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59177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15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7页
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7页
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7页
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7页
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7页
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7页
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7页
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7页
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7页
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7页
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7页
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7页
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7页
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7页
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7页
亲,该文档总共1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

《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docx

完整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_

3、孝心

一个13岁的女孩在一个富裕人家做保姆。

一天,主人家吃月饼,主人也给女孩一个月饼。

小女孩并没有同主人一道吃,她到另一个房间去了,没有人注意女孩吃或者不吃。

在只有女孩一个人的房间里,一个香甜的月饼,在女孩陌生的眼里显得很沉很沉了。

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愈来愈清晰;她驼着背、淌着汗……锄草、拾粪……在烈日下,在雨中……艰辛地支撑着一个家。

她就是女孩的母亲。

女孩的鼻子酸了,泪水模糊。

于是,她那双颤抖的小手用旧报纸将月饼包了一层又一层,小心翼翼地藏起来,小女孩要留着它让母亲尝尝啊!

一天一天过去了,小女孩终于获得了回家的机会,稚嫩的小手郑重地捧出月饼,从未有过的喜悦袭遍全身“妈妈,您尝尝这个……”

其实,月饼早已发霉了……小女孩不懂。

小女孩日日夜夜的孝心就这样的结果小女孩是不是太傻了不世上有愚昧的人却没有愚钝的孝心啊

1、给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把加点的词换成其他词语,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①②

3、用“”画出第2自然段中小女孩由月饼产生联想的句子。

4、第3自然段中,小女孩说的话在朗读时应读出()(急切喜悦热爱)的语气。

你在朗读时还喜欢读哪一段?

为什么?

5、作者对小女孩是什么态度?

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6、短文最后一自然段写到:

“世上有愚昧的人,却没有愚钝的孝心”请你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的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吐鲁番盆地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

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度,最高可达47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

在盛夏(猛烈强烈)的阳光(照射照耀)下,满山像燃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

传说有位县长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

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

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

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

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

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15公里长的林阴路:

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钻天白杨,一行桃树,一行梨树。

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

他想让后人()有遮阳蔽日之处,()有解热止渴的桃梨。

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

多少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讶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用音序查字法查“漫”,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漫”在字典里的解释有:

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莫,不要;④不受约束,随便;⑤广阔,长。

“漫天风沙”的“漫”应选第()个解释。

“长夜漫漫”的“漫”应选第()个解释。

“漫无目的”的“漫”应选第()个解释。

2、用“”画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4、人们把吐鲁番称做、。

5、人们把横贯整个盆地的一座山称为,理由有两点:

(1)

(2)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想到,为了一篇表扬稿,我竟和班长生起气来。

前几天,我班教室的一个破窗户不知是谁修好,还换上了一块新玻璃。

我就根据这件事写了一篇表扬稿,交给了班长李明,他是广播室的播音员。

李明接过表扬稿,看了看,媚头一皱,便向广播室走去。

中午的广播结束了,没有广播我写的那遍表扬稿。

班长从广播室出来我就上前问他李明为什么不播我写的表扬稿今天稿件太多你那篇下次再广播吧班长微笑着摆了摆手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是的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以来学校好人好事太多了他把表扬的机会让给了别的班我理解班长的心情

可是第二天,还是没有广播我那篇稿子,我又去问李明。

“今天的稿太多,你那篇下次广播吧!

”说完,他脸红了红。

一个星期过去了,我那篇表扬稿仍然没有广播。

也许班长把这件事忘记了,也许是把那篇稿弄丢了,我生气了。

班长过去并不是这样的。

上学期,班上出现的每一件好人好事,都逃不过他的眼晴,他都写了表扬稿。

我记得一次王明拾到一笔钱,归还了失主,班长知道了,马上用午休时间写了一篇表扬稿,及时表扬了这种拾金不味的精神。

你看他工作多么(仔细精细)!

可是现在,他对工作却这样不负责任,对班级出现这样一件好事,漫不经心!

不行,我一定要弄清楚,为什么不广播我那篇表扬稿。

可是第二天,班长生病了,播音员由副班长担任,我那篇稿子广播了。

我高兴地迎住从广播室走出来的副班长,伸出大拇指(夸耀夸奖)地说:

“副班长,你对工作真是认真负责啊!

”接着,我把班长(放置搁置)我那篇表扬稿的经过告诉了他。

谁知,副班长听了哈哈大笑说:

“谁做的好事你还不知道啊?

”“噢?

