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00915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微生物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微生物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微生物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微生物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微生物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微生物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微生物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微生物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微生物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微生物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微生物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微生物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微生物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微生物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微生物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微生物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微生物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微生物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微生物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习题.docx

《微生物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习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生物习题.docx

微生物习题

微生物学概论

(一)单选题

1.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单细胞生物B、仅有原始核质,无核膜或核仁

C、二分裂方式繁殖D、对抗生素敏感

2.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细菌B、放线菌C、真菌D、立克次体

3.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支原体B、衣原体C、螺旋体D、病毒

(二)填空题

1.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细菌属于型微生物。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可分为和细菌两大类,其中细菌的包括、、、、、。

(三)名词解释

微生物病原微生物

(四)简答题

何谓微生物?

按其形态和结构,可分为哪三大类。

第十章细菌学概论

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单选题

1.G-菌细胞壁组成中不包括()。

A、外膜B、磷壁酸C、脂多糖D、肽聚糖

2.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特殊结构是()。

A、荚膜B、芽胞C、鞭毛D、菌毛

3.普通菌毛是细菌的一种()。

A、细长波状的丝状物B、运动器官

C、黏附结构D、可传递遗传物质的器官

4.具有的细菌抵抗力强。

()

A、外膜B、菌毛C、鞭毛D、芽胞

5.“核质以外遗传物质”是指细菌的()。

A、mRNAB、核蛋白体

C、质粒D、异染颗粒

6.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

A、菌毛B、荚膜C、芽胞D、中介体

7.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结构是()。

A、质粒B、异染颗粒C、芽胞D、荚膜

8.青霉素的抗菌作用其作用是()。

A、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B、抑制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

C、破坏细菌的细胞膜D、破坏细菌的核酸

9.细菌鞭毛的主要作用与有关。

()

A、运动B、致病力C、抵抗力D、接合

10.下列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A、荚膜B、菌毛C、黏附因子D、芽胞

11.革兰阴性细菌的性菌毛()。

A、与细菌的运动有关B、化学成分为多糖

C、参与两个细菌间遗传物质的交换D、是转导时必要的结构

12.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列()。

A、稀释复红→碘液→乙醇→结晶紫

B、结晶紫→乙醇→碘液→稀释复红

C、结晶紫→碘液→乙醇→稀释复红

D、稀释复红→乙醇→结晶紫→碘液

13.革兰阴性菌化学组成中不包含()。

A、核蛋白体B、磷壁酸C、胞质颗粒D、肽聚糖

14.关于革兰阳性细菌,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B、肽聚糖层外有脂蛋白,外膜及脂多糖

C、对青霉素敏感

D、多数革兰阳性细菌能产生外毒素

15.革兰阴性细菌的脂多糖存在于()。

A、细胞膜B、细胞壁C、细胞质D、肽聚糖层

16.关于芽胞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

A、芽胞形态、大小、位置有助于细菌的鉴定

B、一般在机体外才能形成芽胞

C、芽胞是所有细菌生活周期中的一种生命形式

D、芽胞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

17.关于菌毛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多见于革兰阴性细菌B、有普通菌毛与性菌毛两种

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D、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二)填空题

1.细菌的结构中与革兰染色性和致病性有关的是。

2.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为、、。

3.细菌的基本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核质、、、。

4.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和。

5.G+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是由、和组成。

6.是G+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凡能破坏其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质都有杀菌和抑菌作用,如和。

7.鞭毛是细菌的,霍乱弧菌的鞭毛还与有关。

8.经革兰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是菌,被染成红色的是菌。

9.菌毛可分为和两类,前者具有作用,后者具有作用。

10.细菌荚膜的最重要的功能为,因此与细菌的有关。

(三)名词解释

质粒

(四)简答题

简述革兰染色法的步骤及结果。

(五)问答题

1.试述G+菌与G—菌细胞壁的不同点及其医学意义。

2.试述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医学意义。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

