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灯实验报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9727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光灯实验报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日光灯实验报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日光灯实验报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日光灯实验报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日光灯实验报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日光灯实验报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日光灯实验报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日光灯实验报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日光灯实验报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日光灯实验报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日光灯实验报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日光灯实验报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日光灯实验报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日光灯实验报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日光灯实验报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日光灯实验报告答案.docx

《日光灯实验报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光灯实验报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日光灯实验报告答案.docx

日光灯实验报告答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日光灯实验报告答案

  篇一:

日光灯实验报告

  1.4单相电路参数测量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1.4.1实验目的

  1.掌握单相功率表的使用。

  2.了解日光灯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线路的连接。

3.研究日光灯电路中电压、电

  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4.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其应用方法。

  1.4.2实验原理

  1.日光灯电路的组成日光灯电路是一个rl串联电路,由灯管、镇流器、起辉器组成,如图1.4.1所示。

由于

  有感抗元件,功率因数较低,提高电路功率因数实验可以用日光灯电路来验证。

图1.4.1日光灯的组成电路灯管:

内壁涂上一层荧光粉,灯管两端各有一个灯丝(由钨丝组成),用以发射电子,管

  内抽真空后充有一定的氩气与少量水银,当管内产生辉光放电时,发出可见光。

镇流器:

是绕在硅钢片铁心上的电感线圈。

它有两个作用,一是在起动过程中,起辉器

  突然断开时,其两端感应出一个足以击穿管中气体的高电压,使灯管中气体电离而放电。

  是正常工作时,它相当于电感器,与日光灯管相串联产生一定的电压降,用以限制、稳定灯

  管的电流,故称为镇流器。

实验时,可以认为镇流器是由一个等效电阻rl和一个电感l串联

  组成。

  起辉器:

是一个充有氖气的玻璃泡,内有一对触片,一个是固定的静触片,一个是用双

  金属片制成的u形动触片。

动触片由两种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制成,受热后,双金属片伸

  张与静触片接触,冷却时又分开。

所以起辉器的作用是使电路接通和自动断开,起一个自动

  开关作用。

  2.日光灯点亮过程

  电源刚接通时,灯管内尚未产生辉光放电,起辉器的触片处在断开位置,此时电源电压通过镇流器和灯管两端的灯丝全部加在起辉器的二个触片上,起辉器的两触

  片之间的气隙被击穿,发生辉光放电,使动触片受热伸张而与静触片构成通路,于是电流流

  过镇流器和灯管两端的灯丝,使灯丝通电预热而发射热电子。

与此同时,由于起辉器中动、

  静触片接触后放电熄灭,双金属片因冷却复原而与静触片分离。

在断开瞬间镇流器感应出很

  高的自感电动势,它和电源电压串联加到灯管的两端,使灯管内水银蒸气电离产生弧光放电,

  并发射紫外线到灯管内壁,激发荧光粉发光,日光灯就点亮了。

灯管点亮后,电路中的电流在镇流器上产生较大的电压降(有一半以上电压),灯管两端

  (也就是起辉器两端)的电压锐减,这个电压不足以引起起辉器氖管的辉光放电,因此它的

  两个触片保持断开状态。

即日光灯点亮正常工作后,起辉器不起作用。

  3.日光灯的功率因数日光灯点亮后的等效电路如图1.4.2所示。

灯管相当于电阻负载ra,镇流器用内阻rl

  和电感l等效代之。

由于镇流器本身电感较大,故整个电路功率因数很低,整个电路所消耗

  的功率p包括日光灯管消耗功率pa和镇流器消耗的功率pl。

只要测出电路的功率p、电流i、

  总电压u以及灯管电压ur,就能算出灯管消耗的功率pa=i3ur,镇流器消耗的功率pl=p?

pa,cos?

