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HPH航空维修人员执照直升机结构口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6616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ETHPH航空维修人员执照直升机结构口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METHPH航空维修人员执照直升机结构口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METHPH航空维修人员执照直升机结构口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METHPH航空维修人员执照直升机结构口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METHPH航空维修人员执照直升机结构口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METHPH航空维修人员执照直升机结构口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METHPH航空维修人员执照直升机结构口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METHPH航空维修人员执照直升机结构口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METHPH航空维修人员执照直升机结构口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METHPH航空维修人员执照直升机结构口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METHPH航空维修人员执照直升机结构口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METHPH航空维修人员执照直升机结构口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METHPH航空维修人员执照直升机结构口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METHPH航空维修人员执照直升机结构口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ETHPH航空维修人员执照直升机结构口试.docx

《METHPH航空维修人员执照直升机结构口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ETHPH航空维修人员执照直升机结构口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METHPH航空维修人员执照直升机结构口试.docx

METHPH航空维修人员执照直升机结构口试

ME-TH,PH航空维修人员执照直升机结构口试

1.科里奥利斯效应

A.转动中物体的重心相对于转动轴的位置改变时,物体的角速度将改变。

如果重心向着转动轴移动,转动的角速度将增大,反之,角速度减小,这称为科里奥利斯效应。

B.对于直升机的主桨叶,当桨叶向上挥舞时,重心向转动轴靠拢,桨叶加速;桨叶向下挥舞时,重心向外移动,桨叶减速。

C.corioliseffect在直升机处于过渡飞行状态时最大,悬停时则不存在;

2.胡克效应

A.直升机处于悬停时,主桨轴和转动椎体轴相互重合,进入过渡飞行状态后时,由于旋转平面相对于主桨轴产生倾斜而产生胡克效应,也叫万向节效应。

B.为保证旋翼转速不变,前进桨叶必须加速,后退桨叶必须减速。

总结:

corioliseffect与hookerjionteffect,在过渡飞行阶段同时存在,飞行中两种效应互相作用,互相抵消。

3.油门内联装置

A.当总矩杆提起或放下时,桨叶相对气流的迎角发生改变,作用在桨叶上的阻力也随之改变,增大迎风面积,阻力增大,如果没有任何补偿措施,桨叶转速将减小,升力的增加被抵消。

因此当提起总矩杆时,应提供额外的功率以保持旋翼转速不变,反之亦然。

———————————————————————————————————————————————

B.为实现这种补偿,直升机设计时,将总矩杆与油门杆进行内部连接。

当提起总矩杆时,自动增大油门,提供额外的功率;

当放下总矩杆时,自动减小油门,减小功率输出;

B.油门手柄可在发动机启动或关车时,用于打开和关闭油门,且油门杆的操纵不瘦总矩杆的位置影响。

4.悬停

旋翼升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直升机停止上升,叫悬停。

5.地面效应

A.当直升机在较低的高度悬停时,即非常接近地面时,会产生地面效应。

B.地面效应产生的原因是:

桨叶叶尖空气速度较大,形成一道从叶尖到地面的气帘,下洗气流集中在主桨下方,增大了主桨下方的空气密度,由升力公式可知:

密度增大,升力增大,产生地面效应。

由于地面效应的作用,升力增大,保持悬停的功率较小。

C.地面效应的最大有效高度为旋翼直径的一半,高度增大到旋翼直径时,地面效应逐渐减小直到0.

