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58076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docx

《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docx

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

高二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主题】和平与战争、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更昭示了和平与正义的可贵;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具有现代战争特征;战争改变了世界格局,也改变人类明的状态。

(一)、二战爆发的原因

原因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主要原因)

一、危机的原因

1.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直接原因:

金融危机。

二、危机的表现和影响

1.股市崩溃、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业下降、外贸缩减、工人失业、经济危机导致国内政治危机。

2.危机导致新的资本主义模式和世界大战:

为摆脱危机,各国选择不同发展道路。

英国利用殖民体系建立排他性的经济集团,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德、日则走上法西斯道路,企图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市场,成为世界大战的策地。

三、危机的特点

1.势凶猛。

2.影响范围广。

3.持续时间长。

4.破坏性强。

四、德日法西斯上台

1.德国法西斯通过政党和民主选举途径上台

(1)上台原因:

A凡尔赛体系种下民族复仇恶果;B德国经济脆弱(海外市场狭窄、过度依赖美国资本);国内矛盾激化,垄断资产阶级渴望建立独裁政府;D纳粹党的欺骗宣传(种族优胜论、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E军国主义和民主传统淡薄的历史传统[“三大主义”(民族、军国、专制)气氛浓厚。

]

(2)上台标志和欧洲战争策地形成标志:

1933年1月希特勒被任命为政府总理。

(3)撕毁《凡尔赛和约》,破坏凡尔赛体系:

193年实行义务兵役制,1936年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2.日本法西斯通过军部的一系列行动扩大影响,最终上台

(1)上台原因:

A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危机深重,国内矛盾尖锐,渴望转嫁危机;B军部策划政变、对中国的918事变等恐怖事,逐步影响政府;日本天皇专制传统和对外侵略的国策;D华盛顿体系的压制。

(2)上台标志和亚洲战争策地形成标志:

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3)破坏华盛顿体系:

1931年侵略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知识拓展:

为什么在30年代大危机影响下,美国与德、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启示?

(1)历史传统的影响:

美国是通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没有沉重的封建包袱,有较浓的民主色彩德日都没有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冲击,带有较强的专制残余势力

(2)日德法西斯势力较强,美国法西斯势力较弱

(3)凡-华体系的影响:

美、德、日在战后格局中处于不同地位,美国要维持这一格局,德、日则要冲破它。

(4)经济状况的影响:

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经济实力雄厚;德国经济发展对国外资本依赖性强;日本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受危机打击严重

()领导者个人素质不一样。

罗斯福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捍卫者;而希特勒从年轻时就表现出了独裁倾向

原因2: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孤立斗争,无法战胜法西斯)

一、局部反法西斯事

1.中国抗日战争:

是世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争,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一直孤立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2.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原因:

A1922年法西斯上台的意大利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又无力在欧洲抗衡;B埃塞俄比亚地位重要。

(2)过程:

A193年意大利不宣而战;B1936年意大利攻陷埃塞俄比亚首都;1941年,在盟军帮助下,埃获得解放

(3)埃塞俄比亚失败原因:

A双方力量悬殊,埃塞俄比亚落后,意又使用毒气;B西方大国采取纵容政策,埃孤军奋战。

3.西班牙内战

(1)内国内革命战争阶段:

1936年上台的人民阵线改革使右翼势力佛朗哥叛乱,内战爆发。

(2)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阶段:

德意干涉(意图切断英法与东方殖民地的联系、把西班牙变成军事实力实验场),世界进步人士组成国际纵队支持,苏联援助,西方大国绥靖政策,西班牙战争最能反映二战前各大国的矛盾与斗争,被看作“二战前的彩排”,成为二战的提前预演,被称为“小二战”(理由:

①英法美帝国主义国家与德意法西斯势力之间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存在尖锐矛盾,但为了反对社会主义而相互勾结;②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既和法西斯势力有矛盾,也与英法美帝国主义国家有尖锐矛盾;③反对法西斯势力成为世界人民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内容。

(3)结果:

1939年佛朗哥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

(4)危害:

它使意大利向德国靠拢;助长了意大利和德国的侵略野心;摧毁了集体安全体系,使欧洲一些小国到国联以外去寻找出路;西方大国的纵容使法西斯国家更加有恃无恐,世界局势朝着扩大战争的方向发展。

二、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1.原因:

在打破原有国际秩序、对外侵略扩张过程中,利益越越近;英法美等国对共产主义的仇视,为法西斯国家提供欺骗的借口。

2.过程:

1936年德意通过侵略埃塞俄比亚事,结成“柏林—罗马轴心”;1936年德日在反共旗号下勾结,签定《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大利加入,结成三国轴心。

3.影响:

欧亚两个战争策地,初步形成最富侵略性的法西斯集团。

原因3:

绥靖政策使局部战争走向世界大战

一、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1.主要推行国家:

控制国联的英法,还有推行中立政策的美国。

2.定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妥协、纵容的政策。

3.内容: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牺牲别国的利益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一是祸水东引,牺牲苏联求得西欧无战事。

