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40591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2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docx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

 

《财务管理与技能训练》习题答案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

实训题

一、单项选择题

1.A2.A3.C4.B5.D6.A7.B8.C9.B10.D11.B12.A13.C14.A15.D

二、多项选择题

1.ACD2.ABC3.CD4.BC5.ABC6.ABC7.ABCD8.ABCD9.ABCD10.ABC

11.CD12.BCD13.ACD14.AB15.ABCD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案例分析

案例一

在处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时,企业的基本方针应该是“适应”,即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根据新的情况随时改变企业的经营战略与实施方案,在变化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做到“适者生存”。

宝钢不仅尽量开发蕴含于国有大型支柱企业特殊无形资产中的潜在价值,充分利用各种优势、优惠条件,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宽松、友好的外部环境,而且总能对各种政策变动、市场变动以及企业与环境的相对变动做出迅速反应。

在宝钢的增效渠道中,小到企业会计政策的变更所带来的政策效益,大到为适应市场新变化和企业新发展进行资产重组而获得的规模效益、结构效益,都得益于企业对其外部环境的广泛适应。

当然,这里的“适者生存”不是说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要更积极、更主动地快速反应,要预测环境的各种变化,以动制动,以变制变,抢先经营先机,,提前变动企业外汇使用政策,先花额度,后花外汇,实现了外汇保值。

仅此一项,就获得直接创汇效益达14.4亿元。

企业经营不仅需要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决策反应,积极适应,还要求企业具有一定的信息管理水平。

只有这样,管理人员才能通过及时、准确地信息反馈,制定相应的对策以致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并维持其竞争优势,达到发展的最高层。

宝钢的经营者显然也深谙此道,在预测信息的支持下来谋求企业更大的发展。

这方面,宝钢的优势也很明显。

它与政府、银行、财政部门、税收部门、新闻机构等的良好关系自不必说,其业务采购、销售、库存及财务管理等也早已实现计算机动态管理,及时反映市场与企业内部情况,其信息管理水平在国内堪称一流。

案例二

1.利润最大化目标:

利润额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全部收入和全部费用的差额,是按照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加以计算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其优点是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企业经济效应的提高。

其缺点是利润额是一个阶段性指标,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也没有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目标:

把企业实现的利润额同投入的资本或股本进行对比,才能够说明企业的盈利水平。

其优点是有利于把企业实现的利润同投入的资本进行对比,能够说明企业的盈利水平。

其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投资者投资于企业的目的就在于创造或获取更多的财富。

而这种财富不仅表现为企业的利润,更应该表现为企业的价值。

其优点是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克服了企业管理上的短期行为,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

其缺点是股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短期持有不能反映出企业价值最大化。

2.绵阳绢纺厂企业经营机制、经营理念转变发生了重大变化。

具体表现为实施一系列改革方案:

在用工制度上,实行定岗定员负责;在分配制度上,打破平均主义,向苦、累、脏一线倾斜;在组织结构上,对管理人员进行大幅精简;在管理制度上,落实责任制,做到人人都是企业的主人。

第二章财务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

答案略

第三章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价值观念

实训题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A4.B5.A6.B7.B8.B9.C10.D11.D12.B13.D14.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2.ABC3.ABCD4.ABD5.BCD6.BCD7.AC8.ABCD9.ACD10.ABC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计算题

1.答:

本利和为:

10000×(F/A,8%,4)×(1+8%)=10000×4.506×1.08=48664.8(元)

2.答:

第一种付款方案的现值为20万元。

第二种付款方案的现值为:

P=4×(P/A,10%,7)×

=4×4.868×0.826=16.08(万元)

第三种付款方案的现值为:

P=3×(P/A,10%,8)+4×

+5×

=3×5.335+4×0.424+5×0.386=19.631(万元)

所以应该选择第二种付款方式。

3.答:

(1)债券价值=1000×10%×(P/A,8%,5)+1000×(P/F,8%,5)

=100×3.993+1000×0.681 

=1080.3(元)

因为债券的价值高于债券的发行价格,所以,投资者会购买该债券。

(2)1020=100×(P/A,i,5)+1000×(P/F,i,5)

当i=8%时,右边=1080.3大于1020,所以i应大于8%。

提高贴现率再试。

当i=10%时,右边=100×(P/A,10%,5)+1000×(P/F,10%,5)=100×3.791

+1000×0.621=1000.1小于1020,所以i应小于10%。

i=9.5%

4.答:

(1)甲公司股票的股利预计每年均以5%的增长率增长,上年每股股利为0.2元,投资者要求必要报酬率为8%,代入长期持有、股利固定增长的股票估价模型。

V(甲)=0.2×(1+5%)/(8%-5%)=7(元)