(一)单选题

1.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A、二分裂B、复制C、有丝分裂D、孢子生殖

2.下列关于菌落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一个菌落由一个细菌繁殖形成B、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

C、一个菌落包含成千上万个细菌D、肉眼可见

3.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

A、分离单个菌落B、增菌

C、检测细菌毒素D、观察细菌的运动能力

4.斜面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

A、观察细菌的运动能力B、观察细菌的粘附能力

C、观察细菌的菌落形态D、增菌

5.下列不是细菌代谢产物的是()。

A、维生素B、毒素C、热原质D、抗毒素

6.研究细菌性状应选用的细菌。

()

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

7.不同细菌对糖的分解能力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细菌的营养型不同B、细菌的酶系统不同

C、糖的种类不同D、酸碱度不同

8.下列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是()。

A、色素B、细菌素C、干扰素D、抗生素

9.在细菌生长中,生物学性状最典型的是()。

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

10.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是()。

A、菌落B、菌膜C、菌苔D、菌团

11.吲哚试验阳性的细菌是因为它能分解()。

A、葡萄糖B、胱氨酸C、靛基质D、色氨酸

12.关于热原质,下列叙述哪项错误?

()

A、大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B、能引起人和动物机体发热反应

C、革兰阴性菌的热原质即脂多糖D、121℃×30分钟可破坏

(二)填空题

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有、、、、。

2.根据细菌对氧的需求不同将其分为、、、。

3.细菌生长繁殖需要的气体种类主要有和。

4.细菌的繁殖方式为。

5.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四期。

6.具有致病意义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有、、。

7.细菌的菌落一般分为、、三型。

(三)名词解释

菌落生长曲线热原质

(四)简答题

简述具有致病作用的代谢产物及其作用。

 

第三章消毒与灭菌

(一)单选题

1.消毒是指()

A、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B、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C、杀死细菌芽胞D、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2.对血清培养基的灭菌,应选用()。

A、煮沸法B、巴氏消毒法

C、间歇灭菌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

3.杀灭芽胞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

A、紫外线照射B、煮沸5min

C、高压蒸汽灭菌法D、流通蒸汽灭菌法

4.乙醇消毒剂常用的浓度是()。

A、100%B、95%C、75%D、50%

5.血清及药物等除菌,可采取下列哪种方法?

A、化学消毒剂B、高压蒸汽灭菌法

C、紫外线照射D、滤过除菌法

6.高压蒸汽灭菌的温度和时间是:

()

A、121.3℃,20′B、160℃,2h

C、100℃,10′D、110℃,30′

7.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

A、防腐B、无菌C、灭菌D、消毒

8.高压蒸汽灭菌法通常在103.4kPa的压力下维持()。

A、5分钟B、10分钟C、15~20分钟D、60分钟

9.低温(4℃)对一般细菌的作用是()。

A、使毒力减弱B、使代谢减慢

C、加速代谢D、杀灭细菌

10.判断彻底灭菌的依据是()。

A、细菌繁殖体被完全杀死B、细菌菌毛蛋白变性

C、芽胞被完全杀死D、鞭毛蛋白被破坏

11.紫外线杀菌的最佳波长为()。

A、200nmB、265nmC、300nmD、560nm

12.外科敷料使用前宜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A、干烤B、紫外线照射C、巴氏消毒法D、高压蒸汽灭菌

(二)填空题

1.高压蒸汽灭菌法的蒸汽压力为,温度为,维持时间是。

2.紫外线杀菌最强的波长为,常用于无菌室的消毒。

3.常用的湿热消毒灭菌法主要有、、、。

4.手术室空气消毒一般采用法。

5.通常以是否杀灭作为判断灭菌的效果的指标。

(三)名词解释

消毒灭菌无菌操作

(四)问答题

试述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第六章《细菌的耐药性》

(一)单选题

1.由基因突变所致的耐药性()。

A、由抗生素诱导产生B、多为对单一抗生素的耐药性

C、较易转移D、发生耐药性变异的是群体中的全部细菌

2.关于R因子所致的耐药性,下列叙述哪项错误?

