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小学生计算马虎的习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0274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克服小学生计算马虎的习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如何克服小学生计算马虎的习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如何克服小学生计算马虎的习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如何克服小学生计算马虎的习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如何克服小学生计算马虎的习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如何克服小学生计算马虎的习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如何克服小学生计算马虎的习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如何克服小学生计算马虎的习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如何克服小学生计算马虎的习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如何克服小学生计算马虎的习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如何克服小学生计算马虎的习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如何克服小学生计算马虎的习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克服小学生计算马虎的习惯.docx

《如何克服小学生计算马虎的习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克服小学生计算马虎的习惯.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克服小学生计算马虎的习惯.docx

如何克服小学生计算马虎的习惯

如何克服小学生计算马虎的习惯

主题:

克服计算马虎

时间:

2015年9月

参加人员:

全体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

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且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大幅度地减少学生的计算错误。

这也是一个使所有数学教师感到头痛的老大难问题。

很多教师经常责怪学生太粗心、太马虎,每次计算之前都要反复强调:

要认真计算、仔细检查,不要放过一道自己会做的题。

可是,即使是特别简单的计算题,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依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甚至有的学生会大面积的出现计算错误。

面对这一问题,我不禁自问:

学生的计算为什么会经常出错?

难题我们对此真的束手无策?

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计算马虎是可以克服的。

一、从心理上纠正计算马虎通过一个阶段的观察发现,除了数学的基础掌握不牢而造成对计算的影响外,大多数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

(一)感知水平较低。

小学阶段儿童的知觉发展也存在着个别差异性,有的学生知觉发展水平不如同龄的孩子,他们在计算中经常抄错数字,问他为什么,他解释说:

“没看清。

”但发现抄错的数字往往是一些结构相似的数。

如6和9,23和32等等。

究其主要原因是知觉水平还停留在一个粗略的整体上,找不到相似的数字间结构上的区别,所以才容易把这些数字混在一起,不能分析辨别。

针对这些学生我们可以提出具体的要求:

如在平时多进行一些对比练习,设计几组计算题帮助区分;还可以边读题边抄,并随时回过来检查。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分辨能力。

(二)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

数学计算中不仅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而且还要求他们能保持下来。

往往有些学生的注意力只集中一会儿,很容易受外界或某些内部因素的影响。

曾经做过测试,让全班学生每人做10道计算题。

第一题的错误率几乎为零,而最后几题的错误率就大大提高。

由此可见,学生在做一件事情时,时间一长就会感到疲劳,就会产生急躁情绪,分散注意力,影响完成的质量。

针对这一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设计练习题从内容到形式都力求做到新颖别致,趣味性强,给学生以永远的新鲜感觉,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之保持稳定,从而提高计算的质量。

 (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在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的数学基础并不薄弱,做起题来速度也相当快,但是计算总是出错。

这种草率的学习习惯正是意志不坚定的一种表现,他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思维总容易受到外界和自己情绪的影响。

因而他们在做题时显得信心百倍,只追求速度不追求质量。

为自己能在班里第一个做完而感到骄傲,而当老师批改后,发现错了,就解释为“没注意”、“马虎了”、“下次不会再错了”,而下一次错的还是他。

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教师不了解情况,认为是他们不好好做题,存心捣乱而批评他们,就会使他们感到害怕,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会出现那种反叛型的学生。

二、加强口算训练,提高计算水平教学大纲提出: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础训练。

口算就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

”这就对学生的口算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说明了口算的重要性。

同时,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熟练了,笔算才能过关。

只有抓好口算,计算能力才能提高,才能更有效地克服计算中的错误。

(一)持之以恒。

要想口算熟练,贵在持之以恒,天天练习。

要坚持天天练习,低年级比较容易,因为教学的内容多是口算,问题是怎样发挥。

“天天练”的效果,使学生达到脱口而出,这就需要学生对口算产生兴趣。

有人认为,口算要多次重复就可以了,但这只能事倍功半。

要使学生对口算产生兴趣,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好奇、注意力不易集中、好动的年龄特点,变换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形式多样,学生感到新鲜,兴趣就浓。

比如:

“一分钟口算比赛”、“老师说式子,学生说得数”、“同学对口令”等等,还可以组织一些“找朋友”、“邮递员”、“给小动物找家”等大多数学生喜欢参与的游戏。

进行多次反复,学生兴趣浓,收效大,口算能力也在多次的练习中提高。

(二)方法得当。

要使学生口算能力提高,就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

方法是多样的,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接受和掌握的方法,千万不要引导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进行口算。

