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39992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

《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 庭 医 生 签 约 服 务包.docx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

五常市家庭医生服务包制定及说明

一、签约服务项目

(一)基本医疗服务

承担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路径指导和转诊预约等服务。

(二)公共卫生服务

承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

(三)健康管理服务

针对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制定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项目,包括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服务、家庭护理、中医药治未病、远程健康监测等服务。

二、制定服务包原则

签约服务包是家庭医生在签约服务中,向居民承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自由组合。

在制定服务包时,遵循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针对性强、认可度高、实施效果好、机构能承担、居民可支付、体现特色特长、适度优惠的遴选原则,各机构结合本地、本机构服务条件、服务能力、服务特色、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和居民需求等实际,按照儿童、老年人、孕产妇、慢性病等不同人群或病情进行分层分类,依据公共卫生项目、医疗诊治项目、康复保健项目、健康管理项目等服务项目,参照物价部门、财政部门的批准收费标准,适度让利地制定免费服务包、初级服务包、中级服务包等不同项目的个性化服务包,以满足生命全周期、人群全覆盖、疾病全过程的多层次的健康需求,增加服务包对居民的吸引力。

签约居民自愿选择签约一种或多种类型服务包。

服务包作为家庭医生团队向签约居民提供的约定服务项目,须在签约协议书中列明,并依据签约居民个人意愿和个体差异对同一类签约服务包的服务项目做出个别微调。

家庭医生团队应按约定的项目实施规范提供服务,并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

三、签约服务收付费原则

对已签约服务包的,除按规定收取年签约服务费外,不得另行收取其他费用。

家庭医生年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共同分担。

年签约服务费以家庭医生与居民签定的服务包费用确定具体收费。

服务包费由签约服务包包含的基本医疗服务的各项目价格和个性化服务的各项目价格组成,按照权限对不同类型服务包的服务项目,在原项目价格基础上给予一定让利优惠后分别制定服务包的年签约服务费标准,既要尊重成本合理体现基层医护人员的劳务价值和人文关怀价值,又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让利于民,比单项接受服务的价格更加优惠。

 

一、免费服务包

主要以12类46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主,针对不同人群制定服务服务项目。

同时为长期卧床病人、行动不便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孕产妇和新生儿、重症精神病、行动不便慢性病、残疾人、贫困群体、失独群体等重点人群,分类分项设定服务项目,并提供上门访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信息送达、健康咨询、健康指导等健康管理服务,提供预约诊疗、优先就诊、优先转诊直接看专家、预留专家号和床位、优先检查、优先付费、优先住院等增加居民吸引力的优先优惠服务。

所需费用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列支。

二、个性化服务包

在基础服务包之外,根据居民需求,经过家庭医生和居民协商,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服务,按提供的服务项目收取费用。

并收取每人每年200元的服务年费。

1、健康体检

增加体检项目,包括血、尿、粪便三大常规检查项目,肝功能、肾功能、胸透、心电图、血糖等检查项目。

价格优惠,按80%收取费用。

2、上门诊疗

为签约人群进行上门诊疗和随访服务,随访结果录入健康档案,动态更新监控,及时提出用药指导与健康评价。

3、预留转诊

家庭医生预留一定比例的医院专家号、床位,签约居民转诊后,可以优先就诊和住院。

4、健康评估、咨询和指导

家庭医生向签约对象开通个人手机,24小时接受签约对象医疗咨询。

为签约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健康咨询和健康指导服务。

为重点服务对象(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残疾人等)提供保健计划制订、生活方式指导、用药指导、营养膳食指导、康复等服务。

5、中医药保健

为所有年龄段的签约居民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评估、诊断,并给予相应的健康咨询和保健指导,可开具保健处方。

6、预防接种

在国家一类疫苗之外,为有需求的儿童提供第二类疫苗接种安排。

为有需求的成人提供含乙肝成分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和麻疹成分疫苗等接种服务指引。

