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44790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3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

《《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docx

《铁路路基工程》练习册答案

铁路路基工程

练习册参考答案

习题一

一、填空

1、铁路路基是轨道的(基础),它承受着轨道和机车车辆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并将(荷载)向(路基)深处传递扩散。

2、路基工程包括路基的(本体)工程、路基(防护)工程、路基(排水)工程、路基(支挡)和(加固)工程,以及由于修建路基可能引起的(改河)、(改沟)等配套工程。

3、路基横断面图是指(垂直线路)中心线截取的截面。

4、路基面的宽度应根据(铁路等级)、(轨道类型)、(单线)、(双线)、(渗水土)、(非渗水土)、(道床厚度)、(路堤)、(路堑)等不同情况查找《规范》确定。

5、路基本体由(路基面)、(基床)、(边坡)、(路肩)、(基底)几分组成。

6、非渗水土和用封闭层处理的路基面应设路拱。

路拱的形状为(三角形)。

单线路基面路拱的拱高为(0.15m),一次修筑的双线路基路拱拱高为(0.20m),底宽等于(三角形)的宽度。

7、路基横断面的形式是因(地面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差异而不同,当前者(大于)后者,则须(挖方)方,修筑(路堑)。

8、路基的基床结构分为(表层)和(底层)。

9、Ⅰ铁路路基基床表层和底层其厚度分别为(0.6m)和(1.9m)。

10、一般路基路肩的宽度在Ⅰ线路的路堤为(≮0.8m),路堑为(≮0.6m);Ⅱ级线路的路堤为(≮0.6m),路堑为(≮0.4m);Ⅲ级线路的路堤为(≮0.4m),路堑为(≮0.4m)。

二、判断

1.路基面的形状是根据基床填料的渗水性及水稳定性而定的。

(√)

2.非渗水土和岩石的路基面为水平面。

(×)

3.站场内路基面的形状可根据站内股道数目的多少选用单坡形、人字坡或锯齿形,路基面的横向排水坡为2%~4%,并在低谷处设置排水设备。

(√)

4.有路拱路基和无路拱路基衔接时,自两者的衔接处起,在岩石或渗水土地段由非渗水土路基向渗水土路基顺坡,其过渡段长度不应小于10m。

(√)

5.对于非标准轨距的线路应根据计算确定路基面宽度。

(√)

6.滨河、河滩路堤的路肩高程应高出设计水位加壅水高度。

(×)

三、名词解释

 

1.路堤

当铺设轨道的路基面高于天然地面时,以填筑方式构成的路基为路堤。

2.路堑

当铺设轨道的路基面低于天然地面时,以开挖方式构成的路基为路堑。

3.半路堤

当天然地面横向倾斜,路堤的路基面一侧无填方时构筑的路基称为半路堤。

4.半路堑

当天然地面横向倾斜,路堑的路基面一侧无挖方时构筑的路基称为半路堑。

5.路基本体

在各种路基形式中,为了能按线路设计要求铺设轨道而构筑的部分,称为路基本体。

6.路基顶面

直接在其上面铺设轨道的面,称为路基顶面或简称路基面。

7.路肩

路基面两侧自道床坡角至路基面边缘的部分称为路肩。

8.基床

铁路路基面以下受列车动荷载作用和受水文、气候四季变化影响的深度范围称为基床。

9.边坡

在路堤的路肩边缘以下和在路堑路基面两侧的侧沟外,因填挖而形成的斜坡面,称为边坡。

四、简答

1、简述路基工程的特点?

答:

1)路基建筑在土石地基上并以土石为建筑材料;

2)路基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

3)路基同时受静荷载和动荷载的作用。

2、简述路基的建筑要求?

答:

1)路基必须平顺,路基面有足够宽度和上方限界;

2)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

3、路基断面的形式有那些?

答:

路堤、路堑、半路堤、半路堑、半堤半堑、不填不挖路基

4、什么是基床、基床结构?

答:

铁路路基面以下受列车动荷载作用和受水文、气候四季变化影响的深度范围称为基床。

路基的基床结构分为表层和底层。

5、简述路肩的作用?

答:

①保护轨道以下路基土体;

②防止路基面边缘土体坍落;

③养护维修作业中存放器具;

④埋置信号、标志等。

6、路肩的宽度如何确定?