()

A、耐药性与产生钝化酶、抗生素作用靶位改变有关

B、含有一种或多种耐药基因

C、主要通过接合方式在细菌间转移

D、耐药性不易在异种细菌间转移

3.关于细菌产生耐药性的生化机制,下列叙述哪项错误?

()

A、产生钝化酶B、改变抗生素作用靶位

C、增加药物吸收D、改变细菌的代谢途径

4.防止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扩散,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中,下列哪项错误?

()

A、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B、做好消毒隔离,防止耐药菌的交叉感染

C、对需要长期用药且易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感染,应联合用药或交替用药

D、大量使用广谱高效抗生素

5.预防耐药性菌株产生和扩散的主要措施是()。

A、大剂量使用抗生素B、少量多次使用抗生素

C、使用广谱抗生素D、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使用抗生素

(二)填空题

1.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有、、、等。

2.耐药性细菌的耐药性基因来源于或。

细菌获得新基因的作用方式为、、。

3.细菌耐药性的生化机制有、、、等。

4.可传递耐药性基因存在于、和三种遗传元件中。

5.影响细菌获得耐药性发生率的因素有:

、、。

6.细菌耐药性的防治原则有:

、、、、。

(三)名词解释

耐药性整合子

(四)简答题

1.简述细菌耐药性的生化机制。

(五)问答题

1.试述细菌耐药基因的获得机制。

 

第七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一)单选题

1.构成细菌毒力的是()。

A、细菌的基本结构B、细菌的特殊结构

C、侵袭力和毒素D、细菌的代谢产物

2.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结构是()。

A、荚膜B、菌毛C、脂多糖D、异染颗粒

3.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代谢产物是()。

A、毒素B、细菌素C、热原质D、血浆凝固酶

4.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A、荚膜B、菌毛C、芽胞D、透明质酸酶

5.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

A、鞭毛B、芽胞C、荚膜D、普通菌毛

6.有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

A、菌毛B、荚膜C、血浆凝固酶D、透明质酸酶

7.内毒素的毒性成分是()。

A、特异性多糖B、脂多糖C、类脂AD、核心多糖

8.关于内毒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B、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C、性质稳定,耐热D、用甲醛处理可制成类毒素

9.类毒素是()。

A、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B、细菌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C、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D、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二)填空题

1.细菌的毒力是由和决定的。

2.细菌的侵袭力是由、和构成。

3.内毒素是菌细胞壁中的成份。

4.内毒素是由、和三部分组成,其毒性部分为,其菌体抗原是。

5.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可用甲醛处理制备成。

6.构成固有免疫的因素有、和。

(三)名词解释

毒力侵袭力条件致病菌脓毒血症败血症

菌血症毒血症菌群失调症正常菌群PAMP

PRR

(四)简答题

1.简述细菌的侵袭力概念及组成。

2.简述正常菌群转变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

(五)问答题

试述细菌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第九章《球菌》

(一)单选题

1.关于SP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葡萄球菌的表面蛋白B、所有葡萄球菌均具有

C、能与人IgG的Fc结合D、具有抗吞噬作用

2.下列对热抵抗力最强的细菌是()。

A、伤寒沙门菌B、大肠埃希菌

C、结核分枝杆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

3.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病原菌是()。

A、肺炎链球菌B、脑膜炎奈瑟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D、A群链球菌

4.与葡萄球菌感染易于局限化的有关物质是()。

A、葡萄球菌溶素B、杀白细胞素

C、血浆凝固酶D、透明质酸酶

5.关于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常引起皮肤化脓性感染

B、表皮葡萄球菌可引起尿路感染

C、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能产生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D、致病性葡萄球菌在医务人员中带菌率高,易引起交叉感染

