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25527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6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docx

最新东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精品资料复习

2005年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考试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部分

一、填空题

8.现代汉语教学理论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更加强调____________

9.语言教学与语言学教学的不同之处表现在____________、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方面。

10.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12.许多外语学者在其外语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止步不停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_”

13.听力课一般分为两种:

精听和泛厅,前者是为了理解听力内容的细节,后者在于____________。

14.中介语是介于本族语和____________之间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是由学习者创造的。

15.水平测试和____________是外语测试的两种最主要的最常见的测试。

16.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语言观是: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___________;最基本的目的观是:

培养学习者的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7.从评分角度来看,作文属于_______。

A客观性试题B主观性试题C分立式试题D理解性试题

18.________指的是试卷能否客观地反映测试对象的水平差异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准确度

19.从课程设置的角度看,《汉语语法学》、《汉语语音学》一类的教材属于_______。

A特殊用途语言教材B语言技能类教材C语言知识类教材D文化知识类教材

20.强调在第二语言教学忠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排斥机械性训练,主张“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法流派是_______。

A认知法B听说法C直接法D功能法

21.初、中等HSK(汉语水平考试)不含_______。

A客观性试题B主观性试题C分立式试题D理解性试题

22.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主要是______。

A喜欢和讨厌B容忍倾向与排他倾向C动机和态度D沉思型与冲动型

23.______理论认为,外语学习的障碍主要来自学习者母语的干扰。

A对比分析B偏误分析C中介语D普遍语法

24.按照语言结构的难易程度来编排教学内容及其水徐,同时又考虑到结构所表达的功能,这类教材属于______的教材。

A结构型B功能型C结构——功能型D功能——结构型

25.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了一系列假说,其中最著名的有监控假说和______等。

A普通语法假说B内在大纲假说C中介语假说D输入假说

26.“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从广义上将,包括用计算机辅助制定教学大纲、教材编写、学习效果分析、测试与管理等。

狭义的“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指的是______,即只针对语言训练。

A教材编写B学习效果分析C语料分析D教学与学习

 

三、术语解释题

27.教学模式

28.学习动机

29.偏误分析

30.多媒体课堂教学

四、论述题

31.举例说明对外汉语教学中词义解释的方法(至少三种)

32.为什么说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教学?

33.试述课堂教学的性质和地位

34.心理学为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35.试分析“我每天晚上都散步散步”这个句子的偏误成因,并加以改正;再简要说明避免这类偏误应当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五、综合教案设计题

36.根据下面的课文,设计一份综合课教案。

(教学对象:

初级班;课时:

90分钟)

老王是个老烟民。

从二十年前开始,就抽烟了。

最近,他咳嗽得很厉害。

医生叫他不要吸烟了。

他决定戒烟。

到今天为止,他已经一个多月没吸烟了。

有时,他也很想再抽一口。

昨天,他的朋友给他一只烟,老王接过烟,闻了闻,又还给了他。

老王朔:

“我答应过医生,再也不吸烟了。

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我们大家都应该戒烟!

2005年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试卷答案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一、填空题(10分)

8、学9、教学目的10、行为主义11、课堂教学12、化石化

13、把握听力材料的大意14、目的语15、成绩测试16、交际工具交际能力

二、选择题(10分)

17B18C19C20A21A22C23A24C25D26D

三、术语解释题

27、教学模式:

指具有典型意义的、标准化的教学或学习范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也是对教学经验的一种提炼,既可以从丰富的极爱哦学实践中通过理论概括而成,也可以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提出一种架设,经过多次实验后形成。

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该包括下列五个基本要素:

理论基础、教学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评价。

28、学习动机:

是推动学习者学习并达到掌握第二语言目的的一种强烈愿望,包括目的、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对学习的态度和努力行动的四个方面。

对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分类影响最大的是由兰伯特和加德纳所提出的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

29、偏误分析:

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届时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料哦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

30、多媒体课堂教学:

是指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在原来已经构成的教学习同种增加了新的元素——多媒体可见,由此所形成的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称多媒体教学。

四、论述题

1、举例说明第二语言教学中词义解释的方法(6分)

答:

举例如下:

(1)以旧词释新词。

用学生已学过的汉语词汇来解释新词。

用学过的汉语词汇释义,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摆脱母语翻译的局限、正确的理解此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汉语表达能力,而且对复习巩固所学过的词语也是非常有效的。

例如,讲新词“恰巧”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同义词“正好”来释义。

(2)根据语素推测词义。

教师在教授新词时,应当引导学生对新词中学过的词义进行回顾,并根据旧语素的意义来推测新词的意义。

比如,学习“服装店”一词,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店”是已经学过的语素,是“商店”的意思,“服装店”就是卖服装的商店。

