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 世界四大粮商的前世今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27084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BCD 世界四大粮商的前世今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ABCD 世界四大粮商的前世今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ABCD 世界四大粮商的前世今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ABCD 世界四大粮商的前世今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ABCD 世界四大粮商的前世今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ABCD 世界四大粮商的前世今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ABCD 世界四大粮商的前世今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ABCD 世界四大粮商的前世今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ABCD 世界四大粮商的前世今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ABCD 世界四大粮商的前世今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ABCD 世界四大粮商的前世今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BCD 世界四大粮商的前世今生.docx

《ABCD 世界四大粮商的前世今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BCD 世界四大粮商的前世今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ABCD 世界四大粮商的前世今生.docx

ABCD世界四大粮商的前世今生

随着2008年中国关于限制外资企业进入粮食流通领域的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觊觎中国粮食产业的国外粮商早已蠢蠢欲动。

在众多的国际粮商中以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最为有名,人们习惯根据他们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把这四家称作“ABCD”四大粮商。

这四个占据世界粮食交易主要份额的四大粮食集团行事低调,关于他们的新闻并不算众多,但是他们对于世界粮食环境的作用却没有人能够小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告诫世人:

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

要说四大粮商控制了人类,多少有些玩笑,但是对于粮食的控制却是不争的事实,了解他们对于我国粮食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总结性效应。

一、四大粮商的来路

ADM(ArcherDanielsMidland)

ADM的创始人早在1902年就开始了相关的生意,但在1905才在美国的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里斯注册了ArcherDaniels这个名字,现在ADM公司的总部设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狄克多市。

公司成立后,随着之后几年的发展,ADM将势力扩大到Wisconsin,NewYork等地。

当资本慢慢积累后,1923年并购了米兰亚麻子产物公司(MidlandLinseedProductsCompany)后,公司正式更名为ArcherDanielsMidland,声名显赫的ADM公司便由此诞生了。

ADM逐渐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了面粉工业、食品加工业、饲料业、特殊食品业、可可业以及营养品工业等等。

20世纪80年代起,ADM开始走向世界。

1983年在香港设立亚太分公司;1986年进行在欧洲的扩张,在荷兰和德国进行收购;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

时至今日,ADM已成为巨大而又盘根错节的跨国公司。

它旗下的企业包括食品、饮料以及饲料等,共约270家各种各样的制造工厂,分布在世界各地,从事可可、玉米加工,食品添加物、营养补助品、食用油等的生产和市场推销。

除此之外,它还从事有关农粮储备与运输交通等大型行业。

现在,ADM是当今世界第一谷物与油籽处理厂,美国最大的黄豆压碎处理厂和玉米类添加物制造厂,美国第二大面粉厂和世界第五大谷物输出交易公司。

在四大粮商中,ADM向来以注重研发著称,他不断通过化学研究支撑其发展壮大,现在与宝洁还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几乎在生物燃料出现之初,ADM就迅速成为美国最大的生物乙醇生产商。

而在美国前总统布什提出生物燃料计划后,ADM更是双手支持,ADM招来了原石油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仅2007年,公司用于活化燃油的投资就高达10亿美元以上,是世界第一大活化燃油乙醇的生产者。

公司还宣称在2009年之前,在这个领域投资23亿美元,并且和大众等公司开展一系列的合作计划。

邦吉(Bunge)

邦吉,由其创始人JohannPeterGottliebBunge,在18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创立,1859年由其孙子将总部迁至比利时。

公司初期主要从事海外殖民地香料与橡胶生意。

1876年,公司迁至阿根廷,开始其在美洲的发展。

在犹太粮食交易商赫斯(AlfredHirsch)加盟后,生意开始扩及其他的农作物,包括各样粮食与油籽。

1935年,邦吉进入北美地区。

之后,公司在南北美地区迅速发展。

1999年,其将总部正式迁至美国纽约。

2000年邦吉正式进入中国。

基于全球均衡发展的思想,2004年邦吉又加大了在东欧地区的投资。

时值至今,邦吉在全球32个国家拥有450多个工厂,已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粮食出口公司。

