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考点汇编川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47223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考点汇编川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考点汇编川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考点汇编川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考点汇编川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考点汇编川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考点汇编川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考点汇编川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考点汇编川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考点汇编川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考点汇编川教版.docx

《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考点汇编川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考点汇编川教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考点汇编川教版.docx

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考点汇编川教版

专题五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一、

1、《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性质

2、《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①②③④

3、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②③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签订者

2、《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①②③④

3、《马关条约》的危害:

①②③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

2、《辛丑条约》的内容①②③④

 4《辛丑条约》的危害:

①②③④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悲凉三部曲”

侵华战争

时间

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开始沦为

甲午战争

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专题六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第5课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1、洋务运动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洋务运动的时间:

19世纪_______年代到___________年代。

3、洋务运动前期的内容:

洋务派提出____的口号,创办近代____工业。

典型的军事工业有:

A_________创办的、B和创办的、C创办的

4、洋务运动后期的内容:

洋务派打出_____”的旗号,又兴办了一批______企业。

规模较大的有A、李鸿章创办的______________和,

B、张之洞创办的____________和等。

5、洋务派兴办了__________等一批新式学堂

6、洋务派还筹建了______、和三支海军。

7、、性质: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8、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洋务运动没能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

但它①②

③④

第7课 辛亥革命(1911年)和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1月1日)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时间地点:

______年成立于__________。

(2)领导人:

_____________。

(3)机关刊物:

《__________》

(4)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性质:

中国同盟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党。

2.三民主义:

在《民报》发刊词中①孙中山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简称____________。

②三民主义的作用:

成为____________领导__________的指导思想。

3、武昌起义:

在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的推动下______年10月10日,_____新军的革命士兵,在革命党人领导下发动起义,史称“________”。

4、中华民国的成立:

①_______年1月1日,__________在南京宣誓就职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②中华民国以_____为首都,改用公历,以_________纪元,1912年为民国_______年。

③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________制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____________》。

5、辛亥革命的评价:

①.性质: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革命。

②.辛亥革命的功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课   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

________年,__________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__》后改为《》。

2.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前期(十月革命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期(十月革命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918年,_________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①②

专题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9课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一)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1919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四运动的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其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3.五四运动的经过:

第一阶段(前期):

1919年5月4日-6月3日,中心在__________,主力是______;

第二阶段(后期):

1919年6月5日以后,中心在_____,主力是_________,标志着

4.五四运动的结果: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具体表现在):

①②

③_5.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①②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时间与地点:

_____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在___秘密举行,后移至嘉兴_______。

出席的代表有、等。

2.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

①党的中心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

党的最高奋斗目标是

②大会选举___________担任中央局书记。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1927年8月1日)

(一)南昌起义

1.时间:

_____年8月1日。

2.领导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

3.南昌起义历史意义:

①②

③8月1日成为___

第12课 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一).遵义会议

(1)时间:

________年1月。

(2)内容:

①,②,③增选_________为政治局常委。

(3)意义:

①遵义会议结束了,②确立了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_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专题八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3课  抗日救亡运动

(一)九一八事变 

1.经过:

______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策划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北郊______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炮击。

占领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日本发动了抗日战争,中国开始了。

2.结果:

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政府实行_________政策,不到半年,_________,日本扶植___________在东北建立_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

(二)西安事变

1.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

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日清晨,_____________派兵逮捕了蒋介石,实行,历史上称为“_______事变”,又称“__________事变”。

3.结果:

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________________出发,主张,并派调停。

西安事变得到。

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4课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1937年7月7日)

(一)卢沟桥事变

___年__月____日,日本侵略军向驻北平西南宛平县城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挑起了日本_侵华战争,这就是“____事变”,又称“____事变”。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_________的序幕。

(二)南京大屠杀 

1、___年___月___日,日军攻陷____。

在___个星期之内,日军屠杀中国同胞达_多万人,其中有人被集体屠杀。

国家把每年的月作为定为国家公祭日。

第15课  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

(一)台儿庄战役(国民党在徐州会战期间取得的胜利)  

1、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国民政府组织会战。

_____指挥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歼敌一万余人,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2、台儿庄战役的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百团大战(共产党)  

1.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

____________年8月至12月

3规模:

105个团约20万人。

4.指挥:

_______________

5.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6课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

 

(一)1、(时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间)

正式签订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回到祖国怀抱。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A、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各族人民

,B、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是,

是取得抗战的。

C中国的抗战也得到了

支持。

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雪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折点。

中华民族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也空前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九人民解放战争近代科技文化

第17课  全面内战的爆发(1946年6月)

(一)挺进大别山:

   _______年6月,____、_____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开辟了______根据地,揭开了人民解放军的序幕。

第18课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崩溃

(二)三大战役  

1、1948年,中共中央果断做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决策。

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____________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

2.三大战役简况  (地图见课本P118)

战役名称

指挥

时间

战果

作用

 

五前委是

 

 

(2)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

三大战役共消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人,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赖以发动内战的精锐部队,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

 (三)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  

1.渡江战役:

_________年4月21日至4月23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西起江西_____________东到。

2.国民政府的垮台:

1949年__月__日,南京的解放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22

年统治的覆灭。

第19课 中国近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一)、张謇兴办实业

①背景:

甲午战争失败后,弃官回乡,走上了的道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先后创办了等企业。

张謇主张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还提出了“___________”的口号。

②创办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_______和中国第一座博物馆----_______。

第22课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成就

1.魏源与《海国图志》

(1)时间:

魏源在鸦片战争期间编成了《海国图志》。

(2)《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编书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即学习西方的长处,用以抵抗西方的侵略。

(4)“师夷长技”的具体做法:

主张设厂制造舰船、枪炮,学习西方养兵练兵的方法,培养掌握西方技术的人才,鼓励学习科学技术,改革以科举考试取士的制度,设立翻译馆,翻译介绍西方书籍。

(5)《海国图志》地位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严复和《天演论》

严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极力宣传思想,他译述的英国生物学家的

(1)《天演论》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演论》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