利用旧语素来教授新词,可以培养学生根据语素的意义推测词义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很有帮助。

(3)近义词比较,通过对词义相近的词(通常是借助学过的词引进新词)的比较分析来向学生讲清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词义的细微差别:

比如“保护”和“保卫”,

词义的褒贬:

比如“成果”和“后果”

词的用法:

比如“或者”和“还是”

(4)例句释义。

教师直接给学生几个例句,让学生通过例句来体会词义。

比如,讲”难怪“一词,教师可以举出几个例句:

难怪两个星期没看成他,他回老家了。

难怪教室里这么冷,原来没有暖气了。

2,为什么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的教学?

(6分)

(1)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这就不同于对我国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不同之处在于国内各少数民族同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创造并沐浴着中华文化,在汉语的学习和使用中,由于民族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困难就要小的多,而外国学生来自世界各国,各国之间特别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就造成了对汉语的理解学习和运用zhog的占该,甚至产生文化冲突,因此,与语言交际紧密相关的文化因素,就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2)对外汉口与教学的课程包括文化对比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含义。

第二语言学习一般是在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和文化意识已经基本形成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这一差异给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造成的文化不适应症都需要我们在课程中予以重视和解决。

实际上,第二语言校勘学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也在进行文化内容的校勘学。

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从零一个角度讲,其前提就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解决这些问题,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责无旁贷。

3、试述课堂教学的性质和地位。

(6分)

课堂教学识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目的、任务结合教材,并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固定班机的学生进行某门课程教学的形式。

课堂教学识对外汉语教学的的基本组织形式,集中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阶段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

实施教学计划、贯彻教学院则、运用教学方法、完成课程教学,并实现教学目标,主要都是靠课堂教学。

总体设计和教材运用教学方法、完成课程教学,并实现教学目标,主要是靠课堂教学。

总体设计和教材编写必须考虑到课堂教学需要,并接受课堂教学的减压;成绩测试要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并给课堂教学以反馈。

所以说,在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中,课堂教学是中心环节。

要提高教学校国,就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的素质,他的教学能力,也主要反映在课堂教学中。

4、为什么说心理学是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6分)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几乎与一切学科都有关系,语言教学识受心理学影响较大的学科。

对语言教学活动的研究,必须包括对语言学习者心理活动的研究。

对外汉语需要研究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的心理过程与规律,特别是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活动和意志活动、情绪活动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粗精对外汉语教学。

因此,语言习得理论和语言骄傲学理论的研究,大家欧离不开心理学理论,心里学识对外汉语教学的又一重要理论支柱。

历史上的每一中教学法流派,除了以一定的语言学理论为依据外,也总是以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随着以认知心理学为代表的心理学理论的法扎,随着对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深入和语言习得规律的不断解释,心理学对语言教学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语言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所认识。

很多学者认为,包括对外汉语教学在内的第二语言教学理论要取得新的突破,学科的发展要更好地体现自己的特点,除了吸取语言学的成果外,需要更多的从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获得营养。

5、偏误分析(7分)

偏误成因:

目的语之时的负迁移,造成动词重叠的过度泛化。

正确的句子是:

我每天晚上都散布。

教学策略或方法:

首先教师应该预先了解学习者可能产生的偏误及偏误的来演,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主动,从一开始就提供正确的示范,让学习者正确的模仿,记忆和运用,并班主学习者克服偏误。

比如,在上述李菊忠,教师要给学生正确运用动词重叠的方式及使用范围,并指出在“每天….都……”句式中不能使用动词重叠的原因。

其次,就正派内务方法要得当,不要挫伤学习者的积极性,更不要伤了学习者的自尊心。

最好的办法是取法学生自己发现并改正偏误。

五,综合课教案设计题

1、教学目的

1)学习和掌握本课重点词语;

2)掌握本课重点语法项目并能熟练使用。

2、教学重点:

1)“V+过”表示动作的完成。

2)“又”和“再”的用法

3、教学环节和步骤: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2)重点词语讲解:

抽、咳嗽、抽烟、闻、答应;厉害;烟民、健康(词语领读与蒋介、生词扩展)

(3)语法与课文讲练

1)老师领读与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语法点讲解:

“V+过”表示动作的完成。

比如:

吃过、看过、听过、去过

“我答应过医生”

“他已经一个多月没抽过烟了。

“又”和“再”的用法

“有时他也很想再抽一口”