所有疫苗价格优惠,按70%收费。

7、健康体检

除常规体检项目之外,家庭医生可根据签约居民需求,提供一系列体检服务,价格优惠,按70%收费。

8、康复保健

为签约对象提供火罐、针灸、按摩、刮莎等中医康复适宜技术服务,为残损、残疾、残障患者提供物理治疗等西医康复服务。

价格优惠,按70%收费。

9、家庭病床。

对于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适合在家庭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等服务的患者,经协商同意,由家庭医生在其居住场所设立家庭病床,由医护人员定期上门提供治疗、康复、护理、临终关怀及健康指导。

设立病床不收费,仅收取正常诊疗费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项目(家庭诊疗)价格目录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涵

除外内容

计价

单位

价格(元)

说  明

1

出诊费

医生或护士出诊时应填写电话呼叫记录或约请出诊记录,内容包括:

呼叫时间、呼叫人姓名、性别、年龄、出诊服务内容、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出诊时间、接诊医师姓名及执行医师或护师签字。

出诊应统一使用社区门诊病历,记录患者一般情况、疾病情况、初步诊断与处理以及相关内容。

生活不能自理或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病人,在医护人员开展服务时应有法定监护人陪同在场。

含挂号费、急诊挂号费、门诊病历手册、肌肉注射、皮下注射。

耗材、药物、治疗、护理费、化验检查费、抢救费及抢救药品费, 一次性注射器。

20

对同一患者不得一

日内同时收取家庭

病床巡诊费和医生

(护士)出诊费。

涉及需进行化验、

仪器检查等发生的

费用由患者另行支付。

2

家庭病床建床费

家庭病床服务是指对需要连续治疗,又需依靠医护人员上门服务的患者,由患者或家属提出建床申请,经医生评估,符合家庭病床收治范围的患者,按规定办理建床手续,签订家庭病床服务协议,由指定医护人员开展家庭病床服务。

首次访视时家庭医生应详细询问建床患者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和其他检查,并作诊断,对建床患者制订治疗计划。

含建立病历和病人检查。

 

30

 

3

家庭病床巡诊费

家庭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查床计划,患者病情需要或出现病情变化可增加查床次数;必要时请上级医师查床。

定期查床时应作必要的体检和适宜的辅助检查,并做出诊断和处理,向患者或法定监护人交待注意事项,进行健康指导。

社区护士根据医嘱执行相应治疗计划;执行医嘱时严格遵守各项护理常规和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和不良事件发生;同时,指导家属进行相关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如防褥疮、翻身和口腔护理等。

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应完整填写相关信息,规范书写家庭病床病历,及时、准确录入当日(次)医嘱及治疗情况,并由患者或其家属签字确认。

 

20

 

4

大换药

符合下列任一情况者:

感染伤口,缝合11-30针伤口拆线,中度烧伤伤口,多个褥疮,皮瓣移植物伤口,大棉垫1-2块,渗出50-100毫升伤口等。

消毒铺巾,更换敷料,引流物,包扎固定。

 

35

5

中换药

指符合下列任一情况者:

污染伤口,缝合3-10针伤口拆线,轻度烧伤伤口,单个褥疮,深静脉置管伤口,有引流管的伤口等。

消毒铺巾,更换敷料、引流物,包扎固定。

 

21

6

小换药

指符合下列任一情况者:

清洁伤口,缝合3针以内伤口拆线(含皮内连续缝合拆线)等。

消毒铺巾,更换敷料、引流物,包扎固定。

 

14

7

肌肉注射

核对医嘱及患者信息,检查注射器及药物,使用无菌注射器配制药物,取适当体位,选择并确定注射部位,皮肤消毒(直径大于5厘米),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将药物注入肌肉组织,拔针后按压注射部位并核对患者信息,协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处理用物,用药后观察用药反应,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必要时记录。

5

 

