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56397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7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x

江西省上高县高三理综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S-32Cu-64

第I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及解释正确的是()

A、用较高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洋葱外表皮细胞,一段时间后

用显微镜未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说明是死细胞

B、用健那绿处理人体蛔虫的体细胞,显微镜下没有发现被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说明是死细胞

C、通过显微镜观察到黑藻的叶绿体在细胞质中运动,并随着照射光线的强弱而改变受光面,说明是活细胞

D、因为活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用甲基绿吡罗红未能将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染成红色说明是活细胞

2、在真核细胞中,下列物质都需要以RNA作为模板的是()

A.性激素和淋巴因子B.胰岛素和细胞骨架

C.胰蛋白酶和tRNAD.神经递质和磷酯分子

3、

下表为人体从一个卵原细胞开始发生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染色体组数变化及各阶段相关特点的描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的超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与甲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行为有关

B.甲过程和丙过程中都有着丝粒的分裂,但前者进行了两次后者进行了一次

C.乙过程体现了细胞识别功能,丁过程mRNA不同决定细胞功能不同

D.丙过程的子细胞核中最多有46个DNA分子来自于卵原细胞

4、等位基因(A、a)与(D、d)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

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

以基因型如右图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将()

A.上升B.不变C.下降D.先升后降

5、果蝇是二倍体,红眼基因在其X染色体上。

下面甲图为某红眼雄蝇一个精原细胞A经过两次正常有丝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a1~a4)示意图;乙图为此果蝇体内一个精原细胞B经过正常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b1~b4)示意图。

在不考虑生物变异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图的过程Ⅰ与过程Ⅱ中细胞内均有一次核DNA复制

B.两图的过程Ⅱ中细胞内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均有变化

C.两图的过程Ⅰ中细胞内均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现象

D.甲图四个子细胞含红眼基因数不同,乙图四个精细胞含红眼基因数相同

6、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和灰色,尾巴有短尾和长尾,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其中一对等位基因设为A、a,另一对等位基因设为B、b(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

任取一对黄色短尾鼠,让其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6∶3∶2∶1。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黄色短尾小鼠的基因型有两种

B.控制短尾的基因是B,控制黄色的基因是A

C.让F1中黄色长尾雌雄鼠自由交配,F2中不会出现短尾鼠

D.让F1中黄色短尾雌鼠与灰色长尾雄鼠交配,F2的表现型之比为1∶1∶1∶1

7.人们的生活、生产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沟油主要成分是液态烃,故地沟油经过处理后可作为汽车燃油。

B.工厂中常用的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白铁(镀锌铁)比马口铁(镀锡铁)铁板更易腐蚀。

D.光导纤维的成分是晶体硅。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1L0.1mol·L–1CH3COONa溶液中CH3COO-离子数目为0.1NA

B.标准状况下,11.2LHF含有0.5NAHF分子

C.将含0.1mol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形成的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0.1NA

D.含19.6g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NA

9.EDTA是一种重要的络合剂。

4mol一氯乙酸和1mol乙二胺(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1molEDTA和4molHCl,则EDTA的分子式为()

A.C10H16N2O8B.C10H20N2O8C.C8H16N2O8D.C16H20N2O8Cl

10.下表中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11.用铅蓄电池电解甲、乙电解池中的溶液。

已知铅蓄电池的总反应为:

Pb(s)+PbO2(s)+2H2SO4(aq)

2PbSO4(s)+2H2O(l)电解一段时间后向c极和d极附近分别滴加酚酞试剂,c极附近溶液变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极为阴极

B.放电时铅蓄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PbO2(s)+4H+(aq)+SO42-(aq)+4e-=PbSO4(s)+2H2O(l)

C.若利用甲池精炼铜,b极应为粗铜

D.若四个电极材料均为石墨,当析出6.4gCu时,两池中共产

生气体3.36L(标准状况下)

12.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B、M、N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B和A元素原子核的质子数之比为2:

