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015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7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云南省昆明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最新】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一定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B.百炼成钢

C.金属生锈D.石油分馏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白酒B.二氧化碳

C.矿泉水D.洁净的空气

3.合理施用化学肥料是农作物增产的途径之一,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B.

C.

D.

4.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大理石B.蔗糖

C.花生油D.泥土

5.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塑料玩具

B.棉线帽子

C.陶瓷碗

D.尼龙提包

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B.用铅笔芯的粉末可使锁的开启变得灵活

C.一氧化碳的毒性属于物理性质

D.有人不慎跌入多年未开启的菜窖时,不必采取防护措施,立即下洞救人

7.春光明媚的校园,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花香四溢的现象主要说明

A.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B.原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D.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8.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O2B.N2C.ND.O

9.学校午餐食谱:

米饭、红烧肉、炖鸡蛋。

为使营养均衡,你认为应补充()

A.盐水虾B.清蒸鱼

C.拌黄瓜D.烧牛肉

10.照相业定影剂的成分中含有大苏打(化学式为Na2S2O3)。

大苏打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3B.+5C.+2D.+1

11.“毒胶囊”是以废弃皮鞋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其中含有过量的“铬”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铬”的信息如图所示,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质子数B.元素符号

C.相对原子质量D.毒性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验氢气纯度

B.添加酒精

C.倾倒液体

D.量筒读数

13.某科学家在一次化学论坛会上提出“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的观点,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B.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C.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

D.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14.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

下图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属于稀有气体元素B.图中n的值为8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D.硅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15.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味极其敏感。

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硫醇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可能含有SO2

B.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

6:

1

C.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D.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乙硫醇,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16.工业上可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的废水,化学方程式如下:

,则X的化学式为(  )

A.N2

B.H2O

C.NO2

D.CO2

17.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

物质

反应前

46g

100g

2g

0

反应中

23g

52g

46g

m1

反应后

m2

4g

m3

m4

其中未知数据错误的是

A.m1为29gB.m2为0gC.m3为90gD.m4为54g

18.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X、Z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Y为气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转化③、④中,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B.转化③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C.气体Y具有可燃性

D.转化①、④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19.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图I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某同学按图Ⅱ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并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A、B、C三种溶液中,B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

B.A、B、C三种溶液中,只有B溶液是饱和溶液

C.分别将相应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降温到tl℃,B析出晶体最多

D.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t2℃时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0g水,甲析出晶体最多

20.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准确测定出某混合气体中(成分:

CO、CO2、H2)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实验台上提供的试剂有:

①NaOH溶液;②澄清石灰水;③浓硫酸。

且装置中试剂均足量。

已知:

,为了准确测定气体的质量分数,学生设计的思路有如下说法:

(1)实验前应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然后进行测定实验

(2)进行测定实验时,应先用管式炉加热,再打开活塞K通混合气体

(3)装置戊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水蒸气

(4)若甲、乙中依次盛装试剂①、试剂③,可通过甲、乙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测出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

(5)测得各装置甲、乙、丁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可求出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6)若甲、乙、丁中依次盛装试剂①、试剂③、试剂③,反应结束后,将丙装置拆下后放在空气中冷却后称重,根据丙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及(4)中测得CO2的质量可以求出CO、H2的质量

上面的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A.2B.3C.4D.5

二、填空题

21.

(1)①3Cu2+中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是__________。

②SO2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为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及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按要求填空:

①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填序号),C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

②由A元素和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③该硒原子的中子数是_____________。

2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化学符号。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单质是_______;沼气(主要成分为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炼钢,即在高温条件下将生铁中的碳元素转化为气体除去,该过程中参加反应的气体是____。

(3)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a.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__________。

b.具有还原性的气体氧化物:

_______________。

c.写出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的化学式:

______。

23.金属与我们的生活、科技息息相关。

请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沙里淘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以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3)中国成功发射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制造“天宫二号”航天器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和镁合金,有些零部件则采用高强度的钛合金,太阳翼则以石墨纤维作框架,蒙上聚酰胺薄膜。

回答下列问题:

①制造航天器的铝合金、镁合金等属于___(填序号)。

A有机合成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复合材料

D金属材料

②铝在空气中耐腐性强,但用铝(或铝合金)制作的航天器无法飞越充满硫酸“酸雨”的金星大气层,其发生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

(4)往AgNO3、Cu(NO3)2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Fe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可燃性气体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滤液不可能存在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4.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生命。