据公开报道称,邦吉目前是巴西最大的谷物出口商,美国第二大大豆产品出口商、第三大谷物出口商、第三大大豆加工商,全球第四大谷物出口商、最大油料作物加工商。

除了粮食加工与出口,邦吉还将营业范围扩展到了纺织、化肥、油漆以及银行等行业,工厂和业务遍及巴西、美国。

在四大粮商中,邦吉以注重从农场到终端的全过程为名,在南美拥有大片农场,一边向农民卖化肥,一边收购他们手中的粮食,再出口到其他国家或者进行深加工。

xx(Cargill)

嘉吉公司,由原籍苏格兰的海运商威廉·卡基尔(WilliamCargill)兄弟,于1865年在Iowa创立的,1868年其将工厂迁至Minnesota,1875年又将其总部迁至Wisconsin。

现在嘉吉年营业额高达900亿美元,年获利达25亿美元以上,是美国第二大私有资本公司,法国第三大粮产输出公司,美国最大的玉米饲料制造商,美国第三大面粉加工企业和屠宰、肉类包装加工厂,最大的生猪和禽类(如肉鸡、火鸡)养殖场。

它的粮食输出和交易业务,不但是美国第一,而且是世界第一。

同时,它还拥有全美最多的粮仓,从食品的生产、包装,到市场的每一个环节,无不一手包办。

公司业务横跨五大洲及66个国家,堪称世界之最。

此外,它还拥有超过100亿美元资产的避险基金——黑河资产管理(BlackRiverAssetManagement)和从事高科技及高回报(包括基因工程等)的生物工程研发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嘉吉公司一直很注意物流环节,这从它拥有400条平底运粮拖船和2000辆大货柜车可见一斑。

嘉吉公司主张开放自由贸易,它的发展战略主要是开发第三世界的潜在市场,嘉吉在中国拥有的合资和独资企业多达27家,遍布沿海地区。

路易xx(LouisDreyfus)

路易达孚是一家跨国集团,由法国人列奥波尔德·路易·达孚创建于1851年,总部设于法国巴黎,开创和发展了欧洲谷物出口贸易,现在是世界第三及法国第一粮食输出商和世界粮食输往俄罗斯的第一出口商。

150多年来,路易达孚集团的业务已扩展到十分广泛的领域,与有影响力的欧陆政治人物互相通气,后期建立的路易达孚银行是法国第五大银行。

由于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设有机构,公司在世界各地参与经营多种多样的商业活动,年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

位于巴黎的总部通过管理及制定公司的发展策略,统筹策划整个集团的商业活动。

目前,路易达孚的分支机构遍布全球。

主要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伦敦,巴黎,圣保罗,美国的威尔顿和孟菲斯。

路易达孚的最新生意活动,是从事全球性活化燃油的生产和经营,包括制造和交易经由发酵或合成方式生产的乙醇,它用以制造发酵式乙醇的主要原料是蔗糖和谷类等农作物。

它在巴西拥有两处巨大的发酵式乙醇制造厂。

通过设在伦敦等地的办事处,路易达孚积极从事着乙醇从生产到目的地的交易,以及乙醇市场的开发,目的是要让乙醇市场全球化。

路易达孚集团的大宗商品部(Commodity)才是搞农产品全球贸易的。

它很重视期券期货的买卖,来平衡风险。

在中国,成立于1994年的路易达孚(北京)有限公司,就是大商所和郑商所的自营会员,而在中国期货市场上,有国际背景资金的规模往往比国内资金还要大。

从2006年开始,路易达孚(北京)有限公司从中国政府手中获得玉米国内贸易的许可证后,积极拓展中国市场。

二、四大粮商的中国布局

美国ADM公司在中国的动作较为明显,它和新加坡WILMAR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益海(中国)集团是ADM在中国扩张的典型代表。

