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272029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

《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茶文化电子教案冯.docx

茶文化电子教案冯

湄潭县集体备课教案

2017年3月日星期总第1课时

年 级

三年级

学 科

茶文化

课 型

新  课

课题

第一讲:

中国茶文化

课 时

1课时

主备人

冯平

参备人

执教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学习活动,初步了解一些中国的茶文化。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能运用各种探究方法进行探究学习。

2、学生根据小组探究结果进行汇报的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的团结精神。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 学

重难点

1、掌握茶的种类和功能;

2、茶的其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

学法指导

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优秀民族,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我们把丝绸、茶叶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世人了解中华文明。

今天,我们就把“中国茶”的探究学习结果作一个总结。

(出示课题:

茶文化。

二、学习新知

1、中国是“茶的故乡”,我们中国人的饮茶习惯是怎样的呢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探究结果呢

2、究竟喝茶有什么好处,让我们中国人如此喜爱喝茶呢喝茶能促进人体健康吗下面哪个小组来讲讲饮茶与健康的关系今后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茶习惯。

3、茶叶除了可以冲泡后给我们喝以外,还有哪些作用呢

我们中国茶的确不一样,作用非常大。

4、茶叶的作用这么大,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保存储藏呢

这个小组对茶叶的保存和储藏进行了一番调查,请他们来汇报一下。

5、很多人都喜欢喝新茶,但是你们知不知道有一种茶叶放置的时间越久越好而且它有着自己特殊的泡茶方法。

请周同学来为大家讲解和演示古法普洱。

6、喝茶是一种饮食习惯,我们中华民族更是注重喝茶的礼仪,

那么在喝茶时应该注意哪些文明礼仪呢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演示一下喝茶的礼仪呢

7、为了更好的宣传、推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我们很多同学学习了一些简单的茶道,下面请他们来为我们表演。

8、请你说说学了中华茶道后的一些体会。

三、拓展延伸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除了中国茶之外,你还想了解哪些中华文化呢

四、盘点收获

师生共同总结

 

个性化修改:

湄潭县集体备课教案

2017年3月日星期总第2课时

年 级

三年级

学 科

茶文化

课 型

新  课

课题

第二讲:

华夏茶史

课 时

1课时

主备人

参备人

执教人

教 学

目 标

1、了解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都源于中国。

2、了解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了解陆羽《茶经》,卢工的《茶歌》。

3、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教 学

重难点

1、了解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都源于中国。

2、了解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了解陆羽《茶经》,卢工的《茶歌》。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谈话导入

出示茶圣陆羽像:

唐朝陆羽写的《茶经》是世界上的第一部记述栽茶、制茶、评茶、茶叶性质的著作,因此我国有“茶的祖国”、“茶的故乡”之称。

二、新授

(一)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1、介绍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

世界各国饮茶和产茶知识最早都是由我国传入的。

2、介绍我国茶树的原产区。

(二)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

1、茶文化发祥于中国,传遍了世界。

(日本、韩国)

2、陆羽《茶经》,陆羽被后人奉为“茶圣”;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卢工《茶歌》。

3、讨论陆羽、宋徽宗、卢工对茶文化传播有哪些贡献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布置

1、茶树原产于哪个国家的那个地区

2、什么人被奉为“茶圣”他对茶文化的传播有什么贡献

个性化修改:

湄潭县集体备课教案

2017年3月日星期总第3课时

年 级

三年级

学 科

茶文化

课 型

新  课

课题

第三讲:

茶叶的分类

课 时

1课时

主备人

参备人

执教人

教 学

目 标

1、了解茶叶科学的分类方法,应以制法为基础,结合品质进行系统的分类。

2、掌握茶叶的六大类型及其特征。

教 学

重难点

掌握茶叶的六大类型及其特征。

教具准备

茶样图片及部分茶样《古代茶歌》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谈话导入

在漫长的年代里,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制茶经验,创造了名目繁多、形制各异的茶类,成为是节省茶类最丰富的国家。

2、茶叶的分类依据

1、按采制季节可把茶叶分为春、夏、秋茶。

2、按产地取名为西湖龙井、湄潭翠芽、武夷岩茶等。

3、还有根据销路、制茶技术、初制发酵程度、形状等进行分类。

4、科学的分类方法应该以制法为基础结,合品质进行系统的分类。

可把茶叶分为:

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六大茶类。

3、茶叶的分类及其特征

1、绿茶类:

绿茶的产量最多,在世界的茶产销量中仅次于红茶。

绿茶的制法:

杀青--揉捻--干燥三个工序。

湄潭翠芽、西湖龙井、太平猴魁等为名优绿茶。

2、黄茶类:

黄茶为内消茶,产量少。

主产区:

安徽、湖北等

黄茶的制法基本上与绿茶相同只是在揉捻后经过特有的闷黄工序。

蒙顶黄芽、霍山黄芽。

3、黑茶类:

黑茶以边消为主。

主产于湖南、广西等。

黑茶的制法:

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个工序。

黑砖茶、花砖茶普洱茶等。

4、白茶类:

白茶是福建的特产。

白茶制法:

萎凋和干燥两个工序。

政和银针、白毫银针等。

5、青茶类:

主产于福建、广台湾。

制法:

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

大红袍、铁观音。

6、红茶类:

在世界上产销量最大。

制法:

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

4、课堂总结

在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个性化修改:

湄潭县集体备课教案

2017年月日星期总第4课时

年 级

三年级

学 科

茶文化

课 型

新  课

课题

第四讲:

湄潭翠芽

课 时

1课时

主备人

参备人

执教人

教 学

目 标

1、知道“湄潭翠芽”名字的来历。

2、了解湄潭是最古老的的茶区之一种茶历史悠久。

3、了解湄潭翠芽的炒制工艺的形成。

4、掌握湄潭翠芽殊荣连冠,誉满海内外。

教 学

重难点

1、了解湄潭翠芽的炒制工艺的形成。

2、掌握湄潭翠芽殊荣连冠,誉满海内外。

教具准备

湄潭翠芽芽叶、1954年将湄江河名与茶名融在一起正式定名。

奖章图片、湄潭茶园分布示意图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师生介绍茶知识,引出家乡茶。

茶的种类繁多,茶有绿茶、红茶、花茶、白茶等,我们家乡湄潭也盛产茶。

板书:

湄潭翠芽(并让学生简要介绍家乡的茶资源情况、茶的种类等。

二、湄潭翠芽茶的发展。

1、历史

湄潭种茶历史悠久。

唐朝陆羽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中,就有湄潭不仅能产茶,而且茶味很美的论述。

宋代则有以茶叶为上贡的记载。

如今的湄潭,拥有全国闻名的大型茶场和星罗棋布的农村茶园。

有创建于三十年代末的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1954年将湄江河名与茶名融在一起正式定名。

2、品级

湄江翠片采自湄江良种苔茶的嫩梢。

清明前后开采,以明前茶品质最佳。

特、1-2级翠片采摘标准为:

一芽一叶初展,芽长于叶,芽叶长度分别为厘米、2厘米、厘米。

三级翠片采摘标准为:

一芽二叶初展,芽叶长度不超过3厘米。

通常,制500克特级翠片需采5万个以上芽头。

一级翠片约需4万个左右芽头。

采回的芽叶必须分级摊放在通风阴凉处,摊放厚度每平方米公斤,失水量8%左右。

一般历时3-5小时。

3、品质特点

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4、产业发展

湄江茶是肩形高级绿茶,有40年历史。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设于湄潭境内的中农所相茶试验场,以湄潭苔茶群体品种为原料。

1954年将湄江河名与茶名融在一起正式定名。

江河美,茶叶香,更加令人神往。

湄江茶虽与龙井工艺相似,但由于所用湄潭苦茶品种生长旺盛,节间较长,叶质肥嫩,芽叶肥壮,采摘细嫩匀齐,经过摊晾的鲜叶按杀青、摊晾、二炒、再摊晾,而后低温烘干的工序,手工操作,制作精湛,茶叶品质别具一格。

冲泡后一片片扁平秀直的茶条,顷刻变成一朵朵、一芽一叶的小花在杯中怒放,散发出一股股清香嫩爽的茶香。

它既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珍品,又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湄江茶因能与极品龙井媲美而畅销省内外。

三、观察茶叶,学生感言。

1、教师出示茶叶片(新鲜)。

引导学生从它的形状、色泽等方面谈。

2、教师出示成品茶(一粒),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表达。

3、突出两者之间的对比。

(让学生感受到不易与艰辛。

教师总结:

是啊,从一片片嫩绿的叶儿到制成品,其中要经历多少艰辛的劳动和复杂的工序。

这其间,饱含着多少茶农的汗水呀!