I.“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图所示:

(③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

(1)②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填序号,下同),④中超滤膜的作用是___。

A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

B吸附杂质

C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2)若无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____方法。

Ⅱ.从化学的角度认识水,如图甲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

(1)图中连接玻璃管a端的是_____极。

(2)图乙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①水的分解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

(填具体的微粒名称)

②结合实验现象,写出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2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选用F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

(2)若选用装置B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其中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填1种即可)。

二氧化碳能用D装置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

(3)若选用装置C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添加稀硫酸时,液面最好添加到如图____。

处(填“a”“b”或“c”),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后,呈现的现象是____。

(4)如图,为了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从b端通氮气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

④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四、流程题

26.二氧化氯(ClO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以粗盐为原料生产ClO2的工艺主要包括:

①粗盐精制;②电解微酸性NaCl溶液;③ClO2的制取。

工艺流程如下图,其中反应Ⅲ制取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1)试剂X是_____(填化学式);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

(3)加入适量HCl除为了满足电解时的微酸性外,还能除去溶液中的杂质离子,请写出其中所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4)为提高经济效益,生产过程中除将H2和Cl2制成HCl充分利用外,还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7.蔗糖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食品,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见蔗糖在锅里加热时间过长会变成黑色,你是否想过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

(收集资料)小方、小强在图书馆查到以下资料: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化学式C6H12O6)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请写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2)蔗糖属于有机化合物(含有碳的化合物,今后将学到),有机化合物一般可以燃烧,受热易分解。

(3)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猜想)小组同学认为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探究)小方:

将蔗糖在空气中点燃。

单独点燃蔗糖不易燃烧,但在蔗糖中掺入少量烟灰,蔗糖就很容易被点燃。

分别用干燥的玻璃片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置于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_______。

小强:

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小强先通氮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1)实验中,小强观察到干冷的烧杯内有水珠,说明蔗糖中含有_____元素。

(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

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表: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玻璃管中通氧气,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点燃酒精灯,仔细观察

①硬质玻璃管中____;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拓展交流)

(1)小方对小强的实验也进行了改进,将硬质玻璃管后连接A、B装置,顺序是____(填序号)。

(2)小强思考了下,还有别的方法可以测得蔗糖中的元素组成,该方法是_______。

六、计算题

28.尿素[CO(NH2)2]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工业上制备尿素的反应如下:

CO2+2NH3

CO(NH2)2+H2O,请计算:

(1)尿素中氧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

(2)生产18吨尿素理论上需要_____吨的氨气?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蜡烛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百炼成钢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金属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组分的沸点不同分离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2.B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根据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混合物中含有不同种物质分析。

【详解】

A、白酒中含有水、酒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二氧化碳中只含有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B正确。

C、矿泉水中含有水和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

B。

3.D

【详解】

A、

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错误;

B、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

C、

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错误;

D、

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A、大理石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C、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D、泥土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形成。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5.B

【详解】

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A错误。

B、棉线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

C、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错误。

D、尼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

A、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在煤炉上放一盆水不可能防止煤气中毒,故A错误。

B、铅笔芯中含有石墨,石墨有润滑作用,故铅笔芯的粉末可使锁的开启变得灵活,故B正确。

C、一氧化碳能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造成煤气中毒,一氧化碳的毒性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C错误。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会使人窒息死亡,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立即下洞救人会造成危险,故D错误。

故选B。

7.D

【解析】

试题分析:

花香四溢主要说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故选D

考点:

分子的基本特征。

8.B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空气的组成,按体积分最多的是氮气,其次是氧气,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

【详解】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占0.03%,稀有气体占0.94%,其他0.03%。

故选B。

9.C

【详解】

题中的食谱中所含的营养素有:

蛋白质、糖类、无机盐、油脂、水,缺少的是维生素,

A、盐水虾中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水,故A不符合题意。

B、清蒸鱼中富含蛋白质和水,故B不符合题意。

C、黄瓜中含有维生素,故C符合题意。

D、烧牛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人体中需要的六大营养素有:

水、糖类、无机盐、蛋白质、油脂、维生素。

根据所给的食谱判断所含的营养素以及缺少的营养素。

10.C

【详解】

设大苏打中硫元素化合价为x,钠元素化合价为+1,氧元素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

,解得x=+2。

故选C。

11.D

【分析】

元素周期表中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最下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详解】

