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中药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295963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湿疹中药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湿疹中药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湿疹中药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湿疹中药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湿疹中药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湿疹中药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湿疹中药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湿疹中药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湿疹中药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湿疹中药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湿疹中药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湿疹中药方.docx

《湿疹中药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疹中药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湿疹中药方.docx

湿疹中药方

1、诃子100g,米醋100ml。

将诃子打烂,加水1500ml,文火煎至500ml,再加米醋煮沸即可。

用时取药液浸洗患处,每日3次,每次30分钟,每日1剂。

用于脾虚湿盛证。

2、生山楂、生大黄、苦参、芒硝各60g,蝉蜕30g。

前3味药和蝉蜕加水2000ml,先煎煮沸10〜15分钟,加芒硝再煮一二沸,去渣,药液冷却后用药棉擦洗患处,每日5〜6次,5日为1个疗程。

用于各证。

3、青黛6g,黄柏3g,煅石膏、滑石各12g,共研细末,麻油调匀,涂擦患处,每日1〜2次,7〜10日为1个疗程。

用于热盛者。

4、黄丹、黄柏各30g,研细混匀。

渗出液多者,撒敷于疮面;渗出液少者,用香油调敷于疮面。

5、马齿苋60g鮮品250g),洗净加水2升煎煮20分钟(鲜品10分钟),弃渣。

用纱布6〜7层蘸药水湿敷患处,每日2次,每次20〜40分钟。

用于渗出液多者。

6、黄柏、五倍子、地榆、枇杷叶、龙葵、龙胆草、地丁、蛇床子、千里光各30〜50g,以上药物任取2〜3种加水适量,煮沸取汁,用药液热敷患处,每日数次。

用于渗出液多,糜烂较明显者。

7、千里光500g,青果90g,水煎洗浴,每日1次,每次20分钟,至愈为止。

用于奶癣范围较大者。

&苦参、明矶各15g,黄柏10g,水煎洗。

用于风热挟湿证。

xx

[药物组成]方①白鲜皮15克,荷叶15克,地肤子15克,生地15克,紫草10克,连翘l0克,薏苡仁10克。

用于急性湿疹,每日1齐叽

方②土茯苓15克,生地12克,白术10克,薏苡仁10克,贯众10克,赤芍l0克,白芨藜10克,当归6克。

用于慢性湿疹,每日1齐叽

皮疹以面部为主,加蝉蜕、菊花

躯干、四肢为主,加苦参、xx;

*痒甚不休,加鹤虱。

方③青蒿50克,苦参50克。

药用纱布包,水煎,洗患处,每日2次。

xx

[药物组成]忍冬藤9克,炒黄芩2克,蝉蜕2克,炒枳壳2克,陈皮2克,制僵蚕6克,白鲜皮6克,炒白术5克,藿香5克。

*热重,加栀子皮、xx;

*风童,加防风、xx;

*湿童,加薏苡仁;

*大便粗糙气秽,加山楂炭。

[适应证]小儿湿疹: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对勺,分为两次服用,每日一剂。

xx

白芷25克,枯矾25克,白及25克,硫磺25克,黄柏25克。

[适应证]小儿湿疹。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混合均匀,如湿疹未见流水或馈烂时,将药末用麻油或菜油调为糊状,涂擦患处;如已渗出溃烂时,可单用药末直接均匀地撒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如病情较重可每天换药2次。

换药时先用2%硼酸水或温开水清洗患处,对糜烂渗出部位不大者,换药后可用纱布包扎,如范围大涂药后不必包扎,禁用肥皂水清洗患处。

婴儿湿疹小偏方:

XX+红枣煮水

水蛇1-2条,蟾蜍2-4只,粳米适量。

剥去蟾蜍外皮,去掉头、爪、内脏,洗净后切小块,剥去水蛇皮,去掉内脏,放人开水中煮熟,拆肉去骨,再人蟾蜍肉一起放人锅内,加粳米(或糯米)水煮粥,调味食。

本方适用于湿疹。

红枣10枚,扁豆30克,红糖适量。

将前2味加水煮烂熟,加人红糖,服食。

本方养血和血,而“血和风自灭”,故可治疗慢性湿疹。

乌梢蛇1条,猪脂、盐、姜少许。

将蛇切片煮汤,加猪脂、盐、姜少许调味,饮汤吃肉。

本方祛风、除湿、解毒,适用于湿疹及风湿痹痛症。

xx6xx,xx炭、xx皮炭各3xx,冰片

1.5克,蛋黄,油适量。

前4味药研细末,用蛋黄油调成糊状,涂患处,每日3次。

本方出自《醋蛋治百病》,适用于湿疹。

湿疹洗方

湿疹洗方:

败酱草50g,苦参15g,蛇床子30g,川柏10g,明矶6g,马尾连10g,加水适量,煮沸20分钟约剩药液500〜1000ml,即可用之熏洗患处,每日2次。

对外阴湿疹效果尤佳。

治疗小儿湿疹的偏方3

地肤子、蛇床子各15g,枯矶9g.制用法:

水煎浓液,每天1剂,分2次涂擦患处。

疗效:

2—3剂痊愈。

治疗小儿湿疹的偏方2

樟脑、硼砂、冰片各5g.