8

吸痰护理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呼吸道分泌物情况等,核对患者信息,做好解释取得配合,连接吸引器调整负压,取适当体位,戴无菌手套,检查连接好的无菌吸痰管通畅,将吸痰管插入气道,缓慢旋转提取进行抽吸,调整氧气流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痰液性质,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评价吸痰效果,记录,完成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一次性吸痰管

20

一天收费最多不超过两次。

以痰明显减少为一次

9

静脉输液

评估患者及穿刺部位等,核对医嘱及患者信息,用无菌注射器配制药物,连接无菌输液器或避光输液器,取适当体位使用无菌压脉带,选择穿刺部位,皮肤消毒(直径大于5厘米),排气,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头皮针穿刺,用无菌敷料进行固定,调节滴速并第3次核对患者信息,协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处理用物,观察输液反应。

必要时留置针置管护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记录。

如需连续输注几组液体,要核对患者信息,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密切观察输液反应,协助患者舒适体位。

含输液过程中各种药物注入。

留置针,专用输液器(一次性避光输液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

10

10

动脉置管护理

 评估患者病情等,核对患者信息并做好解释取得配合,准备用物,使用无菌注射器吸取抗凝剂或生理盐水定时冲管保持管道通畅,取适当体位,调整零点,测压,观察穿刺点,更换无菌敷料保持干燥清洁,固定导管,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20

 

10

静脉置管护理

指中心静脉置管护理、PICC置管护理。

核对患者信息,评估患者病情、合作程度及置管周围皮肤情况等,解释其目的取得配合,观察管路通畅情况,测量外管路长度等,必要时测量臂围,严格无菌操作进行消毒,防止留置管阻塞和管路感染,使用无菌注射器或一次性封管针脉冲式正压封管,严禁提前配置冲管液当日用于多人封管,更换无菌敷料并固定、再次测量管路长度、记录、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15

12

造口护理

 指回肠、结肠造口,尿路造口的护理。

评估患者病情、合作程度、造口周围皮肤情况等,核对患者信息,做好解释取得配合,造口周围皮肤、排泄物及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根据造口缺血坏死、皮肤黏膜分离、造口回缩、造口狭窄、造口脱垂、造口旁疝、造口周围皮肤问题、出血等选择适宜的敷料、药物和造口用品,并清洁皮肤及造口,测量造口大小,剪裁无菌底盘,粘贴底盘,固定无菌造口袋,记录,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

造口底盘、造口袋

18

 

13

刮痧治疗

 

 

每个

部位

15

 

14

十二通道常规心电图检查

皮肤清洁处理,使用十二通道心电图机,安放电极,完成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同步采集,同步记录十二导联心电图,人工报告。

 

25

十二通道

15

电脑血糖监测

包括床旁血糖监测

每试验项目

10.5

自行购买的血糖试纸,电脑血糖监测不计收。

16 

贴敷降温

指使用冰袋、冰囊或降温贴贴敷于皮肤表面进行降温。

评估患者病情等,备好冰装入冰袋,核对患者信息,解释其目的取得配合,将冰袋放入布套内,置于患者所需部位,开始计时,保护易冻伤部位,冷敷后取下冰袋,观察有无冻伤,协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30分钟后测量体温,处理用物,观察并记录,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14

17

灌肠

包括一般灌肠、保留灌肠、三通氧气灌肠

24.5

 

18

导尿

评估患者病情,膀胱充盈情况等,核对医嘱及患者信息,解释其目的取得配合,屏风遮挡,取适当体位,会阴擦洗,打开无菌导尿包,戴无菌手套,用麻醉润滑剂润滑导尿管,按顺序消毒,确定尿道口,插入尿管,观察尿液颜色、量及性质等,引流完毕拔出,擦净会阴,协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处理用物,评价并记录,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21

 