“他接过烟,闻了闻,又还给了朋友。

(语法点讲解、句型替换练习)

2)课文模仿练习

(4)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

2004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一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试卷

(时间:

150分钟)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80分)

总分

题号

题分

10

6

8

40

16

合分人

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是从__________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2.认识法的理论性基础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3.对母语是英语的学生来说,__________是他们学习汉语语音时遇到的最大困难。

4.HSK考试分为基础汉语水平考试、______汉语水平考试、高级汉语水平考试三种,共分为________级。

5.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________。

6.就语言学习而言,沉思型和冲动型是两种不同的__________。

7.成绩测试主要用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测量他们的__________。

8._________指的是一个人掌握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的能力。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

1.专用语言教学(LSP),是在_______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语法翻译法B.直接法C.认知法D.功能法

2.保证_________的关键是测试项目和测试内容要与测试目的相一致。

A.难易度B.效度C.区分度D.信度

3.总体设计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_。

A.编写最好的教材B.采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C.设计最有针对性地考试D.选择最佳教学方案

4.按照先后顺序可以把一个人所习得、掌握的语言划分为_________。

A.母语和外语B.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C.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D.本族语和非本族语

5.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

A.中介语理论B.认知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D.心理语言学

6.《入门阶段》、《英语初阶》是_________的纲领性文件。

A.功能法B.听说法C.认知法D.听说法

7.教材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报刊阅读》、《新闻听力》是按_________划分出来的

A.教学方法B.教学对象C.教学手段D.课程类型

8.在课堂教学中,一个教学环节是由若干个_________组成的。

A.教学技巧B.教学步骤C.教学单位D.教学对象

三、术语解释(每题2分,共8分)

1.文化休克

2.中介语

3.测试的反馈作用

4.跨文化交际

四、论述题(每题8分,共40分)

1.试述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

2.为什么说课堂教学是语言教学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

3.简述听说法的理论基础及其主要特点。

4.简述汉字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5.外国学生常说“ 我见面了我的朋友”这样的句子。

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再简要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

五、设计综合课教案(16分)

(教学对象:

初级班课时:

90分钟)

(情景:

田中和金成泰是同屋)

去干什么?

金成泰:

田中,起床啦,起床啦!

田中:

今天星期六,干嘛起得这么早?

金成泰:

我们一起去打网球吧。

田中:

我网球打得不好,去游泳怎么样?

金成泰:

我游泳游得不好,去唱卡拉OK吧。

田中:

好啊,我特别喜欢唱中国歌儿。

金成泰:

是吗,我怎么不知道?

田中:

山口唱得也不错,我常常跟她一起去附近的歌厅唱歌儿。

金成泰:

那你给山口打个电话,问问她去不去。

田中:

行,我现在就打。

2004年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试卷答案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一.填空

1.评分的客观性

2.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认知心理学

3.声调或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4.初中等、11级

5.语言习得机制

6.认知方式

7.学习的成果

8.言语交际能力

二.选择

1.D2.B3.D4.D5.C6.A7.D8.B

三.术语解释

1.文化休克:

即“文化震荡症”或“文化休克”(culturalshock).这是一种由于对文化不适应而产生的心理上的深度焦虑感,表现为感到孤独、气恼、悲伤、思乡、浑身不适乃至生病。

2.中介语(也有人译成“过渡语”或“语际语”):

是指在第一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起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语言系统。

3.测试的反馈作用:

反馈作用是指测试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

反馈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能对教学作良好的引导,对学生的学习起督促和促进作用的是积极的反馈;而将教学引向错误方向,甚至出现教学为考试服务的是消极的反馈。

要使测试本身起到积极的反馈作用可以从两方面加以努力:

一是测试项目、内容和试题题型的选择与却确定要有利于指导课程教学,二是测试标准和试题深浅都要适度,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4.跨文化交际:

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

这种交际主要通过语言来进行的,称为跨文化语言交际。

四.论述题

1.试述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

答:

成人语言学习的生理器官已经成熟,智力发育健全,思维能力较强,因而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能够充分概括和归纳语言材料。

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之前,已经掌握了第一语言;第一语言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迁移作用(正迁移作用或/和负迁移作用)。

成年人第二语言学习一般是在正式场合(课堂)进行,因此在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不同于第一语言学习。

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和目的多种多样,这和儿童习得母语是为了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不同。

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要克服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

2.为什么说课堂教学是语言教学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

答:

在第二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目的语的主要场所。

这是因为语言学习主要通过课堂进行有组织的的教学活动和展示有计划的教学内容。

一切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要在课堂上进行并且完成,展示的教学内容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操练加以掌握并进而巩固。