乙公司每年股利稳定不变,每股股利0.6元,代入长期持有,股利稳定不变的股票估价模型。

V(乙)=0.6/8%=7.5(元)

由于甲公司股票现行市价6元,低于其投资价值7元,故该企业可以购买甲公司股票。

乙公司股票现行市价为8元,高于其投资价值7.5元,故该企业不应购买乙公司股票。

(2)假设如果企业按照6元/股的价格购入甲公司股票的,持有期收益率为i,则有:

6=0.2×(1+5%)/(i-5%),解得i=8.5%。

5.答:

前三年的收益现值=

=6.22(元)

(元)

(元)

P=6.22+44.31=50.53(元)

案例分析

案例一

1.系列租金的现值=5600×(P/A,5%,6)=5600×5.076=28425.6(元)

系列租金的终值=5600×(F/A,5%,6)=5600×6.633=37144.8(元)

如果年租金改按每年年初支付一次:

系列租金的现值=5600×[(P/A,5%,5)+1]=5600×5.329=29842.4(元)

系列租金的终值=5600×[(F/A,5%,7)-1]=5600×7.394=41406.4元

2.A=10000+5000×2+3000×3+1000×4=33000(元)

P=33000/4%=825000(元)

即一次性存入银行825000元。

3.P=20000×[(P/A,6%,8)-(P/A,6%,3)]=20000×(6.210-2.673)=70740(元)

即借入本金70740元。

F=20000×(F/A,6%,5)=20000×5.637=112740(元)

即共偿还本息112740元。

案例二

1.两种产品开发方案的收益与风险:

(1)开发清洁纯净水:

期望收益=150×60%+60×20%+(-10)×20%=100(万元)

标准离差=

=65.12(万元)

标准离差率=65.12/100=0.6512

风险报酬率=0.5×0.6512×100%=32.56%

(2)开发消渴啤酒:

期望收益=180×50%+85×20%+(-25)×30%=99.5(万元)

标准离差=

=89.06(万元)

标准离差率=89.06/99.5=0.8951

风险报酬率=0.6×0.8951×100%=53.71%

2.评价:

第一个方案的风险小,风险报酬率也低;第二个方案的风险大,风险报酬率相应也高。

方案的选择最终取决于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

第四章筹资决策管理

实训题

一、单项选择题

1.C2.A3.B4.D5.D6.B7.A8.D9.B10.B11.A12.B13.B14.D15.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CD3.ABD4.ABCD5.ACD6.AC7.AB8.BCD9.ABCD10.AB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计算题

1.答:

变动资产销售百分比=4000/4000=100%

变动负债销售百分比=400/4000=10%

销售净利率=200/4000×100%=5%

收益留存比率=140/200=70%

外部补充资金=(5000-4000)×(100%-10%)-5000×5%×70%=725(万元)

2.答:

(1)

(2)

(3)

(4)

(5)

筹资总额为:

100+1200+100+6000+600=8000(万元)

综合资本成本为:

100/8000×5.66%+1200/8000×7.22%+100/8000×10.42%+6000/8000×25.05%

+600/8000×24%=21.87%

3.答:

首先,计算贝尔公司筹资总额分界点,如下表所示:

筹资方式

目标资本结构(%)

资本成本(%)

新筹资的数量范围(元)

筹资总额分界点

筹资总额的范围

长期债务

40

5

6

7

0~100000

100000~500000

大于500000

100000/0.4=250000

500000/0.4=1250000

——

0~250000

250000~1250000

大于1250000

优先股

10

10

11

12

0~10000

10000~50000

大于50000

10000/0.1=100000

50000/0.1=500000

——

0~100000

100000~500000

大于500000

普通股

50

13

14

15

0~100000

100000~500000

大于500000

100000/0.5=200000

500000/0.5=1000000

——

0~200000

200000~1000000

大于1000000

其次,计算边际资本成本,如下表所示:

筹资总额的范围

筹资方式

资本结构(%)

个别资本成本(%)

边际资本成本

100000元以内

长期债务

优先股

普通股

40

10

50

5

10

13

40%×5%+10%×10%+

50%×13%=9.5%

100000~

200000元

长期债务

优先股

普通股

40

10

50

5

11

13

40%×5%+10%×11%+

50%×13%=9.6%

200000~

250000元

长期债务

优先股

普通股

40

10

50

5

11

14

40%×5%+10%×11%+

50%×14%=10.1%

250000~

500000元

长期债务

优先股

普通股

40

10

50

6

11

14

40%×6%+10%×11%+

50%×14%=10.5%

500000~

1000000元

长期债务

优先股

普通股

40

10

50

6

12

14

40%×6%+10%×12%+

50%×14%=10.6%

1000000~

1250000元

长期债务

优先股

普通股

40

10

50

6

12

15

40%×6%+10%×12%+

50%×15%=11.1%

1250000元以上

长期债务

优先股

普通股

40

10

50

7

12

15

40%×7%+10%×12%+

50%×15%=11.5%

 