4.实质:

以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以换取和平;尽可能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社会主义苏联,缓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其实质是纵容侵略。

.影响:

①最大影响是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壮大了法西斯国家的力量,使他们做好大战的准备,战争走向世界大战,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而绥靖政策的主要执行者英法首先遭到德国法西斯的攻击,法国的沦亡是法国统治者长期推行这一政策的直接结果。

6.主要表现:

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国联没有制裁日本,主张在“国际合作”的名义下,把中国东北三省变成帝国主义列强共同管理的殖民地。

②193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国际联盟虽然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制裁,却未把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

苏伊士运河也继续供意大利使用。

美国推行“中立”政策,不向双方输送武器,实际上有利于意大利。

③1936年西班牙爆发内战,德意援助叛军,进行公开的武装干涉,英法利益受到严重损害,但害怕引火烧身,采取了不干涉政策,美国采取的“中立”政策,也是貌似公允。

④对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的行为视而不见。

⑤18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撕毁《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奥合并的条款。

英法等战胜国接受了这一事实。

⑥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制造慕尼黑阴谋,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祸水东引,绥靖政策达到顶点。

⑦二战爆发后,英法对德宣而不战的“静坐战争”“奇怪战争”是绥靖政策的战时表现,而德国对西线的进攻,则标志着绥靖政策的破产。

二、慕尼黑阴谋

1.背景:

①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没有引起英法的反对。

②希特勒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以保护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德意志少数民族利益为借口。

③英法企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与希特勒达成妥协,并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2.过程: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德国的慕尼黑开会,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场的情况下,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强行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

历史上把这次会议称为慕尼黑阴谋。

3.实质:

维护自身利益,避免与法西斯国家的战争,牺牲弱小国家,将法西斯祸水引向苏联。

4.影响:

①《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是大国强权主义和绥靖政策的集中体现,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②暴露了英法的软弱,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气焰,德国更加肆无忌惮,第二年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加速了侵略扩张的步伐、二战的全面爆发。

此后,英法被迫调整政策。

③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出于自己国家安全的考虑,1939年8月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条约评价:

A、对苏联:

是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丑恶行径,玷污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形象;使英法祸水东引的企图破产,避免了首先遭到德军的进攻,赢得了备战的时间;B、对德国:

为发动战争时免于两线作战,解除了后顾之忧;、对欧洲:

集体安全努力落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更难建立,更难阻止二战的爆发。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⒈全面爆发——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1939年9月)

⒉波兰溃败原因:

①法西斯德国发动突袭:

闪电战,军事力量强大。

准备充分②波军武器装备陈旧,战术落后、布署失当并依赖英法③英法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军奋战④苏联趁火打劫,建立东方战线,入侵波兰

⒊法国溃败原因:

(1940年6月)①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侵略扩张而自身士气低落,自食其果;军事回想落后对装甲兵和航空兵的战术熟视无睹;对德进攻方向判断失误;统治集团的失败主义和投降主义占据主导地位;不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②德使用闪电战;采用曼施坦因方案,出其不意;单线作战③意大利趁火打劫

⒋敦刻尔克撤退:

1940年月底6月初。

德使用闪电战;采用曼施坦因方案,英法军队被困,后大部分撤回英国,为未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⒌不列颠之战(1940年7月—10月)主要是空战,最终粉碎了德国的阴谋,10月间,希特勒取消了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使其侵略计划首次受挫。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⒈苏德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⑴原因:

①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决定性的步骤;②1940年9月签订了日德意三国军事同盟;③控制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占有了强大的军事资

⑵时间:

1941年6月22日

⑶影响:

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的扩大。

战争初期,德军进展顺利,到11月,占领了苏联1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⑴原因:

①侵占中国和东南亚是日本长期发以的既定目标②法西斯德国在欧洲的一系列胜利刺激了日本的动野心③欧洲战事正酣为其提供了大好机会④1940年8月,日本公开提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日本的政策严重损害了美英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⑤1940—1941年,日本占领了印度支那,美英等国宣布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严重打击日本。

美日矛盾激化⑥日本军部决定趁美国尚未准备就绪,发动突然袭击,取得战争主动权。

日本把美国太平洋舰队看作是日本“南进”的最大障碍,认为只有消灭这支舰队,才可放心大胆地南进⑵时间:

1941年12月7日⑶影响:

日本以微小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

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与此同时,日本出动陆军,向东南亚各国和西南太平洋各岛发动进攻。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⒊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意义。

⑴原因:

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构成严重威胁,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

②苏德战争的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直接促成

⑵目的:

联合行动,抗击侵略,捍卫独立与自由

⑶过程:

①1939年通过新的《中立法》②1941年3月通过《租借法案》,加强了对英国等国的援助③美英确定“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④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立即宣布支持苏联

⑤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

表示了两国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

⑥9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议定书三国开始联合行动。

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初,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各国保证用自己全部的经济、军事力量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不与敌人单独媾和。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⑷性质: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⑸意义:

①大大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人力,物力)②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团结协作、互相支援和配合,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⒈莫斯科战役:

⑴时间:

1941年9月底-------第二年初。

⑵结果:

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

⑶胜利原因:

①莫斯科军民团结一致,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击②苏联从东部大量增援部队③天气严寒,德军缺乏御寒设备。

⑷影响:

消灭苏联的“闪电战”计划破产了。

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全世界人民受到鼓舞,德军无力发动全面进攻,苏德战争开始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⒉斯大林格勒战役:

⑴原因: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是苏联欧洲部分东南地区政治、经济、化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也是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和石油中转站。

莫斯科战役后,受到重大损失的德军无力再发动全面攻势。

希特勒决定集中力量进攻南线,企图占领斯大林格勒,以便夺取苏联南方重要的粮食、工业及石油产区,进而北取莫斯科,南出波斯湾

⑵时间:

1942年7月-----1943年2月。

⑶结果:

德军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

⑷胜利原因:

①苏联守军进行殊死抵抗②巷战不利于德军先进武器作用的发挥③天气严寒,德军缺乏御寒设备④德军后援困难⑤苏军采用了正确的战备战术⑸影响:

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在这场战役中德军被歼33万人,损失了大批武器装备,丧失了战场主动权,从此,苏军开始转入反攻。

这大大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的瓦解。

⒊中途岛战役:

⑴原因:

1942年美国舰载飞机对日本的东京等城市进行了轰炸,日本举国震动,决定消灭太平洋舰队。

⑵时间:

1942年6月⑶结果:

美国以少胜多,取得了重大胜利,日军损失惨重。

⑷胜利原因:

①战前美军成功地截获了日军的作战计划密码,察觉了日本的作战计划,集中有限兵力,伺机歼敌;②日本分散了绝对优势兵力。

战术陈旧,特混舰队担负攻击中途岛和引诱美军舰队的双重任务,错失战机。

⑸影响:

使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重大转折,日军被迫由进攻转为防御,美军由防御转为进攻

⒋阿拉曼战役:

⑴时间:

1942年秋。

⑵结果:

德意军队大败,被迫西撤。

⑶胜利原因:

①德意由于战线过长,给养出现困难;②英军给养充分,同时有兵力优势。

⑷影响:

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⒈瓜岛战役:

1942年,太平洋战场的美军率先反攻,攻占瓜岛,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到194年初,收复了马岛和菲律宾,日军的海空主力基本被消灭。

⒉意大利投降:

1942年11月,美英联军在西北非两栖登陆,东西夹击德意军队,1943年月,北非德、意军降。

北非战场结束。

⒊库尔斯克会战:

1943年7月,苏德库尔斯克战役,德军损失惨重,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1944年苏军发动十次打击,收复了全部国土,并攻入东南欧。

⒋诺曼底战役:

1944年6月6日凌晨,在欧洲成功地开辟了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

盟军两面夹击德军,加速了德法西斯的灭亡。

⒌开罗会议:

⑴时间:

1943年冬。

⑵参加者:

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

⑶地点:

开罗。

⑷内容:

《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⑸意义:

协同了三国对日作战。

⒍德黑兰会议:

⑴时间:

1943年11月。

⑵参加者:

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⑶地点:

德黑兰。

⑷内容:

①通过了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宣言。

②会议还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

⑸意义:

协同了三国对德作战。

⒎雅尔塔会议:

⑴时间:

194年2月。

⑵参加者:

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⑶地点:

雅尔塔。

⑷内容:

①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②准备成立联合国③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⑸意义:

加速了德国的灭亡;大国初分了世界。

⒏波茨坦会议:

⑴时间:

194年夏。

⑵参加者:

杜鲁门、丘吉尔、斯大林。

⑶地点:

波茨坦。

⑷内容:

①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②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⑸意义:

加速了日本的灭亡。

(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⒈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战造成的危害:

给人类造成空前的浩劫。

在战争中丧生的人数约000万。

直接军费消耗达11万亿美元,还有4万多亿美元的物质财富被毁坏。

在这次战争中,法西斯屠杀无辜平民,毁灭人类明,残暴本性暴露无遗。

举“纳粹残杀犹太”和“南京大屠杀”。

⒉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意义:

①战争使人类理性得到张扬,人权与和平思想深入人心,维持和平的联合国随之诞生;

②二战改变了世界格局,美苏成为两个世界一流大国,西欧的世界中心地位继续衰落(人教:

已不复存在),世界重心向太平洋地区转移(美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霸主);

③二战促进了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欧亚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④二战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第三次)的兴起。

⒊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了哪些宝贵的经验教训?

⑴警惕法西斯势力抬头,对法西斯主义绝不能姑息养奸⑵面对法西斯势力的进攻,要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⑶建立相对合理,公正、平等的国际秩序,和平共处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⑷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⑸处理好经济纠纷,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防止其引发战争⑹落后就容易挨打,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导者和胜利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