益海集团成立于2001年,总部设在上海陆家嘴。

目前该集团在国内直接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达38家,另外还参股鲁花等多家国内著名粮油加工企业,工厂遍布河北、山东、江苏、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各主要省份及四川、湖北、湖南、新疆、宁夏、黑龙江等内陆地区,贸易公司及办事处已覆盖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外的全国各省。

该集团油籽年压榨量达1000万吨,油脂年精炼能力300万吨,分提能力达100万吨,出口豆粕占全国年出口总量的70%以上,是国内最大的油脂、油料加工企业集团之一。

在大力发展油脂、油料加工项目的基础上,该集团又全面进军小麦、稻谷、棉籽、芝麻、大豆浓缩蛋白等粮油精深加工项目,同时又先后投资控股和参股铁路物流、收储基地、船务、船代等辅助公司,向着多品种经营和多元化发展。

早在2005年,益海集团便开始将投资方向转向其他农产品加工领域,在黑龙江投资益海米业。

2005年12月,又成立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负责集团东北业务开展。

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已与黑龙江益海粮油和黑龙江龙粮储备公司合作,建设大型收储基地;开展水稻、玉米等国内外贸易;组建物流公司,贯通运输通道;建设玉米、大米加工基地;在佳木斯等优质水稻大豆主产区建立大型粮食加工基地。

益海集团已在东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建立了完善的粮油业务网络。

嘉吉在中国建有27个独资和合资公司,其总部位于上海,在中国大部分省市建有饲料厂、榨油厂、高糖果厂等各类加工厂,并已在布局中国的化肥市场。

嘉吉在华已经建立了全资的山东嘉吉化肥有限公司,以及合资的云南三环中化嘉吉化肥有限公司等。

除了种植领域外,嘉吉在华的链条基本搭建完成。

进入中国市场较晚的邦吉,在全世界32个国家拥有450多个工厂,在四大粮商中,以注重从农场到终端的产业链完整性而著名。

路易达孚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与中国有饲料和谷物贸易。

WTO关于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的过渡期到2008年已经结束。

也就是说现在,外资可以名正言顺地在国内从事粮食的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大国,面对如此庞大的中国市场,以四大粮商为首的外资粮商各个摩拳擦掌,希望多分一杯羹,而这对于中国粮食市场来说,是狼来了还是像鲶鱼一样促进中国粮食市场的健康发展,至今争论未休。

外资的进入,给一些国内粮食企业带来了恐慌。

有人担心外资进入粮食流通领域后,凭借其强劲的实力,通过兼并、收购、合作等方式主导国内粮食流通格局,挤压国内粮食企业的生存空间,控制中国粮价,威胁国内粮食企业的生存进而危及到国内粮食安全。

所以一些人建议政府应以行政的方式继续限制外资在粮食领域的活动。

受此影响,据媒体报道,一些外资企业在申请《粮食收购许可证》的时候,已经遭到当地粮食主管部门的拒绝。

原因是上头通知,要求停止对外资企业发放许可证。

在反对外资进入中国粮食产业的理由中,中国大豆市场开放的所谓“教训”被提及的最多,2001年中国对外开放大豆市场,外资企业不断涌入国内,跨国巨头开始染指中国大豆业。