比如在做28+37时,有些老师教学生这样想:

8+7=15,个位写5,十位上是2+3+1=6,十位写6,这完全是笔算思路,这样算并不快。

而且教材要求:

不要在脑子里出现竖式。

事实说明,要使学生口算能力提高,教师要深入教材,教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

总之,克服学生计算出错的方法还有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大量积累。

当学生计算出错时,并不能笼统地说成是“马虎”。

我们教师应该多方面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要有针对性的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更重要的是要有耐心,要耐得住学生的“马虎”不能急在一时。

否则,一味地加重学生的负担,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反而阻碍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心理纪实活动

活动时间:

2015年9月

活动地点:

二年教室

活动主持人:

班主任

活动参与者:

二年师生

活动主题:

做家务的能手

活动内容

一、导言

同学们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质疑

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

经常做吗?

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举例说明。

三、表演

具体内容:

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

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

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

“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四、小品

具体内容:

奶奶正在打扫卫生。

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

“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

”奶奶赶紧说:

“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

讨论:

小刚的做法对吗?

他错在哪里?

他该怎么做?

五、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六、竞赛

1整理书包比赛

2以小组为单位选学生参加做菜比赛

七、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懂得在家里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心理纪实活动

活动时间:

2015年10月

活动地点:

二年教室

活动主持人:

班主任

活动参与者:

二年师生

活动主题:

不要明日复明日

活动内容

一、导言

同学们,你们喜欢故事吗?

好,下面教师给大学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寒号鸟》。

二、教师讲故事音乐配音

三、情境表演

1舞台一分为二:

一半是教室,一半是学生冬冬的家。

冬冬坐在中间,左边可够到教室里的课桌,右边可够到家里的书桌。

2一学生用手举一日历,分别用大挂历形式展示。

星期一、……一学生扮演冬冬的同学,轮流找冬冬去玩。

日历从星期一开始展示。

3表演后,组织学生讨论小品的意义。

使学生认识办什么事都要只争朝夕,不要养成拖拉作业,当天应做完的事决不要放到明天去做。

四、总结:

活动效果:

通过今天的学习,认识到拖拉作风的危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明日复明日。

 

活动时间 :

 2015年10月

活动地点:

教室

活动参与者:

全体学生

活动主题:

改改你的坏习惯

活动内容

一、交待任务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的生活习惯有的是好习惯有的是坏习惯。

好的习惯应发扬坏习惯就要改正。

如果你有某些坏习惯这节课我们就要帮助你改改你的坏习惯。

板书改改你的坏习惯

二、新授部分

1 看课堂剧《小红的三餐》回答问题。

师问:

课堂剧中小红有哪些坏习惯?

2 说说你或你发现别的同学有哪些日常生活中的其它不良生活习惯。

你的改正措施。

三、总结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四、活动效果

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某种或某些不良习惯。

只要大家从小勇于认识和承认自己的不良习惯并下决心纠正就能不断进步健康成长。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参与者

活动主题:

彩糖活动内容出示课题“七彩糖”。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①参加游戏人数必须是双数②每人发一张写有词语的卡片在20人的小组里迅速找到手拿能与自己的词语组成短语的人手拉手坐下20个词语必须都组成10个最佳短语。

比一比两个小组哪个组用时最短。

③总结④组成短语的两个人就是自己的合作伙伴即新朋友两人手拉手坐在一起并读出自己组成的短语考验默契读完后给每一对合作伙伴新朋友发一包七彩糖。

⑤回答问题分享糖果。

与自己的新朋友交流完一个问题后一起品尝与问题相对应的颜色的糖果。

二、小小搬运工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①运物品。

②分组。

③要求。

④总结。

活动效果通过两个游戏活动让学生了解一定的交往技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心理健康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主持人活动参与者活动主题.5.11五一教室班主任全体学生揭短会活动内容一、用实例引导思考1、老师带着同情、惋惜的感情讲述两个小故事。

2、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思考。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二、拿子照自己1、教师引导学生用下列情形对照自己1当家长批评或者责骂自己时自己有怎样的表现2当老师对你的态度稍微有一点冷漠自己有怎样的表现3当你遇到其他方面的压力或困难时你有怎样的表现2、学生交流。

3、点拨。

三、看录象激起兴趣四、揭短会经受磨难学生自愿上台接受揭短其他学生从长相、穿衣、习惯、为人处事、学习、纪律等方面揭他们的短。

五、写感受活动效果通过今天的学习认识心理承受能力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幸了解自己的心理疾患及其形成的原因并认识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对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兴趣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

 

心理健康纪实

活动时间:

2015年12月

活动地点:

教室

活动主持人:

班主任

活动参与者:

二年师生

活动主题.学会创新

活动内容

一、导入

曾经有位哲人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丰富的想象力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社会更需要我们的创新精神。

今天这堂课,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分享创新的快乐。

二、听故事谈启发。

听听阿基米德的故事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请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组的观点。

三、那么,究竟什么是丰富的想象力?