1,B和M的电子数之差为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

N>M>B>A

B.A、M、N三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N的气态氢化物

C.由A元素形成的单质的熔沸点都很高,硬度都很大

D.M、N所形成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13.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c(OH-)/c(H+)=1×10-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3mol·L-1

B.由pH=3的HA与pH=11

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

c(Na+)>c(A-)>c(H+)>c(OH-)

C.浓度均为0.1mol/L的HA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若溶液呈酸性,则

c(A-)>c(HA)>c(Na+)>c(H+)>c(OH-)

D.0.1mol·L-1HA溶液与0.05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H+)+c(Na+)=c(A-)+c(OH-)

二.(本题有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9---21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某质点做直线运动,运动速率的倒数1/v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质点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四边形BB′C′C面积可表示质点运动时间

C.四边形面积ABB'A'表示质点运动时间                   

D.1/v-x图线斜率等于质点运动加速度

15.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在同一水平线上。

当A物体被水平抛出的同时,B物体开始自由下落(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曲线AC为A物体的运动轨迹,直线BD为B物体的运动轨迹,两轨迹相交于O点,则两物体()

A.在O点具有的机械能一定相等

B.在O点时重力的功率一定不相等

C.A、B两物体运动过程的动量变化率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A、B两物体从开始到相遇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不相等

16.在新疆吐鲁番的葡萄烘干房内,果农用图示支架悬挂葡萄。

OA、OB为承重的轻杆,AOB始终在竖直平面内,OA可绕A点自由转动,OB与OA通过铰链连接,可绕0点自由转动,且OB的长度可调节,现将新鲜葡萄用细线挂于0点,保持OA不动,调节OB的长度让B端沿地面上的AB连线向左缓慢移动,OA杆所受作用力大小为F1,OB杆所受的作用力大小为F2,∠AOB由锐角变为钝角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1逐渐变大,F2先变小后变大

B.F1先变小后变大,F2逐渐变大

C.F1逐渐变小,F2逐渐变小

D.F1逐渐变大,F2逐渐变大

17.如果地球的质量可以由表达式M=

求出,式中G是引力常量,a的单位是m/s,b是a的指数,c的单位为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卫星绕地球运动的速度,b=2,c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a是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一起运动的速度,b=2,c是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C.a是第一宇宙速度,b=4,c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D.a是卫星绕地球运动的速度,b=2,c是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18.如图所示,一辆有四分之一圆弧的小车停在不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从静止开始由车的顶端无摩擦滑下,且小车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地面对小车的静摩擦力最大值是()

A.

B.mgC.

D.

1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三角形滑块置于水平光滑的地面上,三角形的底边长为L,斜面亦光滑,当质量为m的滑块(看作质点)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

A,M与m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m沿斜面滑到底端时,M移动的位移大小为

C,m对M的冲量大小等于M的动量变化量

D,m克服支持力做的功等于M增加的动能

20.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磁铁A、B分别位于铁质车厢竖直面和水平面上,A、B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小车静止时,A恰好不下滑,现使小车加速运动,为保证A、B无滑动,则()

A.速度可以向左,加速度可以小于μg

B.加速度一定向右,不能超过(1+μ)g

C.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1+μ)g

D.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μg

21.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玻璃管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管内底部竖直放置处于自然长度的轻质弹簧。

用轻杆连接的A,B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2m(球的直径比管的内径略小),现从弹簧的正上方释放两球,则A球与弹簧接触起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杆对A球做的功大于杆对B球做的功

B.A球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是杆对A球做功的

C.弹簧和杆对A球做功的总和等于A球机械能的增量

D.小球A,B和轻杆组成系统受到重力冲量大小等于弹簧弹力冲量大小

第II部分(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6分)利用如图所示的方式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切,先将小滑块A从圆弧轨道的最高点无初速度释放,测量出滑块在水平桌面滑行的距离x1(图甲);然后将小滑块B放在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再将A从圆弧轨道的最高点无初速度释放,A与B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测量出整体沿桌面滑动的距离x2(图乙).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A和B完全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

(1)滑块A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v=(用R和g表示);

(2)滑块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用R和x1表示);

(3)若x1和x2的比值

=,则验证了A和B的碰撞动量守恒.

