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的简要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6967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的简要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的简要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的简要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的简要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的简要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的简要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的简要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的简要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的简要分析.docx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的简要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的简要分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的简要分析.docx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的简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周期的简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经济增长周期与通货膨胀周期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内在联系。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基本情况

  众所周知,反映经济增长情况的基本指标是经济增长率,反映通货膨胀情况的基本指标是通货膨胀率。

经济增长率就是不变价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则可以用两个指标来表示,一个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PI,另一个是GDP缩减指数。

前一个指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用于居民消费的货物和服务的价格变动,后一个指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全部最终产品的价格变动。

这里的最终产品包括用于居民消费的货物和服务,用于政府消费的货物和服务,用于投资的货物和服务,以及用于出口和进口的货物和服务。

显然,前一个指标所涉及的货物和服务的范围窄,后一个指标所涉及的货物和服务的范围宽。

这两个指标侧重点不同,但都被认为是反映通货膨胀情况最重要的指标。

  

(一)年均和累积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

  表1给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均和累计经济增长率以及分别用CPI和GDP缩减指数表示的年均和累计通货膨胀率数据。

  本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的GDP和CPI历史数据,以及国家统计局2009年1月22日发布的2008年GDP和CPI数据计算。

  从表中可以看出,1979-2008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8%,年均CPI上涨率和年均GDP缩减指数上涨率分别为5.7%和5.5%,前者比后者分别高4.1和4.3个百分点;经济累积增长15.5倍,CPI和GDP缩减指数累计分别上涨4.2和4.0倍。

可见,改革开放以来,用CPI和用GDP缩减指数衡量的年均和累计通货膨胀率比较接近,年均和累计经济增长率远高于年均和累计通货膨胀率。

  

(二)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国际比较

  表2给出了中国等4个新兴经济大国和美国等6个发达国家1979-2007年年均经济增长率以及分别用CPI和GDP缩减指数表示的年均通货膨胀率。

可以看出,中国在实现年均9.8%的高速经济增长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远低于经济增长率;日本在实现2.4%的年均经济增长率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低于经济增长率;德国在实现2.0%的年均经济增长率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基本持平;其他国家的年均经济增长率都低于年均通货膨胀率。

其中,英国和巴西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不足通货膨胀率的一半,意大利不足1/3、俄罗斯更加突出年均经济增长率只有0.1%。

膨胀率高达20%以上。

显然,与上述国家相比。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处于比较好的状态。

  (三)改革开放以來我国CPI上涨率与GDP缩减指数上涨率之间的关系

  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出(图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CPI和GDP缩减指数之间的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GDP缩减指数上涨率与CPI上涨率的变动趋势相同:

CPI上涨率上升,GDP缩减指数上涨率也上升,EPI上涨率回落,GDP缩减指数上涨率也回落。

2、GDP缩减指数上涨率与CPI上涨率的变动幅度有所不同,相对来说,CPI上涨率波动性更大些:

1979-2008年,CPI上涨率最大值为24.1%,最小值为-1.4%,两者之间相差25.5个百分点;同期GDP缩减指数上涨率的最大值为20.6%,最小值为-1.3%,两者之间相差21.9个百分点。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周期与通货膨胀周期

  下面,我们用经济增长率数据和用CPI表示的通货膨胀率数据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周期和通货膨胀周期。

  表3和图1给出了1979-2008年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数据。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周期

  从历史数据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明显地表现为三个周期。

1981-1990年为第一轮周期:

1981年经济增长处于周期的波谷,谷值为5.2%;1984年达到周期的波峰,峰值为15.2%,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率的最大值;1990年回落到周期的波谷,谷值为3.8%,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率的最小值。

1990-1999年为第二轮周期:

这轮周期从1990年经济增长处于波谷开始,1992年达到周期的波峰,峰值为14.2%,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率的次最大值;1999年回落到周期的波谷,谷值为7.6%。

1999年进入第三轮周期,这轮周期从1999年经济增长处于波谷开始,2007年达到周期的波峰,峰值为13.0%,2008年进入回落期,当年回落到9%,回落的幅度十分明显。

到目前为止,这轮周期还没有结束。

  第一轮周期经济增长从波谷到波峰只用了3年时间,从波峰回落到波谷用了6年时间;第二轮周期从波谷到波峰只用了2年时间,从波峰回落到波谷用了7年时间。

这两个周期的经济增长都表现出陡起平落的特点。

两轮周期的时间长度相同,都是9年。

  与前两轮周期不同,第三个周期经济增长从波谷达到波峰用了8年时间,从波峰回落到谷底,估计所用时间不会太长,这轮周期表现出平起陡落的特点。

估计这轮周期的时间长度为10年,比前两个周期多一年。

  三轮经济增长周期,第一轮周期经济增长的波动性最大,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差11.4个百分点;第二轮周期次之,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差10.4个百分点;到目前为止,第三轮周期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最好,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只相差5.4个百分点。

  从季度来看,在第二轮周期中,经济增长率在1992年第四季度达到波峰,峰值为16.5%;随后连续6个季度回落,1994年第二季度回落到12%,回落了4.5个百分点,平均每个季度回落0.75个百分点;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在波动中回落,到1999年第四季度回落到6.6%。

从这轮周期的季度波峰到波谷,经济增长率回落了接近10个百分点。

  在本轮周期中,经济增长率在2007年第二季度达到波峰,峰值为13.8%,随后连续六个季度回落,2008年第四季度回落到6.8%,回落了7个百分点,平均每个季度回落近1.2个百分点。