4.答:

(1)

(2)A方案:

B方案:

(3)A方案:

DCL=3×1=3B方案:

DCL=3×1.47=4.41

从复合杠杆系数可以看出,该公司的销售收入每增长1%,A、B方案下其每股收益将分别增长3%和4.41%,反之亦然。

B方案每股收益受销售收入的影响更大,B方案的风险比A方案的风险大,原因是B方案采用负债筹资的方式,加大了财务风险,因此,在经营风险相同的情况下,B方案的总风险大于A方案。

5.答:

(1)

EBIT=120(万元)

(2)由于预计息税前利润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时的息税前利润,采用负债筹资的方式会增加企业的收益,因此,应选择发行债券。

第五章项目投资管理

实训题

一、单项选择题

1.D2.B3.A4.C5.B6.A7.B8.B9.C10.A11.B12.A13.D14.C15.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2.ABD3.ABCD4.ABCD5.AB6.AB7.ABC8.AB9.ABD10.AB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计算题

1.答:

(1)投资总额=原始总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130+20=150(万元)

(2)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开办费投资是在建设期均匀投入的,所以,建设期净现金流量为:

NCF

=-(100+10)/2=-55(万元)

NCF

=-(100+10)/2=-55(万元)

NCF

=-20(万元)

项目计算期n=2+10=12(年)

固定资产原值=100+20=120(万元)

生产经营期每年固定资产折旧=(120-10)/10=11(万元)

生产经营期前4年每年贷款利息=100×10%=10(万元)

经营期前5年每年开办费摊销额=10/5=2(万元)

投产后每年利润分别为10万元、15万元、20万元、……、55万元

终结点回收额=10+20=30(万元)

根据经营期净现金流量的公式,有:

NCF

=10+11+10+2=33(万元)

NCF

=15+11+10+2=38(万元)

NCF

=20+11+10+2=43(万元)

NCF

=25+11+10+2=48(万元)

NCF

=30+11+2=43(万元)

NCF

=35+11=46(万元)

NCF

=40+11=51(万元)

NCF

=45+11=56(万元)

NCF

=50+11=61(万元)

NCF

=55+11+30=96(万元)

(3)项目的原始总投资=130万元,在项目计算期第5年的累计净现金流量=-16(万元),项目计算期第6年的累计净现金流量=32(万元),所以,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5+16/48=5.33(年)。

2答:

(1)第0年净现金流量(NCF

)=-100(万元)

第1年净现金流量(NCF

)=0(万元)

经营期第1年的折旧额=100×2/4=50(万元)

经营期第2年的折旧额=(100-50)×2/4=25(万元)

经营期第3年的折旧额=(100-50-25-5)/2=10(万元)

经营期第4年的折旧额=(100-50-25-5)/2=10(万元)

经营期第1年的净现金流量(NCF

)=30+50=80(万元)

经营期第2年的净现金流量(NCF

)=30+25=55(万元)

经营期第3年的净现金流量(NCF

)=30+10=40(万元)

经营期第4年的净现金流量(NCF

)=30+10+5=45(万元)

(2)净现值=-100+80×(P/F,10%,2)+55×(P/F,10%,3)

+40×(P/F,10%,4)+45×(P/F,10%,5)

=-100+66.112+41.3215+27.32+27.9405

=62.69(万元)

净现值率=62.69/100=0.63

获利指数=1+净现值率=1.63

(3)因为净现值大于0,故该投资方案可行。

3.答:

(1)计算更新改造每年增加折旧额:

⊿年折旧=(40-7.5)÷5=6.5(万元)

(2)计算更新改造每年增加的净利润:

第1年⊿净利润=[(160–150)–(112–110)–6.5]×(1–33%)=1.005(万元)

第2~5年⊿净利润=[(165–150)–(115–110)–6.5]×(1–33%)=2.345(万元)

(3)旧设备变价净损失抵税金额=(11.561–7.5)×33%=1.34(万元)

(4)各年差量净现金流量为:

⊿NCF

=–(40–7.5)=–32.5(万元)

⊿NCF

=⊿年折旧+⊿净利润+旧设备变价净损失抵税=6.5+1.005+1.34=8.845(万元)

⊿NCF

=⊿年折旧+⊿净利润=6.5+2.345=8.845(万元)

(5)由于该项目建设期为零,投产后各年净现金流量相等,故:

(P/A,⊿IRR,5)=32.5/8.845=3.674

因为已知:

(P/A,11%,5)=3.696,(P/A,12%,5)=3.605,

所以:

(3.696-3.674)÷(3.696–3.605)=(11%–⊿IRR)/(11%–12%)

⊿IRR=11.24%

由于⊿IRR=11.24%>10%,故可以进行更新改造。

4.答:

(1)如果投资总额不受限制,应是按照净现值排序,所以,最佳投资组合应是C+D+B+A。

(2)在资金总额受限制时,需要按照净现值率或获利指数的大小,结合净现值进行各种组合排队,在保证充分利用资金的前提下,净现值之和最大的为最优组合。

本题中,按照净现值率的大小排序为:

A、B、D、C,但是,需要注意A与D是互斥方案,不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投资组合中,故所有可能出现的组合为A+B、A+C、B+D、B+C、D+C,投资组合的净现值之和分别为146500、178000、159500、190500、191000,所以最佳组合为D+C。

5.答:

(1)计算债券资金成本率。

债券资金成本率=[1500×8%×(1-33%)]÷1500=5.36%

(2)计算设备每年折旧额。

每年折旧额=1500÷3=500(万元)

(3)预测公司未来3年增加的净利润。

2005年:

(1200-400-500-1500×8%)×(1-33%)=120.6(万元)

2006年:

(2000-1000-500-1500×8%)×(1-33%)=254.6(万元)

2007年:

(1500-600-500-1500×8%)×(1-33%)=187.6(万元)

(4)预测该项目各年经营净现金流量。

2005年净现金流量=120.6+500+1500×8%=740.6(万元)

2006年净现金流量=254.6+500+1500×8%=874.6(万元)

2007年净现金流量=187.6+500+1500×8%=807.6(万元)

(5)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

净现值=-1500+740.6×(P/F,10%,1)+874.6×(P/F,10%,2)

+807.6×(P/F,10%,3)

=-1500+740.6×0.9091+874.6×0.8264+807.6×0.7513=502.80(万元)

6.答:

(1)计算甲、乙方案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①甲方案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折旧=(100-5)/5=19(万元)

NCF

=–150(万元)

NCF

=(90–60)×(1-30%)+19=40(万元)

NCF

=40+55=95(万元)

②乙方案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年折旧额=(120+10-10)/5=24(万元)

NCF

=–120(万元)

NCF

=0(万元)

NCF

=–80(万元)

NCF

=(170–80-5-24)×(1-30%)+5+24=71.7(万元)

NCF

=71.7+80+10=161.7(万元)

(2)计算甲、乙方案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期。

①甲方案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150/40=3.75(年)

②乙方案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00/71.7=2.79(年)

乙方案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2.79=4.79(年)

(3)计算甲、乙方案的净现值。

①甲方案的净现值=40×(P/A,10%,4)+95×(P/F,10%,5)–150=35.78(万元)

②乙方案的净现值=71.7×(P/A,10%,4)×(P/F,10%,2)

+161.7×(P/F,10%,7)–80×(P/F,10%,2)–120

=84.7(万元)

(4)计算甲、乙两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并比较两个方案的优劣。

①甲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35.78/(P/A,10%,5)=9.44(万元)

②乙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84.7/(P/A,10%,7)=17.4(万元)

因为乙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大,所以,乙方案优于甲方案。

案例分析

案例一

项目各年的净现金流量为:

第0年的现金净流量NCF

=-150000-100000-10000=-260000(美元)

第1年的净利=(100000-50000-32000)×(1-34%)=11880(美元)

第1年的现金净流量NCF

=11800+32000=43800(美元)

第2年的净利=(163200-88000-25760)×(1-34%)=32630.4(美元)

第2年的现金净流量NCF

=32630.4+25760-6320=52070.4(美元)

第3年的净利=(249720-145200-19200)×(1-34%)=56311.2(美元)

第3年的现金净流量NCF

=56311.2+19200-8650=66861.2(美元)

第4年的净利=(212200-133100-11520)×(1-34%)=44602.8(美元)

第4年的现金净流量NCF

=44602.8+11520+3750=59872.8(美元)

第5年的净利=(129900-87840-11520)×(1-34%)=20156.4(美元)

第5年的现金净流量NCF

=20156.4+11520+30000×(1-34%)+10000+6320+8650-3750+150000=222696.4(美元)

案例二

(1)未来10年增加的净利润分别为:

年折旧额=(1000+100)÷10=110(万元)

第1~3年:

(1000-1000×60%-110-100)×(1-30%)=133(万元)

第4~5年:

(1000-1000×60%-110)×(1-30%)=203(万元)

第6~10年:

(800-800×60%-110)×(1-30%)=147(万元)

(2)该项目各年的现金净流量为:

NCF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