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592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两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表现为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这就是生产力;

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即在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发生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相联系,密不可分。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选择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一种生产关系如果能调动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它就会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起促进作用;

而当一种生产关系或者其中的有些环节压抑了人们经济活动的积极性时,它就会束缚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这时候,生产关系就需要作变革和调整了。

3.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1)劳动者的劳动。

劳动者的劳动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

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

(2)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它包括土地、水源、森林、矿藏等在内的自然资源。

土地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自然要素,社会生产的一切物质实体,都可以追溯到土地。

土地要素具有不可再生性特征。

(3)资本。

在现代社会生产中,资本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资本通常有货币形态、实物形态和商品形态。

(4)经营管理。

在现代社会生产中,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的作用不会自动发挥出来,必须要有另一种生产要素对它们进行组织、联结、整合,才可能发挥它们的合力作用,这种对其他要素起组织、联结、整合作用的要素,就是经营管理。

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还会影响社会生产的总体水平和质量。

因此,经营管理也是现代社会生产的一个基本要素。

(5)科学技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表现在:

第一,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并使产品的质量更高、性能更优。

第三,促进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实现清洁生产,使经济增长可持续地进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在社会财富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突出。

劳动、土地、资本、经营管理、科学技术等要素,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各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缺一不可。

其中,劳动、土地、资本要素被称为实体性要素,经营管理是联结性要素,科学技术是渗透性要素。

各生产要素只有合理地搭配组合在一起,才能进行现实的和有效的社会生产。

4.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征是:

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5.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密不可分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一个标志。

首先,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

其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只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才能真正加快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

6.经济增长统计指标:

GDP

GDP是一国(或地区)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总和。

一个国家的GDP称为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地区的GDP称为地区生产总值。

一国(或地区)GDP的总量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而人均GDP则反映一国(或地区)人们的富裕程度。

国民经济各部门创造的价值在GDP中所占比例的变化,还能反映出一国(或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

当然,GDP统计指标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7.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

经济增长的根本意义,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保证社会成员享有充分的福利和得到全面的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目的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要使每一经济主体的行为纳入社会生产的轨道;

要让政府部门的管理与决策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要通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要通过积累来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持续增强。

8.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离不开社会积累

所谓积累,就是指把新创造的财富中的一部分转化为社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准备和物质准备的过程。

当积累用一定的价值量表示出来时,称积累基金,而它在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称积累率。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积累。

有了积累,才会有条件扩大生产规模,让更多的人有工作和有收入;

才会有条件去建立更多的学校、医院、公园等公共设施;

才能有力量去应对重大的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

可见,社会积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

社会积累主要来源于三条渠道:

政府的财政渠道;

企业的利润留成;

居民的一部分消费基金的转化。

第二课 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

1.个人收入与可支配收入

在总收入中,扣除需要缴纳的税收和社会保障金的余下收入是可支配收入。

个人总收入-(税收+社会保障金)=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分为消费和储蓄的两部分。

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

2.决定家庭消费和储蓄比例的因素

决定家庭消费和储蓄比例应从各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出发,但通常需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1)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家庭拥有财产的数量。

(2)消费者的年龄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除此之外,社会消费风尚、利率和物价水平等许多因素,也会对人们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发生影响。

3.适度消费的含义和作用

适度消费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指与国情及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

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是指与收入水平及社会风尚相适应的消费。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1)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

生产决定消费,人们的消费水平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发展的水平决定的。

消费具有动力功能,对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需求量的增长,必然会推动生产量的增长,而生产的增长,自然会增加就业,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

(2)促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

适度消费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的生产目的。

适度消费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创造,必将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4.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1)消费水平的高低。

消费水平的高低是指一个家庭拥有的消费资料和服务产品的数量多少和质量好坏,这是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

(2)精神消费状况。

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一样,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3)闲暇时间的多少。

闲暇时间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消费者享用自己的收入和进行文化娱乐交往活动的时间。

在各种和闲暇时间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课题。

(4)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

所以,改善生活,不能只注意增加收入、提高消费水平,还应当努力提高生活的质量。

5.生活水平提高了还要提倡艰苦朴素

提倡艰苦朴素不是反对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而是反对脱离生产发展和个人收入水平的奢侈浪费。

艰苦朴素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优良品质。

提倡艰苦朴素,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有利于实现我们追求共同富裕的美好理想;

有利于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有助于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提倡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要从日常的生活消费做起。

6.消费结构及其分类

消费支出的不同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构成了消费结构。

按照不同的划分角度,消费大致可以分为:

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

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

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

自给性消费和商品性消费;

最直观的分类是将消费支出项目分为衣、食、住、行、用。

合理消费就是在一定消费水平基础上实现消费结构的优化,以提高消费的效益。

7.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定律:

食物消费比重随收入增加而减少的变化趋势。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消费支出总额×

100

恩格尔系数的大小被广泛地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家庭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高低。

8.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的趋势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从低层次的消费结构向高层次的消费结构转化。

消费结构的这种进步反映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的趋势,主要表现为:

(1)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2)物质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精神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3)非耐用消费品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4)自给性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商品性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5)食物消费在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即恩格尔系数的降低。

9.消费的弹性和刚性

消费的弹性和刚性是指消费需求受消费品价格和家庭收入变化等因素影响的大小。

影响大则弹性强、刚性弱,影响小则弹性弱、刚性强。

消费弹性归根到底是由不同消费项目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不同决定的。

通常来说,消费需求弹性小的项目的重要性,要大于消费需求弹性大的项目。

安排日常生活消费时,首先要保证需求具有刚性的项目,再根据支付能力安排需求弹性较大的项目。

10.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

消费者的行为是受消费心理支配的。

健康的消费心理,有助于帮助消费者实现合理消费;