19

肛管排气

 评估患者病情及腹胀情况,肛门及皮肤情况等,核对患者信息,解释其目的取得配合,调节室温,屏风遮挡,取适当体位,连接好肛管排气装置,戴手套,用麻醉润滑剂润滑无菌肛管前端,润滑肛门使肛门括约肌松弛,插肛管约15-18厘米(新生儿约5-7厘米)并固定,观察患者情况,连接灌肠袋观察液面水泡情况,保留约20分钟后拔肛管,协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处理用物,评价并记录,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25

 

20

引流管护理

 指各种引流管护理,包括引流管冲洗。

评估患者病情及引流情况等,核对患者信息,解释其目的取得配合,准备用物,取适当体位,戴手套,合理暴露伤口,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及性质,严格无菌操作原则用蘸有消毒液的棉签消毒,更换无菌敷料,倾倒引流液,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处理用物,记录,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含胃、小肠、胆囊、膀胱、肾等造瘘管护理。

15

 

21

坐浴

 评估患者病情及会阴、肛周皮肤情况等,核对医嘱及患者信息,解释其目的取得配合,备坐浴液,调节室温,屏风遮挡,协助患者将会阴部浸在液体中20-30分钟,擦干会阴部或肛门周围,处理用物,观察并记录,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10

 

22

冷热湿敷

 评估患者病情及皮肤情况等,核对患者信息,解释其目的取得配合,铺橡胶单和治疗巾,局部冷湿敷15-20分钟(反复更换湿敷布2-3分钟/次),或局部热敷15-20分钟,协助患者穿衣并恢复舒适体位,处理用物,观察并记录,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10

 

23

雾化吸入

包括超声、高压泵、氧化雾化、蒸气雾化吸入及机械通气经呼吸机管道雾化给药

药物

25

 高压泵、氧化雾化加收50%。

小儿上浮20%。

24

氧气吸入

包括低流量给氧、中心给氧、氧气创面治疗

一次性鼻导管、鼻塞、面罩。

小时

5

25

贴敷疗法

含药物调配

 

每个

创面

5

 

26

普通针刺

使用普通毫针,选择一般常用腧穴1-20个,根据病情及腧穴特点选择进针的深度、角度及刺激量,取得所需针感,采用单式补泻手法,决定是否留针、如何留针。

28

 

27

温针灸治疗

 指在普通针刺基础上,再于针柄上放置艾绒,点燃,可根据病情,更换艾绒。

密切注意灸处感觉,防止烫伤。

 

31.5

 收取“温针灸治疗”费后不再收取“普通针刺”费

28

手指点穴治疗

用拇指端、中指端、拇指或食指指间关节点压施术部位或穴位,通经止痛,用于各种痛症。

 

5个穴位

25

 

29

头针治疗

选择头部特定的腧穴或部位,将毫针快速刺入头皮下,当针到达帽状腱膜下层时,采用快速捻转针法(大约200转/分)或抽送提插手法实施操作,出针后要压迫止血。

 

21

 

30

耳针治疗

按照耳针疗法的取穴原则,在耳部选择1-5个特定穴区,将毫针快速刺入皮下,采用捻转手法实施操作,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消毒,以防耳部感染。

 

18.9

 

31

穴位贴敷治疗

选择适宜的药物,并对药物进行中药饮片调配临方复杂炮制,选择贴敷方法,将制备好的药物贴敷于穴位,贴敷一定的时间,密切观察贴敷后皮肤的变化。

 

56

 

32

艾条灸治疗

手持点燃的艾条对施灸穴位或病灶实施灸疗。

根据病性、病情、患者体质和穴位等确定选用温和灸、雀啄灸或回旋灸,补泻方法及灸量,安置体位,审定穴位所在,密切观察灸处肤色变化和患者神情变化,注意灸处感觉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艾条和灸处皮肤距离及灸量,防止烫伤。

 

45

 

33

天灸治疗

选用某些有刺激性的药物,并对药物进行中药饮片调配临方复杂炮制,贴敷在穴位上,使其局部自然发泡,通过刺激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根据病性、病情、患者体质和穴位等确定和制备天灸药物,安置体位,密切观察灸处肤色变化和感觉,及时调整灸疗时间,进行必要的发泡部位处理。

