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35844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23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7页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7页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7页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7页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7页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7页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7页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7页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7页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7页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7页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7页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7页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7页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7页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docx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

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推荐表

单位名称:

山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院填表日期:

2008年12月7日

论文题目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姓名

论文答辩日期

学科专业方向

李宏伟

学科教学(数学)

攻硕期间及获得硕士学位后一年内获得与硕士学位论文有关的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

(题目,刊名,时间,社会影响)

数学史在中学数学的价值体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9月第21卷第3期(教学与科研)

数学史如何融入概念概念教学,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2月第21卷第4期(教学与科研)

中学数学概念导入初探,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6月第22卷第2期(教学与科研)

 

 

论文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对作者工作及所在单位工作)

2005年12月30日,<<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史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成为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现已中期结题.学校将数学史与数学课程整合定为校本课程

出版专著(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

 

 

 

获奖项目(名称、等级及时间)

 

 

 

中文论文摘要(论文选题的意义,论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

随着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国际研究小组成果的不断涌现,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价值被人们所认识和应用。

在新一轮中学数学课程改革中,数学史被看成理解数学的一种途径。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数学史如何应用于概念教学,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的研究方法。

通过理论研究探索数学史应用于概念教学的切入点、原则和策略。

根据理论研究结果,教师有目的的将数学史融入概念教学,通过教学实验验证理论的有效性。

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得出数学史在概念教学中的切入点、遵循的原则和采用的主要教学策略:

数学史在概念教学中的切入点主要有概念产生的背景及价值、产生过程与内涵、概念表示方法的发展变化、从历史角度分析概念蕴含的数学思想等。

中学阶段,数学史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应用形式为“融入式”为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选择合适的数学史内容;在应用时应注重认知纬度的教学;遵循再创造的原则获得概念;遵循直观性原则呈现数学概念的演变过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数学史应用于概念教学的主要策略是“问题策略”和“有指导的再创造策略”,即教师要引导学生由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再创造”的获得概念。

教学实验结束,学生的问卷及访谈结果显示:

学生不仅能够适应数学史融入概念教学,而且提高学习兴趣。

实验班与对比班测试成绩显示:

实验班与对比班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知数学史融入概念教学的策略有助于学生的概念理解与运用。

专家推荐理由

本文选题具有新意。

将数学史应用于数学概念教学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作者应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和调查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较深入的全面的探讨与教学分析,提出了诸多启发性的结论观点。

作者提出的数学史应用于概念数学的教学策略。

通过实践证明是富有成效的,对推动数学教学的改革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特此推荐。

专家签字:

傅海伦

单位推荐意见

 

学位评定委员会分会主席(签章):

单位公章

年月日

说明:

学科专业方向包括教育管理、教育技术、小学教育和学科教学,其中学科教学要说明具体方向,如学科教学(数学)。

本表可复印、附页。

单位代码

10445

学号

分类号

G633.6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学科专业名称

学科教学·数学

申请人姓名

导师姓名

论文提交时间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

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

致谢

时间飞逝,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收获了很多,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一直关心帮助我的人分不开的。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开设这个课题,为本人日后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本次毕业设计大概持续了半年,现在终于到结尾了。

本次毕业设计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下来最好的检验。

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这期间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

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将无法顺利完成这次设计。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知道郭谦功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我的论文书写及设计过程中给了我大量的帮助和指导,为我理清了设计思路和操作方法,并对我所做的课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

郭谦功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和诲人不倦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能受益终生的东西。

再次对周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次,我要感谢大学四年中所有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在学习期间对我的严格要求,感谢他们对我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帮助,使我了解了许多专业知识和为人的道理,能够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有继续奋斗的力量。

另外,我还要感谢大学四年和我一起走过的同学朋友对我的关心与支持,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让我在大学期间生活的很充实,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关系和理解,如果没有他们在我的学习生涯中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我将无法顺利完成今天的学业。

致谢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

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

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

学友情深,情同兄妹。

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赵达睿老师、和研究生助教熊伟丽老师。

是他们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给了我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

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

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他耐心的辅导。

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老师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帮助解决了不少的难点,使得论文能够及时完成,这里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特别注明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并表示感谢。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本人签名):

年月日

学位论文出版授权书

本人及导师完全同意《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和以电子、网络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论文密级:

□公开□保密(___年__月至__年__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作者签名:

_______导师签名:

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独创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滨州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致谢

时间飞逝,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收获了很多,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一直关心帮助我的人分不开的。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开设这个课题,为本人日后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本次毕业设计大概持续了半年,现在终于到结尾了。

本次毕业设计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下来最好的检验。

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这期间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

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将无法顺利完成这次设计。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知道郭谦功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我的论文书写及设计过程中给了我大量的帮助和指导,为我理清了设计思路和操作方法,并对我所做的课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