6.能引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D、表皮葡萄球菌

7.能引起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是()。

A、M蛋白B、链球菌溶素

C、透明质酸酶D、致热外毒素

8.A群链球菌产生的致病物质不包括()。

A、链激酶B、致热外毒素

C、表皮剥脱毒素D、透明质酸酶

9.与A群链球菌致病性无关的物质是()。

A、肠毒素B、M蛋白

C、溶血毒素D、透明质酸酶

10.关于链球菌感染后的风湿热,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发病与A群链球菌感染有关

B、发病机制可能与Ⅱ型超敏反应有关

C、发病机制可能与Ⅲ型超敏反应有关

D、病灶标本中分离培养出链球菌可作为诊断指标

11.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属于()。

A、凝集试验B、沉淀试验

C、补体结合试验D、中和试验

12.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感染多为()。

A、内源性感染B、外源性感染

C、医源性感染D、继发感染

13.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A、荚膜B、肺炎链球菌溶素OC、脂磷壁酸D、神经氨酸酶

14.鉴别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可用()。

A、外斐试验B、肥达试验

C、乳糖发酵试验D、胆汁溶菌试验

15.胆汁溶菌试验常用于鉴别()。

A、丙型链球菌和淋病奈瑟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脑膜炎奈瑟菌

C、肺炎链球菌和甲型溶血性链菌D、肺炎链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16.关于脑膜炎奈瑟菌的生物学性状,下述哪项错误?

()

A、为革兰阴性双球菌B、营养要求较高

C、新分离菌株大多有荚膜,有菌毛D、抵抗力较强

(二)填空题

1.A群链球菌的致病物质有、、、

、、、等。

2.SPA可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非特异性结合,因此,具有两种重要意义,即和。

3.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外毒素有、、、

和。

4.A群链球菌产生,与猩红热发病有关,其细胞壁成分与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发病有关。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通过传播,对易感染儿童可用接种预防该病。

6.淋病奈瑟菌初次培养时可采用培养基,并置入含(气体)中培养;镜下为(染色,形态),急性感染时多位于。

7.A群链球菌可产生,测定相应抗体的效价可辅助诊断(疾病)。

8.脑膜炎奈瑟菌为G-菌,菌体呈形,多呈排列,其致病物质有、、、,其主要致病物质是。

9.葡萄球菌为最常见的性球菌,医护人员带菌率相当高,所以又是的主要来源。

10.链球菌根据其在血平板生长情况,分为三类,其中是致病性强,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细菌是。

11.甲型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菌落相似,在血平板上都可产生_______溶血现象。

可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试验区别这二种细菌。

12.与龋齿关系密切的细菌是。

该菌产生酶,能分解蔗糖,产生高分子量、黏性大的不溶性,后者使口腔中的大量细菌黏附于牙面形成菌斑。

13.致病性葡萄球菌鉴定指标有、、、和。

14.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应接种或疫苗。

15.预防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发生,应以滴入双眼。

16.脑膜炎奈瑟菌的的致病物质有:

、、和。

(三)名词解释

抗O试验SPA凝固酶

(四)简答题

1.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物质。

2.简述A群链球菌的致病物质。

(五)问答题

1.试述病原性球菌的形态染色。

2.试述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的不同点。

 

第十章《肠杆菌科》

(一)单选题

1.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常选用()。

A、吲哚试验B、菊糖发酵试验

C、乳糖发酵试验D、葡萄糖发酵试验

2.肠道杆菌的O抗原存在于()。

A、荚膜B、鞭毛C、肽聚糖D、脂多糖

3.肠道杆菌发生S-R变异,是由于失去了()。

A、菌体抗原B、鞭毛抗原

C、荚膜抗原D、菌毛抗原

4.引起人类肠外感染常见的大肠埃希菌是()。

A、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B、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

C、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D、普通大肠埃希菌

5.关于不耐热肠毒素(LT),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A、由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产生