不含中药饮片调配临方复杂炮制。

56

同一次治疗用几种药物不叠加收费

34

隔物灸治疗

根据病性、病情、患者体质和穴位等,确定使用的间隔药物并对药物进行中药饮片调配临方复杂炮制,安置体位,选择合适的灸量,密切观察灸处肤色变化和患者神情反应,以了解灸处感觉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灸量,防止烫伤。

不含中药饮片调配临方复杂炮制。

 

21

 同一次治疗用几种间隔物不叠加收费

35

普通拔罐治疗

根据病情选定闪罐和/或留罐方法,选用经过消毒的普通罐具在治疗部位皮肤上闪拔和/或留置。

用闪罐法治疗,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于应拔部位,随即取下、再吸拔、再取下,反复吸拔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用留罐法治疗,要将吸拔于皮肤上的罐具留置一定时间,使局部皮肤潮红或皮下瘀血后再将罐具取下,操作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拔罐部位皮肤的变化,避免不必要的起泡现象。

用留罐法治疗,如果治疗需要起泡,要先征求患者同意。

21

36

磁罐治疗

选用带有磁性的罐具,采用普通拔罐疗法技术,通过磁、热、负压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

24.5

不再收取“普通拔罐治疗”费

37

电罐治疗

选用特殊的电罐,利用电动吸引器抽吸,将罐内的空气吸除,调节罐内负压,形成需要的负压,要注意掌握吸力的大小。

21

同上

38

电火罐治疗

选用特制的电火罐治疗仪,将罐吸拔并留置于皮肤,通过罐内红外发热体产生的热力及拔罐形成的负压进行治疗,要注意掌握好适宜的温度、治疗时间。

21

同上

39

真空罐治疗

选用真空罐,通过抽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吸拔并留置于皮肤治疗疾病。

21

不再收取“普通拔罐治疗”费。

带磁真空罐,不再收取“磁罐治疗”费

40

水罐疗法

根据病情,确定拔罐的部位和竹罐的规格及数量,将竹罐放入水中或药液中煮沸2-3分钟,然后用镊子将罐倒置夹起,迅速用干毛巾捂住罐口片刻,吸去罐内的水液,趁热将罐迅速吸拔于应拔部位,令其吸牢,并留置一定时间,数个竹罐依次操作。

 

24.5

 

41

走罐疗法

在施治部位皮肤上涂抹润滑剂,或用温水或药液,根据病情确定适宜的负压,选用经过消毒的罐具,先将罐吸拔在皮肤上,再按确定的路线、方向、面积,用适宜的力度,在皮肤上来回滑动,直至皮肤紫红为度,推罐时用力要均匀。

 

24.5

 

42

落枕推拿治疗

 患者坐位,医者用滚法、一指禅推法、拿捏法、按揉法、弹拨6等在颈项背部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处操作,重点刺激痛点及肩中俞、肩井等穴位,缓解肌肉紧张痉挛,施用颈椎斜扳法或端法等理筋整复,最后用拿揉法、小鱼际叩击法、擦法等结束整理。

 

28.7

 

43

颈椎病推拿治疗

 患者坐位,医者用滚法、一指禅推法、拿捏法、按揉法、弹拨法、点压法等在颈项部、枕后部、肩胛部、横突后结节等部位操作,刺激痛点及风池、颈夹脊等穴位,缓解肌紧张,松解粘连,同时可做小幅度旋摇颈椎,施用颈椎斜扳法、颈椎旋转定位扳法、颈椎旋提手法,调整颈椎间关节的错移,恢复颈椎动静力平衡,最后用拿法、分推法、叩击法等结束整理。

 

31.5

 

