紫甘蓝汁可鉴别白醋和纯碱,故方法正确;

C、灼烧棉花有烧纸的气味,而灼烧羊毛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现象不同,使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羊毛线与棉纱线,故方法正确;

D、铁能够被磁铁吸引,而铝不能被磁铁吸引,因此通过磁铁吸引可以鉴别铝制易拉罐和铁制易拉罐,故方法正确;

故选:

A。

【点睛】

题为物质鉴别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

选择的鉴别方法要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Al3+和Fe2+小Fe十2AgNO3=Fe(NO3)2+2Ag

【解析】

试题分析:

混合溶液中的Cu(NO3)2、AgNO3与铁发生置换反应,得到Cu、Ag,铁粉过量,所以滤出固体中含Fe;反应后的溶液中即滤液不再含的Cu(NO3)2、AgNO3,而是含有生成的Fe(NO3)2;由于Al(NO3)3不与Fe发生反应,所以滤液中还含有Al(NO3)3;依据该置换反应的过程是Fe十2AgNO3=Fe(NO3)2+2Ag;Fe+Cu(NO3)2=Fe(NO3)2+Cu反应的铁与铜银的原子量关系可知:

该两个反应发生时铁置换银与铜时反应的铁都小于生成的铜和银,溶液质量减小,;该过程中共发现两个反应:

铁和硝酸铜的置换反应,铁和硝酸银的置换反应;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14.Cl-HeH2O2H2O

【解析】

【详解】

(1)该微粒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2+8+8=18,表示氯离子,符号:

Cl-。

(2)稀有气体氦的化学式:

He。

(3)保持双氧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过氧化氢分子:

H2O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H2O。

(5)硫酸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表示为

15.63.9gKNO3KNO320-40℃

【解析】

【详解】

(1)由图表数据可知:

在40℃,KNO3的溶解度是63.9g。

(2)在KNO3和NaCl中,硝酸钾从0℃-100℃溶解度变化范围大于氯化钠,说明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3)将180gKNO3和20gNaCl固体混合物,放入100℃的热水中,充分搅拌,完全溶解,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再将所得混合溶液降温到20℃时,析出的晶体是:

硝酸钾;

(4)温度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在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说明在20-40℃范围内,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可能相等。

16.2H3S2-

【解析】

【详解】

(1)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氢原子可表示为:

2H;

(2)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硫离子可表示为:

3S2-。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AEC氧气(或O2),氢气(或H2)CaCO3+2HCl=CaC12+H2O+CO2↑A

【解析】

【详解】

(1)实验室要制取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选择A装置,因为A装置比B装置制取的气体多,制取出来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水蒸气,要想得到干燥的气体,需通过装有浓硫酸的E装置吸收水蒸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即C装置,因此,实验室要制取和收集较多的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该选用的装置组合是AEC,故填写:

AEC;

A装置中没有酒精灯,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制取气体,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可以采用此装置,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不需要加热,可以采用此装置,故填写:

氧气(或O2),氢气(或H2);

(2)实验室采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除了生成二氧化碳,还生成氯化钙和水,故填写:

CaCO3+2HCl=CaC12+H2O+CO2↑;

(3)A、燃着的木条伸入氧气中燃烧更旺,伸入二氧化碳中熄灭,伸入一氧化碳中火焰呈蓝色,可以一次性区分三种气体,故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无变化,用澄清石灰水无法区分氧气和一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

C、灼热的氧化铜通入一氧化碳,黑色粉末变为红色,氧气、二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铜无变化,用灼热的氧化铜无法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该题为实验题,解题关键是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检验方法,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有关),氧气的助燃性等知识点。

18.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50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因此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故填:

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2)当0℃<t<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因此配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

甲大于乙。

故填:

(3)t2℃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故填:

50

【点睛】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4.419.01%

【解析】

【详解】

(1)根据图像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4.4g。

故答案为:

4.4;

(2)解:

设稀盐酸中溶质质量是x。

解得x=7.3g

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

答:

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9.01%。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

B.称取氯化钠

C.稀释浓硫酸

D.测溶液的pH值

2.氧化钙和碳酸钙固体混合物质量为120g,将其高温煅烧至碳酸钙完全分解,称得剩体的质量为84g。

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0%B.50%C.68%D.71%

3.“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出行多乘交通工具B.生活中用火烧毁废旧塑料和橡胶

C.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D.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

4.托盘天平静止时,指针偏向右边,若不再调平,就称药品,则读数为5时,药品实际质量( )

A.等于5克B.小于5克C.大于5克D.无法确定

5.为了战胜癌症,医药界致力于研制抗癌新药,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抗癌药。

已知紫杉醇的化学式是

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中含有47个碳原子

B.该物质各元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该物质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

D.该物质中O与H元素的质量比为14:

51

6.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

1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7.为纪念DmitriMendeleev(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发明的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N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C.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在化合物中,钠元素常显-1价

8.红心甘蔗是因保存不当而感染“节菱孢莓菌”所致,进而产生“3-硝基丙酸”(化学式:

C3H5NO4)等有毒物质,3-硝基丙酸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如图是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温度升高,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

B.40℃时把30gB放入50g水中,可得到80gB的饱和溶液

C.将20℃时A、B饱和溶液升温到40℃,A是饱和溶液

D.40℃时,60gA的饱和溶液加入4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10.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11.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装装置,往烧杯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

A.硝酸铵B.氢氧化钠C.蔗糖D.食盐

12.用右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够使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

A.固体:

硝酸铵;液体:

水B.固体:

生石灰;液体:

C.固体:

碳酸钠;液体:

稀盐酸D.固体:

氯化钠;液体: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铝、铁、铜都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铝、铁、铜都是由___构成的.铝比铁、铜的活动性都强但在生活却最不容易生锈,是因为___.若只用一种溶液就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该溶液中的溶质是___.

14.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煤、________和________常称为化石燃料.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__.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____.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15.溴在制药、感光材料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下图是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截图。

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溴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

(2)通常的溴原子的中子数为______;

(3)溴的化学式______;

(4)溴单质在物质分类中属于______。

16.向一支装有少量CuO的试管中依次加入下列物质(每次加入物质均充分反应),实验过程如下:

(1)图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图B实验中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

(3)如图D,向图C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插入新打磨的铝丝,反应停止后,所得溶液中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