D.从悬停转为前飞状态时,由于主桨平面的前倾使得高密度空气向后移动,直升机须增加功率以补偿因地面效应减少而带来的升力的降低。

5.过渡飞行:

直升机从悬停状态转变成飞行专题之间的过程叫过———————————————————————————————————————————————

渡飞行

在过渡飞行阶段,直升机旋翼旋转平面应向所需飞行的方向倾斜,同时提起总矩杆增加发动机功率使得旋翼有效力偏转且增大。

旋翼有效力的垂直分量是升力,与重力平衡,水平风量使直升机进入水平状态。

6.转换飞行状态:

是指除垂直飞行以外的其他飞行状态。

周期变距杆控制固定倾斜盘带动转动倾斜盘,进入转换飞行状态。

桨叶在其转动一半的圆周内增加桨叶角,桨叶向上挥舞;在另外一半转动圆周内,减小桨叶角,桨叶向下挥舞。

7.升力不对称

1

A.在水平飞行状态,由于前进桨叶和后退桨叶的相对气流速度的变化,造成整个旋翼转速平面上的升力不对称。

前进桨叶速度增大,升力增大,后退桨叶速度减小,升力减小。

B.控制方法:

采用人工周期变距法,将周期操纵杆向前推一定量,使得前进桨叶攻角减小,升力减小;后退桨叶攻角增大,升力增大,以达到升力的平衡。

8.速度限制:

包括旋翼转速的限制和直升机飞行速度的限制。

A.旋翼转速的限制应考虑:

1.离心负荷的影响;转速越大,离心负荷越大;

2.升力要求;转速太低,升力太小,直升机飞行高度下降;

3.桨叶惯性;惯性作用阻碍飞行中桨叶转速速度的变化;———————————————————————————————————————————————

B.直升机飞行速度的限制应考虑;

后退桨叶失速,因为在大飞行速度时,叶根处的转速远小于飞行速度,气流流过后退桨叶叶根处的方向从后缘变为前缘,造成这部分区域不产生任何升力,这个区域形似三角形,飞行速度越大,三角形面积越大,引起升力的不对称越严重,需通过进一步前移周期变距杆来克服该现象。

B.如果为了克服后退桨叶叶根处的失速而增大旋翼的转速,将引起另一现象,即前进桨叶的激波,因为前进桨叶的速度可能达到音速范围内,引起桨叶升力下降,振动增加。

9.涡环效应,如何克服

A.在直升机垂直下降后,且下降率较大时,发生的一种气流从下往上通过主桨的现象,将导致气流分离,振动和升力的减小。

B.如何克服:

1.当飞行高度足够时,飞行员放低总矩杆,进入自转飞行状态,使所以气流都变为从下往上,当直升机脱离了涡环效应,再将直升机恢复到正常飞行状态,再以较小下降率下降。

2.飞行员前腿周期变距杆,使直升机进入直接飞行状态,一定脱离了涡环效应,再提起总矩杆,减小下降率。

10.自转:

如果在飞行中,发动机失效(功率完全失去),只要在外界条件允许时,直升机可以安全着陆,而且不产生硬着陆,这种飞行方式叫自转飞行。

操作方法:

———————————————————————————————————————————————

1.飞行员立即将总矩杆放到最低桨距位置,2.松开脚蹬,使魏桨距减小,同时操纵周期变距杆,保持约60kn的前飞速度;3.此时,飞机进入下降飞行通道,且保持一定的前飞速度。

自转时,气流的方向变为:

从下往上。

11.桨叶的攻角的决定因素:

1.直升机的下降率;2.直升机的飞行速度;3.桨叶转速;4.桨叶的桨叶角(安装角)。

12.前置角:

变距摇臂操纵输入点与桨叶之间的夹角叫前置角,一般前置角为45?

13.稳定性:

直升机在外力的作用下,能给恢复到原来的飞行路线和飞行姿态的能力。

直升机稳定由飞行自动控制系统AFCS或增稳系统SAS控制。

A.在最大飞行速度时,主桨有很高的稳定性,如果因外界因素飞行速度增大,相对气流使桨盘因升力的不对称而向后倾斜,使飞行速度减小,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B.平飞速度很小时,主桨是非常不稳定和危险的,有阵风的影响,引起旋转平面向后倾斜,旋翼有效力的水平分力作用方向与直升机飞行方向相反,形成一转动力矩,使飞机抬头,主桨进一步后倾,使情况更进一步恶化,引起严重后果,消除方法是:

