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44966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

《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docx

必修教材文言复习精练

必修一

【教材篇目】《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烛之武退秦师》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无能为也已____通____,

(2)共其乏困____通____,

(3)秦伯说____通____,

(4)失其所与,不知____通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且贰于楚也

(2)朝济而夕设版焉

(3)何厌之有

(4)唯君图之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

;今义:

旅行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

;今义:

尊称别人的妻子或已婚的妇女。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

;今义:

泛指主人。

4.解释下列常用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1)许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潭中鱼可百许头

(2)鄙

越国以鄙远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蜀之鄙有二僧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3)敝

因人之力而敝之

摄敝衣冠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夜缒而出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3)越国以鄙远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5)因人之力而敝之

6.解释下列常见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

(1)之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行李之往来

④子犯请击之

⑤辍耕之垄上

⑥顷之未发

⑦夫晋,何厌之有

(2)以

①以乱易整,不武

②敢以烦执事

③越国以鄙远

④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⑤阙秦以利晋

⑥焉用亡郑以陪邻

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是寡人之过也

(2)以其无礼于晋

(3)夫晋,何厌之有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译文: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译文:

●《荆轲刺秦王》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____通____,

(2)往而不反者____通____,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____通____,

(4)卒起不意____通____,

(5)秦王方还柱走____通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2)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3)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4)唯大王命之

(5)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6)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7)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

;今义:

贫穷。

(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古义:

;今义:

鼻涕。

(3)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

;今义:

货币。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古义:

;今义:

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4.解释下列常用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1)见

见陵之耻

图穷而匕首见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2)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笑武阳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樊於期及前曰

(2)使使以闻大王

(3)皆白衣冠以送之

(4)乃朝服

(5)函封之

(6)太子迟之

(7)群臣怪之

(8)则秦未可亲

6.解释下列常见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

(1)而

①自引而起

②荆轲和而歌

③今行而无信

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⑤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⑥吾恂恂而起

(2)乃

①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②樊於期乃前曰

③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④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⑤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⑥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常痛于骨髓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3)群臣侍殿上者

(4)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译文: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译文:

●《鸿门宴》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皆为龙虎,成五采____通____,

(2)距关,毋内诸侯____通____,

(3)张良出,要项伯____通____,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通____,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通____,

(6)令将军与臣有卻____通____,

(7)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____通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2)卮酒安足辞

(3)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4)旦日飨士卒

(5)鲰生说我曰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

;今义:

结婚的事,男女结成夫妻关系。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

;今义:

副词,很。

4.解释下列常用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1)军

沛公军霸上

为击破沛公军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2)谢

乃令张良留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不?

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素善留侯张良

(2)籍吏民,封府库

(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4)此亡秦之续耳

(5)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6)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7)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6.解释下列常见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

(1)为

①为击破沛公军

②君为我呼入

③为之奈何

④若属皆且为所虏

⑤何辞为

(2)因

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②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③不如因善遇之

④因招樊哙出

⑤因言曰

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欲呼张良与俱去

(2)大王来何操

(3)沛公安在

(4)吾属今为之虏矣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译文: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

【总结】

 

必修二

【教材篇目】《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

●《兰亭集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列坐其次

(2)足以极视听之娱

(3)信可乐也

(4)向之所欣

2.解释下列常用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1)引

引以为流觞曲水

将军夜引弓

(2)一

一觞一咏

俯仰一世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3)临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居高临下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4)致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5)修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是日也

古义:

;今义:

判断词;对,正确。

(2)有感于斯文

古义:

;今义:

常指“文化”“文人”;文雅。

4.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群贤毕至

(2)少长成集

(3)映带左右

(4)-觞一咏

(5)引以为流觞曲水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

(2)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

之于怀。

译文;

●《赤壁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凌万顷之茫然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3)山川相缪

(4)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苟非吾之所有

(6)纵一苇之所如

(7)知不可乎骤得

(8)而卒莫消长也

(9)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解释下列常用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1)危

正襟危坐而问客日

危言耸听

(2)属

举酒属客

序属三秋

(3)如

纵一苇之所如

如泣如诉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海内晏如

(4)适

而吾与子所共适

始适还家门

适长沙

然其名尊者,以适于时也

(秦王)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

而适类于予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七月既望

古义:

;今义:

希望,愿望。

(2)冯虚御风

古义:

;今义:

空虚,虚假。

(3)纵一苇之所如

古义:

;今义:

表列举,如同、适合。

(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

____;今义:

容颜漂亮的女子。

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歌窈窕之章

(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3)下江陵

(4)顺流而东也

(5)侣鱼虾而友麋鹿

(6)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译文: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文:

●《游褒禅山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2)其文漫灭

(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4)有碑仆道

(5)夫夷以近

2.解释下列常用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1)观

古人之观于天她、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2)道

有碑仆道

何可胜道也哉

策之不以其道

(3)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

皆披发文身

(4)名

莫能名者

有仙则名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

;今义:

数字,十加一。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

;今义:

程度副词,很、十分。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

;今义:

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

(3)火尚足以明也

(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5)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6)则其至又加少矣

