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28460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南昌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实施报告

某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可行性研究背景和依据

新祺周位于市北郊,北依国际名山庐山,南枕梅岭、西山,西靠佛教圣地云山宝峰,东临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辖区面积58平方公里,已规划开发面积15平方公里。

区现有常住人口5万余人,从业人员1万余人,其中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4000余人,区现有企业200余家。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大量污水,不加控制,任意直接排入水体(江、河、湖、塘、地下水)或土壤,使水体或土壤受到污染,将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以致引起环境问题,甚至造成公害。

国许多城镇在这方面已有很多经验教训。

为保护环境免受污染,以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保障人民的健康与正常生活,建设一个和谐的新城镇,对生产和生活污水进行统一收集、输送、处理和处置是非常必要的。

市已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作为近期工作的重点,而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是城市污水治理和环境水体保护的基石,是城市基础设施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以甲方提供的设计资料为基础,结合工程的要求和特点,对工程中一些原则性的、涉及面较广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通过方案论证,确定了市新祺周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的位置和走向。

在各个部门的全力配合下,我院已于2010年10月完成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并于2010年11月1日在召开了本工程的评审会,与会专家对本工程提了很多好的建议,按照审查意见,修改后形成本次可研报告。

现呈报上级有关部门,以供决策之用。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依据及基础资料如下:

1)《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总体规划(2009~2030)》

2)《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3)《桑海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

4)《桑海经济开发区新祺周城区分区规划》

5)《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6)《2008市经济社会统计年鉴》

7)《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8)《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桑海生物医药基地战略发展规划暨一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一期规划》)

10)《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截污干管工程》初步设计

11)《新祺周长农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初步设计

12)建设单位对可研编制单位的咨询委托书;

13)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管线布置图

14)国家有关设计规程规

15)《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3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68-2008

《室外排水设计规》GB50014-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GB50013-200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3]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GB50318-2000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CJJ50-92

《泵站设计规》GB/T50265-9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

《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

《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03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32-2003

《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50108-200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02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GB50069-200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城镇排水系统电气与自动化工程技术规程》CJJ120-2008

二、研究结果概要

1、研究年限

以总体规划为基础,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年限为2006~2020年,其中以2012年为阶段重点,并以2010年城市污水现状资料为基础。

2、工程容

本工程包括总长约20km的污水管道,污水管管径DN400-DN800。

主要容包括时珍大道生活污水管道、博吾路生活污水管道、国药大道生活污水管道、樟坪路生活污水管道、济生路生活污水管道、杏林路生活污水管道、南山路生活污水管道、湖滨路生活污水管道、玉阶路生活污水管道。

3、工程估算投资

本工程为市新祺周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估算,容包括:

管线开挖、检查井、管道安装及路面破复费等项目。

项目估算总投资为2995.19万元。

其中工程费投资为2382.89万元,其他费用469.67万元,预备费142.63万元。

4、工程效益

改善开发城区环境卫生,随着污水收集系统的完善,将改变目前大量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入河流的现象,从而使城区周围水质得到改善,其收益者是当地居民,以下下游流域的居民。

项目对改善医药产业基地水环境,优化城市功能,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提供了硬件基础。

5、项目实施计划

本项目拟建设期为12个月,2010年12月底前完成勘测、设计和施工前期工作,2011年12月底施工完成。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1、存在问题:

对于现状排水管道及污水排出口的位置及标高应全面调查。

2、建议

1)由于污水管道是隐蔽工程,工程实施后对管道的检修非常的困难,这就要求污水管道的施工应该严格按照设计及国家标准进行施工。

2)对排入城市下水道的工业废水应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排放标准执行,凡不符合要求的工业企业必须在厂进行预处理达到排放要求后,才可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系统。

3)负责维护管理的部门应制定必要的公用设施使用条例,监督和约束用户合理使用排水设施,以提高排水设施的使用年限。

4)应成立相关的市政设施维护队伍,定期清淤,以保证城市排水管道的正常运行。

3、下阶段所需要的设计资料

1)上级领导部门对本可研的审查及批复意见。

2)污水管道沿线工程地质资料,地形测量资料。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市新祺周片区老城区污水管网工程

