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湖北省随州市初中毕业考试化学真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8194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真题湖北省随州市初中毕业考试化学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真题湖北省随州市初中毕业考试化学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真题湖北省随州市初中毕业考试化学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真题湖北省随州市初中毕业考试化学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真题湖北省随州市初中毕业考试化学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考真题湖北省随州市初中毕业考试化学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考真题湖北省随州市初中毕业考试化学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考真题湖北省随州市初中毕业考试化学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考真题湖北省随州市初中毕业考试化学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考真题湖北省随州市初中毕业考试化学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考真题湖北省随州市初中毕业考试化学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考真题湖北省随州市初中毕业考试化学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考真题湖北省随州市初中毕业考试化学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真题湖北省随州市初中毕业考试化学真题.docx

《中考真题湖北省随州市初中毕业考试化学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真题湖北省随州市初中毕业考试化学真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真题湖北省随州市初中毕业考试化学真题.docx

中考真题湖北省随州市初中毕业考试化学真题

2019年湖北省随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化学

(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与物理共用120分钟)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后括号内.

1.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胆矾的研碎B.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

C.以石墨为原料合成金刚石D.品红在水中扩散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蒸发食盐水

3.对于下列用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CO2②Fe3+③MnO4④

A.①表示的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②中数字的含义: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C.③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

D.④⑤表示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4.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归纳与整理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5.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2.0,乙可能是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是1:

2D.丙可能是单质

6.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正确的是()

7.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氢氧化铝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因此氢氧化钠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D.CO有毒可致人死亡,空气中CO2的体积达到一定比例,也会致人死亡,所以CO2也有毒

8.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B.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向pH=2的稀盐酸中加入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7小题,共3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中横线上.

9.从H、C、N、O、Na、S、n七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

(1)厨房用的酸性调味品中的酸___________。

(2)电子数为10的阳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3)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

(4)2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

(5)有CO2生成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

(6)有非金属单质生成的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10.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有毒气体,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

(2)农业上选种需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在其他操作无错误的前提下,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氢化镁(MgH2)是一种相对廉价的储氢材料,当它与水混合时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化丙烯”,其化学式为C3H6S,硫化丙烯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最简整数比)。

11.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向硝酸铜、硝酸铝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无色,则滤出的固体一定有________,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写离子符号)。

(2)若锌和镁混合物的质量为4.8g,与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H2的质量为_______g。

12.请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

(2)若b物质中混有少量a物质,最好采用_______的方法提纯b(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将t1℃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13.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试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CO2不能直接与BaCl2和MgCl2发生反应。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由烧杯、漏斗、______。

(2)滤渣a的成分是_______;白色沉淀b的成分是_________。

(3)滤渣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的目的:

__________。

(4)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

14.请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在A~E中选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H3B.H2C.O2D.CO2

15.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实验,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通入CO2,未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对NaOH与CO2能否反应进行验证,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活动一:

同学们经过讨论,设计了甲装置并进行实验,请你把实验现象补充完整。

活动二:

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猜测②进行如下探究

(1)取软塑料瓶中的液体于三支试管中,三位同学分别完成如图所示实验。

(2)同学们观察到A试管中由气泡冒出,B、C试管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请你写出A试管中生成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三个实验均能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请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三支试管中反应后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下图),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

请你分析烧杯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

小组同学对烧杯内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内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那些离子?

【猜想与假设】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OH-、CO32-、Ca2+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

【反思评价】

(1)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烧杯内上层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填离子符号)。

(2)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滤渣回收,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填名称)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可以有效防止水体污染。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后括号内.

1.C

【解析】C.石墨和金刚石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以石墨为原料制取金刚石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D

3.D

【解析】D.④是镁离子结构示意图,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⑤表示氖原子,核外由2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层,D错误。

4.A

【解析】B.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都是吸热反应,B错误;C.酸碱盐溶液都是混合物,酸碱盐溶液中都含有离子,还含有溶剂分子,不能说是由离子构成的,C错误

D.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Ne原子和H2O分子核内质子总数都是10,但不属于同种元素;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如CO、CO2等含碳元素化合物属于无机物;纯碱不是碱,属于盐,D错误。

5.C

【解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量减少,生成物质量增加,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反应前后,甲减少了4.0g-1.2g=2.8g,丙减少了3.0g-2.4g=0.6g,丁增加了5.4g-2.0g=3.4g,甲、丙减少的质量和等于丁增加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可表示为:

甲+丙→丁,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为:

2.8g:

0.6g=143。

6.C

【解析】A.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发生反应,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应使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A错误;B.去除氯化钾中的碳酸钾加入足量稀硫酸,一定会引入新杂质硫酸钾,B错误;D.取少量待鉴别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7.A.