将周期变距杆迅速前推。

14.桨叶挥摆

A.原因:

直升机在地面是迎风停放,大风天气风速大,由于升力的不平衡造成前进桨叶升力增大,向上挥舞;后退桨叶因转速低,使———————————————————————————————————————————————

得升力低,向下挥舞。

严重的可能导致桨叶撞2

击到尾梁。

B.防止措施:

1.主桨系统安装:

下垂限动器(下限动环),防止桨叶过量向下挥舞。

2.主桨系统安装:

挥舞限动器(上限动环),防止桨叶过度向上挥舞。

延伸:

限动器的工作原理:

离心力操纵的机械控制装置,当旋翼转速超过一定值后,装置中得离心飞重块在离心力作用下,松开限动器,桨叶可自由上下挥舞,而在低转速下(刚启动或停车时),飞重块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回到限动位置,使得桨叶的挥舞收到限制。

15.发动机的反扭矩

当直升机主桨在发动机的驱动下,按某个方向转动时,一定会有个与转动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试图使直升机反向转动,这个反作用力称作发动机的反力矩。

16.尾桨的功能

1.尾桨能平衡主桨的反扭矩,2.尾桨提供直升机的航向操纵。

17.尾桨操纵采用钢索的原因是:

尾桨的财政系统所经路径比主旋翼操纵系统长,使用钢索可相对减轻重量,并且还可以随直升机机身的变化而伸缩。

钢索系统组成:

1.操纵钢索,

2.松紧螺套,3.导缆器,导缆孔,4.滑轮和钢索保护套。

18.总矩杆的操纵原理:

———————————————————————————————————————————————

1.向上拉杆时,同时增大所有主桨叶的桨叶角,从而增加了主旋翼的有效力;并通过总矩-油门内联装置,同时增大发动机供油量,增大发动机输出功率。

2.向下拉杆时,同时减小所有主桨叶的桨叶角,从而减小了主旋翼的有效力,并通过总矩-油门内联装置,减小发动机供油量,减小发动机输出功率。

19.周期变距杆的原理:

通过固定倾斜盘,旋转倾斜盘的倾斜来改变桨叶椎体角,使直升机前飞,后飞,左右侧飞。

周期变距杆有2套推拉管相连,其中一根控制直升机的左右运动,另外一根控制直升机的前后运动。

一个叉形件使2种运动相互独立,实现横滚和俯仰的独立操纵。

(倾斜盘用于操纵主旋翼,星形件用于操纵尾旋翼。

20.尾桨控制系统的两种形式:

1.操纵钢索式,2.推拉管式。

大型直升机多采用推拉管式。

21.科恩达效应

1.在大直升机开心尾梁的一侧制造2个齿槽,叫做循环控制槽,通过尾梁的一部分气流通过这些齿槽排出,使主旋翼下洗气流附在一侧的时间比另一侧长,形成一个垂直的翼型,从而产生一个侧向力来抵消扭矩作用,这个就是科恩达效应。

2.在悬停时,科恩达效应提供反扭矩;前飞时,反扭矩侧垂尾和喷气推力器提供反扭矩。

22.主桨毂作用和分类

———————————————————————————————————————————————

1.作用:

向旋翼桨叶传递主减速器的旋转力矩,同时承受旋翼桨叶产生的空气动力,将旋翼的气动合力传递给机身。

2.分类:

a。

全铰接式主旋翼桨毂—主桨毂包含挥舞水平关节和摆振垂直关节。

B.半刚性跷跷板式主旋翼桨毂—主桨毂包含挥舞水平关节或其他形式的允许挥舞的部件。

主桨毂只提供周期变距和挥舞,不可能发生摆振。

一般是2片旋翼,

C刚性主桨毂—主桨毂不能使旋翼挥舞或摆振,只有变距轴,挥舞摆振通过桨叶根部材料弯实现。

23.下垂限动器工作原理

1.为防止旋翼减速,在阵风的影响下,导致旋翼叶尖下坠,拍击尾梁,损坏机身结构,通过在主桨毂的支臂上安装一个下垂限动器来实现;