B、为蛋白质,加热65℃30min失活

C、由A、B两个亚单位组成,A亚单位是毒性部分

D、可使肠黏膜上皮细胞内cGMP升高

6.志贺菌属分群的依据是()。

A、O抗原B、H抗原C、K抗原D、Vi抗原

7.痢疾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应选用()。

A、血平板B、肉汤培养基

C、普通琼脂平板D、SS琼脂培养基

8.不能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是()。

A、变形杆菌B、绿脓杆菌

C、大肠埃希菌D、痢疾志贺菌

9.下列动力试验阴性的细菌是()

A、霍乱弧菌B、伤寒沙门菌

C、大肠埃希菌D、痢疾志贺菌

10.下列为胞内寄生菌的细菌是()。

A、痢疾志贺菌B、变形杆菌

C、伤寒沙门菌D、大肠埃希菌

11.关于伤寒沙门菌Vi抗原,下述哪项错误?

()。

A、存在于菌体表面B、可阻止O抗原与相应抗体反应

C、与细菌的毒力无关D、体有菌存在时,可产生一定量的抗体

12.肠热症发病一周内,进行病原学诊断应选择()。

A、尿培养B、血培养B、粪便培养D、肥达试验

(二)填空题

1.大肠埃希菌的抗原构造有、和。

2.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主要包括、、和。

3.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产生的肠毒素有和。

4.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的主要血清型。

5.志贺菌属分为A、B、C、D四群,又分别称为、、

和。

6.志贺菌属的抗原构造有和。

7.痢疾志贺菌的致病因素主要有、和。

8.Vi抗体随细菌被清除而消失,故测定Vi抗体有助于检出。

(三)名词解释

Vi抗原肥达试验大肠菌群

(四)简答题

1.简述伤寒沙门菌、甲型、肖氏、希氏副伤寒沙门菌的生化反应。

2.简述志贺菌属的致病物质。

(五)问答题

1.试述伤寒沙门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第十三章《厌氧性细菌》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专性厌氧菌的是()。

A、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结核分枝杆菌

B、产气荚膜梭菌、乳酸杆菌、流感杆菌

C、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脆弱类杆菌

D、破伤风梭菌、变形杆菌、消化链球菌

2.在无芽胞厌氧菌感染中,最常见的是()。

A、脆弱类杆菌B、消化链球菌

C、双歧杆菌D、梭状杆菌

3.在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中,占绝对优势的是()。

A、链球菌B、大肠埃希菌

C、无芽胞厌氧菌D、白色念珠菌

4.关于破伤风梭菌的叙述,其正确的是()。

A、属于兼性厌氧菌B、为革兰阴性菌

C、外毒素致病D、可引起骨骼肌弛缓性麻痹

5.破伤风的紧急预防应注射()。

A、破伤风类毒素B、人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C、破伤风疫苗D、抗生素

6.被锈铁钉深刺造成外伤时,应给予注射()。

A、破伤风减毒活疫苗B、白百破三联疫苗

C、破伤风类毒素D、人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7.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机制是()。

A、破伤风梭菌通过血流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大量增殖致病

B、破伤风痉挛毒素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致病

C、破伤风溶血毒素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致病

D、破伤风梭菌产生内毒素引起休克

8.破伤风特异性治疗可应用()。

A、抗生素B、破伤风类毒素

C、破伤风抗毒素D、破伤风菌苗

(二)填空题

1.破伤风梭菌主要经感染,致病物质主要是。

2.预防破伤风,可接种进行人工主动免疫,或接种进行紧急预防。

3.破伤风的特异性治疗是应用。

(三)问答题

1.试述破伤风杆菌的致病机制。

2.试述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和感染特征。

 

第十四章《结核分枝杆菌》

(一)单选题

1.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是()。

A、大肠埃希菌B、A群链球菌

C、脑膜炎奈瑟菌D、结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