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方剂精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0670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湿疹方剂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湿疹方剂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湿疹方剂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湿疹方剂精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湿疹方剂精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湿疹方剂精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湿疹方剂精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湿疹方剂精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湿疹方剂精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湿疹方剂精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湿疹方剂精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湿疹方剂精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湿疹方剂精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湿疹方剂精编.docx

《湿疹方剂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疹方剂精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湿疹方剂精编.docx

湿疹方剂精编

食疗方

[xx]

薏苡仁、粳米各30克,冰糖少量。

将薏苡仁、粳米共煮成粥,再放入少量冰糖,作点心食用。

本方健脾祛湿,适用于脾虚型湿疹。

[xx]

红枣10枚,扁豆30克,红糖适量。

将前2味加水煮烂熟,加人红糖,服食。

本方养血和血,而“血和风自灭”,故可治疗慢性湿疹。

[xx]

竹节菜(干品30克)50克,粳米100克。

竹节菜加水煎汤,去渣后人粳米,再加水煮稀稠粥,每日早、晚各2次,温热顿服。

本方清热利湿除风,适用于皮肤湿疹、阴部瘙痒等症。

[xx]

水蛇1-2条,蟾蜍2-4只,粳米适量。

剥去蟾蜍外皮,去掉头、爪、内脏,洗净后切小块,剥去水蛇皮,去掉内脏,放人开水中煮熟,拆肉去骨,再人蟾蜍肉一起放人锅内,加粳米(或糯米)水煮粥,调味食。

本方适用于湿疹。

[方五]

乌梢蛇1条,猪脂、盐、姜少许。

将蛇切片煮汤,加猪脂、盐、姜少许调味,饮汤吃肉。

本方祛风、除湿、解毒,适用于湿疹及风湿痹痛症。

[xx]大枣绿豆治皮肤瘙痒

大枣20枚、绿豆100克、猪油一匙、冰糖适量,加水共煮至绿豆开花即可服用,每天服一剂,分次服下,一般服药三天即可减轻瘙痒感,10天内大愈。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病初脾胃失健,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湿热内蕴,外越肌肤则疹色鲜红,浸淫流液,病久反复发作,阴血被耗。

气血失和,化燥生风,肌肤失养,粗糙肥厚,缠绵难愈。

总之,该病属湿热,血热,湿阻,血燥所引起。

临床应根据患者的体质、脉证,选方用药,不可拘泥成方。

本病的治疗,辨别皮疹的湿、热、风对于立法非常重要。

皮损分布、颜色、性质的不同是湿疹辨证的依据,如皮疹分布在四肢伸面、背部的属阳;屈面、腹部属阴;头面、上肢及躯干上部的多属风;下肢及阴部的多属湿。

同时结合脉、舌的变化加以全面分析,舌红为血分有热;苔黄腻为热在肝胆;苔白腻为湿阻脾胃;脉沉细则为血虚等等。

<中医辨证>

血热型湿疹的治疗方

烈,常伴有口干舌红,脉细数。

治法:

清热凉血,佐以利湿。

方药:

鲜生地30g,丹皮10g,赤芍10g,白茅根30g,黄连6g,山栀子10g,地肤子10g,茜草15g,苦参10g,海桐皮15g,生甘草10g,车前草10g。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血燥型湿疹的治疗方

证候:

本型相当于慢性湿疹,皮损肥厚角化破裂,或有抓痕血痂,反复发作,数年不愈,常有人体消瘦,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缓。

治法:

养血疏风,除湿润燥。

方药:

消风散或四物消风散加减。

生地30g,白芍15g,当归10g,丹参20g,鸡血藤15g,白鲜皮10g,地肤子10g,萆藓10g,茯苓皮30g,蛇床子10g,生甘草10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湿疹>

湿阻型湿疹的治疗方

候:

多为亚急性湿疹,皮损色暗、淡红或不红,水疱不多,但液水浸淫,常伴有胃纳不香,面色萎黄,便溏溲少,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

健脾除湿,养血润肤。

方药:

除湿胃苓汤加减。

苍术15g,白术15g,猪苓15g,茯苓20g,山药15g,生苡仁30g,车前草1Og,泽泻15g,徐长卿30g,陈皮10g,茵陈10g,生甘草6g。

胃纳不香者加藿香、佩兰;渗出多时加萆薢、苦参;有热象苔黄者去苍术加黄柏、滑石。

湿热型湿疹的治疗方

证候:

本型相当于急性湿疹,皮损潮红,水疱,糜烂,流液,边界弥漫,剧烈瘙痒,伴胸闷纳呆,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方药:

龙胆泻肝汤、萆?

