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风险应对.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264786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风险应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九章风险应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九章风险应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九章风险应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九章风险应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九章风险应对.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九章风险应对.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九章风险应对.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九章风险应对.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九章风险应对.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第九章风险应对.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第九章风险应对.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第九章风险应对.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第九章风险应对.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第九章风险应对.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第九章风险应对.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第九章风险应对.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第九章风险应对.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第九章风险应对.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第九章风险应对.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章风险应对.ppt

《第九章风险应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风险应对.ppt(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九章风险应对.ppt

第九章风险应对,学习内容:

风险应对概述;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学习目标:

了解并熟悉风险应对策略,熟悉并掌握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应用。

一、针对财务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1、态度上:

审计过程中保持充足的职业怀疑;2、技能上:

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3、管理上:

提供更多的督导;4、技术上:

(1)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

(2)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第一节风险应对概述,对源于控制环境的错报的考虑,若控制环境存在缺陷,CPA在对审计程序作出修改时应当考虑:

1、审计程序时间:

在期末而非期中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2、审计程序性质:

主要依赖实质性测试程序,获取更具说服力的审计证据;3、审计程序范围:

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

(一)增加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的方法1.对某些以前未测试的低于设定的重要性水平或风险较小的账户余额和认定实施实质性程序;2.调整实施审计程序的时间,使其超出被审计单位的预期;3.采取不同的审计抽样方法,使当年抽取的测试样本与以前有所不同;4.选取不同的地点实施审计程序,或预先不告知被审计单位所选定的测试地点。

二、增加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

(二)增加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的实施要点1.注册会计师需要与被审计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事先沟通,要求实施具有不可预见性的审计程序,但不能告知其具体内容;2.虽然对于不可预见性程度没有量化的规定,但项目组可根据对舞弊风险的评估等确定具有不可预见性的审计程序;3.项目负责人需要安排项目组成员有效地实施具有不可预见性的审计程序,但同时要避免使项目组成员处于困难境地。

三、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一)内涵相对于风险评估程序而言,指控制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二)设计一般情况下,评估的风险越高,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也就越大。

具体操作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风险的重要性;2、重大错报发生的可能性;,3、涉及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的特征;4、被审计单位采用的特定控制的性质;5、注册会计师是否拟获取审计证据,以确定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方面的有效性。

(三)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1、性质目的:

实施控制测试确定内控运行的有效性;实施实质性程序以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

类型:

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分析程序等。

CPA应当根据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选择审计程序。

2、时间CPA可以在期中或期末实施控制测试或实质性程序。

当重大错报风险较高时,CPA应当考虑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实施实质性程序,或采用不通知的方式或在管理层不能预见的时间实施审计程序。

若程序在期中已实施,CPA应当针对剩余期间获取审计证据。

CPA在确定何时实施审计程序时应当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控制环境

(2)何时能得到相关信息(3)错报风险的性质(4)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3、范围在确定审计程序的范围时,CPA应当考虑下列三个因素:

(1)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反向变化。

(2)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同向变化。

(3)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

同向变化。

一、控制测试的涵义和要求

(一)涵义控制测试指的是测试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与“了解内部控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CPA应当以下方面获取关于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审计证据:

(1)控制在所审计期间的不同时点是如何运行的;

(2)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3)控制由谁执行;(4)控制以何种方式运行。

第二节控制测试,

(二)要求(当存在以下情况时,应当实施)1、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时;2、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时。

1、性质:

指控制测试所使用的审计程序的类型及其组合。

2、控制测试的程序,包括:

(1)询问;

(2)观察;(3)检查;(4)穿行测试;(5)重新执行。

3、确定控制测试的性质时的要求:

(1)考虑特定控制的性质。

(2)考虑测试与认定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控制。

(3)考虑对于一项自动化的应用控制。

CPA可以考虑针对同一交易同时实施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以实现双重目的。

控制测试的目的是评价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细节测试的目的是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

二、控制测试的性质,1、时间:

两层含义,一是什么时间实施控制测试;二是测试所针对的控制适用的时点或期间。

2、对期中审计证据的考虑:

如果已获取有关控制在期中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并拟利用该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审计程序:

(1)获取这些控制在剩余期间变化情况的审计证据;

(2)确定针对剩余期间还需获取的补充审计证据。

三、控制测试的时间,3、对以前审计证据的考虑:

注册会计师如果拟信赖以前审计获取的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应当通过实施询问并结合观察或检查程序,获取这些控制是否已经发生变化的审计证据。

1、测试范围:

是指某项控制活动的测试次数2、确定控制测试范围的考虑因素1在整个拟信赖的期间,被审计单位执行控制的频率;2在所审计期间,CPA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时间长度;3为证实控制能够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所需获取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四、控制测试的范围,4通过测试与认定相关的其他控制获取的审计证据的范围;5在风险评估时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程度。

CPA在风险评估时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拟信赖程度越高,需要实施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6控制的预期偏差。

第三节实质性程序,一、实质性程序的内涵和要求

(一)内涵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二)要求1、无论评估出的重大错报风险处于何种水平,注册会计师必须实施实质性程序。

2、如果认为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是特别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专门针对该风险实施实质性程序。

1、性质:

指实质性程序的类型及其组合,包括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

2、在设计实质性分析程序时,CPA应当考虑下列四个因素:

(1)对特定认定使用实质性分析程序的适当性;

(2)对已记录的金额或比率作出预期时,所依据的内部或外部数据的可靠性;(3)作出预期的准确程度是否足以在计划的保证水平上识别重大错报;(4)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可接受的差异额。

二、实质性程序的性质,1、一般不宜在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2、如果在期中实施了实质性程序,CPA应当针对剩余期间实施进一步的实质性程序,或将实质性程序和控制测试结合使用,以将期中测试得出的结论合理延伸至期末;3、考虑期中审计证据;,三、实质性程序的时间,4、考虑以前的审计证据。

在以前审计中实施实质性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通常对本期只有很弱的证据效力或没有证据效力,不足以应对本期的重大错报风险。

如果拟利用以前审计中实施实质性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CPA应当在本期实施审计程序,以确定这些审计证据是否具有持续相关性。

在确定实质性程序的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和实施控制测试的结果。

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需要实施实质性程序的范围越广。

如果对控制测试结果不满意,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扩大实质性程序的范围。

四、实质性程序的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