A、根据左上角的数字24,为原子序数,则质子数为24,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为Cr,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最下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即为52.00,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图示不能获得是否有毒性,故D符合题意。

故选:

D。

12.A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实验基本操作,根据氢气纯度的检验、酒精灯的使用、液体药品的取用及量筒的使用分析。

【详解】

A、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D、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13.C

【详解】

A、化学可以改变人类的生存条件,同时它的一些负面影响,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我们人类应珍惜自己的生存环境。

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如化学技术治理水污染,故A正确。

B、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如飞机、汽车的各种制作材料,都是利用化学技术开发的新能源,故B正确。

C、化学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故C错误。

D、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如青霉素可以消炎杀菌,故D正确。

故选C。

14.D

【解析】

A、由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可知,硅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错误;B、由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可得,n=14-2-8=4,错误;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错误;D、由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等于元素所在周期数可得,硅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正确。

故选D。

15.B

【详解】

A、乙硫醇中含有硫元素,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可能含有SO2,故选项说法正确。

B、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2):

(1×6):

(32×1)≠2:

6:

1,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故选项说法正确。

D、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味极其敏感,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乙硫醇,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6.A

【详解】

根据化学方程式:

,可知,反应前后碳原子都是5个,氢原子都是38个,氧原子都是29个,反应前的氮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包含在3X中,X的化学式是N2。

故选A。

17.A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6g+100g+2g+0g=23g+52g+46g+m1,得m1=27g;根据甲、乙质量减少,丙丁质量增加,判断出甲、乙为反应物,丙丁为生成物,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判断出当甲反应了23g时,乙反应了48g,生成了丙和丁的质量分别为:

44g和27g,即各物质间质量关系为:

当乙剩余4g时,说明乙反应了96g,设此时甲反应的质量为x2,生成丙的质量为x3,生成丁的质量为x4,根据

,得x2=46g,x3=88g,x4=54g,则m2=46g-46g=0g,m3=2g+88g=90g,m4=0g+54g=54g。

故选:

A。

18.C

【详解】

根据题意及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X、Z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Y为气体,X为过氧化氢,Z为水,Y为氧气,①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②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③为氢气和氧气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的反应,④为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则:

A、转化③、④中,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转化③为氢气和氧气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气体Y氧气具有助燃性,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①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④为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B

【详解】

A、在A、B、C三种溶液中,溶剂质量均相等,C溶液中溶质质量最大,则C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A不正确;

B、在t2℃时,甲的溶解度是28g,A溶液是100g水中溶解了14g甲,没有达到饱和状态;B溶液是100g水中溶解了28甲,刚好达到饱和状态;在t3℃时,甲的溶解度是50g,C溶液是100水中溶解了42g甲,没有达到饱和状态,故选项B正确;

C、分别将相应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降温到t1℃,A、B、C三种溶液的质量没有确定,溶液是否饱和未知,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故选项C不正确;

D、在t2℃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t2℃时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是甲=乙>丙,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

B。

20.C

【详解】

(1)加热前应先通一会氮气把装置内的空气排尽,开始加热后,再通入混合气体,防止形成混合气体发生爆炸,故

(1)正确;

(2)气体量一定,先加热,保证在通气体后能发生反应,以免造成气体浪费使测定结果不准确,故

(2)正确;

(3)装置戊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丁中,使测量结果不准确,故(3)错误;

(4)甲中氢氧化钠溶液是用来吸收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在通过甲的过程中会带出一部分水蒸气,通过乙装置进行干燥,通过测定甲、乙两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测出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故(4)正确;

(5)测得装置甲、装置乙、装置丁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可得出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进而求出原混合气体中的氢气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求出各组分的质量分数,故(5)正确;

(6)应该反应后再通一会氮气,直到生成物冷却,防止和空气中氧气反应重新被氧化,另外再通一会氮气,可使装置中产生气体全部排出被吸收,否则使测得的结果不准确,故(6)错误。

故选C。

21.3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ADO2-Al2S345

【详解】

(1)①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所以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是3。

故填3。

②分子中元素下标的数字,表示1个该分子中含有某原子的个数。

所以S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故填:

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2)①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的核电荷数不同,所以A、B、C、D中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即A、D是同种元素的粒子;

C粒子的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x=8,故该粒子是氧离子,其符号为O2-。

故填:

AD,O2-。

②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为硫元素,B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3,属于铝元素,根据两种元素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所以两种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