建设地点:

省市新祺周片区老城区

项目建设单位:

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资金来源:

自筹及申请国家资金

1.2可行性研究编制原则和围

1.2.1编制原则

新祺周一直是以生物医药产业主导产业,医药产业工业产值已经占到园区总产值的90%以上。

截止目前,区已初步形成了以济生制药厂、桑海制药厂为龙头的医药产业集群,可以年生产医药产品260多种,其中国家级新药8个、中药保护品种12个。

新祺周城区总体定位为大型中药产业链研究制造与仓储物流基地,以中药材规化种植、中药材提取与饮片加工、中成药制剂等研究制造以及大型医药商业仓储物流为主线,以新型医用药用包装材料、小类别专业医疗器械等为补充的大型专业制造与物流基地。

新祺周老城区的南侧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一期规划围为3平方公里,涵盖围为机场路以南、华佗路以北、昌九高速以东、京九铁路以西所围成的区域之。

2009年~2012年为项目建设期;2012年~2013年为项目发展期;2014年~2020年为桑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正常运营期。

这期间,基地将重点引进世界100强、国50强生物医药企业,投资新建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

本项目的建设必将大大加快新祺周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国家医药产业基地的发展和腾飞。

本报告具体编制原则为以下几点:

1)从新祺周老城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总体规划,全面规划,使工程建设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效益;

2)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城市污水治理制订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及标准;

3)充分利用已建的排水管道设施,尽可能提高污水收集率;

4)工程技术方案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便于管理;

5)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案,减少造价,缩短工期;

6)选择国外先进、可靠、高效、运行管理方便、维护简便的排水专用设备及管材,以延长管道使用寿命;;

7)采用可靠的维护管理系统,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8)适当考虑城市的发展状况,在设计上留有余地;

9)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特点,尽量减少管道埋深,以降低施工费用及减少日后养护工作;

10)排水干管在平面布置方面,尽量避免或减少与河道、主要道路及现有建筑物、构筑物、管线交叉,少拆迁、少占用良田及破路面,减少工程造价。

1.2.2编制围

根据总体规划,新祺周污水处理厂服务围包括铁路以南地块、铁路以北导排渠以西地块主要居住、铁路以东地块、铁路以东地块的生活污水、原有污水干管收集老城区污水。

因此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围是:

时珍大道生活污水管道、博吾路生活污水管道、国药大道生活污水管道、樟坪路生活污水管道、济生路生活污水管道、杏林路生活污水管道、南山路生活污水管道、湖滨路生活污水管道、玉阶路生活污水管道,管线总长约20km。

具体容包括: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论证;

(3)工程总体设计方案;

(3)方案比较及论证;

(4)推荐方案工程设计;

(5)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7)工程实施进度设想及项目招投标容;

(8)主要工程量表;

(9)推荐的工程方案工程概算;

(10)工程效益。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城市概况

2.1.1地理位置

地处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濒临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西南岸。

东连余干、东乡、南接、丰城、西靠高安、奉新、静安,北与永修、都昌、波阳共鄱阳湖,南北最大纵距约121公里,东西最大横距约108公里,总面积约7402平方公里。

全境以平原为主,东南相对平坦,西北丘陵起伏,水网密布,湖泊众多。

是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新祺周位于市北郊,北依国际名山庐山,南枕梅岭、西山、西靠佛教圣地云山宝峰,东临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2.1.2气候

市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受东亚季风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

市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且作物生长旺季雨热匹配较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气象条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但是,由于每年季风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气温变化较大,降水分布不均,高温干旱,低温冷害和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发生较频繁,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地区(下同)气候温和,历年平均气温在17.1~17.8℃之间,≥0℃积温6256~6530℃。

