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41963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

《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

滕州市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滕州市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1.把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加入某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该尿液中含有(  )

A.酒精B.食盐C.葡萄糖D.醋酸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紫外线、饱和(NH4)2SO4溶液、CuSO4溶液、福尔马林等作用下,蛋白质均会发生变性

B.在一定条件下,氨基酸之间能发生反应,合成更复杂的化合物(多肽)

C.为检验皂化反应进行程度,取几滴反应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震荡,若有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油脂已完全反应

D.检验淀粉在稀硫酸催化条件下水解产物的方法是:

取适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观察是否出现红色沉淀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就是将煤在高温条件由固态转化为气态的物理变化过程

B.

互为同分异构体

C.淀粉、蛋白质和油脂都是高聚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D.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更多的汽油,这种汽油是一种纯净物

4.能证明淀粉已完全水解的试剂是

A.碘水B.银氨溶液C.淀粉碘化钾溶液D.碘化钾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福尔马林可作食品的保鲜剂

B.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

C.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H3CH2CHCH3CH2CH(CH3)2的系统命名为3,5﹣二甲基己烷

B.正丁烷的二氯代物有6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乙醇在铜催化下加热可脱氢生成乙醛,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淀粉、纤维素属于糖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水解得到葡萄糖

7.有人认为人体实际上是一架缓慢燃烧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也需要不断补充“燃料”,按照这种观点,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物质不能看作“燃料”的是(  )

A.淀粉类物质B.水C.脂肪类物质D.蛋白质

8.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

C.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

D.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0.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米汤检验碘盐中的碘

B.用热的烧碱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C.“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用来制取肥皂

D.将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能更有效的起到洁具除垢和卫生消毒作用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具有两性

B.淀粉和油脂都是可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

C.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有沉淀生成是因为蛋白质变性

D.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

12.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CH3CH3+Cl2

CH3CH2Cl+HCl

CH2=CH2+HCl→CH3CH2Cl

均为取代反应

B

由油脂得到甘油

由淀粉得到葡萄糖

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C

Cl2+2Br‾=2Cl‾+Br2

Zn+Cu2+=Zn2++Cu

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D

2Na2O2+2H2O=4NaOH+O2↑

Cl2+H2O=HCl+HClO

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

B.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与液溴、硝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C.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

D.聚合物

可由单体CH3CH=CH2和CH2=CH2加聚制得

14.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引发了人们对有关人民币中化学知识的关注。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制造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用于人民币票面文字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

C.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连接料等制成,其中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溶液,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葡萄糖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NO、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

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xl0-6m的颗粒物,它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C.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D.KCl和SO3溶于水后均能导电,是因为KC1和SO3都为电解质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与麦芽糖都具有还原性,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C.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多肽,最终生成氨基酸

D.植物油和动物油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前者的饱和程度更高

17.实验是化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

主要仪器

试剂

A

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

分液漏斗、烧杯

Br2和CCl4混合物、蒸馏水

B

鉴别葡萄糖和蔗糖

试管、烧杯、酒精灯

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银氨溶液

C

实验室制取H2

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

锌粒、稀HNO3

D

测定NaOH溶液浓度

滴定管、锥形瓶、烧杯

NaOH溶液、0.1000mol·L-1盐酸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

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

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

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

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19.一种二肽的结构简式为:

,合成此二肽的氨基酸是()

A.

B.

C.

D.

20.下列关于糖类、蛋白质、油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组成中都有C、H、O、N等元素

B.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人体需要的二十多种氨基酸都可以通过人体自身合成

D.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是一种高热量营养素

21.将碘酒滴到新切开的马铃薯(又称土豆)表面上,马铃薯表面变蓝色,该现象表明马铃薯含有

A.葡萄糖B.蔗糖C.淀粉D.纤维素

22.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CH3CH3+Cl2

CH3CH2Cl+HCl

CH2=CH2+HCl→CH3CH2Cl

均为取代反应

B

由油脂得到甘油

由淀粉得到葡萄糖

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C

的一氯代物

有5种

D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

多肽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乳酸薄荷醇酯(

)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

B.乙醛和丙烯醛(

)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

C.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1H﹣NMR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故不能用1H﹣NMR来鉴别

24.某学生进行蔗糖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他的操作如下:

取少量纯蔗糖加水配成溶液;在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在水浴中加热.实验结果没有银镜产生.其原因是(  )

A.蔗糖尚未水解

B.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

C.加热时间不够

D.煮沸后的溶液中没有加碱,以中和作催化剂的酸

25.已知糖元[(C6H10O5)n]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比淀粉更大的多糖,主要存在肝脏和肌肉中,所以又叫动物淀粉和肝糖.下列关于糖元说法正确的(  )

A.糖元、淀粉、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糖元与淀粉、纤维素属于同系物

C.糖元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D.糖元具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

26.青霉素是最重要的抗生索.青霉素在人体内经酸性水解后.得到青霉素氨基酸,其结构筒式如图所示.

(1)青霉素氨基酸的分子式为;

(2)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在青霉素氨基酸分子中的羧基官能团的结构简式为.

