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50334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鲁教版.docx

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鲁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初一中国历史第七册(下)第一单元复习课。

作为复习课,主要运用学习即温故知新、找联系、逐步建构意义、在互动中生成新知识等教学理论,引导初中学生再现再认历史知识,寻找事实依据说明基本观点,建构知识,学会历史复习的基本方法。

为此,本设计力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在个人对知识理解基础上,开展系列活动,通过互动反馈,促进历史思维进一步发展。

教学目的

通过设计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历史复习的基本方法。

在学生初步了解单元基础知识前提下,通过引导学生模拟导游身份设计该段历史的旅游行程,介绍隋唐社会风貌,培养想象再现再认历史知识能力;通过概括隋唐时代特点,培养寻找事实依据说明观点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示意图”方式,梳理单元重点知识,学习发掘知识内在联系、建构知识的能力;通过生生、师生评议与问题讨论等互动合作学习,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获取经验和启示。

重点难点

重点:

(知识)“开放”与“繁荣”的表现及相互关系;(能力)通过想象再现历史事实;概括隋唐时代特点,寻找事实依据说明特点;运用图示法概括历史知识

难点:

(知识)“开放”与“繁荣”的表现及相互促进关系,可运用图示法投影展示;(能力)如何使用图示法概括历史事实?

可通过展示、评议启发学生发现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知识)把抽象知识情感形象化:

在初步了解隋唐历史知识基础上,让学生以导游身份、大胆想象、运用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再现历史事实;

(能力)把思考触角伸向知识内在联系,发展历史思维:

寻找事实依据说明个人观点;绘制并展示知识示意图,运用知识示意图概括历史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与理性融合,获取经验启示:

通过师生评议、问题讨论等互动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客观评价同学作品和历史事实,获取经验启示。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计算机

课前准备

1.教师发放总复习提纲,学生在自己单元复习基础上,从单元复习内容中(杰出人物、历史故事、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小组合作设计专题旅游计划;

2.学生梳理单元重点知识,发掘知识内在联系,独立绘制知识示意图(参课本P135页):

隋朝运河示意图

唐朝著名皇帝政绩示意图

唐朝与各族关系示意图

唐朝工商业发展示意图

隋唐科技文化成果示意图

3.学生在整理知识基础上,独立发现问题,提出3个问题,并尝试找到答案。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复习第一单元“隋唐”的历史。

首先,我想同学们以导游的身份,设计一个旅游计划,带领我们回到过去,感受它的时代特色。

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判断他们的旅游计划在大胆想象的同时,有无违背历史事实,整体表达和表现效果如何。

二、导游活动:

引发兴趣,进入学习情境:

1.学生:

请2个小组派代表轮流上台介绍旅游计划

2.学生评议:

你对他们的设计与表演有什么看法?

三、教师设问展开互动学习活动:

1.你能用简单的字、词、句来概括隋唐的时代特点吗?

2.你用哪些事实依据来说明你的观点?

(例:

可用“开放与繁荣”示意图引导)

3.你能否用知识示意图来概括本单元知识?

(请几个学生上台展示讲解,同学评议,提炼一些基本方法。

4.你在学习过程中还发现哪些问题?

得到哪些经验启示?

四、小结:

1.让学生发表对本节教学看法(收获、建议)

2.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本节教学目标,让学生对照检查,明确努力目标:

你学会了吗?

n通过大胆想象再现历史原貌

n使用事实依据来说明历史观点

n使用知识示意图来概括历史事实

n客观评价同学作品和历史事实

n从历史学习中获取经验启示

后记

这样的复习设计与实施,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课标教学理念。

不过教师还是有必要在复习中向学生强调基础知识,最好能有较完整的基础知识、单元线索等的归纳,也就是把以前的传统的复习思路与现在的新理念结合起来。

除本节复习设计,也给学生较详细的复习提纲,堂上用示意图方法讲解了时代特征,让学生在全面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概括知识,化繁为简,把握内在联系。

尽量把应试与历史素质培养都兼顾。

不过,面临期末各科复习,压力很重,每个单元都这样,学生可能吃不消,明清单元可仅要求学生完成复习提纲。

复习课·趣味历史知识竞赛》活动课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巩固学习成果,丰富历史知识。

2、通过自选设计竞赛试题、师生共同制作《复习课·趣味历史知识竞赛》活动课课件和成与知识竞赛的抢答,获得亲自参与历史探究的体验,激发探究历史的兴趣与欲望,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从而起到加深历史知识学习的功效。

从而对“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回味无究,终身难忘。

3、培养有序竞争的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认识到交流、合作在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增强历史学习的兴趣,加深对历史的认识、理解与认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让学生历史的长河中自由翱翔的快乐之情。