气温变幅大,盛夏极端最高气温达40℃以上,隆冬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0℃。

雨水充沛,历年平均降雨量1567.7~1654.7毫米。

降水分布不均匀,汛期4~6月雨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年际间降水量差异较大,最大的可达1倍以上,雨量最多的是1954年达2356毫米,最少的1963年仅1046毫米。

光照充足,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772~1845小时,7、8月最多,2、3月最少。

光照分布与农作物生长旺季基本同步,对农业生产有利。

年无霜期251~272天。

年平均风速2.3m/s,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

2.1.3水文条件

(1)地表水

潦河是新祺周的主要河流,由东南向北斜穿新祺周,全长60km,其中县境长25km。

河平均年产水量为3.0亿m3,占县总水量的30%,多年平均径流量14m3/s,是新祺周德主要生活饮用水源。

(2)地下水

区水文地质条例较为简单,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潜水。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砂卵砾石层中,水量较丰富。

2.1.4工程地质

现状用地大致呈梯形,南北长约9280M,东西最宽约6400M,最窄约2400M。

地貌为典型的丘陵地貌,金沙小区现状为沙丘,用地现有雄溪河自北向南穿越本区,现状平均标高在17.0—22.0米(黄海高程)左右,其它丘陵地带平均标高均在30.0米以上,其中南部地势最高处高达37.0米。

本开发区现状用地中,居住、道路、现有企业等城市建设用地为205.7ha,占总用地11.4%;鱼塘、沙山、荒山荒地、低洼地、耕地等其它用地1594.3ha,占总用地88.6%。

在地质构造上,市处于九岭隆起的过渡地带,—乐平大断裂的北缘,大部分处在东起进贤西至新建的湖泊沉降区,呈北东东向块状沉陷。

境第四系地层分布最广,岩性以洪积红土砾石层及粗砂砥石层为主,多分布在赣、抚、锦河两侧和滨湖地带。

城区第四纪发育,下伏基岩为第三纪红岩系(R)。

第四系岩性变化复杂,总的规律是颗粒分布上粗下细,分属于粘性土和砂性土两大类。

下中更新统的含水层是主要含水层,其间有弱透水粘性土与上属滞水层相隔离。

工程场地地处赣抚冲积平原,地质情况较好,地形相对平坦,地层地质结构有素填土、第四中更新统冲洪积层、下伏变质岩层等。

2.1.5地震设防

按《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A1》和国标GB50011-2001,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2.1.6城市发展规划

2.1.6.1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为:

新祺周以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打造位于昌九工业走廊的“生物医药之都”,成为省最大的综合性生物医药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物流基地。

2.1.6.2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总人口约为7万人,中期总人口约为12万人,远期人口约为17.5万人。

2.1.6.3城市用地规模

近期建设用地规模8平方公里,中期建设用地规模14平方公里,远期建设用地规模20.8平方公里。

2.2城市排水现状及规划

2.2.1城市排水现状

新祺周长农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经建设完成,设计处理量为1万吨/天。

现在污水实际进水量约为6000吨/天。

新祺周老城区现有的排水管网除了机场路、神农大道、新祺周大道设有污水管和沿着导排渠敷设了污水管道,其他路段均无生活污水管道。

神农大道敷设了DN500的污水管道及新祺周大道敷设了DN400~DN1400的污水管道。

排水现存主要问题是:

城市市政排水系统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城市大量雨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渠及潦河,污染面较大;随着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区面积进一步扩大,城市污水量不断增加,对水体的污染程度将日趋严重。

2.2.2城市排水规划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分设污水和雨水两套管渠系统。

加强对医药产业基地城区生活污水的收集。

其中污水处理厂设在北部,厂区东面紧靠京九铁路,远期规模为5万m3/d。

根据新祺周总体规划,污水管网系统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汇集系统,分别为导排渠截污干管系统、机场路主干道污水管道系统。

污水排放组织成由南向北自重流排放的格局。

沿着导排渠敷设的截污干管由南向北自重流排放进入提升泵站,泵站提升后进入污水处理厂,与机场路污水管道自重流进入污水处理厂。

城东片区的生活污水分别排入导排渠的截污干管和机场路的污水管道,由此进入污水处理厂。

2.3防洪标准及规划

1、防洪标准

防洪规划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根据市水文局提供资料确定开发区50年一遇(P=2%)洪水水位为23.9m。