制用法:

共研细末,加入凡士林适量调擦患部,每日2次。

疗效:

4—5次痊愈

湿热型湿疹的治疗方

证候:

本型相当于急性湿疹,皮损潮红,水疱,糜烂,流液,边界弥漫,剧烈瘙痒,伴胸闷纳呆,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方药:

龙胆泻肝汤、萆?

渗湿汤合二妙丸加减。

龙胆草10g,黄芩10g,丹皮

15g,银花30g,连翘15g,苦参10g,苍术10g,萆?

10g,黄柏10g,茵陈10g,生甘草6g.热盛加生石膏30g,白茅根30g;毒热盛时加大青叶30g;大便燥结加生大黄10g(后下)。

血热型湿疹的治疗方

证候:

本型亦相当于急性湿疹,但渗液较少,皮损以红斑、丘疹、抓痕、血痂为主,瘙痒剧烈,常伴有口干舌红,脉细数。

治法:

清热凉血,佐以利湿。

方药:

鲜生地30g,丹皮10g,赤芍10g,白茅根30g,黄连6g,山梔子10g,地肤子10g,茜草15g,苦参10g,海桐皮15g,生甘草10g,车前草1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湿阻型湿疹的治疗方

多为亚急性湿疹,皮损色暗、淡红或不红,水疱不多,但液水浸淫,常伴有胃纳不香,面色萎黄,便溏溲少,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

健脾除湿,养血润肤。

方药:

除湿胃苓汤加减。

苍术15g,白术15g,猪苓15g,茯苓20g,山药15g,生苡仁30g,车前草10g,泽泻15g,徐长卿30g,陈皮10g,茵陈10g,生甘草6g.胃纳不香者加藿香、佩兰;渗出多时加萆薢、苦参;有热象苔黄者去苍术加黄柏、滑石。

血燥型湿疹的治疗方

证候:

本型相当于慢性湿疹,皮损肥厚角化破裂,或有抓痕血痂,反复发作,数年不愈,常有人体消瘦,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缓。

治法:

养血疏风,除湿润燥。

方药:

消风散或四物消风散加减。

生地30g,白芍15g,当归10g,丹参20g,鸡血藤15g,白鲜皮10g,地肤子10g,萆藓10g,茯苓皮30g,蛇床子10g,生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湿疹外敷方

湿疹外敷方:

马齿苋60g,黄柏20g,地榆15g,苦参10g,苍术15g,上药共加水1200ml,煎3遍混合备用,用4〜8层的沙布或口罩垫于患处湿敷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适用于急性湿疹。

湿疹散

湿疹散:

黄柏30g,冰片20g,青黛粉20g,苍术5g,白矶10g,石膏10Og将黄柏、苍术洗净泥土及杂质,烤干后共细粉,白矾、石膏用火烧透后研成粉末。

将青黛、冰片制成粉未,各药混后均匀过筛后装瓶备用。

绿豆海带汤

绿豆30克,海带10克,鱼腥草10克,白糖适量。

先洗净海带、鱼腥草、将鱼腥草加适量的水煎20分钟,去渣取汁,然后加入绿豆、海带煮熟,加入白糖调味饮用,每天1剂,连服5~7剂。

玉米须心汤

玉米须15克,玉米心30克,冰糖适量。

先煎玉米须、玉米心,去渣取汁,加冰糖调味饮用,每日一次,可连服5~7天。

红枣扁豆粥

红枣10颗,扁豆30克,红糖适量。

将前二味加水煮料熟,加入红糖服食。

外洗方:

荆芥、防风、蝉衣、白鲜皮、川椒各15克,徐长卿、艾叶各30克。

水煎外洗,日二次,避凉避风。

局部感染流脓加蒲公英、大黄各15克。

外涂方:

枯矶10克,黄柏粉5克,雄黄3克,冰片1克。

共为细末,贮瓶备用。

外洗后或痒甚流水时取适量药粉外涂局部,每日1次。

治疗婴儿湿疹,药膳方

菊花茶:

菊花两钱,开水冲泡饮用,可清热散风解毒。

银花茶:

银花五钱煎水,加糖适量饮用,可清热解毒、消肿痛、除疮毒。

荷叶粥:

粳米一两,先以常法煮粥,待粥将熟时取鲜荷叶一张洗净,覆盖粥上,再微煮片刻,揭去荷叶,粥成淡绿色,调匀即可,食时加糖少许,可清暑热、利水湿。

薏米粥:

薏米一两以常法煮粥,米熟后加入淀粉少许再煮片刻,再加入砂糖、桂花少量调匀后食用,有清热利湿,健脾和中之效。

茵陈xx:

茵陈、陈皮各三钱煎水饮用,可加少许糖,有助清热利湿、理气健脾燥湿。

治疗婴儿湿疹,中药方剂

验方一

组成:

云苓皮4克、川萆薢4克、土茯苓4克、白术2克、枳壳2克、地肤子2克、春砂仁2克。

功用:

利湿清热为主,且以健脾。

主治:

婴儿湿疹湿热型。

验方二

组成:

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

用法:

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

每天1齐腹早、中、晚各洗1次。

此为2〜3岁患儿用量,1岁以下患儿减量1/3。

功用:

解毒祛湿,消疹退斑。

主治:

婴幼儿湿疹,症见前额、面部布满丘疹样湿疹,有黄色分泌物渗出,或全身处均散见,指纹紫红,舌润苔薄白。

验方三

(1)内服方野菊6克、银花6克、车前草9克、生甘草5克、地肤子9克、白藓皮6克、米仁9克、茯苓皮9克、苍术6克、川柏4克、生首乌9克、干蟾皮4克

(2)外洗湿敷方蛇床子9克、银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湿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约10分钟。

功用:

清热解毒,利湿抗敏。

主治:

婴儿湿疹,头面部为甚,以水泡、糜烂、渗液为著,瘙痒不宁。

1、湿疹中药方-胃经积热

【湿疹症状】初起丘疹色红,灰白色鳞屑成斑,小者如豆,湿疹大者如钱,日久蔓延,扩大成片。

毛发干枯,容易折断,易于剥落,而不疼痛,瘙痒,稍数患者有轻微的红肿,皮疹,脓疮,结痂而稍有疼痛。

病程缠绵。

【湿疹治法】养血熄风,杀虫清热【湿疹方药】荆芥10克,白藓皮15克,当归10克,大黄10克,防风10克,百部10克,连翘10克【用法】共炒研极细末,每次6克,饭后两小时,滚水冲服,每日两次。

【外洗法】

用艾叶一把,加鸽粪一把熬水,温洗秃疮后,再用温水淋洗一次,拭干。

【湿疹按语】该病由于胃经积热,化风生虫所致。

故方中以荆芥、防风透散风热于外;大黄荡涤胃热于下;连翘、百部、白藓皮泄热杀虫;当归养血祛风。

【湿疹方药】全虫方全虫(打)6克,皂刺12克,猪牙皂角6克,苦参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灵仙12克,黄柏15克,白藓皮15克,川军15克

【用法】久煎,一日一剂,每两服。

忌食辛辣

2、湿疹中药方-脾虚化热

【湿疹症状】皮肤湿疹,以四肢为多,开始散在全身,以后逐成片状增多,瘙痒,搔破后流黄水,无发热,饮食尚佳,睡眠不实,大小便正常,舌质正常,苔黄腻,脉陈弦细数。

【湿疹治法】养血清热,祛风除湿【湿疹方药】

归尾5克,赤芍6克,干地黄9克,川芎5克,丹皮6克,何首乌(润肠通便)9克,胡麻仁5克,黄柏6克,白蒺藜9克,苦参6克,蝉蜕3克,红花3克,蛇蜕3克【用法】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

忌辛辣腥发之物【湿疹按语】此型湿疹,以四肢为多,四肢为诸阳之本,脾主四末,并主肌肉,其病因由脾弱生湿,湿聚生热,热则生风,风湿博结,发于皮肤,四肢尤甚,所以治以养血,清热、祛风、除湿之法。

3、湿疹中药方-血热外感

【湿疹症状】周身疹点细小坚硬为粟,质白根红,瘙痒异常,抓破则有黄色水液浸淫蔓延,痒极则肤红发热,舌红苔黄,脉滑数。

【湿疹治法】疏风祛湿,败毒泻火【湿疹方药】金银花30克,土茯苓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白藓皮15克,野菊花10克,炒黄柏10克,炒黄苓10克,干生地10克,连翘10克,蝉蜕10克,荆芥3克【用法】浓煎,分三次服。