课堂教学也是帮助学生学习交际的场所。

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最基本的形式来实现的,因而培养具有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也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

由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在传授语言知识以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操练,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学到的语言知识,能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运用于社会交际中。

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还必须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有机划、有组织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和比不可少的辅助部分。

课堂教学的性质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

课堂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的中心环节。

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全部教学活动的中心,其他环节都要以课堂教学的需要为出发点,适应和满足课堂教学的要求。

教学原则的制订、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确定、教材的选择等等要考虑是否在课堂上可行,是否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成绩测试的内容和方法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改进课堂教学,测试的结果则要考虑是否对课堂教学起到了促进和推动的作用

3.简述听说法的理论基础及其主要特点

答:

认知法又叫“认知——符号法”,被认为是“现代的语法——翻译法”。

其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智力的作用,注重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发现和创造性的作用,目标是在听、说、读、写全面掌握语言。

(一)理论基础:

1.语言学基础: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

2.心理学基础:

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

(二)主要特点

1.教学原则:

①把培养语言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

②以学生为中心

③提倡演绎法,启发学生发现语言规则

④主张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⑤适当使用学生母语。

只用母语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语言现象

⑥反对有错必纠,主张不影响交际的错误,不急于纠正

⑦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和有意义的操练,先理解(认)再操练(知)

2.不足:

①转换生成语法尚无法应用到外语教学的实践中

②完全排斥机械性训练值得商榷

③知法作为一个教学法体系还不够完善,须进一步研究

4.简述汉字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答:

汉字教学的任务是:

以汉字形、音、义的构成特点和规律为教学内容,帮助学习者获得认读和书写汉字的技能。

汉字教学的原则:

①语和文先分后和,初期汉字应按自身规律教学

②强化汉字教学,字与词教学相结合

③把汉字的构成规律和基本理论,利用汉字的表义和表音功能识别汉字

④按笔画、部件、整字三个层次,从笔画、笔顺、部件、间架结构四个方面进行汉字教学

⑤重视对比,加强复习,通过书写认识汉字四、论述题

五、设计综合课教案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程度补语(状态补语)的用法,连动句的用法,以及“起床”“唱歌”“游泳”等离合词的用法。

2.掌握功能项目:

邀请、商量、打算、评价等。

(指出一到两个即可。

(二)教学环节和步骤

1.复习旧课

2.学习新课

3.生词学习

4.课文讲练

①重点词语讲练:

这么(“这么早”)、怎么(“我怎么不知道”)、干吗、就(“我现在就打”)

②重点语法讲练(答出两个即可)

A.离合词(如:

“唱歌”“起床”“游泳”)

B.程度补语(状态补语):

意义、格式、否定和疑问形式。

(如“干吗起得这么早”、“我网球打得不好”、“我游泳游得不好”)

C.连动句

(如“我们一起去打网球吧”“我常常跟她一起去附近的歌厅唱歌儿”)

③活用练习

5.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6.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复习旧课:

5分钟

生词学习:

10分钟

课文讲练:

25分钟

重点词语讲练:

10分钟

重点语法讲练:

20分钟

活用练习:

15分钟

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5分钟

(三)板书设计及教具使用

2003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一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试卷

(时间:

150分钟)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80分)

总分

题号

题分

10

6

8

40

16

合分人

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

语言学、和。

2、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的教学。

3、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它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构成学校教学内容的主体。

4、教材评估的基础原则是实用性、知识性、针对性、和。

5、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构成的。

6、记忆分为记忆和记忆两种。

7、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和两部分。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

1、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形式是。

A、语法讲解B、课堂教学C、听说训练D、教材编写

2、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属于。

A、水平测试B、诊断测试C、成绩测试D、潜能测试

3、“听、说、读、写”既是课堂语言教学的手段,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之一。

A、方法B、目的C、技巧D、内容

4、对外汉语教学中,最重要的选词标准是。

A、口语中常用的B、意思单一的C、常用的、构词能力强的D、适用范围广、文化内涵丰富的

5、非语言交际主要表现为。

A、面部表情B、服装打扮C、体势语D、手势

6、直接法的“直接”是指。

A、不用书本,直接听说目的语B、直接用目的语教授目的语

C、直接翻译目的语的意思D、直接去目的语国家学习

三、术语解释(每题2分,共8分)

1、第二语言2、表达能力3、负迁移4、语境练习

四、论述题(每题8分,共40分)

1、为什么许多口语教材都以会话为基本形式?

2、功能教学法的优点是什么?

3、课堂上怎样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4、为什么要区分语言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