郭谦功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和诲人不倦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能受益终生的东西。

再次对周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次,我要感谢大学四年中所有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在学习期间对我的严格要求,感谢他们对我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帮助,使我了解了许多专业知识和为人的道理,能够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有继续奋斗的力量。

另外,我还要感谢大学四年和我一起走过的同学朋友对我的关心与支持,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让我在大学期间生活的很充实,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关系和理解,如果没有他们在我的学习生涯中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我将无法顺利完成今天的学业。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

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

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

学友情深,情同兄妹。

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赵达睿老师、和研究生助教熊伟丽老师。

是他们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给了我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

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

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他耐心的辅导。

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老师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帮助解决了不少的难点,使得论文能够及时完成,这里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价:

一、撰写(设计)过程

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

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指导教师:

(签名)单位:

(盖章)

年月日

 

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价:

一、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

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评阅教师:

(签名)单位:

(盖章)

年月日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

一、答辩过程

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

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评定成绩: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

年月日

教学系意见:

系主任:

(签名)

年月日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注:

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

2007年4月10日签字日期:

2007年4月10日

目录

摘要……………………………………………………………….....................Ⅰ

ABSTRACT………………………………………………………………………….Ⅲ

第一章问题提出………………………………………………………….…..…1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1

二.问题研究综述………………………………………………………….……4

三.主要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5

第二章对中学数学概念的理解与认识………………………………….……..6

一.中学数学概念的特点和学习……………………………………….……..6

二.中学数学概念的教学设计和原则………………………………..……….8

第三章数学史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13

一.调查设计……………………………………………………………….….13

二.调查及分析……………………………………………………………..…13

第四章数学史在概念教学中应用的理论研究…………………………...…...18

一.数学史在概念教学中的作用……………………………….……….……18

二.数学史在概念教学中应用的切入点…………………………………..…20

三.数学史在概念教学中应用的层面…………………………….……….…22

四.数学史在概念教学中应用的步骤………………………………........…..25

五.数学史在概念教学中应用的原则……………………………………..…26

六.数学史在概念教学中应用的策略……………………………………..…30

第五章数学史在概念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33

一.教学实验……………………………………………………………….….33

二.试验结果调查及分析…………………………………………………..…49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53

一.结论…………………………………………………………….……….…53

二.展望………………………………………………………….………….…53

附录……………………………………………………………………….…..…...55

1.教师应用数学史于概念教学的调查问卷…………………………………55

2.学生对数学史的认识及态度的调查问卷……………………………………57

3.学生对数学史应用于概念教学的反馈问卷…………………………………59

4.函数概念与对数概念测试卷…………………………………………………60

5.学生测试成绩t-检验报告单…………………………………………………62

注释………………………………………………………………………………..63

参考文献……………………………………………………………………...…...64

致谢………………………………………………………………………………..66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67

摘要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和一般文化联系的一门学科,它反映了数学发展的脉络与本质。

数学史的价值表现为三个方面:

数学史的历史价值,数学史的数学价值,数学史的教育价值。

随着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国际研究小组成果的不断涌现,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价值被人们所认识和应用。

在新一轮中学数学课程改革中,数学史被看成理解数学的一种途径。

HPM研究成果的日益丰富以及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促使我们关注数学史在数学教育的实际应用,数学史应用研究应重视从概念教学着手,因为数学概念是数学的基础,思维的细胞,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数学史如何应用于概念教学,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的研究方法。

通过理论研究探索数学史应用于概念教学的切入点、原则和策略。

根据理论研究结果,教师有目的的将数学史融入概念教学,通过教学实验验证理论的有效性。

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得出数学史在概念教学中的切入点、遵循的原则和采用的主要教学策略:

数学史在概念教学中的切入点主要有概念产生的背景及价值、产生过程与内涵、概念表示方法的发展变化、从历史角度分析概念蕴含的数学思想等。

中学阶段,数学史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应用形式为“融入式”为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选择合适的数学史内容;在应用时应注重认知纬度的教学;遵循再创造的原则获得概念;遵循直观性原则呈现数学概念的演变过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数学史应用于概念教学的主要策略是“问题策略”和“有指导的再创造策略”,即教师要引导学生由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再创造”的获得概念。

教学实验结束,学生的问卷及访谈结果显示:

学生不仅能够适应数学史融入概念教学,而且提高学习兴趣。

实验班与对比班测试成绩显示:

实验班与对比班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知数学史融入概念教学的策略有助于学生的概念理解与运用。

但是在实验中,也出现了很多的困难,如因为小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做好课前准备导致上课时不能积极参与;数学教材与数学史的发展不吻合,这些都对试验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另外,由于课时较紧,作者水平的局限,所采用的课时较少,对试验的结果大面积推广有所保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