我们该怎样创新呢?

看小品表演,也许你会更加明了。

几生表演《如此创新》.

四、测一测:

百宝镜照一照,看看自己的思维有什么特点?

五、想一想:

1、看图想象

2、听音乐想想

3、智力拼图说创意

4、异想天开结合生活实际你能谈谈你有那些创新的想法和设计

5、全课总结:

活动效果这堂学生表现很出色,具备了创新人才的素质.你们不仅懂得了什么是创新,还学会了创新,不仅有丰富的想象力,还有创新意意识。

 

心理健康活动记录

心理健康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2016年3月

活动地点:

教室

活动主持人:

班主任

活动参与者:

二年级师生

活动主题:

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

活动内容:

一快乐篇学生绘画背景音乐一

导入揭题。

1、师同学们,万物滋润,百花盛开。

听,大自然中花开的声音多么美妙?

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你的桌上也有一朵这样的花。

2、点击课件

快乐篇:

大屏幕上出现一朵、多朵开得绚烂无比的花(要有花开过程的动感美)

3、揭示主题:

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教师口述课题贴大花

4、故事:

如何战胜挫折,从海伦.凯勒身上得到启发。

5、听名人的故事讲感受。

6、教师小结

7、听老师讲故事《苏珊的帽子》

8、师小组讨论,假如你的同学遇到挫折,你会教他一招战胜挫折的方法吗?

二彩虹篇

点击课件女排姑娘的故事

三个阶段音乐:

《阳光总在风雨后》

三 升华篇

关于挫折的名人名言。

情感共鸣树立战胜挫折信心和集体互助意识

四 活动效果

学生懂得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活动时间:

2015年11月

活动地点:

教室

活动参与者:

全体学生

活动主题:

控制情绪

活动内容:

步骤一、课前谈话今天对老师来说是个开心的日子因为马上要放暑假了那么同学们今天感觉怎么样呢

步骤二、游戏导入体会情绪

步骤三、认识情绪

步骤四、体验、表现情绪

步骤五、情景表演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提示内容排演心理情景剧。

步骤六、引导情绪原来有许许多多。

那么,哪一种情绪你希望经常拥有它呢?

快乐、高兴等。

我们也来谈一谈快乐的事吧!

步骤七、小结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关键就是看你如何去面对如何让自己保持快乐的情绪。

活动效果

让学生从小逐渐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初步的调节使自己经常拥有快乐的情绪。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情绪中认识、体会、表现一些常见的情绪“喜、乐怒、哀、惧”。

 

教育内容教学目标克服嫉妒心理使学生认识嫉妒心理的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与危害指导学生积极的态度和调节方式克服嫉妒心优质心理平衡。

懂得嫉妒心理对人对已的危害性。

能区分识别嫉妒的行为表现有意识地克服嫉妒心理。

一导入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的人心理上都对自己产生不良的影响请听下面的小故事。

1、从故事中我们看到白泰宫哪些地方表现出了嫉妒的心理2、嫉妒心理怎么样害死了白泰宫的儿子3、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后得出嫉妒之心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容易出现头晕、头疼、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胸有郁闷、腰背酸痛等症状而且有嫉妒之心的人情绪都很不稳定行为出现过激就像故事中的白泰宫一样。

读[咨询台]我们应怎么样保持好情绪1、请同学做个小测试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

A、组织学生自读自评。

B、从小测试中你知道了什么2、嫉妒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请你选一选把不良的情绪放入回收箱中。

可在词语上画*。

3、实践园A、怎么样做才是最好呢*请你动笔写一写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样做*请同学反馈引导学生认识只有靠自身努力争取才能成功嫉妒之心对我们的发展是不利的。

B、读一读下面两句话谈谈你的体会。

C、遇到同学中有嫉妒行为的你打算怎么样帮助他呢看小练习D、同桌讨论E、反馈理现象的危害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乐观的情绪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争取成绩。

同学们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嫉妒但是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都出现过嫉妒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同学们表示嫉妒要不得。

教后反思教育内容集体的力量⒈通过游戏使学生感到集体生活的快乐促进集体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合群性。