23.(10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重锤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C.用天平测量出重锤的质量;

D.先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然后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之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在误差范围内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或操作不恰当的步骤是________(填写选项对应的字母).

(2)如图所示是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将起始点记为O,并在离O点较远的任意点依次选取6个连续的点,分别记为A、B、C、D、E、F,量出各点与O点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h6,使用交流电的周期为T,设重锤质量为m,则在打E点时重锤的动能为________,在打O点和E点这段时间内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

(3)在本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重锤增加的动能,主要是因为在重锤下落过程中存在着阻力的作用,为了测定阻力大小,可算出

(2)问中纸带各点对应的速度,分别记为v1至v6,并作vn2—hn图象,如图所示,直线斜率为k,则可测出阻力大小为________.

24.(13分)飞机在水平跑道上加速滑行时受到机身重力、竖直向上的机翼升力、发动机推力、空气阻力、地面支持力和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作用。

其中机翼升力与阻力均与飞机运动的速度平方成正比,且比例系数分别为k1和k2,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支持力成正比。

已知飞机质量为m,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行时发动机推力为

(1)飞机起飞时的速度v多大?

(2)若飞机在水平跑道上匀加速滑行,则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支持力成正比的比例系数μ应需足什么条件?

(3若飞机在水平跑道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后起飞,跑道的长度至少多大?

 

25.(18分)如图,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大小为v=3m/s的速度向左运动,传送带上有一质量为M=2kg的小木盒B,B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开始时,B与传送带之间保持相对静止。

先后相隔△t=3s有两个光滑的质量为m=1kg的小球A自传送带的左端出发,以v0=15m/s的速度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

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球立即进入盒中与盒保持相对静止,第2个球出发后历时△t1=

而与木盒相遇。

求(取g=10m/s2)

1)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瞬间,两者共同运动的速度多大?

2)第1个球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与木盒相遇?

3)自木盒与第1个球相遇至与第2个球相遇的过程中,由于木盒与传送带间的摩擦而产生

的热量是多少?

 

26、(15分)制备氮化镁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的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NaNO2和(NH4)2SO4反应制备氮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是否可以把C与D的位置对调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化学方法确定是否有氮化镁生成,并检验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镁,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4分)2Zn(OH)2•ZnCO3是制备活性ZnO的中间体,以锌焙砂(主要成分为ZnO,含少量Cu2、Mn2+等离子)为原料制备2Zn(OH)2•ZnCO3的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NH4)2SO4,NH3·H2O的混合溶液中存在c(NH4+)=2c(SO42)时,溶液呈(填“酸”、“碱”或“中”)性。

(2)“浸取”时为了提高锌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是(任写一种)。

(3)“浸取”时加入的NH3·H2O过量,生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为。

(4)“沉锌”的离子方程式为。

(5)“过滤III”所得滤液可循环使用,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6)已知:

HCN的电离常数Ka=4.9×10-10,H2S的电离常数Ka1=1.3×10―7,Ka2=7.0×10―15,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的H2S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在废水处理领域中常用H2S将Mn2+转化为MnS除去,向含有0.020mol·L―1Mn2+废水中通入一定量的H2S气体,调节溶液的pH=a,当HS―浓度为1.0×10―4mol·L―1时,Mn2+开始沉淀,则a=。

[已知:

Ksp(MnS)=1.4×10―15]

28.(14分)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1)在一定条件下将CO2和H2转化为甲醇蒸气和水蒸气的相关反应有:

CO2(g)+H2(g)

CO(g)+H2O(g)△H1=+41KJ/mol

CO(g)+2H2(g)

CH3OH(g)△H2=-90KJ/mol

则由CO2和H2转化为甲醇蒸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温度下,向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CO2、3molH2,发生反应

CO2(g)+3H2(g)

CH3OH(g)+H2O(g)△H3<0.

