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3627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docx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docx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2016·全国丙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

其主要内容包括:

公开外交、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贸易平等、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

《泰晤士报》评论其“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实”。

尽管交战双方接受“十四点”为停战基础,但是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

“十四点”计划的实施严重受阻。

——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严重受阻的原因。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时间“1918年1月”并联系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苏俄政府的举措、美国外交政策等多角度、多层面概括。

(2)问结合“十四点”计划本身的局限性、当时列强之间的关系、美国实力及国内形势等方面分析。

【答案】 

(1)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防止大战重演、重建战后秩序成为关注的焦点;苏俄政府发布《和平法令》产生很大反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2)原因:

过分理想化;列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对战后和平的重建看法不同;美国的实力还不足以主导世界;美国国会中意见分歧、反对力量强大。

2.(2016·全国甲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是著名的反战活动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即发出致德国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公开信,呼吁反战,遭到拒绝。

从1914年到1918年,他连续发表文章,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呼吁立即结束这场自相残杀的战争,但不为人们理解,甚至在自己的祖国也被指责为卖国贼。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发表《精神独立宣言》,总结大战的教训,呼吁知识界保持精神独立,以防战争再次爆发。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不久当选为名誉主席。

在世界反战大会上,他被选为大会主席,并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保卫苏联。

后被提名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名誉主席。

——杨晓明《欣悦的灵魂:

罗曼·罗兰》

(1)根据材料,概括与一战时相比,罗曼·罗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曼·罗兰反战活动变化的原因。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历史问题。

(1)问要根据两段材料先概括罗曼·罗兰在一战时期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反战的主张,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变化。

(2)问原因,一是根据材料的时间和内容进行分析,二是要结合所学知识,从一战后西方国家与苏俄(联)的关系、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进展、罗曼·罗兰与苏联的关系等角度进行概括。

【答案】 

(1)变化:

由个人宣传反战到组织反战活动;由反对欧洲交战各国政府到反对法西斯,保卫苏联。

(2)原因:

总结一战教训:

交战各国宣扬极端民族主义,蒙蔽广大民众,个人反战未能取得明显效果。

形势变化:

一战是非正义战争,交战双方政府都负有战争责任,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兴起,成为和平的最大敌人,攻击矛头指向苏联。

3.(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

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与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

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

1973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

——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

【解析】 第

(1)问,提取材料信息“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冷战的战略重心与对朝鲜战争的反思等角度来回答。

(2)问,结合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与其国内情况分析回答。

【答案】 

(1)原因:

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中国政府有效的警示信息;美国采取了避免直接冲突的一些措施。

(2)原因:

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调整国际战略,改善与中国关系;战争给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战争胜利无望,欲从战争中脱身。

1.(2016·绵阳三诊)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

02792155】

材料一 下面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

两;指数:

1913=100)

年份

英国

德国

法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年

96910944

100

28302403

100

5299517

100

1914年

105207580

108.5

16696945

58.9

4951471

93.4

1917年

51989185

53.6

——

——

2309160

43.6

1918年

49890293

51.5

——

——

1568853

29.6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 1914年7月底,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

大战造成的突然变化的形势对印度资本主义和民族运动发展带来双重影响。

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多混乱,但不久,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级和民族力量的积极作用下开始发挥作用。

——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以及一战爆发对印度社会造成的直接后果。

【解析】 第

(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表格中各个时间段的数据进行对比即可分析出。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各国忙于一战,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合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减少了对外国商品的依赖;结合一战期间中国国内发起的爱国运动可知,提倡国货运动的抵制。

(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可知,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根据材料二中“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可知,印度成为英国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多混乱”可知,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被骤然打断并引起很大混乱。

【答案】 

(1)趋势:

英、法、德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大大缩减。

原因:

欧洲各国忙于一战,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减少了对外国商品的依赖;提倡国货运动抵制了外国商品的输入。

(2)原因:

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印度成为英国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

后果:

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被骤然打断并引起很大混乱。

2.(2016·郑州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计划部分内容:

第10点:

允许奥匈帝国境内各民族自治。

第11点:

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领土予以恢复。

第12点:

承认奥斯曼帝国内的土耳其部分有稳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的其他民族有在“自治”的基础上不受干扰的发展机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永远开放为自由航道。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1919年6月28日,协约国集团签订的对德《凡尔赛和约》的部分内容:

第八十条 德国应照将来奥国与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订之条约中规定之疆界,承认并确切尊重奥国之独立;复承认奥国之独立如非经国际联盟行政院之许可,不得变易。

第八十一条 德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之完全独立,一如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已为者,该国包括喀尔巴阡山脉以南的罗塞尼亚自治领土……

第八十七条 德国承认波兰完全独立,一如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已为者……

——齐世荣《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十四点”计划和《凡尔赛和约》在民族问题上所倡导的原则,并分别指出它们倡导这一原则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这一原则的实践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解析】 第

(1)问的第一小问,材料一“奥匈帝国境内各民族自治”和材料二“承认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独立”,都体现出民族自决或民族自治的原则。