27.发酵法制酒精的过程可粗略表示如下:

①(C6H10O5)n+nH2O

nC6H12O6

②C6H12O6

2C2H5OH+2CO2↑

(1)上述化学方程式中(C6H10O5)n可能表示  (填物质名称);

(2)C6H12O6结构简式为  ,含有官能团为  (填名称);

(3)为检验苹果成熟过程中发生了反应①,可在青苹果汁中滴加碘酒,溶液呈  色,向熟苹果汁中加入Cu(OH)2悬浊液,加热,反应生成  (填实验现象).

(4)下列作用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吃馒头时多咀嚼后有甜味

B.淀粉溶液和稀硫酸共热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水不显蓝色

C.不慎将浓硝酸沾到皮肤上会出现黄色斑痕

D.油脂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煮后可以制得肥皂.

28.某同学进行淀粉水解实验.其程序如下: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A的稀溶液后加热一段时间,取少量所得混合物,先加入B的稀溶液后再加入C的悬浊液,加热可得砖红色沉淀.

(1)各步加入的试剂的化学式:

A  ,B  ,C  .

(2)加入A溶液而不加入B溶液是否可以  ,其理由是  

(3)如何验证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

29.大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由大豆配制出来的菜肴很多,它是人体营养中最重要的补品之一,我们几乎每天都要饮食豆制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所吃的豆腐是一种________。

A.蛋白质凝胶B.纯蛋白质

C.脂肪D.淀粉

(2)我们食用的大豆,最终补充给人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A.氨基酸B.蛋白质

C.油脂D.糖类

(3)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请以甘氨酸(

)为例,写出其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豆油不能保存较长时间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必须进行硬化,油脂的硬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造脂肪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现在,德国的许多餐馆自身就具备油脂分离技术,将”地沟油”分离出来的废油将被制成生物柴油.已知生物柴油是高级脂肪酸甲酯,可由油脂与甲醇通过酯交换反应生成新酯和新醇得到,酯交换过程可以表示为:

R1COOR2+R3OH→R1COOR3+R2OH.

又已知油脂与甲醇互不相溶,反应中若有游离脂肪酸和水,将妨碍酯的交换.目前常用的制备方法是碱催化法,用预处理过的地沟油(中性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步骤如下:

①将酯交换反应器做干燥处理,先向反应器中加入26.52g中性油,再称取40.00g正己烷(约61mL).

②称取甲醇4.60g(约5.8mL)放到锥形瓶中,然后称取0.20g氢氧化钠固体并使之溶解,然后加到反应器中.

③连接好反应装置.

④控制温度在60~65℃进行恒温加热,搅拌1.5到2小时.

⑤停止加热后,冷却,取出反应器,静置、分液,上层为生物柴油、正己烷和甲醇,下层主要为甘油.

⑥用温水洗涤制得的生物柴油3到4次.

⑦将水洗后的溶液倒入圆底烧瓶中,蒸馏,通过控制温度分别得到甲醇、正己烷,直至无液体蒸出后,烧瓶中剩余的液体主要为生物柴油.

(1)地沟油在预处理时需干燥、蒸馏操作的目的是;

(2)酯交换反应器由、、温度计、搅拌棒组成;

(3)步骤①中加入正己烷的作用是,步骤④可以采用方式进行恒温加热,步骤⑤中将上下层液体进行分离所需的主要仪器的名称是,确定步骤⑥中生物柴油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4)根据整个流程,分析由中性油制备生物柴油的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5)假设得到的中性油是油酸甘油酯,结构简式为:

.经上述实验后得到油酸甲酯15.40g,则该实验中生物柴油(全以油酸甲酯计量)的产率为%.

试卷答案

1.C

2.B

3.B

 

4.A

 

5.B

 

6.A

7.B

8.A

9.B

10.C

11.A

12.B

13.C

14.D

15.C

16.C

17.B

18.A

19.D

20.D

21.C

22.BC

23.C

24.D

25.C

26.

(1)C5H11O2NS;

(2)﹣COOH.

试题分析:

由结构简式可确定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以此确定分子式,青霉素氨基酸分子中含有﹣COOH、氨基和﹣SH,以此解答该题.

(1)由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分子式为C5H11O2NS,故答案为:

C5H11O2NS;

(2)羧基的结构简式为﹣COOH,故答案为:

﹣COOH.

27.

(1)淀粉或纤维素;

(2)CH2OHCHOHCHOHCHOHCHOHCHO;羟基、醛基;

(3)蓝;砖红色沉淀;

(4)C.

考点:

淀粉的性质和用途;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

分析:

(1)纤维素、淀粉的结构简式为(C6H10O5)n;

(2)纤维素、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葡萄糖中含醛基和羟基;

(3)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葡萄糖中含﹣CHO,能利用银氨溶液或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

(4)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

解答:

解:

(1)纤维素、淀粉的结构简式为(C6H10O5)n,故答案为:

淀粉或纤维素;

(2)纤维素、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则C6H12O6为葡萄糖,葡萄糖结构简式为: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含醛基和羟基,故答案为: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羟基、醛基;

(3)苹果中含有淀粉,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苹果中含有葡萄糖,葡萄糖中含﹣CHO,能利用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产生砖红色沉淀,故答案为:

蓝;砖红色沉淀;

(4)A.馒头中含有淀粉,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有甜味,故A错误;

B.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遇碘水不变蓝,故B错误;

C.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属于显色反应,不属于水解反应,故C正确;

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是皂化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

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明确淀粉水解及葡萄糖的检验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28.