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

A.单位时间内有3nmolH—H键断裂,同时又有2nmolO—H键断裂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C.体系中n(CO2)/n(H2)=1∶1,且保持不变

D.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②下列措施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恒温恒容下,再充入2molCO2、3molH2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恒温恒容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③计算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若使K的值变为1,则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A.增大压强B.恒压加入一定量H2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

(3)捕捉CO2可以利用Na2CO3溶液。

用100mL0.1mol/LNa2CO3溶液完全捕捉0.44gCO2气体(溶液体积不变),所得溶液中c(HCO3-)+c(CO32-)+c(H2CO3)=mol/L

(4)被誉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科技之一的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无污染、无噪音、高效率的汽车动力和发电设备,正以势不可挡之势挤入汽车工业和电力工业.写出甲醇燃料电池碱性电解质(铂为两极.电解液为KOH溶液)的负极电极反应:

 

29.(7分)含酶牙膏可以分解食物残渣,使我们牙齿亮洁、口气清新。

请回答下列有关酶的问题:

向5支盛有等量人胃蛋白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中,各加1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质,在25℃室温条件下,记录各试管中蛋白块消失的时间,如下表:

酶溶液的pH

1

2

3

4

5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

13

9

11

45

60

(1)该实验的目的是           。

分析表中所记录时间,可得出结论:

                         。

 

(2)请提供两种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方法1:

    ,理由:

                  。

 

方法2:

    ,理由:

                  。

 

(3)如果要确认上述实验中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而不是其他因素的作用,还应补充的对照实验是                            。

 

30、(8分)Ⅰ、在我国南方稻田种植紫云英已有悠久历史,利用上部2/3作饲料喂猪,下部1/3作绿肥,既养猪又肥田。

研究紫云英的结构及生理过程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图甲为紫云英叶肉细胞中的生物膜及在其上所完成的一个生化反应,该生物膜是          ,结构①吸收的光能用于         。

 

(2)图乙是在CO2浓度一定、温度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紫云英叶片光合速率。

请据图分析:

A和B两点,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共同场所是       ;C点时,该植物总光合速率为       [mg/(100cm2叶·h)](用CO2吸收量表示)。

 

Ⅱ图甲是某同学“探究光照强度对水藻光合速率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图(灯亮度可调),图乙曲线是将图甲中的试管密闭后,调节灯亮度的过程中,水面上方CO2相对含量的变化。

试回答:

 

(1)图甲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假设图甲试管水中的CO2浓度始终不变,图乙中D点时,图甲的灯处于开启状态,判断依据是________,图乙中从A到E这段时间内水藻体内有机物含量会_________(增多/减少/不变)。

(3)图乙中,若在C点突然增加光照,则在短时间内叶绿体内三碳化合物含量将_______。

(增多/减少/不变)

31、(12分)在一批野生正常翅果蝇中,出现了少数毛翅(H,位于常染色体)的显性突变个体。

这些突变个体在培养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又恢复为正常翅。

这种突变成毛翅后又恢复为正常翅的个体称为回复体。

回复体出现的原因有两种:

一是H又突变为h;二是体内另一对基因RR或Rr突变为rr,从而导致H基因无法表达。

第一种情况下出现的回复体称为“真回复体”,第二种情况下出现的回复体称为“假回复体”。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表现为正常翅的“假回复体”的基因型可能是    。

 

(2)现获得一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欲判断其基因型是HHrr,还是hhRR。

现有三种基因型分别为hhrr、HHRR、hhRR的个体,请从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进行杂交实验,写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①实验思路:

让这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与基因型为    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表现。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若子代果蝇    ,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若子代果蝇    ,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

 

(3)实验结果表明,这批果蝇属于纯合的“假回复体”。

欲判断这两对基因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用这些果蝇与基因型为    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预测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并得出结论:

若              ,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若              ,则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32、(12分)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

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右图。

现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

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

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

(1)实验步骤:

①                    ; 

②                    ; 

③                    。

 

(2)结果预测:

Ⅰ.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Ⅱ.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Ⅲ.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二)选考题: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计算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