?

p

  ui

  ra图1.4.2日光灯工作时的等效电路

  2.功率因数的提高

  日光灯电路的功率因数较低,一般在0.5以下,为了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可以采用与

  电感性负载并联电容器的方法。

此时总电流i是日光灯电流il和电容器电流ic的相量和:

  i?

il?

ic,日光灯电路并联电容器后的相量图如图1.4.3所示。

由于电容支路的电流ic超前

  于电压u90°角。

抵消了一部分日光灯支路电流中的无功分量,使电路的总电流i减小,从

  而提高了电路的功率因数。

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角由原来的?

?

减小为?

,故cos?

>cos?

?

当电容量增加到一定值时,电容电流ic等于日光灯电流中的无功分量,?

=0。

cos?

=1,

  此时总电流下降到最小值,整个电路呈电阻性。

若继续增加电容量,?

  ?

  ?

总电流i反而增大,整个电路变为容性负载,功率因数反而下降。

?

ic?

ic?

icl图1.4.3日光灯并联电容器后的相量图

  5.单相功率表及其用法具体内容见1.3.2节中的(3)。

  1.4.3实验预习要求

  1.预习日光灯工作原理,并联电容器对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原理、意义及其计算公式。

  2.如图1.4.1所示电路中,日光灯管(ra)与镇流器(rl、l)串联后,接于220v、50hz的交流电源上,点亮后,测得其电流i=0.35a,功率p=40w,灯管两端电

  压ua=100v。

要求写出下列各待求量的计算式。

①求cosφ1=?

、φ1=?

、ra=?

、rl=?

  l=?

、灯管消耗的功率pa和镇流器消耗的功率pl。

②并联c=3μf后,求ic=?

、i=?

、cosφ=?

③按比例画出并联电容器后的相量图。

(如图1.4.3,计算出电压与总电流的相位差角φ)

  3.熟悉交流电压表、电流表和单相自耦调压器的主要技术特性,并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

  法。

  1.4.4实验设备与器件

  1.交流电压表2.交流电流表3.功率表4.自耦调压器

  5.镇流器6.电容器7.起辉器8.日光灯管9.电流表插座

  1.4.5实验内容与步骤

  日光灯实验线路如图1.4.4所示。

  1.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实验如图1.4.4所示的实验线路中,按2.2μf、4.7μf、6.9μf、依次并上电容器c1、c2、

  c3。

当电容变化时,分别记录功率表及电压表读数,测得三条支路电流i、il、ic的值。

  量数据记入表1.4.2。

  表1.4.2日光灯功率因数提高实验参数测量

  注:

表中i为i的计算值,i?

il?

ic,其中il和ic为上表中测量值。

图1.4.4日光灯交流电路?

  ?

  ?

  1.4.6实验思考题

  1.给出实验内容

(1)中计算ra、rl、l的计算过程及公式,将结果填入表1.4.1中。

  2.计算出本实验中灯管消耗的功率pa和镇流器消耗的功率pl。

  3.画出实验内容

(2)当电容为0、2.2μf、4.7μf、6.9μf时类似图1.4.3的电压电

  流相量图,要求计算出各总电流i与总电压u的相位差角,给出公式及计算过程。

  4.若要使本实验中日光灯电路完全补偿(也就是功率因数提高到1),需要并联多大容

  值的电容?

请给出计算式并计算出最后结果。

  5.是否并联电容越大,功率因数越高?

为什么?

  6.当电容量改变时,功率表有功功率的读数、日光灯的电流、功率因数是否改变?

为什

  么?

  ?

  ?

  1.4.7实验注意事项

  1.本实验用交流市电220v,用单相自耦调压器来实现电压调节,当供电电源电压为220v

  时,调压器的输出可在0~250v之间连续调节,务必注意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注意电源的火线

  和地线,在实际安装日光灯时,开关应接在火线上。

  2.在使用自耦调压器过程中,接通电源前,都必须将电压调至零电压处(即逆时针旋转

  到头,然后再合上电源,逐渐增大电压至需要值。

  3.不能将220v的交流电源不经过镇流器而直接接在灯管两端,否则将损坏灯管。

  4.功率表、电压表、电流表要正确接入电路,电流表应串入电路中测量电流。

  5.电路接线正确,日光灯不能起辉时,应检查起辉器及其接触是否良好。

6.每次改接

  线路,一定要在(:

日光灯实验报告答案)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进行,以免发生意外。

  1.4.8实验报告要求

  1.结合实验思考题,完成表1.4.1和表1.4.2的数据计算。

  2.根据实验数据说明日光灯电路并联电容器后总电流变化与电容量的关系,电容量过大

  对电路性质有什么影响。

  3.以电容c的值为自变量绘制cos?