2004年,在遭遇国际投资基金的疯狂打压后,中国中小型大豆加工企业和本土榨油企业不堪承受负荷,纷纷宣布破产,被外资低价兼并。

2008年,据美国农业部预计,中国全年将进口3550万吨大豆,进口依存度将首次突破70%。

中国90多家主要国内榨油企业中,64家已变成外资独资或合资,控制了中国85%的实际加工总量。

大豆定价权基本旁落。

大豆市场的“教训”历历在目,许多人认为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也许会重蹈覆辙。

但是据业内人士分析,“ABCD”企业控制中国的大豆定价权实际上并不是仅仅为了获取加工利润这么简单,而是在做一个非常庞大的全球战略布局,中国仅仅是这个布局的一环。

跨国粮商控制了中国的大豆市场后,在世界范围内就形成了原料在国外、加工在中国的布局。

三、四大粮商整合下的国际粮食市场

不管人们愿不愿意相信,“ABCD”四大粮商控制着全世界80%的粮食交易量,“只有他们可以定价”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似乎有些不平,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在国际各个市场都在整合、重组的大环境中,国际粮食市场却走在了前面,四大粮商以绝对的优势占据了国际粮食市场的大部分江山,控制了多国的粮食贸易,并与多国的政府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就更加加固了四大粮商的“江湖”地位,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们到处攻城略地。

而方式不外乎侵占粮食市场、通过期货控制粮食市场,最危险的是,四大粮商都是一条龙的集团化运作,从种子、化肥等生产环节到建立自己的运输通道等流通环节,掌控了整个链条。

也正是因为链条式的发展模式使得四大粮商更容易控制粮价,从中盈利。

邦吉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奇迹般的业绩归功于国际市场的高粮价,尽管也有矿产等投资,但是农业部门始终是邦吉最强的部门。

2007年,所有地区业务都出现了增长,在欧洲和南美,谷物开发和油料作物的加工利润增加了;在北美,谷物出口则大幅增加。

四大粮商因经营的侧重点不同,其经营模式也不尽相同,例如在生物燃料领域,向来以注重研发著称的ADM,几乎在生物燃料出现之初就迅速成为美国最大的生物乙醇生产商。

而在美国前总统布什提出生物燃料计划后,ADM更是双手支持,而其他粮商则谨慎得多,目前为止,邦吉仅在巴西有一家独资的甘蔗乙醇生产厂。

路易达孚也是直到2006年,才开始在美国兴建了第一个年产8000加仑生物柴油的工厂。

至于嘉吉,尽管也生产乙醇,但是为有兴趣的投资者提供生物燃料技术和服务的热情,似乎超过了他们自己投资生产的热情。

四大粮商的分歧在于对市场未来走向的判断不同。

以嘉吉为代表的一方意见认为,粮食市场的涨价并不能有效抑制需求,也不能有效扩大耕地,因此未来不会有很多粮食可被用于生物燃料。

另外,生物燃料的未来发展,直接取决于石油的价格,如果石油价格下跌,那么生物燃料将无利可图。

虽然四大粮商手握全球80%以上的农产品贸易,只要这四家愿意心照不宣地向一个方向行动,其影响力毋庸置疑。

因此很多人都在担心农产品自由贸易体系将要面临崩溃,因此各国政府纷纷采取行动保护本国的粮食安全,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主席兼总裁葛诺仁也曾说过,四大粮商之间存在的是竞争关系,其间并没有类似于欧佩克之类的合作组织,很难形成统一的利益趋势。

但是,四大粮商的“能量”依然不容小视,各国的反应也并非毫无根据,这也服从一个方面证明了四大粮商的实力与影响力,在以竞争为前提的国际粮食市场环境下,实力雄厚的四大粮商已很难超越,而它们的下一步动作也将引起各国的密切关注。

-------------------------------------------------------------------------

文章

南方都市报更新时间:

2008-9-9

“粮食是一件武器,而使用它的方式就是把各个国家系在我们身上,那样他们就不愿我们捣乱。

———美国里根政府时期农业部长约翰·布洛克

第三世界国家缺粮“使美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种力量……华盛顿对广大的缺粮者实际上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利”。

———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份报告

约翰·布洛克的话并非危言耸听,以种子为例,2004年孟山都(Monsanto)公司的种子全球市场份额占据玉米(资讯,行情)的41%,大豆(资讯,行情)的25%,这样高垄断的公司又与嘉吉(Cargill)建立联盟,他们控制了种子、化肥、农药、农场信贷、谷物收购、谷物加工、牲畜饲料、牲畜生产与宰杀,以及许多著名的产业化食品品牌。