答:

一般路基路肩的宽度在Ⅰ线路的路堤为≮0.8m,困难地段不小于0.6m;路堑为≮0.6m;Ⅱ级线路的路堤为≮0.6m,路堑≮0.4m;Ⅲ级线路的路堤为≮0.4m,路堑为≮0.4m。

7、路基顶面的形状有哪些?

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答:

路基顶面的形状有平面、拱面等。

非渗水土和用封闭层处理的路基面应设路拱。

渗水土和岩石(年平均降水量大于400mm地区的易风化泥质岩石除外)的路基面均为平面。

8、渗水土路基和非渗水土路基如何连接?

有路拱路基和无路拱路基衔接时,自两者的衔接处起,在岩石或渗水土地段由非渗水土路基向渗水土路基顺坡,其过渡段长度不应小于10m。

9、路基面的宽度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⑴区间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根据铁路等级、轨道类型、单线、双线、渗水土、非渗水土、路堤、路堑等因素查表确定。

⑵对于非标准轨距的线路应根据计算确定路基面宽度。

⑶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

10、曲线地段路基面为什么要加宽?

在曲线地段,由于曲线地段轨道的外轨设置超高、外侧道床加厚、道床坡脚外移,故曲线外侧的路基面应予以加宽,其加宽值可按照各级铁路的最大允许超高度计算确定。

曲线外侧路基面的加宽量应在缓和曲线内向直线递减。

11、路肩标高应满足哪些要求?

参考本节自学指导书部分。

12、土质路基和石质路基相连接时其两者路肩标高差如何计算?

△h=(h1-h1‘)+△

式中h1——非渗水土路基的道床厚度(m);

h1‘——渗水土路基的道床厚度(m);

△——轨下路拱高度(m)。

 

习题二

一、填空

1.根据土石的(颗粒组成)、(颗粒形状)、(塑性指数)及(液限)等,路基填料分为岩块、粗粒土和细粒土三大类。

按填料的性质和适用性可分为(五)组。

2.路基基床以下部位的填料,宜选用(A、B、C)组填料,当选用D组填料时,应采取(加固或改良)措施

3.铁路线路是一纵向延伸的条形构筑物,在相当长的范围内可以看成(应力)、(应变)均平行于横断面,不沿长度变化,所以,边坡稳定性检算可作为(平面应变)问题计算。

4.路堤的边坡形式和坡度应根据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高度)、(列车荷载)和(地基条件)等确定。

5.碎石类土、砂类土及其他土质边坡,当边坡没有完全设防护加固工程时,应在侧沟外侧设置不小于(1m)的平台。

二、选择填空

1.以下为优质填料的是(A)。

A:

A组填料B:

B组填料C:

C组填料D:

D组填料E:

E组填料。

2.边坡高度大于20m时,其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按现行规范有关规定并结合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最小稳定安全系数应为(D)。

A:

1.0~1.5B:

1.1~1.25C:

1.15~1.5D:

1.15~1.25

3.稳定安全系数的定义是(A)

A:

抗滑因素与滑动因素之比B:

滑动因素与抗滑因素之比

C:

抗滑因素与滑动因素之乘D:

抗滑因素与滑动因素之和

三、判断

1.填料为砂、石时,路堤失稳时的破裂面为曲面。

(×)

2.填料为细粒土或岩块时,路堤失稳时的破裂面为平面。

(×)

3.能使土体产生最大干重度的含水量称为最优含水量。

(√)

4.边坡高度不大于20m时,其边坡形式及坡度可查表确定。

(√)

5.边坡高度大于20m时,其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按现行规范有关规定并结合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最小稳定安全系数应为1.15~1.25。

(√)

6.不同底层组成的较深路堑,宜在边坡中部或地层分界处设置不小于2m的平台。

(√)

7.强风化及全风化的岩石路堑,可根据岩性及边坡高度不设平台。

(×)

8.边坡高度大于20m的硬质岩路堑,根据岩体结构、结构面产状、岩性,并结合施工影响范围既有建筑物的安全性要求,可采用适当的爆破技术。

(√)

9.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根据施工特点,宜采用分层开挖、分层稳定和坡脚预加固技术。

(√)

四、简答

1.土质路堑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根据什么确定?

