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单元检测3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6968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0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单元检测3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单元检测3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单元检测3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单元检测3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单元检测3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单元检测3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单元检测3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单元检测3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单元检测3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单元检测3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单元检测3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单元检测3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单元检测3 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单元检测3 新人教版必修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单元检测3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单元检测3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单元检测3新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

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成水的共同影响。

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表1所示。

完成以下2题。

1.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2.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

A.滩涂一盐荒地一旱地B.盐荒地—滩涂-旱地

C.旱地一盐荒地—滩涂D.林草地一旱地—滩涂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

据此回答以下3题。

3.由表中分析可以看出()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l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l/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4.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5.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优先发展工业

图3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

据此完成以下3题。

6.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50mmB.150mmC.200mmD.250mm

7.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图2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

读图2,完成以下2题。

9.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

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

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

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出量年份逐一对应

10.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出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

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

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D.水资源总量呈流动式下降

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以下2题。

11.E地为纳米市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B.气温影响

C.大气环流影响D.洋流影响

12.M地为世界重要的渔场,其成因是()

A.温带海区B.暖寒流交汇

C.上升流的影响D.河流的流入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

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

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

据此回答以下3题。

13.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A.高出很多B.高出稍许

C.高度相同D.高度较低

14.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A.黄土塬B.沙滩地

C.沼泽地D.自流盆地

15.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D.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读某河流相对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回答以下2题。

 

 

16.下列地区河流不具备上述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aB.b

C.cD.d

17.下列有关该类河流及其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分布在北半球

B.该河没有冰雪融水补给

C.当该河流处于汛期时,我国长江流域处于伏旱天气

D.如果该河流位于南半球,则该地典型植被可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读“昆明附近河川径流系数(年径流量/年降水量)等值线图”,据此回答以下3题。

18.A、B、C、D四点中,河川径流系数小于30%的是()

A.A点B.B点

C.C点D.D点

19.与贵阳相比,昆明附近河川径流系数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偏多B.蒸发旺盛

C.喀斯特地貌D.地表平坦

20.昆明附近地区发展种植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

A.水土流失B.耕地面积少

C.地表缺水D.气温偏低

图2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

读图2,完成以下2题。

21.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

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

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

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出量年份逐一对应

22.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出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

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

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D.水资源总量呈流动式下降

图4是某地气温、降水、潜水水位(潜水面海拔)年内变化图。

读图回答以下2题。

23.图4所示的这类气候条件容易诱发的地理现象是

A.寒潮B.泥石流

C.凌汛D.沙尘暴

24.下列城市所在地域,与图4所示的气候类型相同、海拔相近的是

A.天津B.昆明

C.新奥尔良D.加尔各答

二、填空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座海上钻井平台起火爆炸,导致约1600米深处漏油,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

由于天气恶劣等原因,虽然有关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污染蔓延,但效果均不好。

随即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并宣布在该海域禁捕。

有关专家还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

图l8为墨西哥湾海域示意图。

(1)该钻井平台所在地的海底地形类型是,其形态特点是。

(2)该海域石油污染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是和。

(3)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的原因是当时该海域风向为,易造成石油污染向海岸蔓延。

(4)这次石油污染导致严重的灾难,宣布禁捕是因为。

(5)如果浮油“侵入”大西洋,它将随、(洋流)漂向欧洲沿海。

26.下图为某大陆西侧海面年平均水温(℃)分布示意图,判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1)此海区位于(南或北)半球。

(2)用洋流符号(暖流一,寒流…)在图上画出该海区洋流的分布;如果该海域位于东北太平洋,则这两支洋流的名称分别是和。

(3)图中A处以北的沿海地带为气候,附近的洋流对该气候的形成起了作用。

(4)地球上具有此种分布模式的海区是(双选)()

A.欧洲西侧中纬度海区B.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C.非洲西侧中纬度海区D.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5)图中A附近的海域是否会形成世界级的大渔场?

为什么?

27.根据所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地壳物质的循环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循环运动之一。

特别是由大气、水、生物直接参与并起重要作用的地表物质循环,对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重大而深刻的

影响。

材料二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

(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E的地质构造为。

(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出现等问题。

(3)A为水循环中的环节,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是

(4)E、F两地的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E处主要为,F处主要为。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C

2.A

3.B

4.B

5.C

6.A

7.B

8.D

9.C

10.B

11.B

12.D

13.D

14.C

15.C

16.C

17.D

18.B

19.B

20.C

21.B

22.C

23.B

24.C

二、填空题

25.A

26.

(1)大陆坡坡度较陡

(2)深海环境复杂海上气象多变

(3)偏南风

(4)生态海洋生物受到污染(5)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27.

(1)海陆间水循环向斜

(2)地面沉降(或地面建筑物倾斜、坍塌)、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入侵(任答2点即可)

(3)水汽输送调节海洋和陆地的热量和水量平衡

(4)承压水潜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