他们如果跺一下脚,地球的另一面都要跟着发抖。

这些巨无霸的手伸向了全球,以ABCD(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为代表的四大家庭就控制了全球80%的粮食贸易。

而且,中国也未能幸免,最明显的莫过于大豆,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年中国将进口3550万吨大豆,进口依存度将首次突破70%,多为跨国粮商把持,而中国大豆加工的80%也都为其掌控。

如果任由这种趋势蔓延,中国风景独好的局面恐难继续,如何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已经为燃眉之急。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周立通过在美国一年多的考察研究,给出了美国农业和食品结构变革的真相,描绘了一个不容乐观的全球“食物链”图景:

在自由贸易体系下,资本渗透进农业,攫取了美国政府的大量补贴,从而得以在全球推销低价粮食。

与此同时,各国在低价粮食的倾销之下,逐渐丧失粮食自主权。

美国粮食巨头公司和美国国家政权结合而成的“粮食帝国”得以掌控全球的粮食主权,从而掌控了整个人类社会。

xx农民:

仅获1.43%食物价值

周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盒早餐燕麦片,美国人最常见的早餐食品,在超市中至少卖3.5美元,而出售燕麦的农民,只能从中得到5美分,农民总体上从食物价值分配中仅得到1.43%!

食物利益分配不合理已经是公认的,但是周立还是被这一结果震撼了:

是什么因素,让公认的食物生产者农民,只得到全人类每一个人每天都要付出的庞大食物价值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

“如果作为世界现代农业样板的美国如是,多年来在生存边缘挣扎的中国农民,以及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岂不更加如是?

实际上,大部分的食物花费,都并非给了农民。

周立研究1910年至今的数据发现,在价值分配中,一方面,美国的农业投入占比大体在10%-20%之间波动,这部分投入为种子、农药、化肥、机械等生产性投入。

而另一方面,食物的市场占比却由1910年的45%左右,一路上升,在1997年达到75%左右。

而一直作为食物生产者代表的农民,1910年还能获得近40%的食物价值,到1997年,下降到8%.被产前成本和产后价格两把钳子夹在中间的农民,在食物价值的分配结构中,所占份额只能不断地降低。

政府高额补贴:

全入食物集团囊中

那么补贴去哪里了呢?

周立分析美国农民的情况时指出,上游的农业投入部门,和下游的农产品(0061,股吧)(行情论坛)储运、加工和销售部门,拿走了几乎全部的补贴。

也就是说,控制上游和下游的食物集团,又拿走了全部的农业补贴。

因为在美国,由于大量农业补贴落在商品化农产品上,直接推低了这些农产品的价格。

于是,大量新的食品工业投资,直接建立在这些商品化农产品上,从而使得美国慢慢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食物帝国。

更进一步,这些公司已经集结成少数几个食品集团,大幅度扩张自己的经营领域。

以致于涵盖了农产品投入、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每一个环节。

食物巨人:

xx食物帝国主角

这些食物集团是美国食物帝国的主角,非中国国内食品企业可抗衡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优势。

周立调研数据显示,各类农业食品的集中度,近几十年来,都在迅速地走向集中,出现为数不多的食物巨人。

比如,牛肉包装前四公司集中度在1990年为72%,1995年为76%,2000年为81%,2005年为83.5%.这四大公司是Tyson,2004年每日屠宰36000头;嘉吉(Cargill),28300头;Swift&Co.,16759头;NationalBeefPackingCo.,13000头。

火鸡生产的前四公司市场集中度在1988年为31%,1992年为35%,1996年为40%,2000年为45%,2006年则达到了55%.这四大公司是ButterballLLC,14.2亿只;HormelFoods(Jennie-OTurkeyStore),12.7亿只;嘉吉,9.6亿只;SaraLee,2.6亿只。