答: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土的性质、边坡高度、排水措施、施工方法、并结合自然稳定山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及力学分析综合确定。

2.岩质路堑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根据什么确定?

答:

岩质路堑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岩性、边坡高度、施工方法,并结合岩体结构、结构面产状、风化程度和地貌形态以及自然稳定边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综合确定。

必要时可采用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检算。

3.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答:

⑴压实工具的压实功能;

⑵填料的粒径级配;

⑶压实层厚度;

⑷压实标准。

4.简述圆弧条分法边坡稳定性检算的步骤?

①绘出基线、设计边坡坡度:

高路堤或深路堑可设计2~3个坡度;

②按360线法找危险滑动圆弧的圆心,画圆弧;

③分条:

为了减小误差,每条宽度可在2~4m;

④分别计算每个分条的下滑力Ti和抗滑力Ni,求和∑Ti、∑Ni;

⑤代入稳定系数计算公式计算稳定系数k

⑥同样的方法计算其它各圆弧的K值,求最小K值,当K≥1.25时,此边坡是稳定的,否则重新设计。

习题三

一、填空

1.高速铁路要考虑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列车风)影响,其线间距要比普通线路的线间距大。

其大小取决于机车车辆(宽度)、(轨距)、高速列车相遇时产生的(风压)以及考虑将来铺设(渡线道岔)等条件。

2.我国高速铁路采用有碴轨道结构:

钢轨(60)kg/m;(Ⅲ)型轨枕,枕长(2.6m)、(1600~1680)根/km;道碴厚不小于(35)cm,碴肩宽(50)cm。

二、简答

1.简要说明高速铁路路基的特点?

答:

1)高速铁路路基的多层结构形式

2)控制变形是路基设计的关键

3)列车/线路整体系统的相互匹配

2.在高速铁路路基面设计时,其宽度要大于普通铁路路基面宽度,为什么?

答:

高速铁路要考虑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列车风影响,其线间距要比普通线路的线间距大。

其大小取决于机车车辆宽度、轨距、高速列车相遇时产生的风压以及考虑将来铺设渡线道岔等条件。

4.在动荷载作用下,路基动应力幅值与机车车辆运行情况、线路及其基础状态等有关,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

机车辆类型、轴重、运行速度、线路结构及状态、线路平面、纵断面、线路平顺情况、钢轨类型、轨枕类型及间距、道碴种类及厚度、路基土质及稳定程度等。

习题四

一、简答

1、简述地下水对路基的危害?

答:

⑴增加路基土体含水量,降低抗剪强度;

⑵地下水渗入基床,引起翻浆冒泥;

⑶地下水在边坡活动,引起边坡变形;

⑷地下水浸湿路堤下部,引起基底滑动;

⑸地下水在山坡活动,促进滑坡崩塌。

2、路基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

答:

充分调查、综合规划、经济适用、出口适当、因地制宜。

3、路基排水设备的类型有哪些?

答:

路基地面排水的主要设备:

排水沟、侧沟、天沟、跌水、缓流井、急流槽等。

路基地下水降低与排除的主要设备:

⑴明沟及排水槽;

⑵渗水暗沟;

⑶渗水隧洞;

⑷平孔排水;

⑸集水渗井。

5.水沟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①为防止水沟在涨水时漫溢,水沟深应适当高出设计水位≮0.2m。

②i的确定:

以沟壁材料不产生冲刷,沟中水流不淤积。

流速v<[v]冲v>[v]淤

③各段水沟因流量不同,其连接可先假定h或b相等,逐段设计。

④b不同的水沟相连时,应设过渡段,其长度≮5△b(两底宽差)。

⑤为保持农田和水土,水沟出口应妥善处理。

二、计算

1.有一路堑排水沟,水流及汇水流量如图所示:

要求排水沟ab段具有排水能力Qab=1m3/s,bc段具有排水能力Qbc=1m3/s,设沟底纵坡Iab=4%,Ibc=6%,用干砌片石加固,,粗糙系数n=0.025,水沟断面取梯形,边坡m1=m2=1,先要求两段水沟底宽相等,即bab=bbc=0.5m,求bc段水沟深度hbc=?

