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67844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docx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1.把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加入某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该尿液中含有(  )

A.酒精B.食盐C.葡萄糖D.醋酸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H3CH2CHCH3CH2CH(CH3)2的系统命名为3,5﹣二甲基己烷

B.正丁烷的二氯代物有6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乙醇在铜催化下加热可脱氢生成乙醛,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淀粉、纤维素属于糖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水解得到葡萄糖

3.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

C.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

D.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

4.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CH3CH3+Cl2

CH3CH2Cl+HCl

CH2=CH2+HCl→CH3CH2Cl

均为取代反应

B

由油脂得到甘油

由淀粉得到葡萄糖

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C

Cl2+2Br‾=2Cl‾+Br2

Zn+Cu2+=Zn2++Cu

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D

2Na2O2+2H2O=4NaOH+O2↑

Cl2+H2O=HCl+HClO

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

B.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与液溴、硝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C.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

D.聚合物

可由单体CH3CH=CH2和CH2=CH2加聚制得

6.实验是化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

主要仪器

试剂

A

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

分液漏斗、烧杯

Br2和CCl4混合物、蒸馏水

B

鉴别葡萄糖和蔗糖

试管、烧杯、酒精灯

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银氨溶液

C

实验室制取H2

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

锌粒、稀HNO3

D

测定NaOH溶液浓度

滴定管、锥形瓶、烧杯

NaOH溶液、0.1000mol·L-1盐酸

7.油脂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关于“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能用植物油萃取溴水中的溴

B.皂化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C.和H2加成后能提高其熔点及稳定性

D.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H4)2SO4和CuSO4溶液都能使蛋白质沉淀析出

B.苯酚与甲醛在酸性条件下生成酚醛树脂的结构简式为

C.醋酸和硬脂酸互为同系物,C6H14和C9H20也一定互为同系物

D.迷迭香酸的结构为

它可以发生酯化、水解、加成等反应

9.下列有机反应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甲烷与发生取代反应:

CH4+Cl2

CH3Cl+HCl

B.乙烯与Br2加成:

CH2=CH2+Br2→CH2Br=CH2Br

C.催化裂化:

C16H34

C8H16+C8H18

D.淀粉水解:

(C6H10O5)n+nH2O

nC6H12O6

10.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CH3CH3+Cl2

CH3CH2Cl+HCl

CH2=CH2+HCl→CH3CH2Cl

均为取代反应

B

由油脂得到甘油

由淀粉得到葡萄糖

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C

的一氯代物

有5种

D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

多肽

11.对维生素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需要的维生素除维生素D在太阳光照射下能在人体内合成,维生素A可由摄入的β﹣胡萝卜素转化而来以外,其它维生素都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B.根据溶解性的不同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

C.维生素对人体的生长和健康非常重要,故可大量服用人工合成的维生素

D.脂溶性维生素与脂类食物共食更有利于吸收

12.生活中遇到的某些现实问题,常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A.鱼虾放置时间过久,会产生令人不愉快的腥臭气味,应当用水冲洗,并在烹调时加入少量食醋

B.“酸可以除锈”“洗涤剂可以去油”都是发生了化学反应

C.被蜂蚁蛰咬会感到疼痛难忍,这是蜂蚁咬人的皮肤时将甲酸注入人体的缘故,此时,若能涂抹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减轻疼痛

D.苯酚溶液可用于环境消毒,医用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其原因均在于可以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13.下列各项中,左、右两边说明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14.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纤维素、淀粉、脂肪、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C.误食重金属盐而引起的中毒可服用大量豆浆或牛奶进行解救

D.脂肪能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

15.将淀粉水解,并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其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是()

①加热②滴入稀硫酸③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④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A.①→②→③→④→①B.②→①→④→③→①

C.②→④→①→③→①D.③→④→①→②→①

16.对①乙醇②淀粉③油脂④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②和③在人体内充分消化吸收时,③释放的能量更大