豆油(资讯,行情)压榨的前四公司市场集中度在1977年为54%,1982年为61%,1987年为71%,2002年为80%.前四大公司为ADM、邦吉、嘉吉和AgProcessingInc.,其中前三大公司就达到了71%.食物巨人的触角不仅停留在加工环节,还进一步伸向投入环节。

使得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等多种生产性投入,都一步步走向集中。

在生产环节,以种子为例,2004年孟山都(Monsanto)公司的种子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玉米41%,大豆25%,豆类31%,黄瓜38%,辣椒34%,西红柿23%……

即使到了食物的销售环节,仍然在大公司的控制之下。

在全球十大食物零售商中,美国占了一半,其中,沃尔玛(Wal-Mart)遥遥领先。

而且近年来大的食物公司销售增幅很大,市场占有率在不断提升。

零售额的集中十分迅速。

在1997年,前五大公司的零售额市场占有率为24%,2001年提高到38%,2004年为46%,2006年则达到48%.

通吃产业链:

“食物巨人”强强联手

周立分析,高垄断,使得涉农企业,可以轻易地以较高的价格卖给农民以投入品,而以较低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

更为严重的是,高垄断及其不断的集中和发展,在进一步扩张其利润空间。

以孟山都和嘉吉(ABCD中之一)建立伙伴关系为例,他们控制了种子、化肥、农药、农场信贷、谷物收购、谷物加工、牲畜饲料、牲畜生产与宰杀,以及许多著名的产业化食品品牌。

据了解,孟山都和嘉吉目前都已经在中国进行了扩张,尤其是后者除了种植业几乎完成了产业链的建设,只不过是规模尚小。

那么,先看下他们在美国是如何做的。

在美国,如果嘉吉公司是方圆一百英里范围内的惟一的农资和储运公司,他又只卖几种孟山都生产的,专用于其压榨、储运或饲料加工的玉米种子,那该地区种植玉米的农民就只能买这几种,需贷款则只能到嘉吉旗下的银行申请,用嘉吉的化肥。

然后再把玉米或者玉米养的猪卖给嘉吉。

如果不接受,就要成为那60%的被破产兼并的失败农民中的一员。

但即使被兼并,也要买嘉吉加工的食品。

在北美,三个食物联合体(ConAgra/Dupont,嘉吉/孟山都和Novartis/ADM),已经控制了北美市场的食品链,并逐渐扩散至全球。

包括中国。

扩张需求:

发动全球粮食战争

武汉博览研究员王飞翔认为,2008年我们看到的粮食危机,并非一场供求危机,而是美元危机使然:

美联储

2007年9月开启的降息周期,正在导致2008年全球范围内的“通货再膨胀”,这一过程中美元正在强势“推波助澜”;当前全球范围内蔓延开来的“粮食危机”,其实就是这种“通货再膨胀”的一种表现———“粮价危机”,是一次危机的转嫁。

如若上述分析成立,显然贸易中的主角、食物巨人则充当了转嫁的执行者。

或者说,政府和食物巨头的互利合作。

农业公司总是寻求在大众食物、基因资源和农业上的寡头垄断地位,在政府以及全球、地区贸易协定中施加影响,创造让美国倾销其高补贴农产品的基本条件。

周立分析,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导致美国的农民和各国的农民在竞争,但是由于美国高额补贴的存在,导致他国农民根本没有优势。

也就是说,在WTO自由贸易体制下,世界各国的产粮农民,实际上是被迫在跟美国的财政部竞争,而不是在跟美国的农民竞争。

如今,中国食品市场显然成为跨国资本进攻的目标,中国加入WTO后也被规定了必须参加农产品自由贸易。

中国虽以粮食的95%自给自足得以保证粮食安全,但在粮食供需仍处紧平衡、国际油价和美元走势叵测的情况下,无疑面临新的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