?

渗湿汤合二妙丸加减。

龙胆草10g,黄芩10g,丹皮15g,银花30g,连翘15g,苦参10g,苍术10g,萆?

?

10g,黄柏10g,茵陈10g,生甘草6g。

热盛加生石膏30g,白茅根30g;毒热盛时加大青叶30g;大便燥结加生大黄10g(后下)。

【辨证】风湿热毒,郁结肌肤。

【治法】祛风湿,解热毒。

【方名】皮肤解毒汤。

【组成】土茯苓60克,莪术10克,川芎10克,甘草6克。

素体禀赋不耐是引发湿疹的内因。

本病的中医治法为: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活血养血。

提供的参考药方如下:

荆芥12防风12白藓皮15丹参12当归10生地15金银花15土茯苓18

薏苡仁24白芷9鸡血藤20赤芍10白术15党参18淮山18乌梢蛇15

湿疹方:

白芷4克,青黛3克,生地、地肤子、马齿苋、败酱草、紫草、荷叶、白藓皮各9克。

痒甚加莲心4克;大便干燥加瓜蒌10克,渗出物多加苦参6克,苡米9克,滑石10克。

功能:

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主治:

由外感风湿热邪,血热蕴毒,外发肌肤所致湿疹。

方解:

本方马齿苋、败酱、青黛清热燥湿止痒;生地、紫草养血活血凉血解毒;白芷散风祛湿;荷叶清轻上浮,使药力外透肌肤,全方清热燥湿,活血祛风止痒,达到痒止疹平之目的外敷

[xx]蛋黄油治疗皮肤湿疹

新鲜鸡蛋10个洗净煮熟,将蛋黄放入铁勺内于炭火上熬炼取油脂(10个鸡蛋约取10-15毫升油脂),去渣后将蛋黄油直接抹患部,每天1次。

一般用药后局部发红、渗液,瘙痒等即减轻,经3-5次即可痊愈。

又有人用蛋黄油治疗皮癣、脚癣和头癣,亦获良效。

[方二]①青黛膏或皮脂膏外涂,每日2~3次。

②青黛膏加热烘疗法,每日1次。

③20%猫眼草膏合80%青黛膏,调匀外擦,每日2次。

④烟熏法熏疗患部,每日1~2次。

<慢性期>[方三]生大黄、黄柏、黄连各30克,生乳香、生没药各15克。

制用法:

共研成细粉,用茶叶泡浓汁调成稀糊状,外敷患处,干了即换。

疗效:

1-2日结痂,4-6日痊愈

[xx]生xx、大枣炭各等份。

制用法:

将大枣炒成炭同生黄柏共研成细粉,香油调匀涂局部。

如渗出液多亦可撒干粉,每日2-3次。

疗效:

3-5天痊愈状,涂患处,每日3次。

本方出自《醋蛋治百病》,适用于湿疹。

[xx]

大黄9克,清油适量。

将大黄研细末,用清油调擦患处。

本方适用于湿疹水泡期,此方源于《中国民间小单方》。

湿疹洗方

1鲜马齿苋300xx。

制用法:

加水半脸盆煮沸3分钟,去渣,用药水将新毛巾浸透,湿敷患处,日3次,每次40分钟。

疗效:

3-5天痊愈

2湿疹洗方:

败酱草50g,苦参15g,蛇床子30g,川柏10g,明矾6g,马尾连10g,加水适量,煮沸20分钟约剩药液500~1000ml,即可用之熏洗患处,每日2次。

对外阴湿疹效果尤佳。

治慢性湿疹方

1.雄黄、大枫子各20克,苦参、地肤子、蛇床子、白藓皮各50克,金钱草30克,将上药水煎浓缩去渣1500毫升,再加入雄黄粉混合,取汁,浸泡患处,1日2次,每次浸泡30分钟,一般用2~3天可愈。