2.当桨叶低速或地面停车时,离心力小于限动块2端弹簧的拉力,限动器的块被拉回到旋3

翼轴套和主桨毂支座之间,限制桨叶的下垂量;

3.当桨叶正常转速时,离心力克服限动块2端弹簧的拉力,限动器向外移,卡块退出工作,桨叶可以完全自由的挥舞。

24.挥舞限动块工作原理:

旋翼停车或慢车转动时,在大风情况下,为防止旋翼不发生漂移,在主旋翼轴套和主桨毂之间安装有挥舞限动块,当离心力小时,弹簧拉回挥舞限动块,防止主旋翼快速上下挥舞,避免轴套和桨毂受损。

———————————————————————————————————————————————

25.液压垂直关节减摆器作用:

用于限制桨叶左右摆动。

频配器用弹性橡胶和复合材料制成,功能与垂直关节减摆器功能一样。

26.平衡棒的作用:

为半刚性桨毂提供一种内在的稳定性,在平衡棒的外端装有配重,以其中心为支点自由摆动,与桨叶成90?

角。

27.半刚性桨毂如何消除科里奥利斯效应。

半刚性桨毂预置锥体角可以消除科里奥利斯效应。

因为桨叶的变距轴低于挥舞轴且桨叶略向上倾斜,通过2片桨叶重心的连线也通过挥舞轴心,当桨叶挥舞时,桨叶的重心与转动轴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能克服科里奥利斯效应。

28.涵道式尾桨与常规尾桨相比的特点:

1.改善了气流性能,避免气流干扰,减小了功率损失。

2.减小了型阻,机体更加流线型。

3.尾桨直径小,桨叶数目多,桨叶间距不等,降低了尾桨的工作噪音。

4.改善了安全性能,避免了人员伤亡。

不足:

在垂直或悬停时,消耗的功率比常规尾桨多。

29.飞行操纵系统和主桨毂组件上的5种基本类型的弹性橡胶轴承。

1.传统的止推轴承

2.球型止推轴承

3.径向轴承

4.杆端轴承

———————————————————————————————————————————————

5.锥形轴承

30.桨叶BIM检查方法:

用在金属桨叶上,将空心大梁用氮气加到一定压力,在大梁根部安装一个专用活门加以密封,任何的压力降低都意味着氮气的泄露或裂纹的存在,需进一步进行X光检查以确定裂纹。

31.操纵系统较装的目的:

确保叶片的桨叶角变化与特定的操纵输入一致,以获得直观而迅速的操纵。

下列情况下需要较装:

1.飞行操纵系统部件的更换。

2.更换主,尾桨毂或主,尾减速器

3.飞行故障分析排故

4.直升机维护手册或计划内的要求。

32.振动的分类和部位

1.低频振动—主要来源于主桨系统

2.中频振动—主要来源于尾桨系统

3.高频振动—主要来源于发动机和高速传动轴

33.垂直振动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低频)垂直振动原因。

1.垂直振动是由于桨叶产生的升力不相等,即主桨椎体超标引起的,与飞行速度有直接关系。

2.如果振动发生在低速下,可以通过调整变距拉杆的长度来减小振动;如果振动发生在高速时,须调整桨叶调整片来减小垂直振动。

3.垂直振动的原因:

1.桨叶同轴度(翼尖轨迹)不好;2.桨叶椎体调整片调整不正确;3.4

———————————————————————————————————————————————

频率频配器失效;变距轴测磨损;5.减震器失效。

34.横向振动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低频)横向振动原因。

1.横向振动是由于主桨系统平衡超标引起的,与主桨转速有直接关系。

2.振动随转速增大而增大,是展向平衡超标,应在轻的一端加配重;