2、防洪规划

开发区排涝标准20年一遇一日暴雨加生活污水,一日排至不淹重要建筑物。

2.4水环境功能分区规划

潦河水质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集中式饮用水地表Ⅱ类水质标准。

作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执行Ⅱ类地面水质标准。

污水处理厂处下游尾水排入水体的水域功能为地表Ⅲ类水质标准。

2.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市已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作为近期工作的重点,而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是城市污水治理和环境水体保护的基石,是城市基础设施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和紧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是国家建设政策,执行国家法律的需要。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已逐步认识到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对繁荣经济,稳定社会的重要性。

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受到了社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

同时,环保资金投入也在逐年增加。

中央人民政府和相关的管理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与法规,以保证这项基本国策执行。

(2)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负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赣江是我国著名淡水河,是省的母亲河,她流经了、、等的几个主要城市,是这些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的主要水源。

拥有水资源丰富、水质好、水体污染程度小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保护好赣江水体对省在中部地区的崛起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市新祺周片区老城区东临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其城市污水直接排入鄱阳湖。

随着各企业的入驻生产,大量的工业污水的排放将直接影响鄱阳湖的水质。

因此为了减少污染,控制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建设排水截污干管对污水进行统一收集、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3)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随着新祺周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的医药废水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废渣直接排入水体,严重污染了水体,破坏了生态环境,群众反映强烈。

为了将市建设成一个具有融自然山水景观和古城文脉格局于一体的宜人滨江花园城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收集、输送、处理和处置。

(4)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排水专项规划的要求

根据《总体规划》(2009~2030),确定了在可持续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建设生态绿化城市,重点强调了建设城市的同时保护环境。

根据预测2010年新祺周老城区年总污水量将达2.4万m3,如不进行收集、处理直接排放,将对鄱阳湖造成严重污染,制约市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发展。

因此为了配合城市的高速发展,市新祺周片区老城区生活污水的建设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第三章工程总体方案

3.1排水体制的确定

3.1.1排水体制分析

城市排水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径流汇集入在一个管渠予以输送、处理和排放。

按照其产生的次序及对污水处理的程度不同,合流制排水系统可分为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处理式合流制和全处理式合流制。

城市污水与雨水径流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水体的合流制称为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图1)。

国外老城区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均属于此类。

由于污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必须对污水进行适当的处理才能够减轻城市污水和雨水径流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为此产生了截流式合流制(图2)。

截流式合流制是在直排式合流制的基础上,修建沿河截流干管,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溢流井,并在截流主干管(渠)的末端修建污水处理厂。

该系统可以保证晴天的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雨季时,通过截流设施,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可以汇集部分雨水(尤其是污染重的初期雨水径流)至污水处理厂,当雨-污混合水量超过截流干管输水能力后,其超出部分通过溢流井泄入水体。

这种体制对带有较多悬浮物的初期雨水和污水都进行处理,对保护水体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雨量过大,混合污水量超过了截流管的设计流量,超出部分将溢流到城市河道,不可避免会对水体造成局部和短期污染。

并且,进入处理厂的污水,由于混有大量雨水,使原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势必对污水厂各处理单元产生冲击,这就对污水厂处理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雨量较小且对水体水质要求较高的地区,可以采用完全合流制(图3)。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径流全部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

这种方式对环境水质的污染最小,但对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的要求高,并且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排水管渠排除时,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

其中排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系统称为污水排水系统;排除雨水的系统称为雨水排水系统。

根据排除雨水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和截流式分流制。

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分设污水和雨水两个管渠系统,前者汇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送至处理厂,经处理后排放或加以利用。