曲线。

4.小结本实验得到的结论和心得体会。

*5.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出电压、电流相量图,验证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

篇二:

  电路基础实验报告日光灯功率因素改善实验实验题目:

日光灯电路改善功率因数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2、通过测量日光灯电路所消耗的功率,学会电工电子电力拖动实验装置;3、学会日光

  灯的接线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用p、s、i、v分别表示电路的有功功率、视在功率、总电流和电源电压。

按定义电路的功率因数cos?

?

pp?

由此可见,在电源电压且电路的有功功siu率一定时,电路的功率因数越高,它占用电源(或供电设备)的容量s就越少。

日光灯电路中,镇流器是一个感性元件(相当于电感与电阻的串联),因此它是一个感性

  电路,且功率因数很低,约0.5—0.6。

提高日光灯电路(其它感性电路也是一样)功率因数的方法是在电路的输入端并联一定

  容量的电容器。

如图7-1所示:

图7-1图7-2图7-1并联电容提高功率因数电路图7-2并联电容后的相量图图7-1中l为镇流器的电感,r为日光灯和镇流器的等效电阻,c为并联的?

,电容支路电流i?

(等?

,灯管支路电流i电容器,设并联电容后电路总电流irlc于未并电容前电路中的总电流),则三者关系可用相量图如图7-2所示。

由图7-2?

的相位差为?

,功率因数为?

,i?

与总电压u知,并联电容c前总电流为ilrlrl?

,i?

  总电压u?

的相位差为?

,功率因数为cos?

l;并联电容c后的总电流为icos?

;显然cos?

>cos?

l,功率被提高了。

并联电容c前后的有功功率?

减小,p?

irlucos?

l?

iucos?

,即有功功率不变。

并联电容c后的总电流i视在功率s?

iu则减小了,从而减轻了电源的负担,提高了电源的利用率。

  三、实验设备

  电工电子电力拖动实验装置一台,型号:

th-dt、导线若干四、实验内容

  1、功率因数测试按照图7-3的电路实验电路如图7-3所示,将三表测得的数据记录于表7-1中。

图7-3日光灯实验电路w为功率表,c用可调电容箱。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实验分析:

s=ui(保留三位有效数据)220*0.410=90.2wcosф=0.420220*0.365=80.3wcosф=0.480220*0.395=86.9wcosф=0.500

  220*0.280=61.6wcosф=0.610220*0.230=50.6wcosф=0.730

  220*0.265=58.3wcosф=0.720220*0.200=44.0wcosф=0.860

  220*0.210=46.2wcosф=0.900220*0.230=50.6wcosф=0.770

  220*0.270=59.4wcosф=0.730220*0.770=169wcosф=0.310根据s=ui,由表7-1可知,在一定范围内,有功功率p一定时,功率因素cosф越大,

  视在功率s越少表7-2

  六、结论在日光灯电路中,在一定范围内,电容值越大,视在功率越少,有电源电压且电路的有功功率一定时,随电路的功率因素提高,它占用电源的容量

  s就降低,负载电流明显降低。

篇三:

日光灯电路实验

  4.3日光灯电路的联接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功率表的使用;