从近六个季度数据看,显然,本轮周期经济增长率从峰降回落的幅度远大于前一轮周期。

  本轮周期经济增长率从峰值回落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包括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因素,也包括我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因素。

但是,经济增长率回落的如此之快,国际金融危机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周期  从历史数据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也明显地表现为三个周期。

1982-1990年为第一轮周期:

1982年通货膨胀率处于周期的波谷,谷值为2.0%;1988年通货膨张率处于周期的波峰,峰值为18.8%;1990年通货膨胀率回落到周期的波谷,谷值为3.1%。

1990-1999年为第二轮周期:

这轮周期从1990年通货膨胀率处于波谷开始,1994年达到周期的波峰,峰值为24.1%,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率的最大值;1999年通货膨张率回落到周期的波谷,谷值方-1.4%,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率的最小值。

1999年开始进入第三轮周期,这轮周期从1999年通货膨胀率处于波谷开始,根据目前的变动趋势,2008年已经达到周期的波峰,峰值为5.9%,2009年进入回落期,到目前为止,这轮周期还没有结束。

  第一轮周期通货膨胀率从波谷到波峰用了6年时间,从波峰回落到波谷用了2年时间,通货膨胀率呈现出在波动中上升,快速回落的特点;第二轮周期从波谷到波峰用了4年时间,从波峰回落到波谷用了5年时间,通货膨胀率呈现出从波谷缓慢上升然后加速上升,从峰值快速下降然后缓慢下降的特点;第三轮周期从波谷到波峰用了9年时间,通货膨胀率呈现出在波动中小幅上升的特点。

三个周期中,第二轮周期通货膨胀的波动陸最大,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差25.5个百分点;第一轮周期次之,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差16.8个百分点;到目前为止,第三轮周期通货膨胀的稳定性最好,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只相差7.3个百分点。

  从季度来看,在第二轮周期中,通货膨胀率在1994年第四季度达到波峰,峰值为26.9%;随后连续15个季度下降,1998年第三季度下降到-1.4%,下降了28.3个百分点,平均每个季度下降1.9个百分点;然后在小幅波动中下降,1999年第二季度下降到周期的波谷,谷值为-2.2%;从这轮周期的季度波峰到波谷,通货膨胀率下降了29.1个百分点。

  在本轮周期中,通货膨胀率在2008年第一季度达到波峰,峰值为8.0%,随后连续3个季度回落,2008年第四季度回落到2.5%,回落了5.5个百分点,平均每个季度回落近1.8个百分点。

  显然,从季度数据看,到目前为止,本轮周期通货膨胀率变动幅度也远小于前一轮周期。

  本轮周期通货膨胀率从峰值回落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包括国际金融危机因素导致世界经济增速减缓,从而导致需求下降,进而导致我国进出口产品价格下跌,也包括我国经济增长率周期性回落因素导致国内需求下降,从而导致国内产品价格下降。

其中,国际金融危机是主要影响因素。

  (三)经济增长周期与通货膨胀周期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通货膨胀周期与经济增长周期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1、通货膨胀峰值滞后于经济增长峰值。

在第一轮周期,经济增长率在1984年达到周期峰值,通货膨胀率在1988年达到周期峰值,后者比前者滞后四年;在第二轮周期,经济增长率在1992年达到周期峰值,通货膨胀率在1994年达到周期峰值,后者比前者滞后两年;在第三轮周期,经济增长率在2007年达到周期峰值,根据目前CPI上涨率的变动趋势,通货膨胀率在2008年已经达到周期的峰值,后者比前者滞后一年。

可见,在三个周期中,通货膨胀峰值都滞后于经济增长峰值。

2、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同时回落到周期的谷底。

第一轮周期经济增长在1990年回落到谷底,通货膨胀也在1990年下降到谷底;第二轮周期经济增长在1999年回落到谷底,通货膨胀也在1999年下降到谷底。

到目前为止。

第三轮周期,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都已进入回落期,很有可能两者在同一年到达谷底。

  上述特点表明:

经济增长率上升时,往往带动通货膨胀率上升;经济增长率回落时,往往带动通货膨胀率回落。

但是,经济增长率上升到达峰值时,通货膨胀率往往滞后一定时期到达峰值;经济增长率回落到谷底时,通货膨胀率往往同时回落到谷底。

这说明,经济增长率回落时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力度大于经济增长率上升时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力度。

上述特点揭示了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第一轮周期,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3%,经济增长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额为11.4个百分点;年均通货膨胀率为7.6%,通货膨胀率最大值与最小值间的差额为16.8个百分点。

在第二轮周期,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0.0%,经济增长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额为10.4个百分点;年均通货膨胀率为7.5%,通货膨胀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额为25.5个百分点。

在第三轮周期,到目前为止,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8%,经济增长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额为5.4个百分点;年均通货膨胀率为1.8%,通货膨胀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额为7.3个百分点。

可见,三轮周期具有共同特点:

年均经济增长率大于年均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幅度小于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幅度。

在三个岡明中,第一轮周期年均经济增长率最低,年均通货膨胀率最高,目经济增长率的波动性最大,通货膨胀率的波动性也较大;第二轮周期年均经济增长率最高,年均通货膨胀率较高,经济增长率的波动性改大,通货膨胀率的波动陸最大;第三轮周期年均经济增长较高(仅比第二轮周期低0.2个百分点),年均通货膨胀率最低(比第二轮周期低5.7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波动幅度都最小。

因此,就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之间的关系来讲第三轮周期表现得最好。

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高增长、低通涨、经济运行平稳的时期。

如果不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这轮周期我国经济运行的会更力。

平稳。

  (作者单位:

国家统计局)

作者:

许宪春来源:

《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