B.①能使④失去生理活性而变性

C.①可由②水解的最终产物反应制得

D.③和④在人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相同

17.下列涉及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酸的性质与乙酸类似,都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B.石油和植物油都是混合物,且属于不同类的有机物

C.乙醇转化为乙醛的反应有碳氧双键生成,属于消去反应

D.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18.关于汽油、甘油和花生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油脂B.都是混合物,无固定的沸点

C.都能浮在水面上D.只有花生油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9.现有一多肽,其化学式为C55H70O19N10,将其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甘氨酸

(H2N—CH2COOH),丙氨酸(CH3—CH—COOH),苯丙氨酸()

NH2

NH2

谷氨酸(HOOC—(CH2)2—CH—COOH),则该多肽中所含肽键的数目以及水解后得

到的谷酸和苯氨酸的数目分别是()

A.10,4,3B.10,3,4C.9,4,3D.9,3,4

20.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将“化学生物学提升为现代最大科学”的三位化学家,利用三人的研究成果,可以迅速地辨识蛋白质,制造出溶液中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空间影像.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误食重金属盐时,可以喝牛奶等解毒

  B.阿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蚕丝的主要成份是纤维素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析出,虽再加水,也不溶解

  D.浓硝酸溅到皮肤上,使皮肤呈现黄色是由于浓硝酸与皮肤发生了颜色反应

21.7.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B.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

C.动植物油脸是高分子化合物D.“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22.北京时间10月10日,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克比尔卡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经研究发现,大约一半的药物是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起作用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必需的蛋白质都可通过体内合成B.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

C.多肽是构成蛋白质的最基本单元D.含有三个肽键的多肽称为三肽

23.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C6Hl0O5)n+nH2O

nC6H12O6

淀粉(或纤维素)葡萄糖

B.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

C.CH2=CH2+Br2

CH2BrCH2Br

D.2CH3CH2OH+O2

2CH3CHO+2H2O

24.某期刊封面上有如下一个分子的球棍模型图

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键。

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模型图可代表一种(  )

A.卤代羧酸          B.酯       C.氨基酸             D.醇纳

25.历史上最早应用的还原性染料是靛蓝,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靛蓝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靛蓝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它的分子式是C16H10N2O2

C.该物质是高分子化合物

D.它是不饱和的有机物

26.某链状烃A的蒸汽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氧气的2.625倍,在一定条件下1molA与1molHCl加成只能得到Q1,1molA与1molH2加成可以得到烷烃P,P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只得到两种一氯代烃Q1和Q2。

(1)A的分子式为;

(2)Q1的结构简式为;

(3)在下图中,D1、D2互为同分异构体,E1、E2互为同分异构体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E1的同分异构体很多,其中属于酯类、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两种氢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5)E2的结构简式是;④的反应类型是

27.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某天然油脂A可发生下列反应:

已知:

A的分子式为C57H106O6。

1mol该天然油脂A经反应①可得到1molD、1mol不饱和脂肪酸B和2mol直链饱和脂肪酸C。

经测定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C∶H∶O=9∶16∶1。

(1)写出B的分子式:

▲。

(2)写出反频①的反应类型:

▲;C的名称(或俗称)是▲。

(3)近日,电视媒体关于“氢化油危害堪比杀虫剂”的报道引发轩然大波,反应②为天然油脂的氢化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化油又称人造奶油,通常又叫硬化油。

b.植物油经过氢化处理后会产生副产品反式脂肪酸甘油酯,摄入过多的氢化油,容易堵塞血管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c.氢化油的制备原理是在加热植物油时,加入金属催化剂,通入氢气,使液态油脂变为半固态或固态油脂。

d.油脂的氢化与油脂的皂化都属于加成反应。

(4)D和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8.(8分)病人输液用的葡萄糖注射液是葡萄糖(C6H12O6)的水溶液,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

利用标签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注射液中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

(2)配制上述lL溶液所需的仪器有:

量筒、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药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横线上填写所缺仪器的名称)

(3)在1L此溶液的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配制过程中加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把水吸出后再加水刚好至刻度线

B.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计算所得葡萄糖的质量

C.用胶头滴管加水时,仰视观察凹液面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切会导致结果偏低

D.容量瓶使用前未干燥,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29.现在,德国的许多餐馆自身就具备油脂分离技术,将”地沟油”分离出来的废油将被制成生物柴油.已知生物柴油是高级脂肪酸甲酯,可由油脂与甲醇通过酯交换反应生成新酯和新醇得到,酯交换过程可以表示为:

R1COOR2+R3OH→R1COOR3+R2OH.