  2.学会通过u、i、p的测量计算交流电路的参数;3.学会如何提高功率因数。

  二.原理及说明

  日光灯结构图如图4.3-1所示,k闭合时,日光灯管不导电,全部电压加在启辉器两触

  片之间,使启辉器中氖气击穿,产生气体放电,此放电产生的一定热量使双金属片受热膨胀

  与固定片接通,于是有电流通过日光灯管两端的灯丝和镇流器。

短时间后双金属片冷却收缩

  与固定片断开,电路中电流突然减小;根据电磁感应定律,这时镇流器两端产生一定的感应

  电动势,使日光灯管两端电压产生400至500v高压,灯管气体电离,产生放电,日光灯点燃

  发亮。

日光灯点燃后,灯管两端电压降为100v左右,这时由于镇流器的限流作用,灯管中电

  流不会过大。

同时并联在灯管两端的启辉器,也因电压降低而不能放电,其触片保持断开状

  态。

日光灯工作后,灯管相当于一电阻r,镇流器可等效为电阻rl和电感l的串联,启辉器

  断开,所以整个电路可等效为一r、l串联电路,其电路模型如图4.3-2所示。

  三.仪器设备

  电工实验装置:

dg032、dy02t、dg054-1t注意:

1.测电压、电流时,一定要注意表的档位选择,测量类型、量程都要对应。

  2.功率表电流线圈的电流、电压线圈的电压都不可超过所选的额定值。

3.自耦调压器

  输入输出端不可接反。

4.各支路电流要接入电流插座。

  5.注意安全,线路接好后,须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再接通电源。

  四.实验步骤

  1.测量交流参数

  对照实验板如图4.3-3接线(不接电容c)。

调节自耦调压器输出,使u=220v,进行测试,填表4.3-1。

表4.3-1测量交流参数

  2.提高功率因数

  按表4.3-2并联电容c,令u=220v不变,将测试结果填入表4.3-2中。

表4.3-2并电容后测量

  五.实验报告

  1.若直接测量镇流器功率,功率表应如何接线,作图说明。

2.说明功率因数提高的原

  因和意义。

3.电容是否能提高功率因数。

篇四:

实验3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实验三交流电路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交流数字仪表(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和自耦调压器;2、学习用交流

  数字仪表测量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3、学会用交流数字仪表测定交流电路参数的

  方法;4、加深对阻抗、阻抗角及相位差等概念的理解。

5、研究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

  方法和意义;

  二、实验原理

  1、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测量正弦交流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参数值,可以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及功率表,分别测

  量出元件两端的电压u,流过该元件的电流i和它所消耗的功率p,然后通过计算得到所求的

  各值,这种方法称为三表法,是用来测量50hz交流电路参数的基本方法。

计算的基本公式为:

  

  电阻元件的电阻:

r?

  uriuliuci

  pi

  2

  或r?

  xl2?

f

  12?

fx

  c

  电感元件的感抗xl?

  ,电感l?

  电容元件的容抗xc?

  ,电容c?

  uixr

  串联电路复阻抗的模z?

pi

  2

  ,阻抗角?

?

arctg

  其中:

等效电阻r?

,等效电抗x?

z

  篇二:

日光灯实验报告

  1.4单相电路参数测量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1.4.1实验目的

  1.掌握单相功率表的使用。

  2.了解日光灯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线路的连接。

3.研究日光灯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4.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其应用方法。

  1.4.2实验原理

  1.日光灯电路的组成

  日光灯电路是一个RL串联电路,由灯管、镇流器、起辉器组成,如图1.4.1所示。

由于有感抗元件,功率因数较低,提高电路功率因数实验可以用日光灯电路来验证。

  图1.4.1日光灯的组成电路

  灯管:

内壁涂上一层荧光粉,灯管两端各有一个灯丝(由钨丝组成),用以发射电子,管内抽真空后充有一定的氩气与少量水银,当管内产生辉光放电时,发出可见光。

  镇流器:

是绕在硅钢片铁心上的电感线圈。

它有两个作用,一是在起动过程中,起辉器突然断开时,其两端感应出一个足以击穿管中气体的高电压,使灯管中气体电离而放电。

二是正常工作时,它相当于电感器,与日光灯管相串联产生一定的电压降,用以限制、稳定灯管的电流,故称为镇流器。

实验时,可以认为镇流器是由一个等效电阻RL和一个电感L串联组成。

  起辉器:

是一个充有氖气的玻璃泡,内有一对触片,一个是固定的静触片,一个是用双金属片制成的u形动触片。

动触片由两种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制成,受热后,双金属片伸张与静触片接触,冷却时又分开。

所以起辉器的作用是使电路接通和自动断开,起一个自动开关作用。

  2.日光灯点亮过程

  电源刚接通时,灯管内尚未产生辉光放电,起辉器的触片处在断开位置,此

  时电源电压通过镇流器和灯管两端的灯丝全部加在起辉器的二个触片上,起辉器的两触片之间的气隙被击穿,发生辉光放电,使动触片受热伸张而与静触片构成通路,于是电流流过镇流器和灯管两端的灯丝,使灯丝通电预热而发射热电子。

与此同时,由于起辉器中动、静触片接触后放电熄灭,双金属片因冷却复原而与静触片分离。

在断开瞬间镇流器感应出很高的自感电动势,它和电源电压串联加到灯管的两端,使灯管内水银蒸气电离产生弧光放电,并发射紫外线到灯管内壁,激发荧光粉发光,日光灯就点亮了。

  灯管点亮后,电路中的电流在镇流器上产生较大的电压降(有一半以上电压),灯管两端(也就是起辉器两端)的电压锐减,这个电压不足以引起起辉器氖管的辉光放电,因此它的两个触片保持断开状态。

即日光灯点亮正常工作后,起辉器不起作用。

  3.日光灯的功率因数

  日光灯点亮后的等效电路如图1.4.2所示。

灯管相当于电阻负载RA,镇流器用内阻RL和电感L等效代之。

由于镇流器本身电感较大,故整个电路功率因数很低,整个电路所消耗的功率p包括日光灯管消耗功率pA和镇流器消耗的功率pL。

只要测出电路的功率p、电流I、总电压u以及灯管电压uR,就能算出灯管消耗的功率pA=I×uR,

  镇流器消耗的功率pL=p?

pA,cos?

?

  p

  uI

  RA

  图1.4.2日光灯工作时的等效电路

  2.功率因数的提高

  日光灯电路的功率因数较低,一般在0.5以下,为了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可以采用与电感性负载并联电容器的方法。

此时总电流I是日光灯电流IL和电容器电流Ic的相量和:

I?

IL?

Ic,日光灯电路并联电容器后的相量图如图1.4.3所示。

由于电容支路的电流Ic超前于电压u90°角。

抵消了一部分日光灯支路电流中的无功分量,使电路的总电流I减小,从而提高了电路的功率因数。

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角由原来的?

?

减小为?

,故cos?

>cos?

?

  当电容量增加到一定值时,电容电流Ic等于日光灯电流中的无功分量,?

=0。

cos?

=1,此时总电流下降到最小值,整个电路呈电阻性。

若继续增加电容量,

  ?

  ?

  ?

  总电流I反而增大,整个电路变为容性负载,功率因数反而下降。

  ?

Ic?

Ic?

IcL

  图1.4.3日光灯并联电容器后的相量图

  5.单相功率表及其用法具体内容见1.3.2节中的(3)。

  1.4.3实验预习要求

  1.预习日光灯工作原理,并联电容器对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原理、意

  义及其计算公式。

  2.如图1.4.1所示电路中,日光灯管(RA)与镇流器(RL、L)串联后,接

  于220V、50hz的交流电源上,点亮后,测得其电流I=0.35A,功率p=40w,灯管两端电压uA=100V。

要求写出下列各待求量的计算式。

①求cosφ1=?

、φ1=?

、RA=?

、RL=?

、L=?

、灯管消耗的功率pA和镇流器消耗的功率pL。

  ②并联c=3μF后,求Ic=?

、I=?

、cosφ=?