四、引领学生入境,回味“成茶”的过程。

1、指名学生说说茶叶的“成茶”过程。

2、教师小结。

(种植、采摘、杀青、揉捻、干燥)

3、按顺序重点讲述采摘、焙茶。

(1)出示采茶图、焙茶图。

(2)谈感受、说体会。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3)表情感。

(你想对家乡的这些茶人说些什么)

小结: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正是这些家乡的茶农,用他们的艰苦炮制了茶的醇香。

其实,家乡陆郎的绿茶不仅胜在她的色、香、味、形上,她还有许多保健的功效。

让我们在这声声古朴的乐声中品茗,让我们了解茶的功效,让我们“饮水思源”,让我们向家乡的这些茶人表示崇高的敬意。

板书:

我爱家乡茶

五、了解湄潭翠芽殊荣连冠,誉满海内外。

(播放配乐录音,静静地品茗,深深地思考。

六、交流学生搜集到的与茶相关的诗句、词句。

七、布置作业。

1、说明“湄潭翠芽”名字的来历

2、说明湄潭翠芽茶的发展史

3、湄潭翠芽获得过哪些荣誉

 

个性化修改:

湄潭县集体备课教案

2017年月日星期总第5课时

年 级

三年级

学 科

茶文化

课 型

新  课

课题

第五讲:

茶树栽培

课 时

1课时

主备人

参备人

执教人

教 学

目 标

1、了解茶树的种植方式有哪些

2、茶园的管理有哪些内容

教 学

重难点

茶树的种植方式有哪些。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谈话导入

茶叶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鲜叶质量和制茶技术是否合理。

选择适宜的品种、适宜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种植、科学管理及合理采摘时提高鲜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二、茶树生育的基本规律

1、茶树的总发育周期

2、茶树的年发育周期

三、茶树生长的环境条件

1、气候条件

2、土壤条件

3、地形条件

四、新茶园的建设

1、园址选择与开垦

2、茶树种植

3、播种和移载

五、茶园管理

施肥、耕锄、修剪、水分保持、病虫害的防治

六、作业布置

1、茶树的种植方式有哪些

2、茶园的管理有哪些内容

 

个性化修改:

湄潭县集体备课教案

2017年月日星期总第6课时

年 级

年级

学 科

茶文化

课 型

新  课

课题

第六讲:

制作加工

课 时

1课时

主备人

参备人

执教人

教 学

目 标

1了解湄潭毛尖手工制作工艺流程。

2、掌握采茶基本方法。

教 学

重难点

了解湄潭毛尖手工制作工艺流程。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谈话导入

绿茶珍品“湄潭毛尖”,人们称她是大别山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她为什么具有自己独到的特色

二、新授

1、采摘:

采摘时期,鲜叶标准,采摘方法

2、炒制:

湄江翠片炒制技术考究,既吸取了西湖龙井茶的炒制方法,又有其

独特之处。

主要工艺分:

杀青、摊凉、二炒、摊凉、辉锅等五道工序。

采用双手在电炒铁锅内进行。

主要手法有抖、带、搭、扣、拓、抓、拉、推、

磨、压十种。

各种手法视鲜叶老嫩、含水量高低等情况灵活变换,因势呵成。

3、湄潭翠芽机械制作工艺

4、小结

三、作业布置

1、参加采茶实践活动,掌握采茶基本方法。

2、你家所在地主要茶叶生产机械有哪些其功能如何

个性化修改:

湄潭县集体备课教案

2017年月日星期总第7课时

年 级

三年级

学 科

茶文化

课 型

新  课

课题

第七讲:

包装贮运

课 时

1课时

主备人

参备人

执教人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懂得如何选用茶叶包装材料。

2、了解茶叶应如何正确贮存。

教 学

重难点

了解茶叶应如何正确贮存。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师朗诵《茶歌》导入

烧一壶水

就是波翻浪涌的江湖

扔几片茶尖

就是浮浮沉沉几叶扁舟

先送孟夫子烟花三月下扬州

再请郭大侠热血一腔保襄阳

纵然千里江陵一日可还

仍赶不上历史的这多变幻

太白扼腕叹息

昨夜喝了太多的酒

坐在时光的豁口

泡一壶谷廉之水

看茶圣挥毫

涂抹一川烟雨

染绿半山茶园

神农在左山妇在右

俯首

唱茶歌

二、新授

茶是极易变质的农副产品,因此,包装与贮运显得特别重要。

1、包装:

包装材料的选用;包装形式

2、贮运:

茶叶变质的原因;保管好茶叶,要做到三要三防

一要干燥防潮湿;二要清洁防异味;三要低温防光照

运输:

运输工具,运输包装

3、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

三、作业布置

1、如如何选用茶叶包装材料

2、茶叶应如何正确贮存

个性化修改:

湄潭县集体备课教案

2017年月日星期总第8课时

年 级

三年级

学 科

茶文化

课 型

新  课

课题

第八讲:

鉴别选购

课 时

1课时

主备人

参备人

执教人

教 学

目 标

1、了解优质湄潭毛尖有何特征。

2、初步懂得高山茶与平地茶如何鉴别。

教 学

重难点

了解优质湄潭毛尖有何特征。

教具准备

湄潭翠芽干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谈话导入

“从来佳茗似佳人”。

宋代词人苏轼千古绝喻的佳茗,即上好茶----上品茶。

湄潭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茶的真假喻品质优劣,鉴别选购常通过看、闻、嚼、泡等感官方法进行。

二、鉴别选购方法

1、干看评外形

2、湿看识内质

3、嗅香气

4、看汤色

5、尝滋味

6、评叶底

7、看产地

三、真假茶的鉴别

四、新茶、陈茶的鉴别

五、高山茶与平地茶的鉴别

六、春、夏、秋茶的鉴别

七、作业布置

1、优质湄潭毛尖有何特征

2、高山茶与平地茶如何鉴别

 

个性化修改:

湄潭县集体备课教案

2017年月日星期总第9课时

年 级

三年级

学 科

茶文化

课 型

新  课

课题

第九讲:

茶具选择

课 时

1课时

主备人

参备人

执教人

教 学

目 标

1、了解茶具的种类和茶具的功能。

2、初步懂得如何选择茶具。

教 学

重难点

了解茶具的种类和茶具的功能。

教具准备

三套茶具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谈话导入

我国的茶具历史悠久,品类繁多,形态各异,多姿多彩,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

二、茶具种类

1、陶土茶具适宜兴的陶土制作的紫砂陶茶具。

2、瓷器茶具:

白瓷茶具、青瓷茶具、黑瓷茶具等几类。

3、漆器茶具

4、玻璃茶具

5、金属茶具

6、竹木茶具

7、搪瓷茶具

三、小结:

了解茶具的种类和茶具的功能,我们该如何选择茶具呢

四、作业布置

1、你家的茶壶是什么样的它和哪一种茶壶相似

2、学习了茶具选择,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茶具来泡湄潭翠芽更好

 

个性化修改:

湄潭县集体备课教案

2017年月日星期总第10课时

年 级

三年级

学 科

茶文化

课 型

新  课

课题

第十讲:

中国茶文化

课 时

1课时

主备人

参备人

执教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单元的探究学习活动,初步了解一些中国的茶文化。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能运用各种探究方法进行探究学习。

2、学生根据小组探究结果进行汇报的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的团结精神。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 学

重难点

1、掌握茶的种类和功能;

2、茶的其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

学法指导

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优秀民族,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我们把丝绸、茶叶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世人了解中华文明。

今天,我们就把“中国茶”的探究学习结果作一个总结。

(出示课题:

茶文化。

二、学习新知

1、中国是“茶的故乡”,我们中国人的饮茶习惯是怎样的呢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探究结果呢

2、究竟喝茶有什么好处,让我们中国人如此喜爱喝茶呢喝茶能促进人体健康吗下面哪个小组来讲讲饮茶与健康的关系今后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茶习惯。

3、茶叶除了可以冲泡后给我们喝以外,还有哪些作用呢

我们中国茶的确不一样,作用非常大。

4、茶叶的作用这么大,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保存储藏呢

这个小组对茶叶的保存和储藏进行了一番调查,请他们来汇报一下。

5、很多人都喜欢喝新茶,但是你们知不知道有一种茶叶放置的时间越久越好而且它有着自己特殊的泡茶方法。

请周同学来为大家讲解和演示古法普洱。

 

6、喝茶是一种饮食习惯,我们中华民族更是注重喝茶的礼仪,

那么在喝茶时应该注意哪些文明礼仪呢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演示一下喝茶的礼仪呢

7、为了更好的宣传、推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我们很多同学学习了一些简单的茶道,下面请他们来为我们表演。

8、请你说说学了中华茶道后的一些体会。

三、拓展延伸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除了中国茶之外,你还想了解哪些中华文化呢

四、盘点收获

师生共同总结

五、布置作业

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

基本茶再加工茶

茶具的种类

 