后者通过各种排水设施汇集城市的雨水和部分工业废水(较洁净),就近排入水体(图4)。

但初期雨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对水体污染严重。

近年来,国外对雨水径流的水质调查发现,雨水径流特别是初降雨水径流对水的污染相当严重,因此提出对雨水径流也要严格控制的截流式分流制排水系统(图5)。

截流式分流制既有污水排水系统,又有雨水排水系统,与完全分流制的不同之处是在于它具有把初期雨水引入污水管道的特殊设施,称雨水截流井。

在小雨时,雨水经初期雨水截流干管与污水一起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大雨时,雨水跳跃截流干管经雨水出流干管排入水体。

截流式分流制的关键是初期雨水截流井。

要保证初期雨水进入截流管,中期以后的雨水直接排入水体,同时截流井中的污水不能溢出泄入水体。

截流式分流制可以较好地保护水体不受污染,由于仅接纳污水和初期雨水,截流管的断面小于截流式合流制,进入截流管的流量和水质相对稳定,亦减少污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费用。

不完全分流制只建污水排水系统,未建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沿着地面、道路边沟和明渠泄入水体(图6)。

或者在原有渠道排水能力不足之处修建部分雨水管道,待城市进一步发展或有资金时再修建雨水排水系统。

该排水体制投资省,主要用于有合适的地形、有比较健全的明渠水系的地方,以便顺利排泄雨水。

目前还有很多城市在使用,不过它没有完整的雨水管道,在雨季容易造成径流污染和洪、涝灾害,所以最终还得改造为完全分流制。

对于常年少雨、气候干燥的城市可采用这种体制,而对于地势平坦,多雨易造成积水地区,不宜采用不完全分流制。

分流制的优点是它可以分期建设和实施,一般在城市建设初期建造城市污水下水道,在城市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再建造雨水道,收集、处理和排放降水尤其是暴雨径流水。

  在一个城市中,有时采用的是复合制排水系统,即既有分流制也有合流制的排水系统。

复合制排水系统一般是在由合流制的城市需要扩建排水系统时出现的。

在大城市中,因各区域的自然条件以及修建情况可能相差较大,在各区域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是合理的。

1合流支管  2合流干管

图1直排式合流制

1合流干管 2截流主干管 3溢流井 4污水处理厂 5出水口 6溢流出水口

图2截流式合流

 

1合流支管 2合流干管 3污水处理厂 4出水口

图3完全合流制

1污水干管 2污水主干管 3雨水干管 4污水处理厂 5出水口

图4完全分流制

 

1污水干管 2雨水干管 3截流井 

4截流干管 5污水处理厂 6出水口

图5截流式分流制

1污水干管 2污水主干管 3原有管渠 4雨水管渠 5污水处理厂 6出水口

图6不完全分流制

3.1.2城市排水体制的选择

在排水体制的选择上,我国存在着不切实际地一味选择分流制的倾向。

分流制有很多优点,但对于经济不发达城市的老城区来讲,如道路不改造拓宽,小区不改造,尤其是许多城市的住房阳台改成厨房或装上洗衣机,其产生的污水排入雨水管道系统,因此即使污水主干管已经建成,也无法实施雨、污分流。

其结果只能是:

一方面污水总干管未能充分利用,造成投资浪费;另一方面,污水还是走雨水管道排河,继续污染水体。

西方国家的实践表明,为了进一步改善受纳水体的水质,将合流制改造为分流制,其费用高昂而效果有限,而在合流制系统中建造上述补充设施则较为经济而有效。

所以,国外排水体制的构成中带有污水处理厂的合流制仍占相当高的比例:

英、法等国家的大部分城市也仍保留了合流制体系,以控制非点源污染并保证污水的处理率,修建合流管渠截流干管,即改造成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结果莱茵河和泰晤士河的水体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而前西德1987年其合流制下水道长度占总长度的71.2%,且该国专家认为通常应优先采用合流制,分流制要建造两套完整的管网,耗资大、困难多,只在条件有利时才采用。

至八十年代末,前西德建成的调节池已达计划容量的20%,虽然其效果难以量化,但是截送到处理厂的污水量增加了、河湖的水质有了显著的改善。

德国鲁尔河协会(Ruhrve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