⒉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白合作与协调是使群体和谐的重要因素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⒈重点让学生体验到集体生活的快乐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⒉难点培养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合作的能力。

一、导入⒈教师提问⑴你们划过船吗谁来说说划船过程中的体验⑵那么你们所说的刚开始划船时会原地打转行进中也会时不时船调头这些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⒉教师小结说得真好划船时用力要平均船桨划行时时要同时用力方向一致。

二、活动与训练⒈下面做游戏希望大家吸取划船的经验。

⒉做游戏《拔河》⑴参加过拔河比赛吗说说怎样才能取胜⑵下面实践一下是不是像你们所说的一样。

宣布游戏规则全班分成人数、力气相等的两组老师宣布“开始”才能进行拔河。

⑶进行比赛。

⑷比赛中同学们果然齐心协力、相互配合、行动一致比赛进行得异常激烈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经过一番艰苦的拼搏才分出了高低。

如果在比赛时每个人各使各的力那么会造成什么后果呢⒊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的哪些地方也需要大家想拔河、划船一样要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呢⑴以4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⑵交流。

⒋再做《你追我赶》的传纸游戏深化训练⑴游戏规则分成四组每组5人发六张纸每人脚下踩一张纸最后一人手里再拿一张纸。

五个人排成纵队。

开始时最后一人把手里的纸传给第四人第四人传给第三人直到传给第一人。

第一人拿到纸后立刻放在前方自己的脚能跨到的地方然后踩上第二人赶快站到第一人刚空出的纸上第三、四、五人依次进行再重复上述活动看哪组最先到达终点。

⑵同学们开始游戏教师观看同学们通过齐心协力地配合来完成的游戏。

⑶游戏结束后仅参加有趣的同学和看别人做游戏的同学谈谈在观看和玩游戏的过程中有什么感想那么多个人怎样才能共同做好一件事呢⒌教师小结通过游戏大家知道了只有齐心协力、互相配合才能合作成功。

教后反思通过今天的活动使大家明白了完成一件事可以依靠集体的力量只要齐心协力与别人很好地配合、共同努力定会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到非常快乐。

 

“教育内容教学目标用好零用钱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⒉帮助学生学记现金日记帐。

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⒉帮助学生学记现金日记帐。

一、导入同学们零花钱就是由你自己使用的钱。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几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乎每个小朋友都有零花钱。

零花钱有多有少关键是你怎样去话这里面的学问可多啦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怎样用好零花钱。

二、活动与训练⒈“谁会花钱”大家谈⑴教师提问①平时你的零花钱主要花费在哪些方面②花钱时你有没有考虑这些钱值不值得花⑵教师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你们很能花钱。

但是对于怎样才能花得合理、花得有意义没有经过更多考虑想花就花这是一种不太好的消费行为。

现在如果你们每人有100元钱该怎样去花呢⒉情境讨论《一百元怎么花》⑴教师以家长的身份发给每个孩子印有一百元字样的“钱”。

⑵让学生自由地话并请学生把准备购买的商品名称和金额填入《想想做做》表内。

⑶分组交流。

每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交流⑷全班交流。

⑸评选出2-3名最佳消费者。

⑹请最佳消费者介绍①为什么这样安排花钱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要合理使用零花钱许多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教后反思了自己不乱花零用钱有些小朋友把零花钱献了爱心有些孝敬了长辈有些则有计划地存了起来逐步改正乱花钱的习惯。

教育内容教学目标好邻居⒈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做一个好邻居的要求。

⒉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能按好邻居的要求去做处理好邻里关系。

⒈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做一个好邻居的要求并学做好邻居。

⒉难点指导学生克服以我为中心处理好邻里关系。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吗教师讲述故事大意这个故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事告诉我们邻居对人们的家庭生活、个人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

今天的活动就要求大家一起来讨论怎样做个好邻居。

二、活动与训练⒈小品㈠《串门》。

小品简介时间某天晚上地点小刚家任务小刚母子、小明母子内容小明全家乔迁新居了正巧成了小刚的新邻居。

一天晚上小明母子来到小刚家串门小刚母子礼貌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小明向小刚问了许多他想知道的情况如小刚在哪个学校读书读几年级喜欢什么学科兴趣爱好是什么新学校、老师怎么样小刚一一作答。

他们成了好朋友。

⑴讨论交流①小刚母子是怎样礼貌热情地接待邻居的②从刚才的小品表演中你懂得了什么⑵教师小结邻里交往是社会交往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交往之一因此要正确地处理好邻里关系与邻居和睦相处礼貌待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