活动要求:

1、竞赛内容:

以本套教科书中涉及的历史知识为主,适当增加相关的课外知识或时事政治知识。

2、竞赛组织:

由历史教师、学生代表若干人,组成竞赛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竞赛规则、征题、命题、主持现场竞赛,担任评委等,学生全员参与竞赛,分组答题,计分。

3、竞赛试题:

试题材表述简洁,参考答案正确;难易适中,题型灵活多样。

4、竞赛形式:

要活跃、简便,有利于调动全体同学参赛的热情。

活动过程:

(多媒体显示《历史知识竞赛》,主持人上台,鞠躬致敬)

主持人:

感谢大家给我一个展示自己机会。

介绍工作人员、比赛规则等,本次比赛分为三个板块,必答题、急流勇进和风险提速。

主持人:

必答题每题10分,每题15秒,由每组的三位代表共同完成,答对加10分,若回答不全或不会回答可请本组其他的任何一位同学补充,若答对则加5分,答错或答不全均不加分,不倒扣分,共进行三轮。

(同时比赛规则展示在多媒体上)(每题在主持人宣读的同时都由工作人员用多媒体出示,同学回答完后主持人宣读答案,并做好裁判工作)

比赛开始:

(附比赛题目)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鸦片战争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南京条约》

3、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什么?

(京师同文馆)

4、慈禧太后又被称为什么太后?

(西太后)

5、(多媒体出示图片)我们现在寄封信非常方便,只要写好收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再帖上一张邮票,投进邮箱里就行了。

这是1878年,清政府海关印制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共三枚,共三枚,面额为一分、三分和五分,请问它被称为什么邮票?

(大龙邮票)

6、在《辛丑条约》签定仪式上有一外国人出了一副羞辱中国人的对联,上联是“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有一文人写了下联: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请问此对联中的八大王指的是哪八个国家?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7、“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句诗文出自谁之口?

“有心杀贼”的“贼”指的是谁?

(谭嗣同,以慈禧为首的封建顽固集团)

8、从西汉到清朝,中央政府从未放弃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请问清朝中后期收复新疆的爱国将领是谁?

(左宗棠)

9、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放了一部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

请问1911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谁窃取了?

他所在的封建军阀集团称为“——”。

(袁世凯,北洋军阀)

10、(多媒体出示图片——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们课本的封面是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背景的,请你说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八块汉白玉浮雕。

(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江)

11、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哪个?

(井岗山革命根据地)

12、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A、九·一八事变B、柳条湖事件C、七七事变D、八·一变事变

13、举出与近代史有关的节日。

(五四青年节、国庆、建军)

14、(多媒体出示图片)(九一八事变纪念馆)请说出该馆的地理位置。

(位于九一八事变发生地——沈阳北郊柳条湖)

15、2001年10月15日江泽民总书记发给谁的亲属的唁电称他“是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张学良)

16、(多媒体出示图片)(漫画)请问这幅漫画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反映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引狼入室,阻止张学良抵抗日本的侵略,画中的蒋介石对张学良说:

“等等,等等,现在的敌人是中共,”讽刺了蒋介石充民族大义不顾,不抵抗日本和美国的侵略,反而视中共为敌人,不断地掀起内战。

17、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淮海战役

18、请问下列哪位不是十大元帅

A、朱德B、彭德怀C、叶挺D、聂荣臻(出示图片十大元帅)

19、解放战争中我军转入战略反攻时,毛泽东曾生动的比喻:

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胸膛的战略行动是谁领导的什么行动?

(刘伯承、邓小平的挺进大别山)

20、现在铁路已经成为人们出远门重要的交通工具,而且前不久,铁道部又进行了一次火车提速。

请问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是由谁主持的什么铁路?

(詹天佑,京张铁路)

主持人:

好,必答题板块到此结束,请记分员布一下每组的得分情况,我们为暂时领先的小组鼓掌!

好啦,其他小组也要继续加油,接下来我们进入急流勇进板块,依照上一轮得分从高到底选题,分值不等,每类25秒。

二、急流勇进。

情境再现:

1、(多媒体出示图片)请问这段影片反映的是什么战争?

(3分,甲午中日战争)

驾驶中国军舰是哪位民族英雄?

(3分,邓世昌)

被鱼雷击中的是什么舰?

(4分,致远舰)

2、听一组歌曲,说出它们的名字?

《七律长征》(3分)、《送别》(4分)、《四渡赤水》(3分)

3、(多媒体出示图片)在服装的历史中,军服往往被忽略,今天我们特地搜集了一些军服,我们来看看。

请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时代的军服?