2.苦参、芒硝、枯矾各30克。

加水1000毫升,水煎浓缩去渣150毫升。

加入30克炉甘石粉调糊状,外涂患处,1日2次。

3.铅粉20克,枯矾、松香各10克,冰片5克,五倍子10克,共研细末,好醋调糊状,用棉签擦之,1日3次。

<湿疹>

湿疹洗渍方

9克,白芷.明矾.刺蒺藜、生甘草各6克。

《制用法》水煎熏洗患处.主治急性湿疹初起红斑,丘疹、丘疱疹期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化8页.方2蛇床子洗剂

〔组成〕蛇床子、苦参各31克,威灵仙.苍术,黄柏、明矾各9克,

〔制用法〕水煎熏洗患处.〔主治〕急性湿痿初起红斑.丘疹.丘疱疹期,〔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方3五枝洗剂

〔组成〕榆树枝、槐树技.桑树枝、柳树枝.桃树枝。

〔制用法〕各以半尺长如筷子粗细,切碎适量,水煎熏洗患处。

〔主治〕急性湿疹初起红斑、丘疹'丘疱疹期〔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4臭搭桐洗剂

〔组成〕臭梧桐4野菊花、地肤子各31克、明矾10克'

〔制用法〕水煎熏洗.〔主治〕慢性湿疹.

〔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21页.

方5xxxx洗剂

〔组成〕大飞杨500克,青凡木1000克,毛麝香12克,

〔制用法〕上药加水2250毫升,煎成750毫升,湿敷、坐浴或外洗患处,〔主治〕慢性湿疹,〔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21页.

〔组成〕狼毒6xx,苦参62xx。

〔制用法〕水煎洗.〔主治〕慢性湿疹,〔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146页,方7〔组成〕苦参、白矶各15克,黄柏9克。

〔制用法〕上药加水1500毫升煎沸,温洗患处,每日3〜4次,

〔主治〕急性湿疹,〔来源〕天津市《赤脚医生手册》484页.

方8〔誠〕木槿皮、马齿苋,白藓皮各适量,

〔制用法〕上药煎水洗患处,每日2〜3次,〔主诒〕湿疹有瘙痒者,

〔来源〕《xx中草药外治疗法》92页

方9〔组成〕马齿苋、黄桕各30xx,

〔制用法〕水煎,湿敷或澡洗患处,每日3次,

〔主治〕急性湿疹红肿、瘙痒、渗出多者,〔米源〕《常见病中草药外治疗法》93页。

方10

〔组成〕蛇床子、苦参、苍耳子、地肤子、石菖蒲.土大黄、浮萍各适量-〔制用法〕煎汤熏洗患部,痒者加枯矾.花椒,

〔主治〕慢性湿疹。

〔来源〕《常见病中草药外治疗法》93页。

方11〔组成〕苦参30克,苍术、黄柏、白藓皮各15克

〔制用法〕煎汤熏洗患处。

〔主治〕湿疹,〔来源〕《熏洗疗法》】148页,

〔制用法〕煎汤熏洗患处.〔主治〕湿疹,〔来源〕《熏洗疗法》148页,方13〔组成〕蛇床子'地肤子.苍耳子各30克。

〔制用法〕煎汤熏洗患处,〔主治〕湿疹,〔来源〕《熏洗疗法》149页。

方14六虫解毒汤

组成全虫5克,蜈蚣3条,蕲蛇、地龙、赤芍各15克,僵蚕10克,蝉退9克,银花、当归、首乌、地骨皮,野菊花各24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药渣再煎外洗.〔主治〕湿疹。

〔来源〕《中医秘单偏验方妙用大典》439页。

方15〔组成〕生山楂.生大黄、苦参各60克,蝉蜕30克,芒硝60克。

〔制用法〕加水2000毫升煎煮,沸后10~15分钟加入芒硝,再煎

1、2沸离火滤液待冷,然后用药棉蘸洗患处,每日洗5〜6次。

〔主治〕湿疹〔来源〕中医杂志1985;26:

43,方16苦蛇椒矾煎

〔组成〕苦参,蛇床子.白矾各30克,川椒10克.

制用法〕煎水外洗.〔主治〕急,慢性湿疹,〔来源〕四川中医,1986;

(9):

40方17〔组成〕芒硝150~300克,

[制用法〕加适量冷开水溶化,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湿敷患处,每日3~4次,每次敷30分钟或1小时,〔主治〕急性湿疹〔来源〕新中医1990;

(9):

40

20~30分钟,日3次,毎剂药用2日。

用药期间及愈后3个月忌食辛'辣'鱼、虾、牛、羊肉等,〔主治〕湿疹〔来源〕天津中医1993;

(1):

35,

阴囊湿疹

阴囊是湿疹的好发部位,中医称"绣球风",表现为局部皮肤潮湿、瘙痒或糜烂、渗出、肥厚等,以下洗渍方供治疗时选用:

方1〔组成〕煅龙骨^透骨草、黄柏'花椒、苍术、地骨皮.羌活各9克。

〔制用法〕水煎取汁,先熏后洗。

〔来源〕《祖传秘方大全》310页'

方2〔组成〕蛇床子、当归尾、地肤子、苦参各15克.