(7)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译文: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

6.解释下列常见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

(1)于

①当其欣于所遇

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④月出于东山之上

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2)其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⑤其孰能讥之乎

(3)以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可以无悔矣

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4)虽

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②虽一毫而莫取

7.将下面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句子归类。

①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②侣鱼虾而友麋鹿

③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④耳得之而为声

⑤扣舷而歌之⑥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⑦穷山之高而止⑧箕踞而骂

⑨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⑩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A.表示修饰关系的

B.表示承接关系的

C.表示并列关系的

D.表示转折关系的

8.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3)当其欣于所遇

(4)不能喻之于怀

9.将下列句子按要求归类。

⑴固一世之雄也⑵而又何羡乎

⑶月出于东山之上⑷客有吹洞箫者

⑸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⑹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⑺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⑻而今安在哉

⑼寄蜉蝣于天地⑽渺渺兮予怀

⑾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⑿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⒀然力足以至焉⒁有志者,不随以止也

⒂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1)判断句

(2)宾语前置句

(3)介宾短语后置句

(4)定语后置句

(5)被动句

(6)主谓倒装句

(7)省略句

必修三

【教材篇目】《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寡人之于国也》

1.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直不百步耳____通____,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____通____,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____通____,

(4)涂有饿莩____通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河内凶

(2)不违农时

(3)数罟不入(水夸)污池

(4)涂有饿莩

(5)非我也,岁也

(6)谨庠序之教

(7)申之以孝悌之义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河内凶

古义:

;今义:

泛指河流。

(2)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

;今义:

泛指行走。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古义:

;今义:

保养身体。

4.解释下列常用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1)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舜发于畎亩之中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加

邻国之民不加少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万钟于我何加焉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属于活用的,指出其用法。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养生丧死无憾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5)谨庠序之教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7)填然鼓之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文: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译文:

●《劝学》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輮以为轮____通____,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____通____,

(3)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通____,

(4)君子生非异也____通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金就砺则利

(3)不积跬步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

;今义:

学识渊博。

(2)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

;今义:

坏人的党羽、帮凶。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

;今义:

托付;把感情、理想、希望

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4)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

;今义:

双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4.解释下列常用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I)绝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佛印绝类弥勒

(2)假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愿大王少假借之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属于活用的指出其活用类型。

(1)故木受绳则直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文: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

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过秦论》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合从缔交____通____,

(2)倔起阡陌之中____通____,

(3)赢粮而景从____通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2)氓隶之人

(3)然秦以区区之地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以致天下之士

古义:

;今义:

连词,用在因果复句中表结果的分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

;今义:

山东省。

(3)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古义:

;今义:

泛指河流。

(4)国家无事

古义:

;今义:

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

4.解释下列句中的“道”。

①有碑仆道

②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③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

④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⑤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⑥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⑦不足为外人道也

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3)天下云集响应

(4)序八州而朝同列

(5)外连衡而斗诸侯

(6)吞二周而亡诸侯

(7)却匈奴七百余里

(8)会盟而谋弱秦

(9)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10)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1)以愚黔首

(12)赢粮而景从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文: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译文: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文:

●《师说》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_通____,

(2)或师焉,或不焉____通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句读之不知

(2)君子不齿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今义:

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小学而大遗

古义:

;今义:

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3)吾从而师之

古义:

;今义:

表目的和结果的连词。

4.解释下列句中的“传”的音义。

①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舍相如广成传舍

⑤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而耻学于师

(2)小学而大遗

(3)孔子师郯子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译文: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文:

7.解释下列常见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

(1)之

①填然鼓之

②王道之始也

③五亩之宅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

(2)而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④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⑤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⑥蟹六跪而二螯

(3)其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②其皆出于此乎

③吾未见其明也

④其可怪也欤

(4)则

①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5)以

①请以战喻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③以五十步笑百步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

⑤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⑥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⑦以为轮,其曲中规

⑧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8.指出下列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寡人之于国也

(4)则移其民于河东

(5)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6)燕王欲结于君

(7)业精于勤,荒于嬉

(8)归璧于赵

9.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给予归类。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③不拘于时,学于余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⑤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⑦輮以为轮

(1)判断句

(2)定语后置句

(3)宾语前置句

(4)被动句

(5)省略句

【总结】

 

必修四

【教材篇目】《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臣愿奉璧往使____通____,

(2)召有司案图____通____,

(3)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____通____,

(4)拜送书于庭____通____,

(5)可予不____通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窃计欲亡走燕_

(2)使人遗赵王书

(3)曲在于赵

(4)均之二策

(5)臣请完璧归赵

(6)相如奉璧奏秦王

(7)礼节甚倨

(8)不如因而厚遇之

(9)左右欲刃相如

(10)秦王不怿

(11)位在廉颇之右

(1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璧有瑕,请指示王

古义:

;今义:

指示下级或晚辈的话或文字。

(2)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古义:

;今义:

向前行进。

(3)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义:

;今义:

国家、政府、党派、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达意见以便宣传号召的公告。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

;今义: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