Q’ab=1m3/sQ’bc=1m3/s

↓↓↓↓↓↓↓↓↓↓↓↓↓↓↓↓↓↓↓↓↓

abc

解:

ab段设R<1y=1.5

y=0.237k=2

a=0.370Amin=1.24

h=0.895ρ=3.032R=0.409<1与假设相符

c=32.362v=1.602Q=2.013基本符合

干砌片石[v]冲=2.5m/s>1.6可用此材料

[v]淤=0.535m/s<1.6

∴bc段沟深b点:

0.714+0.25=0.964≈1.0m

c点:

0.895+0.25=1.145≈1.15m

 

习题五

一、填空

1.种草适用于边坡坡度缓于(1:

1.25)的土质

2.种植灌木树种应选择(容易成活)、(根系发达)的灌木。

3.坡面的补强及加固措施包括:

(喷浆)、(抹面)、(勾缝)、(灌浆)等。

4.抹面适用于易风化的(粘土岩)类边坡。

5.喷浆适用于岩性(不同)、(堑坡稳定)、地下水(不发育)、边坡(干燥)但(陡峻)的边坡。

6.干砌片石护坡适用于不陡于(1:

1.25)的土质(包括土夹石)的边坡,且少量地下水渗出的情况。

7.浆砌片石护坡适用于不陡于(1:

1)的各类(岩质)和(土质)边坡,厚度一般为:

(0.3~0.4)m。

8.浆砌片石护墙适用于各类(土质边坡)和(易风化剥落)且破碎的(石质)边坡,用以防治较严重的边坡坡面(变形),常作为边坡加固措施。

9.软硬岩层相同的路堑边坡应根据岩层情况采用(全部)防护或(局部防护)措施。

10.当浆砌片石护墙高度大于12m、浆砌片石护坡和骨架护坡高度大于18m时,宜在适当的高度处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宜小于(1m)。

11.浆砌片石护墙、护坡的基础应埋置在路肩线以下不小于(1m),并不能高于(侧沟砌体)底面。

当地基为冻胀土时,应埋置在冻结深度以下不小于(0.25m)。

12.封闭式的坡面应在防护砌体上设(泄水孔)和(伸缩缝)。

当坡面有地下水出露时,应(采取措施)将水引出。

13.土质和易风化岩石的深路堑边坡,宜在坡脚处设置(挡土墙),以降低边坡高度。

二、简答

1、简述路基防护类型、作用及适用条件?

答:

1.植物防护

⑴铺草皮

适用范围和条件:

边坡坡度缓于1:

1.25的土质。

⑵种草:

适用于边坡坡度缓于1:

1.25的土质

⑶种树:

种植灌木树种应选择容易成活、根系发达的灌木。

2.坡面的补强及加固

⑴抹面:

适用于易风化的粘土岩类边坡。

⑵喷浆:

适用于岩性不同、堑坡稳定、地下水不发育、边坡干燥但陡峻的边坡。

⑶土工合成材料复合防护

3.砌石护坡

⑴干砌片石护坡:

适用于不陡于1:

1.25的土质(包括土夹石)的边坡,且少量地下水渗出的情况。

⑵浆砌片石护坡:

适用于不陡于1:

1的各类岩质和土质边坡,厚度一般为:

0.3~0.4m。

⑶浆砌片石骨架或混凝土骨架护坡

⑷浆砌片石护墙:

适用于各类土质边坡和易风化剥落且破碎的石质边坡,用以防治较严重的边坡坡面变形。

常作为边坡加固措施。

2、什么是边坡绿色防护技术?

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是对路基坡面采取种植植物或种植植物与工程防护(土工合成材料、浆砌片石骨架、混凝土框架、坡脚矮挡墙等)相结合的边坡坡面防护措施。

习题六

一、名词解释

 

1.软土

软土一般是指主要由细粒土组成的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大于或等于液限、抗剪强度低、压缩性大和具有灵敏结构性的软弱土层。