是班长!

”我这才晃然大悟。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上面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

(1)满不在乎:

(2)恍然大悟:

3.用“Ⅱ”把短文分为四段,并写出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4.认真读读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各反映了班长什么内心活动:

第一处,班长想:

第二处,班长想:

5.下面的中心思想,你认为最准确的“√”。

反映了班长做好事不声张、不夸耀的好品质。

(    )

说明班长对工作不负责任,对班级的好事漫不经心。

(   )

赞扬了副班长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好品质。

(    )

6、文中有五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

7.请在第三小节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8、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

9、请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10、文中的我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

 

6、

(一)

猫有一对明亮的眼睛,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也能看清东西,再狡猾的老鼠也逃不过猫的眼睛。

它的耳朵很灵活,能随意转向声音的来处。

只要有声音,哪怕是极小的声响,它也能及时辨出。

猫的脚趾上有锋利的爪,这就是猫能在平地疾走如飞,还能沿壁上房、爬树跳墙、追捕老鼠的重要原因。

猫的脚上还有一块软而厚的肉垫儿,因而走路时没有声音,可以悄悄地、出其不意地逮住老鼠。

猫的胡须很粗,感觉灵敏,能测出各种洞口的大小。

1、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疾走如飞(    )疾:

①病  ②狠  ③快,迅速  ④疼痛

(2)出其不意(    )其:

①他的,他们的  ②那,那个

2、    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明亮(        )    狡猾(      )    灵活(      )

粗(        )    厚(          )  黑(        )

3、这篇文章是从      、      、        、        等方面介绍猫的。

猫的这些特点有利于                            。

 

7、追赶风筝的孩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只见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风筝……

“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

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

“对,人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

”一个“飞”向天空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

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双翅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会“飞”的玩具。

他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翔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

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

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二十年前,奋力追捉飘荡在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1、填空。

  

(1)“追赶风筝的孩子”是指                      

  

(2)“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这句话中“这番情景”是指    

                                                            

2、短文说“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莱特兄弟俩的科学幻想是                                

3、莱特兄弟的幻想变成了怎样的现实?

                          

4、在科学幻想变成现实的过程中,他们是如何努力的?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呢?

                                                          

                         

 

 8、高明的琴师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

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

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

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早,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

“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

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

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地坐在沙滩上。

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

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

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

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说:

“好,好,好极了!

1、在第1自然段中的□内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给下列词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打“√”)

“明白”①明亮      ②清楚          ③公开

“苦学”  ①痛苦  ②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③有耐心地;尽力地

3、将词与合适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一望无际                  使人害怕的大风浪

扣人心弦                  使人心情十分激动

惊涛骇浪                  一眼望不到边

4、阅读第1自然段,然后填空。

俞伯牙是          时代的琴师。

他曾拜          为师,苦学三年,创作了一部名叫《              》的乐曲。

5、仔细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再填空。

(2分)

俞伯牙修改乐曲时,面对的是                    ,身后是           ,“高明的琴师”主要指点的两种声音是①              ②                

6、读短文中画“      ”的句子,回答句中的“他”指谁?

                                                  

 

9、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受人爱戴的国王。

他年纪很大了,但是没有孩子,这使他很伤心。

有一天,国王想出一个办法,说:

“我要在全国挑选一个最诚实的孩子,作我的继承人。

”于是,他吩咐大臣给全国每一个孩子发一些花种,还宣布:

“如果哪个孩子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他就是我的继承人。

孩子们都把花种种下了。

他们给它浇水、施肥、松土,管理得非常精心。

有个叫雄日的孩子,他也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

可是,十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如故,不见发芽。

“真奇怪!

”雄日有些纳闷,“种子为什么不发芽啊?

”他去问他的妈妈:

“妈妈,为什么我种的花不出芽呢?

“你再给它浇点水看看。

”妈妈说。

雄日又往花盆里浇了些水。

他天天看啊,看啊,可种子还是不发芽。

妈妈又说:

“你再把花盆里的土换一换,看行不行。

”雄日又照妈妈的话做了。

可是种子还是不发芽。

国王规定看花的日子到了。

许许多多穿着漂亮衣服的孩子,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涌上街头。

过了一会儿,国王来了,他从一个个孩子面前走过,看着一盆盆鲜花,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

国王走到一个店铺前,看见正在流泪的雄日。

他捧着空花盆站在那里。

国王问他:

“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

”雄日抽泣着,把花种不发芽的经过告诉了国王。

国王听了雄日的回答,高兴地拉着他的双手,说:

“你就是我可靠的继承人!