〔制用法〕上药用水煎沸,先熏后洗患部半小时,每日1次,每剂药液可连用2〜3天,〔主治〕阴囊湿疹。

〔来源〕《常见病中草药外治疗法》84页.

方3组成〕苦参30克,地肤子16克,蛇床子12克,花椒10克,

(制用法〕上药煎水洗患部,早晚各1次,洗完用布'擦干,再将滑石粉涂擦患处。

滑石粉配方:

滑石粉15克,枯矾6克,青黛9克,共研为细粉。

主治〕阴囊湿疹。

,〔来源〕《实用中草药外治法大全》219页,

方4〔组成〕七叶一枝花、甘草各60xx。

〔制用法〕上药煎水3碗,分2次乘热洗患处,每天1剂。

〔主治〕阴囊湿痿.[来源〕《实用中草药外治法大全》219页,^

〔制用法〕煎水洗患部,揩干将药膏(蜈蚣10条,土鳖虫、地龙各6克,烤干研成细末,加香油或麻油适量搅匀,调成糊状'瓶贮备用)涂患部^

〔主治〕各类型阴袞湿疹,〔来源〕《实用中草药外治法大全》

方6〔组成〕蛇床子、苦参,黄柏'荆芥各20克。

〔制用法〕煎水冷湿敷或汤洗患处,每日3~4次,每次20分钟。

〔主治〕急性阴囊湿疹〔来源〕常见皮肤病外用疗法》69页。

方7〔组成〕蛇床子、地肤子、黄柏、赤芍、丹参、苍术.苍耳子、甘草、薄荷(后下》。

〔制用法〕水煎后温泡或热罨包,每日3〜4次,每次20分钟,然后擦药,〔主治〕慢性阴囊湿疹。

〔来源〕,《常见皮肤病外用疗法》69页,

方8xx苦参汤

〔组成〕黄柏、苦参各30克,食盐10克,〔制用法〕煎饧外洗,1日数次,〔主治〕阴囊湿疹。

〔来源〕《外科与皮肤疾病千首妙方》,397页,

方9芒硝汤

〔组成〕芒硝30xx,食盐3xx。

〔制用法〕将两药入盆内加水煮沸,侯温浸洗,每曰2~3次,

〔主治〕阴囊湿疹。

〔来源〕新中医1984;

(6):

23。

方10〔组成〕茵陈20克,苦参.元参各30克,白藓皮25克,猪苓、茯苓.生苡仁、黄柏、当归,明矾各10克,紫花地丁36克,六一散15克,

次20分钟。

〔主治〕阴囊湿疹,〔来源〕江苏口医杂志1987;

(5)47^方11〔组成〕虎刺全草【又称两面针)100克,蛇床子.土槿皮、十大功劳各30克。

[制用法〕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左右,凉后坐浴浸泡患处30分钟,每天2次,连用5~7天.〔主治〕慢性阴囊湿疹糜烂型.〔来源〕中医杂志1987;28

(9):

20;方12[组成〕鲜鱼腥草120克(干品30克),苦参25克.地肤子、白藓皮、蛇床子各20克,白矾、食盐各6克,硫黄10克。

(制用法〕上药加水2000毫升,文火煎至1500毫升,滤出药渣,另放于清洁的器皿中,以备下次再用。

将煎出之药液置于净盆中,坐于其上乘热先熏.待凉后约洗半小时,每日可熏洗2~3次。

每剂分3次用[主治〕阴囊湿疹,〔来源〕四川中医1988;1)125。

方13〔组成〕鲜鱼腥草100克《或干草15克),

〔制用法〕放入烧开的1000毫升沸水中煎煮3〜5分钟,待其稍凉后,用纱布繭药液洗刷阴囊(注意不要烫伤皮肤)、每日早晚各洗刷1次,

〔主治〕阴囊湿疹,〔来源〕中医药信息报1989;