个性化修改:

湄潭县集体备课教案

2017年月日星期总第11课时

年 级

三年级

学 科

茶文化

课 型

新  课

课题

第十一讲:

了解茶艺

课 时

1课时

主备人

参备人

执教人

教 学

目 标

了解茶艺的由来、内容及学习茶艺的意义。

教 学

重难点

茶艺的概念、茶艺的内容、学习茶艺的意义。

教具准备

三套茶具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谈话导入

我国的茶具历史悠久,品类繁多,形态各异,多姿多彩,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

二、何为茶艺

1、“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茶艺馆大量出现“茶艺”也成为一种时尚。

那么究竟什么是“茶艺”“茶艺”与“茶道”有什么区别呢

2、茶艺的由来

茶艺是一个新生名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

台湾人受到世界局势缓和后而掀起的“中国热”的影响对中华民族文化产生了坚定的自信心。

通过反省,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

1977年以台湾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为代表的一批茶的爱好者倡议弘扬茶文化。

有人提出用“茶道”一词但茶道虽然始于中国却在日本获得较大发展成为日本文化的一种代表和象征使用“茶道”一词易引起误会会使人认为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中华民族是发现、栽培茶树和加工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

茶是中国人的国饮,茶艺体现出中国人的生活文化。

中国人从茶的食用、药用到饮用、品茶,使茶形成了有规律、具有礼仪形式的品饮,使品茶走上了艺术化的道路。

经过社会各界的不断探索和追求,在融合与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多彩的中华茶艺。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个性化修改:

湄潭县集体备课教案

2017年月日星期总第12课时

年 级

年级

学 科

茶文化

课 型

新  课

课题

第十二讲:

学茶艺的意义

课 时

1课时

主备人

参备人

执教人

教 学

目 标

了解茶艺的由来、内容及学习茶艺的意义。

教 学

重难点

茶艺的概念、茶艺的内容、学习茶艺的意义。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谈话导入

随着茶艺的兴起和发展茶艺已经广泛地融进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并对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学习和掌握茶艺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对于丰富生活内容提高生活品位掌握一种生活技能促进中华茶文化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新授

1、掌握一种生活技能

客来敬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和习俗也是表达主客之间深厚友谊的一种方式。

在熟悉和掌握了茶艺之后如有客人来访或朋友小聚我们以茶艺待客不仅更能融洽关系而且也能提升品位。

大家品茗谈天在相互交流中感觉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平添了几分乐趣无形中也提高了交往的质量和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生活中温馨的港湾。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身心疲惫之时回到家中或握杯独饮享受茶艺的宁静品味人生的滋味感悟人生的真谛调整思路和心绪以更饱满的热情去面对生活和激烈的竞争或家人团聚围桌共饮在亲切温馨的气氛中排除生活中的各种不快和烦恼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

可见茶艺对于调和家庭气氛促进家庭成员的交流丰富生活内容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同时随着茶业经营的发展茶艺馆的普及以及国际间茶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茶艺作为一种职业技能也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茶艺本身是一种十分文明、高雅的职业。

学习和选择茶艺,对一个人终生都非常有益。

2、提高生活品位

品茗赏艺既是一种物质享受又是一种精神体验。

茶艺既是一种休闲,又是一种文化。

茶艺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包容性强,涵盖面广泛,涉及的学问精深。

从中我们可以探索和学习到很多有价值的内容。

茶艺跨越了茶学、美学、文学、宗教、哲学、伦理、道德、民俗等众多门类的传统及现代艺术综合了陶瓷、插花、书画、音乐、建筑、装饰、表

 

演等领域在很多方面给我们以帮助和启迪。

学习茶艺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谈吐高雅举止文雅丰富自己的知识和内涵成为一个有较高生活品位的人。

茶艺是现代时髦的休闲活动它能使人得到健康的身心。

茶是最好的保健饮料,这已为几千年的经验及现代科学所证明。

饮茶能振奋精神,开阔思路,消除身心疲劳,保持旺盛的活力。

茶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多好处现在人们正从茶叶中提取更多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和药效成分,进行茶中的综合开发利用。

有了这些产品的开发为茶艺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3、修身养性

茶原来生长在大森林之中耐得阴苦不出锋头紧紧和大地拥抱在一起是随各自然的常绿植物。

不管作为药用、食用还是饮用茶都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

同时又能给予人们精神的寄托与信仰的满足。

唐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