又已知油脂与甲醇互不相溶,反应中若有游离脂肪酸和水,将妨碍酯的交换.目前常用的制备方法是碱催化法,用预处理过的地沟油(中性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步骤如下:

①将酯交换反应器做干燥处理,先向反应器中加入26.52g中性油,再称取40.00g正己烷(约61mL).

②称取甲醇4.60g(约5.8mL)放到锥形瓶中,然后称取0.20g氢氧化钠固体并使之溶解,然后加到反应器中.

③连接好反应装置.

④控制温度在60~65℃进行恒温加热,搅拌1.5到2小时.

⑤停止加热后,冷却,取出反应器,静置、分液,上层为生物柴油、正己烷和甲醇,下层主要为甘油.

⑥用温水洗涤制得的生物柴油3到4次.

⑦将水洗后的溶液倒入圆底烧瓶中,蒸馏,通过控制温度分别得到甲醇、正己烷,直至无液体蒸出后,烧瓶中剩余的液体主要为生物柴油.

(1)地沟油在预处理时需干燥、蒸馏操作的目的是;

(2)酯交换反应器由、、温度计、搅拌棒组成;

(3)步骤①中加入正己烷的作用是,步骤④可以采用方式进行恒温加热,步骤⑤中将上下层液体进行分离所需的主要仪器的名称是,确定步骤⑥中生物柴油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4)根据整个流程,分析由中性油制备生物柴油的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5)假设得到的中性油是油酸甘油酯,结构简式为:

.经上述实验后得到油酸甲酯15.40g,则该实验中生物柴油(全以油酸甲酯计量)的产率为%.

30.淀粉水解的产物(C6H12O6)用硝酸氧化可以制备草酸,装置如图所示(加热、搅拌和仪器固定装置均已略去):

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1∶1的淀粉水乳液与少许硫酸(98%)加入烧杯中,水浴加热至85℃~90℃,保持30min,然后逐渐将温度降至60℃左右;

②将一定量的淀粉水解液加入三颈烧瓶中;

③控制反应液温度在55~60℃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一定量含有适量催化剂的混酸(65%HNO3与98%H2SO4的质量比为2:

1.5)溶液;

④反应3h左右,冷却,减压过滤后再重结晶得草酸晶体。

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过程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6H12O6+12HNO3→3H2C2O4+9NO2↑+3NO↑+9H2O

C6H12O6+8HNO3→6CO2+8NO↑+10H2O

3H2C2O4+2HNO3→6CO2+2NO↑+4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加入98%硫酸少许的作用是:

(2)实验中若混酸滴加过快,将导致草酸产量下降,其原因是。

(3)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所用的试剂为。

(4)草酸重结晶的减压过滤操作中,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使用属于硅酸盐材料的仪器有。

(5)将产品在恒温箱内约90℃以下烘干至恒重,得到二水合草酸。

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称取该样品0.12g,加适量水完全溶解,然后用0.020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杂质不参与反应),此时溶液颜色变化为。

滴定前后滴定管中的液面读数如图所示,则该草酸晶体样品中二水合草酸的质量分数为。

试卷答案

1.C

2.A

3.A

4.B

5.C

6.B

7.B

8.B

10.BC

11.C

12.B

13.D

14.A

15.B

16.D

17.B

18.D

19.C

20.BC

21.C

22.B

23.C

24.C

25.C 

26.(15分)

(1)C6H12(2分)

(2)(CH3)2CClCH(CH3)2(2分)

(3)

(3分)

(4)2,(CH3)3CCOOCH3或CH3COOC(CH3)3(共4分,各2分)

(5)

(2分)加成反应(2分)

27.