为什么您让一个端着空花盆的孩子做继承人呢  孩子们问国王  国王说  孩子们  我发给你们的花种都是煮熟了的  这样的种子是不会培育出美丽的鲜花的

听了国王的话,那些捧着美丽花朵的孩子,都羞红脸,低下了头。

1、给短文加个题目:

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纳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抽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文中未加标点的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4、“看到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国王为什么高兴地说:

“你就是我可靠的继承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些捧着美丽花朵的孩子,听了国王的话后为什么都羞红了脸,低下了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在一个下雪天的下午,爱迪生的妈妈突然病了。

晚上,爸爸请来了医生。

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手术。

当时,家里没有电灯,油灯的光线很暗,用油灯照明做手术很危险,医生犹豫了。

妈妈痛苦地呻吟着,爸爸无可奈何地搓着手,爱迪生站在一旁焦急地看着妈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爱迪生的手心攥出了汗水。

突然,他眼睛一亮,说:

“医生,我有办法了。

”说完,爱迪生把所有的油灯都端了出来。

医生看了看,摇摇头说:

“这些灯围一圈挡手呀!

”谁知,爱迪生又搬来一面大镜子,把油灯放在箱子上,镜子放在油灯后,这样(    )不挡手,光线(    )亮了。

医生顺利地做完了手术后,高兴地说:

“孩子,是你用智慧救了妈妈。

妈妈醒来了,        的脸上露出了      的笑容。

爱迪生拉着妈妈的手,一本正经地说:

“妈妈,晚上没有太阳多不方便,我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后来,爱迪生通过努力,终于发明了电灯。

1、给短文起一个恰当的题目,填在文首的横线上。

2、在短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在横线上写上恰当的词语。

4、写一句话,用上“智慧”一词。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犹豫(      )    顺利(      )    虚弱(      )

6、医生为什么说爱迪生用智慧救了妈妈?

                                                                   

                                                                    

7、简要说说你学了本文后受到了什么启发?

                                                                

 

11、垂          柳

 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

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不正是暗泛青的柳芽把春意首先带到了人间吗?

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经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给人民送来春天的气息,所以,诗人写道:

“春色先以柳芽归”,“春风杨柳万千条”!

柳树(        )是最早的报春使者,(        )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

柳树枝干坚韧,耐水湿,不怕风吹雨打,所以,湿十分理想的防浪护岸树种。

柳树木质轻柔色泽褐红,纹理顺直,湿农具.家具和农家小型建筑的优良木材。

柳树还有其他用途。

它到了化学家手中,能炼出火药;在医学家手中,可作接骨夹板材料。

柳树枝(      )纤细,(        )很有韧性,在农村老人,妇女手中,它又会变成柳篮,柳箱,簸箕等日用品,就是柳芽,柳叶的用途也很广泛。

如柳絮可作枕芯,也可作鞋垫。

柳树性喜潮湿,适应力强,在我国南方,(      ),塘边河岸,(        )丘陵山地,一经(qiān)插,它都能扎根生长。

在一般情况下,十年左右,它就能长成高达十几米,胸径二.三米的浓荫大树。

所以人们说:

“无心插柳柳成荫”。

如有意栽培,它生长更快,对人的报答也更多。

1.请把下列三个关联词语,分别填入原文括号里。

“虽然……但是……”      “无论……还……”      “不但……而且”

2.用序号和“||”给短文分段。

3.你的分段依据是什么?

在所选答案的括号里打“√”

A.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B.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段(        )

C.按照地点方位变换分段(    )D.按照事、物的内容或性质分段(    )

4.找出文中的过渡段,用“=”划出,并且用“|”隔开承上启下的不同部分。

5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

在所选的答案后面括号里划“√”

a.数字说明(  )b.打比方(    )c.举例子(      )

6文中划“-”的句子是(      )句?

请先填空,再把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

陈述句                                                                        

7柳树用途很广,请简要列举它的四个不同方面的用途。

(1)                                                                      

(2)                                                                      

(3)                                                                      

(4)                                                                  

13、伞 花

酥油般的春雨牵去了街上的繁华。

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躲起来了,川流不息的车辆稀少了。

这时街上却出现了独特的一幕——开满了五彩缤纷的“伞花”。

上班了,从千家万户飞出了一朵朵伞花,在十字街头汇成了一股庞大的伞流。

渐渐地,那伞流又分成了许多支流,流向工厂、商店、学校……这伞流是一条条美丽的小河。

这伞花,是一朵朵奇特的花。

瞧,那位姑娘的伞真美啊!