三剂为一个疗程。

疮愈后则停服,未痊愈可续服三剂。

如经数月或一年后再发时,可照方再服【湿疹按语】方中以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清热败毒而消肿;生地、黄苓、黄柏、连翘清热凉血泻火,并能燥湿;土茯苓、白藓皮祛风除湿;蝉蜕、荆芥疏风散热。

4、湿疹中药方-风湿蕴毒

【湿疹症状】皮损肥厚,粗糙,干燥,脱屑,皮纹增宽加深,色素沉着、苔藓样明显,瘙痒无度,色薄白苔少,脉细数。

【湿疹治法】熄风止痒,除湿解毒【湿疹方药】全虫方全虫(打)6克,皂刺12克,猪牙皂角6克,苦参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灵仙12克,黄柏15克,白藓皮15克,川军15克【用法】久煎,一日一剂,每两服。

忌食辛辣【湿疹按语】方中全虫性辛、甘、平。

有毒。

入肝经,走而不守,能息内外表里之风;皂刺幸散温通,功能消肿托毒,治风杀虫;猪牙皂角能通肺及大肠之气,涤清胃肠积滞,消风止痒散毒。

盖“热”性散,“毒”性聚,若欲祛其湿毒,非攻发内托幸扬不得消散,而全虫、皂刺、猪牙皂角三者为伍,既能熄风止痒,又能托毒攻伐,对于顽固蕴久深在之湿毒作痒,用之最为相宜。

白藓皮性寒善行,味苦性燥,清热散风,燥湿止痒,协同苦参以助全虫祛除表浅外风蕴湿而止痒;刺蒺藜辛苦温,祛风“治诸粉病疡”、“身体风痒”有较好的止痒作用;刺蒺藜协同祛风除湿通络的威灵仙,能够辅佐全虫祛除深在之风毒蕴湿而治顽固性的瘙痒。

另外脾胃气滞则蕴湿,湿蕴日久则生毒,顽湿聚毒,客于皮肤则瘙痒无度,故方中佐以炒枳壳、黄柏、炒槐花,旨在行气清肠胃之结热,以期调理胃肠,清除湿热蕴积之根源,标本兼顾,寓意较深。

川军能活血破瘀,少用则泻下,多用反而厚肠胃,与诸药相配合,不但止痒功效增强,而且可以促进肥厚皮损的消退

3|评论

(3)

下方病症与我相似加减除湿胃苓汤:

白豆蔻4克,砂仁6克,黄连3克,土炒白术10克,茵陈30克,炒扁豆10克,芡实10克,薏米10克,萆薢10克,木通6克,车前子10克,枳壳10克,炒白子仁10克,冬瓜子(包)10克,经期能用吗。

如不能用,请赐我一个适合我病症的中药方,万分感谢

除湿胃苓汤苍术(炒)10g,厚朴10g,白术(土炒)10g,陈皮6g,猪苓10g,茯苓10g,泽泻10g,苦参10g,黄柏6g,白藓皮15g地肤子10g,赤芍10g。

【来源】《xx临床经验集》。

【组成】苍术2钱,厚朴2钱,陈皮3钱,滑石块4钱,炒白术4钱,猪苓4钱,炒黄柏4钱,炒枳壳3钱,泽泻3钱,赤苓4钱,炙甘草3钱。

【加减】痒感明显者,加白鲜皮;若湿滞、食滞重者,加焦槟榔或伏龙

肝。

【功效】健脾燥湿,和xx利水。

【主治】带状疱疹(湿盛型缠腰火丹),湿疹(湿疡),牛皮癣(湿寒性白疕)。

【各家论述】方中厚朴、陈皮、苍术、甘草燥湿和中;泽泻、猪苓、茯苓、白术健脾利水;赤苓、黄柏、滑石清热利湿;枳壳行气以助水湿之运化。

临床治疗湿盛型湿疹,如有湿盛无热的特征,即可应用。

外治治疗组:

取复方马齿苋溶液(马齿苋、苦参、白鲜皮、五倍子、诃子等,加凉开水1

000ml,煮沸30min,煎取约600ml,放凉后用8层纱布浸湿药液并湿敷患处(勿使滴水,紧贴患处),30min/次,4次/d。

10d为1个疗程。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中药马齿苋合剂湿敷。

马齿苋合剂药物组成:

马齿苋15g,荷叶15g,白及15g地榆15g,明矶10g何首乌15g地肤子15g,白鲜皮15g。

加水至2000mL大火煮沸5分钟,文火煮15分钟后将药液倒出(本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