【解析】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如中子不带电,A正确;

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因为有的物理变化过程中也伴随着放热、发光,如白灼灯通电时发光、放热,B错误;C.氢氧化铝可以治疗胃酸过多,但氢氧化钠不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因为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C错误;D.CO有毒可致人死亡,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空气中CO2的体积达到一定比例,人体由于缺氧窒息死亡,但CO2没有毒,D错误。

8.D

解析:

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溶剂量减少,溶质析出,同时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析出,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A图示错误;B.图中横坐标是加入的盐酸质量,不同种金属分别和稀盐酸反应,当消耗稀盐酸质量相等时,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镁、锌生成氢气质量应在同一条线上,等质量的镁、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质量是镁大于锌,B图示错误;

C.酸碱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pH=7,向中性溶液中加入pH=12的碱性溶液,由于溶液中含有水,混合后的溶液pH一定小于12,C图示错误;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稀硫酸先与氢氧化钾反应,该反应无沉淀,氢氧化钾完全反应后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直至氯化钡完全反应,沉淀不再增加,D正确。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7小题,共3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中横线上.

9.

(1)CH3COOH

(2)

(3)

(4)2NH4+(5)

10.

(1)吸附

(2)偏大(3)MgH2+2H2O=Mg(OH)2+2H2↑(4)18316

【解析】

(2)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小于读数,所配溶液中溶质不变,溶剂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3)氢化镁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种碱,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碱是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2O=Mg(OH)2+2H2↑。

(4)硫化丙烯(C3H6S)中C、H、S元素质量比为:

(12×3):

(1×6):

32=18316。

11.

(1)Ag、Cun2+、Al3+

(2)0.2

【解析】

(1)Al、n、Cu、Ag的活动性顺序为:

Al>n>Cu>Ag,向硝酸铜、硝酸铝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后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无色,说明硝酸铜已完全反应,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Ag、Cu,硝酸银、硝酸铜均已完全反应,硝酸铝不反应,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Al3+、n2+。

(2)镁、锌均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总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硫酸中的氢元素质量,100g9.8%的稀硫酸中H元素质量为:

100g×9.8%×

=0.2g,所以,生成氢气质量为0.2g。

12.

(1)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

(2)蒸发结晶(3)BC

【解析】

(1)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因此,图中P点的含义为:

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

(2)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b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当b物质中含有少量a物质时,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

(3)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加,要使a物质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温度升高,溶质和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A错误;B.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

a>b>c,由于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可知,溶解度越大,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解的溶质质量越大,因此,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c>b>a,B正确;C.温度不变,要使c物质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只能继续加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C正确。

13.

(1)玻璃棒

(2)CaCO3、Mg(OH)2BaCO3(3)证明滤渣a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从而确定样品中含有碳酸钙、氢氧化钠和氯化镁(4)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

解析:

(1)过滤操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2)向滤渣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全部溶解,且产生气体,可知滤渣中一定含有碳酸钙,因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由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生成0.44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1g,而滤渣a为1.5g,可知滤渣a中含有溶于稀盐酸的不溶性碱,该不溶性碱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因此,滤渣A的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能产生白色沉淀,由于二氧化碳不能直接与氯化钡、氯化镁反应,该白色沉淀是二氧化碳气体和滤液中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沉淀,由于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所以,滤液中不含氯化镁,白色沉淀b一定是碳酸钡。

(3)滤渣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全部溶解,且放出0.44g气体,证明滤渣a中含有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从而能证明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镁。

(4)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说明滤渣a中含有硫酸钡和碳酸钙,由此可知,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硫酸钠、碳酸钙、氯化钡;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可能含有氯化镁。

14.

(1)集气瓶

(2)AE

(3)CD

【解析】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应选择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C装置收集,但氧气不易溶于水,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E装置,因为排水法收集气体的纯度比排空气法高。

(3)F装置用浓硫酸作气体的干燥剂,不能用于收集氨气,因为氨气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A不可;F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氢气密度小于空气,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不可;氧气、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大,且都不与浓硫酸发生反应,所以,F装置可以用于收集干燥的氧气和二氧化碳,CD可行。

15.活动一:

软塑料瓶变瘪活动二:

(2)Na2CO3+2HCl=2NaCl+CO2↑+H2O(3)CO2+2NaOH=Na2CO3+H2O

活动三:

H+

【进行实验】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②氯化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反思评价】

(1)CO32-、OH-

(2)稀盐酸

解析:

活动一:

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都会使软塑料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大气压将软塑料压瘪。

活动二:

(2)试管A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冒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CO2↑+H2O;B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C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3)以上三个实验都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因此,甲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活动三:

B、C试管中的白色固体都是碳酸钙,三支试管中物质混合物后,烧杯底部仍然有白色沉淀,该沉淀还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不能共存,由此可知,上层清液中一定不含盐酸,则一定不含的离子是氢离子(H+);

【进行实验】①实验结论是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因此,加入的是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因为氯化钡、氯化钙都能与碳酸根离子结合成白色碳酸钡沉淀、碳酸钙沉淀,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就一定不含钙离子;步骤①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已把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全部除尽,要证明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可以加入氯化铜溶液,如观察到有蓝色沉淀产生,证明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因为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结合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反思评价】

(1)经过上述实验分析可知,上层清液中一定存在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2)溶液中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显碱性,直接排放会对水资造成污染,因此,应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从而减少对水资的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