(1)H2SO4;NaOH;Cu(OH)2;

(2)否;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应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3)加入碘水,看是否变蓝,若变蓝说明部分水解,若不变蓝说明水解完全.

解:

(1)淀粉需要在稀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所以A为H2SO4;得到的砖红色沉淀为氧化亚铜,说明试剂C为Cu(OH)2混悬液,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应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加入氢氧化铜悬浊液前需要用NaOH溶液中和,则B为NaOH,

故答案为:

H2SO4;NaOH;Cu(OH)2;

(2)由于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应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加入氢氧化铜悬浊液前必须加入NaOH溶液中和,

故答案为:

否;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应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3)淀粉遇到碘单质显示蓝色,所以向溶液中加入碘水,若变蓝说明淀粉没有完全水解,若不变蓝说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故答案为:

加入碘水,看是否变蓝,若变蓝说明部分水解,若不变蓝说明水解完全.

29.

(1)A 

(2)A (3)α-氨基酸

(4)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易被空气中O2氧化

对易氧化的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进行催化加氢

经氢化后的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解析 在豆浆中加入少量的石膏,能使豆浆凝结成豆腐,所以豆腐是一种蛋白质凝胶,它在人体内的作用为最终补充给人体的是氨基酸,故

(1)中A项正确;

(2)中A项正确。

(3)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α-氨基酸。

据甘氨酸的结构简式可写出它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因豆油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而变质,而油脂硬化是指对易氧化的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进行催化加氢,所得的产物即为硬化油,也叫人造脂肪。

30.

(1)除去游离脂肪酸和水,否则将妨碍酯的交换;

(2)三颈烧瓶、冷凝管;

(3)作溶剂,促进油脂与甲醇互溶;60~65℃的水浴加热;分液漏斗;蘸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用pH试纸测其酸碱性,若为中性则已洗净;

(4)正己烷、甲醇;

(5)57.8%.

 

【分析】

(1)反应中若有游离脂肪酸和水,将妨碍酯的交换;

(2)依据装置图分析可知酯交换反应器由三颈烧瓶、冷凝管、温度计、搅拌棒组成;

(3)已知油脂与甲醇互不相溶,正己烷是一种有机溶剂可以溶解油脂和甲醇使之混合均匀发生反应;控制温度在100℃以下选择水浴加热;步骤⑤中将上下层液体进行分离基本操作为分液,据此分析所需仪器;用温水洗涤制得的生物柴油3~4次,检验是否洗涤干净可以利用最后一次的洗涤液检查酸碱性设计;

(4)停止加热后,冷却,取出反应器,静置、分液,上层为生物柴油、正己烷和甲醇,下层主要为甘油,可知正己烷和甲醇可以循环使用;

(5)根据油酸甘油酯进行酯交换后与油酸甲酯的关系:

C57H104O6~3C19H36O2计算出理论产量,再计算产率.

【解答】解:

(1)反应中若有游离脂肪酸和水,将妨碍酯的交换,地沟油的预处理干燥、蒸馏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游离脂肪酸和水,否则将妨碍酯的交换,

故答案为:

除去游离脂肪酸和水,否则将妨碍酯的交换;

(2)依据装置图分析可知酯交换反应器由三颈烧瓶、冷凝管、温度计、搅拌棒组成,故答案为:

三颈烧瓶、冷凝管;

(3)生物柴油是高级脂肪酸甲酯,可由油脂与甲醇通过酯交换生成新酯和新醇得到,已知油脂与甲醇互不相溶,正己烷是一种有机溶剂可以溶解油脂和甲醇使之混合均匀发生反应;控制温度在60~65℃进行恒温加热应选择水浴加热;分液操作所需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用温水洗涤制得的生物柴油3~4次,检验是否洗涤干净可以利用最后一次的洗涤液检查酸碱性设计,蘸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用pH试纸测其酸碱性,若为中性则已洗净,

故答案为:

作溶剂,促进油脂与甲醇互溶;60~65℃的水浴加热;分液漏斗;蘸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用pH试纸测其酸碱性,若为中性则已洗净;

(4),停止加热后,冷却,取出反应器,静置、分液,上层为生物柴油、正己烷和甲醇,下层主要为甘油,可知正己烷和甲醇可以循环使用,

故答案为:

正己烷、甲醇;

(5)26.52g中性油的物质的量为

=0.03mol,根据C57H104O6~3C19H36O2可知理论生成油酸甲酯的物质的量为0.03mol×3=0.09mol,质量为0.09mol×296g/mol=26.64g;则产率为

=57.8%;故答案为:

57.8%.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和实验过程分析应用,涉及产率的计算,主要是题目信息的理解应用和盐类分析,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