天蓝色的伞布上,花朵簇簇,芳草丛丛。

这“花”配着她那时髦的(装扮 打扮)在伞海里变成了一朵醒目的花朵。

那边,三位女学生各打一把粉红、蕊黄、天蓝色的伞。

她们(饶有兴趣津津有味)地把伞簇拥在一起,粉红衬蕊黄、映天蓝,竟变成了一朵巨大的鲜花,她们边走边把伞挨在肩上,用红润白嫩的双手轻快地旋转着伞柄。

伞上,一颗颗晶莹的水珠曳着银线飞射出去;伞下,传来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

伞花随着姑娘们的身影在伞海里忽隐忽现(飘动 飘移)而去,还不时传来她们那悦耳的笑声。

小朋友的伞花飘来了,伞下是一张张如花的笑脸。

老人们撑着黑色自动伞缓慢地走在伞流里。

……

我仿佛置身在无边的荷塘里,又好像站在彩色的小溪边。

我沉思了 是谁绘就这雨中奇景 是谁引来这独特的花朵 哦 是滋润人们心田的春雨  是这造就色彩的时代

1、把短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词划去。

2、“饶”字是_______结构。

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饶”字第三笔的笔划名称是_________。

“饶”在字典里的解释:

1丰富;多 ②另外添 ③饶恕;宽容 ④姓。

“饶有兴趣”中的“饶”应选解释(  )。

3、根据下面的意思在文章第一自然段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⑴车来车往,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  )⑵色彩鲜艳,繁多凌乱。

 (   )

1、归纳文章第一自然段段意。

6、根据文章第二自然段内容填空。

在这个自然段里,作者一共写了四种人的伞。

他们是__________的伞,___________的伞,__________的伞,__________的伞,其中详写了__________的伞。

6、给文章第三自然段中无标点符号的句子打上标点符号。

7、用直线划出表现文章中心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穷人的自尊

社会上送礼、收礼屡见不鲜。

不同的人,送礼的目的各有不同;收礼的人,收礼方法也有所不同。

读读短文,看看作者小时侯送过什么礼?

结果怎样?

如今别人给她送了什么礼?

她又是怎么收的?

再想想文章给你什么启发?

丈夫在一所重点中学教书,我们便住在这所学校里。

这天,一个女学生来敲门,跟在她身后的是一位中年人,从眉目上看,(显然、竟然)是女学生的父亲。

进得屋来,父女俩拘谨地坐下。

他们并没有什么事,只是父亲特地骑自行车从八十多里以外的家来看看读高中的女儿,顺便来瞅瞅老师。

父亲说:

“农村没什么鲜货,只拿了十几个新下的鸡蛋。

”说着,从肩上挎的布兜里颤巍巍的往外掏。

布兜里装了很多糠,裹了十几个鸡蛋。

显然他做得很(细心、精心),生怕鸡蛋被挤破。

我提议中午大家一起包饺子吃,父女俩一脸(害怕、惶恐),死活不肯,被我用老师的尊严才“震慑”住,吃饺子时,父女俩(依然、居然)拘束,但很高兴。

送走女学生和她父亲,丈夫一脸诧异。

他惊奇从来都把送礼者拒之门外的我,为何为十几个鸡蛋而“折腰”?

还破例要留父女俩吃饺子?

望着丈夫不解的眼神,我微微一笑,讲述了20年前自己经历的一件事。

在我10岁那年的夏天,父亲要给外地的叔叔打一个电话。

天黑了,我跟在父亲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去10里以外的小镇邮电局。

我肩上挎的布兜里装着刚从自家梨树上摘下来的7个大绵梨。

这棵梨树长了3年,今年第一次结了7个果。

小妹每天浇水,盼着梨长大。

但今天晚上,梨被父亲全摘下来了。

小妹急得直跺脚,父亲大吼:

“拿它去办事哩!

邮局早已下班。

管电话的是我家的一个远房亲戚,父亲让我喊他姨爹。

进屋时,他们一家正在吃饭。

父亲说明来意,姨爹嗯了一声,没动。

我和父亲站在靠门边的地方,破旧的衣服在灯光下分外寒酸。

一直等姨爹吃完了饭,剔完牙,伸伸懒腰,才说:

“号码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