第二小问,威尔逊倡导“十四点”计划,意在扩大美国影响,谋求世界霸权;《凡尔赛和约》这一规定的目的是肢解德国,重新瓜分世界。

(2)问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既推动新的民族国家的建立,也为地区冲突和德国等国打破凡尔赛体系提供了借口。

【答案】 

(1)原则:

民族自决或民族自治。

目的:

威尔逊:

削弱竞争对手的实力,扩大美国的影响。

《凡尔赛和约》:

尽力削弱德国,重新瓜分世界。

(2)影响:

凡尔赛体系使一部分欧洲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重新确定归属或实现了独立;客观上导致独立国家出现新的民族矛盾;造成了中欧的巴尔干化或中欧的碎片化;为以后德国等国打破凡尔赛体系提供了借口。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

02792156】

材料 伯特兰·罗素认为,西方民族“源于精力过剩的军国主义、帝国主义、传教狂热、野心无穷、蛮横好斗、支配欲强、盲目追求进步与效率”对此(战争)负有根本责任;西方文明品质“使人们永不平静、永不知足,盲目地投身于竞争、冲突、开发和破坏”。

欧洲不像中国这样,拥有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流域这样一个适合农耕的巨大陆地板块,而且没有崇山峻岭和湍急河流把各地区隔开,更重要的是,主要河流黄河、淮河、长江更流向一致,极有利于跨区域文化整合和政治统一。

欧洲在古代条件下虽然也适合农耕,却因较为寒冷而农业生产率偏低,主要河流又从阿尔卑斯山脉流往东南西北多个方向,致使各地之间隔断,再加海洋阻遏,欧洲被天然地划分为法、德、意、西、英和东欧多个地缘政治区域,凡此种种都很不利于跨区域政治整合和统一。

(1)根据材料,概括伯特兰·罗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伯特兰·罗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认识。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信息“西方民族‘源于精力过剩的军国主义、帝国主义、传教狂热、野心无穷、蛮横好斗、支配欲强、盲目追求进步与效率’对此(战争)负有根本责任;西方文明品质‘使人们永不平静、永不知足,盲目地投身于竞争、冲突、开发和破坏’”“欧洲被天然地划分为法、德、意、西、英和东欧多个地缘政治区域,凡此种种都很不利于跨区域政治整合和统一”可以概括为西方人的民族性格与文明品质、西方历史上崇尚武力传统和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因素等。

(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法西斯政权的崛起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故伯特兰·罗素的认识有合理性,但不全面。

【答案】 

(1)西方人的民族性格与文明品质;西方历史上崇尚武力传统;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因素。

(2)观点:

伯特兰·罗素的认识有合理性,但不全面。

评述:

二战的爆发与西方国家的民族性格、历史文化传统及地缘政治有很大的关系,但二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法西斯政权的崛起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4.(2016·鹰潭一模)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不列颠之战开始后不久,一些德国飞行员遇到一种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现象。

当时德国飞机还没有独立的机载导航设备,主要靠地面无线电定向信标导航,在过去他们根据地面提供的无线电信号对目标进行轰炸,命中率是比较高的。

可是后来,他们仍然是根据地面指令飞行和轰炸,绝大多数的炸弹却不能命中目标,而且多数投在了荒山旷野……原来,英国研制出了一系列“梅康”电台,用于截获德军电台发出的信号,然后加以放大再发射出去,把德国飞机引入歧途。

实际上,这就是一种电子干扰,也是最原始的电子战。

对于德国空军为何败在了英国皇家空军的手下,德国人贝克尔认为,戈林和空军司令部一次又一次地改变攻击目标,造成兵力分散,没有对重点目标实施连续不断地攻击。

空袭,特别是夜间空袭的效果被大大的夸张了,使决策者不能正确判断敌人的真正实力,一再低估了皇家空军的力量,多次做出错误的决策。

英国雷达网遍布各地,可以事先知道德方的一切攻击活动,使德军的偷袭几乎无法成功。

英国战斗机的损失率尽管较高,但由于大大加快了战斗机的生产(生产速度是德国的两倍以上),始终保持了较多的数量。

——《二战中的决定性战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列颠之战德国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列颠之战的意义。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中“戈林和空军司令部一次又一次地改变攻击目标,造成兵力分散,没有对重点目标实施连续不断地攻击”可知,德国法西斯统帅部战略战术上的落后造成不列颠之战的被动局面;根据材料中“英国雷达网遍布各地,可以事先知道德方的一切攻击活动,使德军的偷袭几乎无法成功。

英国战斗机的损失率尽管较高,但由于大大加快了战斗机的生产(生产速度是德国的两倍以上),始终保持了较多的数量”可知,英国强大的经济再生产能力和先进的军事技术是不列颠之战取胜的重要法宝;根据材料中“空袭,特别是夜间空袭的效果被大大的夸张了,使决策者不能正确判断敌人的真正实力,一再低估了皇家空军的力量,多次做出错误的决策”可知,德国法西斯对英国军事实力的错误估计,造成战场上的不利局面。

(2)问,军事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客观上促进了战后科技的进步;不列颠之战沉重打击了德国的侵略气焰;鼓舞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答案】 