(1)C18H32O2

(2)取代(或水解)硬脂酸(或十八烷酸、十八酸)

(3)D

(4)2C3H5(OH)3+6Na→2C3H5(ONa)3+3H2↑

28.

29.

(1)除去游离脂肪酸和水,否则将妨碍酯的交换;

(2)三颈烧瓶、冷凝管;

(3)作溶剂,促进油脂与甲醇互溶;60~65℃的水浴加热;分液漏斗;蘸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用pH试纸测其酸碱性,若为中性则已洗净;

(4)正己烷、甲醇;

(5)57.8%.

 

【分析】

(1)反应中若有游离脂肪酸和水,将妨碍酯的交换;

(2)依据装置图分析可知酯交换反应器由三颈烧瓶、冷凝管、温度计、搅拌棒组成;

(3)已知油脂与甲醇互不相溶,正己烷是一种有机溶剂可以溶解油脂和甲醇使之混合均匀发生反应;控制温度在100℃以下选择水浴加热;步骤⑤中将上下层液体进行分离基本操作为分液,据此分析所需仪器;用温水洗涤制得的生物柴油3~4次,检验是否洗涤干净可以利用最后一次的洗涤液检查酸碱性设计;

(4)停止加热后,冷却,取出反应器,静置、分液,上层为生物柴油、正己烷和甲醇,下层主要为甘油,可知正己烷和甲醇可以循环使用;

(5)根据油酸甘油酯进行酯交换后与油酸甲酯的关系:

C57H104O6~3C19H36O2计算出理论产量,再计算产率.

【解答】解:

(1)反应中若有游离脂肪酸和水,将妨碍酯的交换,地沟油的预处理干燥、蒸馏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游离脂肪酸和水,否则将妨碍酯的交换,

故答案为:

除去游离脂肪酸和水,否则将妨碍酯的交换;

(2)依据装置图分析可知酯交换反应器由三颈烧瓶、冷凝管、温度计、搅拌棒组成,故答案为:

三颈烧瓶、冷凝管;

(3)生物柴油是高级脂肪酸甲酯,可由油脂与甲醇通过酯交换生成新酯和新醇得到,已知油脂与甲醇互不相溶,正己烷是一种有机溶剂可以溶解油脂和甲醇使之混合均匀发生反应;控制温度在60~65℃进行恒温加热应选择水浴加热;分液操作所需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用温水洗涤制得的生物柴油3~4次,检验是否洗涤干净可以利用最后一次的洗涤液检查酸碱性设计,蘸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用pH试纸测其酸碱性,若为中性则已洗净,

故答案为:

作溶剂,促进油脂与甲醇互溶;60~65℃的水浴加热;分液漏斗;蘸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用pH试纸测其酸碱性,若为中性则已洗净;

(4),停止加热后,冷却,取出反应器,静置、分液,上层为生物柴油、正己烷和甲醇,下层主要为甘油,可知正己烷和甲醇可以循环使用,

故答案为:

正己烷、甲醇;

(5)26.52g中性油的物质的量为

=0.03mol,根据C57H104O6~3C19H36O2可知理论生成油酸甲酯的物质的量为0.03mol×3=0.09mol,质量为0.09mol×296g/mol=26.64g;则产率为

=57.8%;故答案为:

57.8%.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和实验过程分析应用,涉及产率的计算,主要是题目信息的理解应用和盐类分析,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30.

(1)淀粉水解的速度(或起到催化剂的作用)…2分

(2)温度过高、硝酸浓度过大,导致H2C2O4进一步被氧化…2分。

(3)碘水或KI-I2溶液…2分

(4)布氏漏斗、吸滤瓶(安全瓶、抽气泵不作为主要仪器)…2分

(5)无色突变为淡紫色且半分钟不褪色84.0%…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