2.多年冻土

凡是土温等于或低于零摄氏度、且含有冰的土(石)称为冻土。

这种状态保持三年或三年以上者,称为多年冻土。

3.软土填筑临界高度

按地基土仅承受快速施工中形成的路堤荷载而得出。

4.软土设计临界高度

软土地基除承受快速施工中形成的路堤荷载外,还应加上列车和轨道荷载,由此得出的临界荷载为设计临界荷载。

5.人工地基

人工地基是在软土地基内设置各种材料制成桩,构成复合地基,或将地基土换成性能良好的土料,以保证路基稳定的一类方法。

6.热融坍塌

由于自然营力或人为活动,破坏了有地下冰分布的斜坡的热平衡状态后,地表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融冻界面成牵引式而形成的滑坍称为热融坍塌。

7.冻土沼泽

多年冻土层地表因受积雪及地表水的影响,在平坦与低洼地形成沼泽。

8.挤密砂桩

将砂桩打入软土地基,挤密软弱土层,形成的复合地基。

9.碎石桩

碎石桩的结构与砂桩相同,桩身由碎石充填,其加固机理与砂桩不同的是它不是挤密而是置换。

10.排水砂井

砂井是由打桩机击入钢管,或用高压射水、爆破等方法在地基中形成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孔眼,在其中灌以中粗砂而成。

11.袋装砂井

袋装砂井是在合成材料编织袋内充填中粗砂,装入地基孔内,以加速地及排水固结。

12.塑料排水板法

塑料排水板法是将预制的带状塑料排水板用插板机将其竖直插入土中,形成类似砂井的排水通道,使水沿着排水板的通道逸出,从而加固地基土的方法。

13.排水砂垫层

排水砂垫层是在路基底部的地面上铺设一层砂垫层,其作用是在软土层顶面增加一个排水面。

14.反压护道

反压护道是通过在路堤两侧填筑一定宽度和高度的护道其反压作用,防止地基破坏,保证路堤稳定的一种有效工程措施。

15.粉体喷射搅拌法

粉体喷射搅拌法是以生石灰粉或水泥等粉体材料通过特制的施工机械,用压缩空气将粉体呈雾状喷入土中,使粉体与原软土搅拌形成石灰(或水泥)粘土混合的柱体。

他的强度大,水稳定性好,可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减小沉降量和增加路堤稳定。

二、填空

1.习惯上常把(淤泥)、(淤泥质土)、(软粘性土)总称为软土,而把(有机质)含量很高的(泥炭)、(泥炭质土)总称为泥沼。

2.因为软土是在(水下沉积)中形成的,所以,除了形成后因水位下降而使表土干硬成硬壳外,水位以下的软土则常处于(饱和)状态。

3.路堤超过临界高度时,为确保路堤在施工和运营期的安全使用,必须进行路堤和地基的(加固处理)。

4.选用碎石桩材料时若考虑(级配),则形成的桩能起(排水砂井)的作用,因而它也能提高土的(抗剪强度)。

5.砂井顶面铺设厚度不大的(砂垫层)以连通砂井,构成完整的地基排水系统。

6.软土地基设置砂井后,改善了地基的(排水条件),在附加荷载作用下,(排水固结)过程大大加快,(地基强度)迅速提高,因而也增大了地基(承载力)与路堤的(稳定性)。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软土地区路堤临界高度?

答:

软土地区路堤临界高度包括软土填筑临界高度和软土设计临界高度。

软土填筑临界高度是指按地基土仅承受快速施工中形成的路堤荷载而得出。

软土设计临界高度是指软土地基除承受快速施工中形成的路堤荷载外,还应加上列车和轨道荷载,由此得出的临界荷载为设计临界荷载。

2.软土地基加固方法有哪些?

1)改变路堤本身的结构形式,对地基不作处理,如反压护道、柴排、铺设土工织物等;

2)排水固结,提高地基软土的强度,如排水砂井、排水砂垫层等;

3)人工地基,如换土、侧向约束、碎石桩、加固土庄等;

4)综合加固,如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路基荷载压重法、水泥土加固法等。

3.多年冻土地区有哪些不良地质现象?

答:

地下冰;冰锥;冰丘;热融坍塌;热融沉陷和热融湖;冻土沼泽。

4.简述软土地区施工观测范围?

答:

接近或超过临界高度的路堤;采用砂垫层、排水砂井加固的路堤;必须进行试压或预压的桥头路堤及采取加固较高措施的较高的路堤;超过设计允许填土速度施工的路堤;对全面施工有指导意义的代表性的路堤都在施工观测范围。

5.简述软土施工观测项目?