(1)德国战略战术的落后;德国发动侵略战争,失道寡助;英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军事技术;德国低估英国实力;英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意义:

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进步;打击了德国的侵略气焰;鼓舞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5.(2016·保定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联合国大事记(部分)

1946年,联大通过第一项决议,主要内容涉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以及全面消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948年,在巴勒斯坦设立第一个联合国观察团,即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

1954年,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因其在欧洲救济难民的工作首次获诺贝尔和平奖。

1978年,联大首次就裁军问题举行特别会议。

1992年,安理会通过决议,向马其顿派遣维和部队。

2005年,17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消除贫困、促进人权、打击恐怖主义和帮助经历致命冲突的国家恢复正常方面达成了主要决策。

材料二 随着时间的推移,联合国在维和领域出现一系列难题。

1993年维和费用达36亿美元,维和行动的支出常大大高出维持联合国正常运转的花费。

到2005年为止,维和行动中殉职人员已达2000人。

2006年,伊朗总统内贾德称安理会制裁决议是“一张破纸”,根本无法对伊朗造成任何损害。

2002年,美国正式退出美苏签订的《反弹道导弹条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成立的背景和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面临的困境。

【解析】 第

(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国联的教训、二战后维护世界和平、国与国之间利益的权衡等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在欧洲救济难民的工作……裁军问题……在消除贫困、促进人权、打击恐怖主义和帮助经历致命冲突的国家恢复正常方面……”归纳出监督停火、战后重建、安置难民、军控与裁军、反恐等。

(2)问,根据材料二中“1993年维和费用达36亿美元,维和行动的支出常大大高出维持联合国正常运转的花费……维和行动中殉职人员已达2000人……”得出维和费用与维和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材料二中“……伊朗总统内贾德称安理会制裁决议是‘一张破纸’,根本无法对伊朗造成任何损害……”得出一些国家不断打破联合国的军控机制,影响联合国的职能与威信;根据材料二中“……2002年,美国正式退出美苏签订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得出各国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文化背景的差异等。

【答案】 

(1)背景:

国联的教训;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需要;大国之间相互制约的需要。

贡献:

监督停火、战后重建、安置难民、军控与裁军、反恐等。

(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2)困境:

维和费用与维和人员的生命安全;一些国家不断打破联合国的军控机制,影响联合国的职能与威信;各国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文化背景的差异等。

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

02792157】

材料一 当北朝鲜开始进攻的时候,杜鲁门和艾奇逊……命令在东京的麦克阿瑟向南朝鲜部队运送军队。

随后杜鲁门就采取了遏制行动,他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

美国又紧急召集联合国安理会会议,美国提出的决议以9∶0获得通过(苏联并未出现):

把北朝鲜人定为侵略者,并要求停战,双方退回到三八线;要求所有成员国向韩国提供所有尽可能的援助以赶出侵略者。

两天之后,杜鲁门命令美国空军和海军采取行动。

——沃尔特·拉费伯尔《美国、俄国和冷战》

材料二 在1961~1973年这12年里,大约有5.8万美国人死于印度支那冲突。

这场战争的财政负担,粗略估计高达1500亿美元。

预算赤字的结果导致出现疯狂的通货膨胀,其对美国经济的破坏力持续了整整一代人。

美国长期卷入印度支那的社会和政治后果几乎无处不在:

对政府犬儒主义政策的批评,由于政府官员理想化和乐观的宣言与可以在每天的电视新闻中看到的越南丛林里的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信誉鸿沟”而火上浇油……在返回美国的退伍老兵中存在的社会和心理创伤,诸如滥用毒品和心理疾病,导致了被精神病专家称之为“战后创伤性压力失调症”的出现。

——威廉·R.科勒《20世纪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朝鲜战争的特点。

评价朝鲜战争开始后美国采取的行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卷入印度支那冲突对美国的影响。

【解析】 第

(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要求所有成员国向韩国提供所有尽可能的援助”得出由朝鲜半岛的南北内战发展为国际性战争;根据“紧急召集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得出利用联合国干涉朝鲜半岛内政。

第二小问从对朝鲜半岛、对中国和对联合国三个方面分析。

(2)问,根据“大约有5.8万美国人死于印度支那冲突”“战争的财政负担,粗略估计高达1500亿美元”得出使美国遭受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根据“美国长期卷入印度支那的社会和政治后果几乎无处不在”得出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后果。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削弱了美国的国家力量,迫使美国调整其亚太政策和对苏联政策;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导致大量美元和黄金外流,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重要原因。

【答案】 

(1)特点:

由朝鲜半岛的南北内战发展为国际性战争;美国利用联合国干涉朝鲜半岛内政。

评价:

加剧了半岛的紧张局势,是使内战扩大为国际战争的主要原因;侵犯了中国主权,威胁了中国的国家安全;践踏了联合国宗旨,使联合国的历史蒙上了阴影。

(2)影响:

使美国遭受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后果;削弱了美国的国家力量,迫使美国调整其亚太政策和对苏联政策;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导致大量美元和黄金外流,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重要原因。

(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