44

肩周炎推拿治疗

 患者坐位,医者用滚法、一指禅推法、拿捏法、按揉法、弹拨法在肩前部、三角肌部、腋后部等部位操作,重点刺激痛点及肩井、肩贞等穴位,理筋松解止痛,施用肩关节外展扳法、内收扳法、旋内扳法、上举扳法,松解粘连,滑利关节,改善肩关节的活动范围,用抖法、搓法、拿法等结束整理。

 

26.6

 

45

急性腰扭伤推拿治疗

 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滚法、按揉法、拿法、点压法、弹拨法等在腰椎两侧骶棘肌处操作,重点刺激痛点及肾俞、膀胱俞等穴位,缓解肌肉紧张痉挛。

施用腰部后伸扳法、传统腰部斜扳法、腰椎分步斜扳法,理筋整复。

最后用推法、小鱼际擦法、叩击法等结束整理。

 

28

 

46

腰椎间盘突出推拿治疗

 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滚法、按揉法、拿揉法、点压法、弹拨法等在腰骶部棘突旁、两侧骶棘肌及下肢部操作,重点刺激棘突旁痛点及肾俞、大肠俞等穴位,缓解肌肉紧张痉挛,松解组织粘连,施用推腰扳肩法、推腰扳腿法、传统腰部斜扳法、腰椎旋转复位法、腰椎分步斜扳法、直腰旋转扳法,调整关节间隙,松解突出物与神经根粘连,最后用牵抖法、屈髋屈膝法结束整理。

 

58.1

 

47

失眠推拿治疗

头面及颈部操作:

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医者用一指禅推法、指按法、指揉法、抹法、双手扫散法、五指拿法、指尖击法在前额部、头顶及印堂、睛明等穴位操作。

腰背部操作:

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滚法、掌推法在腰背部操作,重点治疗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等部位。

40

推拿耗时在20分钟左右

48

感冒推拿治疗

头面及颈部操作:

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医者用一指禅推法、指按法、指揉法、抹法、双手扫散法、五指拿法、指尖击法在前额部、目眶上下、两侧鼻翼及印堂、攒竹、迎香、太阳等穴位操作。

背部操作:

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在双侧肺俞、定喘穴操作,用擦法擦背部膀胱经(重点擦大杼至膈俞部位)。

上肢部操作:

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拿揉法、掌推法在上肢太阴经、阳明经往返操作。

25

同上

49

消渴推拿治疗

患者仰卧位,先用一指禅推法在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进行操作,在神阙穴用松振腹法进行操作,拿揉双下肢前侧,患者俯卧位,在肝俞、肾俞、胰俞(胸8棘突旁开1.5寸)使用按揉法进行操作,再滚揉臀部及双下肢后侧。

25

同上

50

胃脘痛推拿治疗

胃脘部操作:

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用一指禅推法、四指摩法、按揉法在胃脘部操作,重点刺激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穴等穴位。

背部操作:

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擦法在背部膀胱经上操作。

肩臂及胁部操作:

患者取坐位,医者用一指禅推法、拿法、揉法、按法在肩井、手三里、内关、合谷等穴位上操作。

25

同上

51

腹泻推拿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用一指禅推法、摩法、按揉法在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等穴位操作。

患者俯卧位,医者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擦法在脾俞、胃俞、大肠俞、上次髎穴等穴位操作。

患者取坐位,医者用拿法在肩井、曲池、合谷等穴位操作。

25

同上

52

便秘推拿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用一指禅推法、摩法在中脘、天枢、关元、大横穴等穴位操作。

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用指按法、揉法、一指禅推法、搓法在背部脾俞、胃俞、肝俞、大肠俞、足三里等穴位及腹部操作。

25

同上

53

痛经推拿治疗

患者仰卧位,医者用摩法、一指禅推法、揉法在小腹部及气海、关元穴操作。

患者俯卧位,医者用一指禅推法、滚法、擦法在腰部脊柱两旁及骶部操作。

25

同上

54

月经不调推拿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用一指禅推法、掌摩法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