而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则会妨碍合理消费。

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是指那些违反社会公德的、违反精神文明的、或者影响合理消费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

(1)生活中常见的消费心理主要有:

攀比心理、炫耀心理、从众心理、逆反心理。

(2)攀比心理表现为“别人有的我也要有”,全然不顾自身的收入水平和条件,也不管这样的消费的自己合适不合适。

(3)炫耀心理表现为追求的是“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并以此作为荣耀。

(4)从众心理表现为顺从社会大众的消费潮流,仿效多数人的消费行为。

(5)逆反心理表现为排除社会大众的消费潮流,拒绝循规蹈矩,追求与众不同。

消费中不良心理和不合理消费习惯,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不成熟有关。

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不成熟常表现为:

冲动购物、缺乏自制力、自觉不自觉地将购物作为宣泄情绪、疏解心理压力的手段。

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会导致不良的消费习惯,不良的消费习惯将形成不合理的消费结构,从而影响消费的总体效益。

11.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必要性

(1)在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关系中,一般来说,经营者处于强势地位,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

这是因为:

首先,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

通常情况下消费者的消费对象所掌握的价格、质量、成本等方面的信息,远远不如经营者。

其次,消费者一般是个别消费的,而经营者多数是有组织的法人。

正因为消费者与经营者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因此要特别强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实现消费者与经营者良性互动、实现“双赢”。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使得违反诚信、违法经营的企业无法获利,使得假冒伪劣商品和坑蒙拐骗行为无法存在,尊重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可以获得合理的回报,不断发展壮大。

12.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主要有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受尊重权、获得赔偿权。

此外,消费者还有权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价格、计量、经营作风、服务态度等提出意见,有权举报经营者的侵权行为和将有关情况如实向大众传媒反映;

并享有获得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方面知识的权利;

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基于消费者的相对弱势地位,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给予了消费者特殊的保护,但并没有给消费者不正当维权的权利。

消费者在勇于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在消费时行为规范、举止得当,实现文明消费。

13.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的途径

我国法律规定的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途径有: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协商和解具有及时、方便、经济、有利于维持当事人之间友好相处的优点,因此是实际生活中运用最普遍的方法,也是消费者通常首先采用的方法。

但是协商和解达成的协议是一种私下约定行为,并无法律效率。

(2)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

这种调解消费者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少,经济负担轻。

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不是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必经程序。

(4)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申诉。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受理消费者申诉实行调解制度,这种调解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5)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仲裁机构的仲裁一经作出,当事人不能就此再向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具有法律效力。

(6)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诉讼是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最有权威的方式。

对消费者在时间、费用、精力等方面所承受的负担也比较重,消费者往往将此作为解决争议的最终途径。

第三课产业发展和劳动就业

1.社会生产的三大产业

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的按照历史顺序和各行各业的性质,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通常被称为“广义农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是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活动的各种行业的总称,又被称作为广义的服务业。

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是两个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最基本的部门,构成了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

第三产业一般不生产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也称作劳务)。

劳务的产值与产品的产值一起被统计进国内生产总值,表示社会三大产业为社会创造的全部有形及无形的财富。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起着基础的作用。

这种基础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特别是其中的粮食生产,直接关系到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农业还为城乡居民提供大量的副食品。

(2)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农业。

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重要市场,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富余的劳动力,为国家建设提供相当多的资金积累。

可见,人民生活的改善,国民经济的增长,最终都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

因此,我们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的水平。

工业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1)工业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大量的原材料。

(2)工业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消费品。

(3)工业是国家积累的重要来源,也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总之,农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国防的巩固,都离不开工业。

4.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当代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国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2)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

产业结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20世纪4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引起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

发达国家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在的比重普遍下降到3%以下。

(2)新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提高,传统工业在新技术的基础上更新改造,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

发达国家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在的比重普遍下降到30%以下。

(3)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

6.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正在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谋求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推进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道路,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积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总之,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巩固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7.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社会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是密切联系的,随着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力就业结构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批富余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大批富余劳动力从第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

8.我国现阶段劳动就业的矛盾与机遇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劳动者的就业矛盾日益突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

在解决劳动就业问题上,我们既要看到面临任务的艰巨性,更要看到面临的良好的机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劳动者创造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2)加入世贸组织,给劳动者提供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

(3)政府的就业政策,更有利于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实施扩大就业的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为解决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提供了政策保证。

9.就业的含义、途径和方式

就业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劳动年龄之内(男16周岁~60周岁,女16周岁~55周岁)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的社会职业。

劳动者就业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无论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工作,还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都应视为就业。

劳动者的就业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固定工、季节工、临时工、小时工、轮岗工等。

10.正确选择自己的职业

就业是个人进入社会并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的新起点,职业选择是个人成长过程在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劳动者要正确解决自己的择业问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既要考虑个人的职业志向,又要考虑到社会需要。

(2)既要考虑经济待遇,更要有精神的追求。

(3)既要了解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要考虑个人主观条件。

11.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就业与创业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可以在就业过程中创业,也可以在创业过程中就业。

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必须提高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素质,是新型劳动者和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的权益是指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行使的权利和享受的利益。

我国《劳动法》依据《宪法》规定的劳动者的权利有:

(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

(2)取得劳动报酬;

(3)休息休假:

(4)获得劳动保护;

(5)接受职业培训;

(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

(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

(8)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劳动者的义务是指劳动者必须履行的责任。

依据《劳动法》规定,我国劳动者依法履行的义务有:

(1)完成劳动任务;

(2)提高职业技能;

(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4)遵守劳动纪律;

(5)遵守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两者是统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