振动随转速减小而减小,是弦向平衡超标,不能通过调整桨叶后掠角的方法来修正振动。

垂直振动与横向振动都有发动机功率有关系,输出功率越大,振动越大,尤其是垂直振动。

3.(低频)横向振动原因:

1.频率频配器(减摆器)设定及相位不正确;2.桨叶不平衡;

3.垂直关节轴承粘结或卡滞。

35.中频振动原因:

中频振动一般是尾桨引起的,起因:

1.尾桨组件不平衡;

2.尾减速器传动轴同轴度过分偏离设计值;

3.水平安定面连接点松动或磨损;

4.减速箱齿轮磨损;

5.尾斜梁连接螺栓松动。

36.减小消除固有振动的方法:

1.节点梁设计—减小消除主减振动对机体的影响;

2.柔性安装盘—吸收主桨和主减组件产生的固有振动;———————————————————————————————————————————————

3.减震器:

a。

弹簧安装共振体—电瓶安装在弹簧共振体上;产生一个与固有振动垂直相反的振动

b自调谐振动吸收装置—机身上安装加速度传感器,探测机身振动频率,产生一个电流给配重马达,马达移动2个配重块来改变共振体的分别,改变共振体振动的频率,降低实际的振动值。

C.桨毂减震器—安装在桨毂上,吸收其振动,使振动不会传到机身上,静止时,减震器内的重物被几个相同的张力弹簧固定在一个固定位置,运动中,重物克服张力弹簧的拉力,在水平方向上做与振动方向相反的移动减小桨毂的振动。

D。

桨毂减震板—另外一种在振动传递到机体结构之前,减小或消除桨毂产生的振动的方法。

减震板末端通过2个悬摆式的短轴连接一个独立的配重组件,用于吸收特定频率的振动。

37.锥体,平衡的定义

1.锥体:

尽量使所有主桨叶片翼尖轨迹在转动中处于同一平面上的过程。

2.平衡:

尽可能使主桨叶旋转盘面上实现质量分别均等,使主桨叶的重心尽可能的靠近旋转中心,也就是主桨轴中心的过程。

38.打锥体的方法:

1.旗杆锥体检查方法:

翼尖以蜡笔涂色,将旗杆旗面缓慢旋转桨叶。

2.频闪锥体检查:

a.在翼尖罩下安装带反光材料的靶标,在座舱内安装控制盒和便携高能频闪灯,在变距杆底座固定倾斜盘上安装一———————————————————————————————————————————————

个磁频率探测器,在变距杆基座上安装一个小的金属切割器。

B.切割器随桨叶每转动一周就经过磁频率探测器一周,使探测器产生一个脉冲信号,该信号用作频闪光的闪光频率。

C。

当桨叶在适当的转速下转动时,将频闪灯对准桨叶翼尖位置,当频闪灯光的频率与旋翼转速同步时,就会使观察者看到的是“靶标”几乎静止不动的图像,这样就能观察出桨叶的高度差。

这种方法也可以用来判断阻尼器的工作差异。

3.电子锥体检查。

39.锥体调整的方法;

1.调整变距拉杆的长度—粗调,地面锥体调整

2.调整安装于桨叶后缘的调整片—细调,飞行锥体使用弯板器和量角器对调整片进行调整5

3.尾桨锥体用“频闪锥体检查”和“电子锥体检查”,尾桨无桨叶后缘调整片,一般通过改变变距拉杆的长度来调锥体。

40.主桨静平衡

1.将主桨置于静平衡支架上,支架上的球形轴承可以使主桨毂“摇摆”,对桨毂头进行精细配平,对主桨加,减配重块,直到桨毂头静止状态下,达到水平稳定状态,使安装在主桨顶部圆心中的水平仪指示器显示水平位置。

41.尾桨静平衡

1.将尾桨放于静平衡测试设备上,尾桨中心部位固定在刀架上的心轴上,心轴可以自由滚动,心轴有向某一边滚动的趋势,说明尾桨———————————————————————————————————————————————