方14[组成〕艾叶、川柏、蝉衣.五倍子.苦参,蛇床子,百部、芒硝,〔加减〕痒甚加地肤子,白藓皮,加重苦参、蛇床子用量;渗液多加苍术.陈皮、枯矾;干燥去五倍子.芒硝;皲裂者加白芷、当归、鱼腥草、萚草;潮湿加枯矾、石榴皮、黄芩;红肿甚加野菊.银花、赤芍、马齿苋.加重川柏量。

内,乘热熏蒸患部,待温时把阴囊浸入药液,冷却后离开,倒渣,1天1次,7天为1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它药物〔主治〕阴囊湿疹

〔来源〕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2;16(3:

23^

湿疹发生于肛门周围称肛周湿癀,以下洗渍方供治疗时选用:

方1〔组成〕大枫子、,苦参各50克,苍耳子30克,蛇床子.浮萍'磲签草各15克,〔制用法〕上药加水2000〜3000毫升煮沸15〜20分钟,倒入脸盆内,患部对准盆中热气熏蒸侍液温时,用10〜15层纱布与患部大小等大,放入药液中浸透,取出拧挤,干湿合宜,湿敷患处,3~5分钟取下,反复操作20〜30分钟,冷却再将患部浸盆中坐浴,每日2〜3次,〔主治〕肛门湿疹,〔来源〕福建中医药〗983;(^);42。

方2五倍子洗剂

〔组成〕五倍子.蛇床子各30克,紫草,土槿皮,白藓皮.石榴皮各15克.黄柏、赤石脂各10克,生甘草6克

〔制用法〕将上药置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放入锅中,加水5000毫升煎成3000毫升,取出纱布袋,将药汁倒入浴盆中,趁热熏洗,每日早晚各1次,轻者连冼1周,重者需1~2个月左右.〔主治〕顽固性肛门湿疹。

〔来源〕新中医1984;(^):

23^

方3地硫汤

〔组成〕地肤子、五方草.生大黄各30克,硫黄10克,明矾5克,白藓皮15克。

〔主治〕肛周湿疹〔来源〕陕西中医〗986;(^):

461

方4苦柏祛湿洗剂

〔组成〕苦参'黄柏各50克,蛇床子30克,川椒20克

〔制用法〕水煎,头两汁煎液和勻,趁热先熏后洗,每次20分钟,每日2—3次〔主治〕肛周湿疹、阴囊湿疹〔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89;(^):

454,方5〔组成〕苦参50克,地肤子、蛇床子,白藓皮各30克.花椒.黄柏.苍术.大黄.野菊花.各15克,生甘草10克

〔制用法〕加凉水1000毫升,文火煎开15分钟,先用热气熏蒸病变部位,待药温降低,坐入盆中直至药凉,每日2~3次,坐浴毕拭干,撒滑石粉少许,〔主治〕肛门湿疹。

〔来源〕陕西中医1989;10(^):

515

手部湿疹

发生于手部的湿疹叫手部湿疫。

表现为皮肤瘙痒、水疱、糜烂、渗出等损害,以下洗渍方供治疗时选用:

方1〔组成〕食盐适量.〔制用法〕用幵水冲开,待温泡手,有渗出者泡后涂油膏〔主治〕手部湿疹,〔来源〕《常见皮肤病外用疗法》68页。

方2〔组成〕苦参.黄柏各15克,荆芥、防风各12克,

来源〕《常见皮肤病外用疗法》68页。

方3〔组成〕防风.浮萍各6克,苦参12克,黄柏、苍术各10克,地肤子15克。

〔主治〕手部湿疹。

〔来源〕《外科与皮肤疾病千首妙方》396页

方4苍苦汤

组成〕苦参.苍术,常山、商陆各30克,二丑21克,

治法:

煎水泡手.主治:

手部湿疹。

xx中医1988;(^):

52皲裂性湿疹

本病是湿疹的一种类型,多见于慢性湿疹,好发于手足及关节部位.特点为皮肤皲裂,自觉疼痛,影响活动。

以下熏洗方供治疗时选用:

方1〔组成〕王不留行.透骨草各20~30克,红花.明矾各10~15克,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遍混匀,先熏后浸泡,每次20〜30分钟,每日2次,然后外涂去炎松尿素霜,

〔主治〕皲裂性湿疹.[来源〕中医杂志1990:

(!

):

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