  ③按比例画出并联电容器后的相量图。

(如图1.4.3,计算出电压与总电流的相位差角φ)

  3.熟悉交流电压表、电流表和单相自耦调压器的主要技术特性,并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1.4.4实验设备与器件

  1.交流电压表2.交流电流表3.功率表4.自耦调压器

  5.镇流器6.电容器7.起辉器8.日光灯管9.电流表插座

  1.4.5实验内容与步骤

  日光灯实验线路如图1.4.4所示。

  1.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实验

  如图1.4.4所示的实验线路中,按2.2μF、4.7μF、6.9μF、依次并上电容器c1、c2、c3。

当电容变化时,分别记录功率表及电压表读数,测得三条支路电流I、IL、Ic的值。

测量数据记入表1.4.2。

  表1.4.2日光灯功率因数提高实验参数测量

  

  注:

表中I为I的计算值,I?

IL?

Ic,其中IL和Ic为上表中测量值。

  图1.4.4日光灯交流电路

  ?

  ?

  ?

  1.4.6实验思考题

  1.给出实验内容

(1)中计算RA、RL、L的计算过程及公式,将结果填入表1.4.1中。

  2.计算出本实验中灯管消耗的功率pA和镇流器消耗的功率pL。

  3.画出实验内容

(2)当电容为0、2.2μF、4.7μF、6.9μF时类似图1.4.3的电压电流相量图,要求计算出各总电流I与总电压u的相位差角,给出公式及计算过程。

  4.若要使本实验中日光灯电路完全补偿(也就是功率因数提高到1),需要并联多大容值的电容?

请给出计算式并计算出最后结果。

  5.是否并联电容越大,功率因数越高?

为什么?

  6.当电容量改变时,功率表有功功率的读数、日光灯的电流、功率因数是否改变?

为什么?

  ?

  ?

  1.4.7实验注意事项

  1.本实验用交流市电220V,用单相自耦调压器来实现电压调节,当供电电源电压为220V时,调压器的输出可在0~250V之间连续调节,务必注意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注意电源的火线和地线,在实际安装日光灯时,开关应接在火线上。

  2.在使用自耦调压器过程中,接通电源前,都必须将电压调至零电压处(即逆时针旋转到头,然后再合上电源,逐渐增大电压至需要值。

  3.不能将220V的交流电源不经过镇流器而直接接在灯管两端,否则将损坏灯管。

  4.功率表、电压表、电流表要正确接入电路,电流表应串入电路中测量电流。

  5.电路接线正确,日光灯不能起辉时,应检查起辉器及其接触是否良好。

6.每次改接线路,一定要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进行,以免发生意外。

  1.4.8实验报告要求

  1.结合实验思考题,完成表1.4.1和表1.4.2的数据计算。

  2.根据实验数据说明日光灯电路并联电容器后总电流变化与电容量的关系,电容量过大对电路性质有什么影响。

  3.以电容c的值为自变量绘制cos?

曲线。

4.小结本实验得到的结论和心得体会。

  *5.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出电压、电流相量图,验证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

  篇三:

日光灯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电网络分析实验指导老师:

姚缨缨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耦合电感等效参数的电工测量法与传递误差实验类型:

研究探索型同组学生姓名:

________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电感线圈的直流电阻和自感的测量方法

  2.学习交流电路中耦合电感线圈的互感系数的测量方法3.了解间接测量中测量误差的传递方式

  4.对各种测量方案进行比较,学会选择电路参数测定的最佳方案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

  三、主要仪器设备

  1.数字万用表2.电工综合实验台

  3.Dg10互感线圈实验组件4.Dg11单向变压器实验组件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方案1:

二次侧开路伏安法,11’接交流电源,22’开路,测量I1,u1,u2,然后交换位置

  方案2、3:

正向串联/反向串联伏安法测量

  方案4:

  ·三表法测量线路:

  实验名称:

耦合电感等效参数的电工测量法与传递误差姓名:

刘震注意

  学号:

3130104721

  1.线圈用漆包铜线绕制而成,通过不同电流时所引起的发热程度不同,这将影响线圈的直流电阻值。

各实验任务的实验先后顺序,会影响线圈的通电时间,并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