组件不平衡,需要通过加,减配重的方法使尾桨达到静平衡。

42.动平衡调整

1.动平衡调整主要是指在主桨毂或桨叶上增加或减小配重,使不平衡力矩尽量靠近旋转中心,即旋翼轴中心线,从而减小振动。

方法有:

a.配重片配重;b.在桨叶安装轴套中空腔中精确添加铅丸作为配重,调整桨叶平衡点。

43.振动大小的测量和振动位置的判断。

1.振动大小的判断,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计)进行测量。

其原理是:

将加速度计安装在探测机体上,当机体振动时,加速度计作为一个整体也随之运动,加速度计中的钨金属相对于晶体做拉伸和挤压运动,利用晶体压电原理,晶体产生交变电压。

加速度计产生的信号被过滤掉其他振动引起的部分后,显示出被测才、振动部分的振动大小值;

2.振动位置的判断,采用“时钟角度”来表示不平衡力矩的位置,在旋转倾斜盘和不动倾斜盘上分别分别安装传感器和磁采集器,感应产生脉冲信号,指示桨叶旋转位置的信息,同时获得振动强度和振动相位的信息。

44.地面共振

1.地面共振是指:

直升机在地面工作或者滑跑时,受到外界振动后,旋翼偏离平衡位置,桨叶重心偏离旋转中心,桨叶重心的离心激振力引起机身在起落架上振动,机身的振动对旋翼起激化振动的作用,形成一个闭环,旋翼摆振运动越来越大,当旋翼摆振频率与机身在起———————————————————————————————————————————————

落架上的某个固有频率相等或接近时,就会发生地面共振,如不及时正确的处理,将会导致整个直升机结构毁损。

地面振动多发生于全铰接桨毂头结构,原因是由于主桨机构几何上的不平衡而造成的。

2.引起地面共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轮胎压力不足,或者减震支柱设定不正确或压力不足时,会引发地面共振。

措施:

1.根据维护手册的规定,或怀疑起落架存在安全隐患时,定期检查起落架轮胎的压力状况,采取必要的正确的措施;2.减震支柱也应根据维护手册相关的内容,定期检查压力和伸展状况。

3.滑撬式起落架具有吸收振动的功能,滑撬式起落架也应该按照维护手册的要求进行定期,仔细的维护,避免地面共振的发生。

3.一旦发生地面共振,操纵直升机的飞行员应该:

A.减小油门,将桨距放到最低;

B.蹬舵,防止直升机猛烈转动;

C.上述未使振动明显减弱,应立即关闭发动机,柔和使用旋翼刹车;

D.飞行条件满足下,提升直升机进入悬停状态。

45.主减速器的功能:

1.安装,驱动主桨毂和桨叶(机械花键与主轴相连)

2.减小发动机转速和改变传动角度(伞型齿轮将水平输入改变成接近垂直的输出方向)

3.提供发动机的安装支点(前置式发动机,后置式发动机)

4.安装旋翼刹车附件(安装在主减伞形齿轮的输出端)———————————————————————————————————————————————

6

5.驱动尾传动轴和尾旋翼

6.驱动主减速器附件齿轮箱:

a。

发动机,液压泵,滑油泵,扭矩表系统滑油泵,旋翼转速传感器;

B。

主减速器滑油冷却风扇,尾传动轴;

7.安装飞行控制部件(主伺服机构)

8.安装自由轮组件,1.单台发动机驱动时,不会带动另外一台发动机自由涡轮转动;2.自转着陆时,自由组件使旋翼转动时,与发动机自由涡轮完全脱开;

9.接收多台发动机的输入,实现统一输出。

46.主减速器部件包括:

1.输入机甲;

2.底部机甲及轴承支架

3.后部盖板

4.周向齿轮机甲

5.上部机甲

47.主减速器包含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