答:

人工巡回观测地表变化;边桩位移观测;地面沉降观测;孔隙水压力仪观测;十字板剪切试验。

6.简述软土地区路堤施工控制内容?

答:

施工组织设计;提前安排施工;填筑材料选择;足够的天然护道宽度;路堤和地基预留沉落量;试压或预压;堤顶不宜堆重物;两侧设置排水沟。

习题七

一、名词解释

1.滑坡

滑坡——是指在一定的地形地质条件下,受各种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山坡上的不稳定土(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内部某一软弱面(带)作整体的、缓慢的、间歇性的滑动的现象。

2.浸水路堤

浸水路堤是指设计水位以下受水浸泡的滨河路堤、河滩路基和穿越积水洼地、池塘等地段的路堤。

3.黄土

黄土是指第四纪以来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陆相沉积的一种特殊土,土颗粒成分以粉粒为主,富含钙质、呈棕黄、灰黄或黄褐色

4.膨胀土

膨胀土是指主要由亲水矿物组成,具有吸水膨胀、软化、崩解和失水急剧收缩开裂,并能产生往复变形的粘性土。

二、填空

1.对于膨胀土来说,击实土的膨胀势远比原状土为(大),密度越高,膨胀量与膨胀力越(大)。

2.滑坡是指在一定的地形地质条件下,受各种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山坡上的不稳定土(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内部某一(软弱面)作(整体)的、(缓慢)的、(间歇性)的滑动的现象。

3.抗滑挡墙施工前要做好(地面排水),避免因开挖基坑而引起基坑积水,妨碍施工。

为了不恶化滑体稳定,基坑应(分段跳槽)开挖。

4.把锚杆(索)加在抗滑桩上可改善抗滑桩的(受力状态),减少桩身(内力)和(变位),从而达到和减小桩的(断面)和(埋深),并增大桩的(抗滑能力)的作用。

三、选择填空

1.对于原状黄土的抗剪强度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水平方向的强度大于垂直方向的强度,45º方向的强度居中

B、垂直方向的强度大于水平方向的强度,45º方向的强度居中

C、45º方向的强度大于垂直方向的强度,水平方向的强度居中

D、水平方向的强度大于45º方向的强度,垂直方向的强度居中

2.黄土不具备下列哪些特性(D)。

A渗水性B崩解性C湿陷性D保温性

3.膨胀土不具备下列哪些特性(B)。

A胀缩性B渗透性C裂隙性D超固结性

4.软土的天然孔隙比大于等于(A)。

A1.0B3C5D10

5.下面保温性能最好的材料是(C)。

A砂土B黏土C炉灰D粉土

四、判断

1.膨胀土的崩解性与其起始湿度无关。

(×)

2.一般干燥膨胀土崩解缓慢且较完全。

(×)

3.潮湿膨胀土崩解迅速且不完全。

(×)

4.膨胀土大多有超固结性。

(√)

5.由于黄土具有大孔隙及垂直节理等特殊构造,故其垂直方向的渗透性较水平方向为大。

(√)

6.具有天然含水量的黄土在干燥后,水平方向的收缩量比垂直方向的收缩大。

(√)

7.抗滑挡土墙是整治滑坡常用的有效措施之一,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支撑渗沟结合使用。

(√)

五、简答题

1.膨胀土路基的主要病害有哪些?

答:

 

2.黄土的主要工程特性是什么?

它对路基稳定性有何影响?

答:

⑴颜色以黄色为主

⑵粉粒含量55%以上

⑶孔隙比在1.0左右

⑷富含碳酸钙和结核

⑸无层理,垂直解理发育

⑹易融蚀冲刷和湿陷

使路基产生下沉、坍塌等剪切破坏。

3.简述滑坡危害及主要治理措施?

答:

滑坡危害:

滑坡可使交通中断、河流堵塞、厂矿摧毁、村镇掩埋、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滑坡治理措施:

滑坡排水和防护工程——调节和排除地表水、排除地下水、岸坡防护工程。

抗滑支挡工程——抗滑挡土墙、抗滑桩群、锚索工程。

其他工程措施——滑体减重与加压、改善滑带土的性质。

4.简述浸水路基分类及工程特点?

答:

分类

工程特点

滨河及河滩路堤

1、承受渗透压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