(10分)

历史诊所:

1、小明:

“老师,《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的数额其实并不多,我爸爸厂里去年就创利2000多万元。

”(5分)

2、小红:

“小华,你最敬佩的哪一个历史人物呢?

小华:

“我最敬佩的是林则徐,因为他1839年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烧毁了二百多万斤的鸦片,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5分)

3、1937年7月7日,八路军在卢沟桥打响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

(10分)

4、今年是伟大的开国领袖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从1921年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以来,前仆后继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

(10分)

乡土史话:

1、镇江的别称有哪些?

(2分)(京口、润洲、朱方、丹徒)

2、新四军挺进江南第一仗是什么战斗?

(2分)(韦岗战斗)

3、在鸦片战争中镇江保卫战中牺牲的清军统帅是谁?

(海龄)(城市客厅的瀑布墙)

4、请说出镇江近代历史遗址?

(焦山抗英炮台、博物馆〈原英领事馆〉、韦岗战斗纪念碑)

5、镇江有近代历史名人哪些?

(赵伯先、茅以升、赛珍珠)

6、金山慈寿塔与慈禧太后有什么关系?

(两江总督刘坤一在慈禧过六十大寿献给她的)

学以致用:

1、香港是什么时候回到祖国怀抱的?

从香港的百年沧桑中,得出怎样的认识?

(5分)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强弱,是它能否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先决条件。

近代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所以香港岛被外国侵略者割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所以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并对其行使主权。

2、为了迎接中共建党八十二周年,广东青旅计划推出一条“红色之旅”的旅游路线。

假如你是青旅策划部经理,请你精选出一些最能代表中共建党探索历程的地点,并说明你的观点。

(10分)

(深圳:

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窗口;井岗山:

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瑞金:

中华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红色故都;韶山:

毛泽东的家乡和故居所在地;北京:

新中国的首都;西柏坡、会宁、大别山、大渡河、上海:

我国经济中心城市,中共一大会址所在地;延安、嘉兴等)

3、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兴风作浪,使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受到妨碍,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请你说出他们兴风作浪的事实。

(10分)

(在中国钓鱼岛问题上,多次制造麻烦、歪曲历史,编写美化侵略战争,宣扬军国主义的教科书、2001年8月13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朗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否认慰安妇问题、矢口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细菌战、推卸战争责任、拒绝对当年侵华罪行赔礼道歉和经济赔偿、)

5、中央电视台拟拍一部电视连续剧《孙中山》,假如你是编剧,请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与他有关的至少两件的事情。

(创建同盟会(或革命团体)、广州起义、创办黄埔军校、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5分)

三、风险提速(接下来我们进入风险提速,我们设置了三种分值不等的题型供大家选择,每小组仍然可以合作完成,三个选手回答完整、正确加相应分,本小组其他一位同学补充回答正确加一半分,回答不全或错误本题倒扣相应分。

注意,每道题只能用一次(规则同时展示在多媒本上)

1、请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10分,20秒)

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农民阶级

辛亥革命无产阶级

五四运动资产阶级

2、朝代接龙:

(20分,

明西汉三国清西晋南北朝元秦东汉东晋隋唐五代十国宋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3、(见多媒体,20分,30秒)

4、请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30分。

30秒)

1840年周恩来辛亥革命首义

1911年广东海面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1924年湖北武昌“双十二事变”

1936年曾国藩鸦片战争爆发

1945年重庆“双十协定”达成

1861年西安安庆内军械所

主持人:

最紧张的时刻到来了,我们现在就请***老师为刚才代表们的发言做点评!

宣布成绩,颁发小小纪念品。

主持了这样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课,收获很大,既听到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又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

我想其他同学也会和我们有一样的感觉!

最后我们还是请**老师为这节课做个总结吧!

教师:

首先感谢大家为这节课作出的努力,我们课前自己动手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自己制定比赛的规则,自己提供一些有质量的题目,自己主持,自己裁判,说明我们态度很端正,能力也委强,课堂上我们分成四组,组内分工合作,组际竞争共进,体现了我们团结协作的精神面貌。

尤其是我们尽心设计的乡土史话,让我们爱祖国从热爱自己家乡开始!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调整)大家课后还有什么想法或疑问,可以给我EMAIL,我的邮箱是********(多媒体展示邮箱地址)谢谢大家,下课!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隋朝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

理解贞观之治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理解开元盛世就是唐朝的全盛时期。

2、理解科举制的影响。

3、唐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  

4、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书法、绘画成就以及石窟、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就方面的主要成就。

  

学习重点

1、隋朝大运河。

2、科举制的正式诞生;科举制的影响。

3、开元盛世;唐都长安。

贞观之治的原因。

4、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学习过程

一、自学与交流:

(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学习任务:

详细阅读教材,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     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年,隋灭掉陈,统一南北。

2、隋文帝的统治:

(1)措施:

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    ,减轻人民负担;

              

(2)表现:

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

3、 隋朝大运河:

(1)目的

(2)时间:

三点:

四段。

地位。

作用。

4、唐朝的建立:

时间,建立者,都城。

高祖退位以后,传位于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    。

5、贞观之治:

(1)原因。

结果。

6、武则天: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         、            ”。

7、政治上

8、经济的繁荣:

⑴农业:

⑵手工业⑶商业:

3、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     时期,历史上称为“         ”。

9、科举制的诞生:

隋炀帝时,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制的完善: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科举制的影响:

⑴科举制改善了       ,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入朝为官;

              ⑵科举制促进了       的发展;

              ⑶科举制促进了       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⑷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

10、①唐朝与吐蕃的关系用一句话概括,应是                              。

②在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过程中,有两位女性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她们分别是(           )和(          )。

③吐蕃的两位赞普是                 和                 。

④连线搭配:

千寻塔        吐蕃        维吾尔族     

大昭寺        南诏        藏族

布达拉宫      回纥        彝族、白族

  11、隋唐时期中国与哪些地区有交往,国人被称为“唐人”的原因是什么?

新罗与中国交流的事迹有哪些?

日本从      皇帝时开始派“遣唐使”。

唐朝在哪些方面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唐玄宗时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僧人是        。

天竺就是现在的        。

唐太宗在位时期,高僧     西游天竺。

回国后潜心研究佛经,同时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有《                 》一书。

12、①隋朝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欧洲   年后才建有类似的桥。

②赵州桥设计科学的表现是什么

③唐朝的              是建筑艺术的代表。

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④唐朝印制的《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          印刷品。

⑤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

今天,我们依然能读到唐朝        多位诗人的近    万首诗歌。

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         、         和           。

14、①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代著名的画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时期,我国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

    书法融合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为          书法创新奠定了基础。

③连线题:

颜真卿                     《步辇图》

柳公权                     《多宝塔碑》

阎立本                     《霓裳羽衣舞》

吴道子           《玄秘塔碑》

李隆基           《送子天王图》

二、合作探究:

(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1、经过讨论:

你知道隋朝类似于学过的哪个朝代吗?

试着分析它们的相同点。

 

2、讨论:

汉朝时也出现过类似于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你能说出是什么局面吗?

然后比较一下这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点有哪些?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句诗赞颂的哪位皇帝在位时出现的什么盛世局面?

你能归纳一下该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吗?

 

4、从哪些事例可以看出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民族平等?

 

5、你从玄奘、鉴真法师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同我国现在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区别?

 

三、巩固训练

1、隋朝大运

河的开凿开始于

 A、589年      B、601年         C、605年      D、611年

2、唐太宗时期,下列人物得到重用的是①房玄龄②姚崇③魏征④宋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3、唐朝全盛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4、唐朝的国际性大都市指的是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5、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在于谁统治的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6、下列对科举制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科举制诞生在隋朝    B、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

 C、唐太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D、科举制度促进了封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7、不是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事件有

A、鉴真东渡日本                B、玄奘西游  

C、南诏首领被封为云南王        D、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当宰相

8、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侣     D、一行

9、现存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桥是何时建造的

     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

10、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天方夜谭》B.《金刚经》C.《大唐西域记》D.《西游记》

11、《玄秘塔碑》是下面哪位人物的作品  

A.柳宗元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杜甫

12、被后世称为“画圣”的是

A、展子虔  B、阎立本     C、吴道子     D、顾恺之

13、阅读下列材料: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

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

 

 

(2)诗中的“此河”全长有多少?

地位如何?

 

14、你能说出贞观之治这一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吗?

 

15、科举制度的影响有哪些?

 

16、读材料回答问题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

⑴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

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史实是什么?

 

 

 

⑵这个民族今天主要生活在我国的哪一自治区?

 

 

 

四、当堂反思:

学到了…,

疑惑有…

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单元教材解读 

   本学习主题的内容上承上册第四学习主题政权的分立和民族融合,下启第七学习主题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经济发达、政治清明、武功辉煌的繁荣与开放的时期。

    与其他历史时期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繁荣和开放。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选择这两点,可谓擒住了要害。

 什么是“繁荣”?

如果把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比作一棵大树,唐朝就是它的鲜花繁盛的时期,也是它上升的顶点(当然暗含着由最高点转向下降的转折意味)。

转变虽然已经开始,但表现在文化上,仍然让人感到它的繁盛和强大。

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