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0292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docx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

年级

版本

课题

教材

位置

内容简介

活动目标

备注

 

一年级上学期

 

一年级上学期

 

数学乐园

P82

数学迷宫、对口令、送信游戏、起立游戏、投掷游戏

1.复习1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感受和理解10以内数的组成;

3.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

4.促进学生对基数序数意义的理解,更具体地感受自然数两方面的意义;

5.巩固比多少的知识,初步学习简单数据整理的方法;

6.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多途径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已经学习了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我们的校园

P114

跳绳、踢球、跑步、办板报、练武、统计图。

1、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和看简单的统计图。

2、启发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

3、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体验,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本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并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大家来锻炼

P50

踢足球、赛跑、爬梯子、做操、跳绳。

1、在具体情景中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复习有关比较的知识

3、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试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学习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已经掌握了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迎新年

P98

唱歌、跳舞、看表演、拼图游戏、投掷游戏。

1、能根据情景图完成统计表,能根据图表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良好习惯。

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和统计的有关知识。

有趣的拼塔

P28

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

1、在刚认识的立体图形的基础上,通过搭拼活的,巩固已经学习的立体图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和曲面的不同。

2、展开空间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思。

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立体图形。

丰收的果园

P74

参观果园、动物摘果子、动物运果子。

1、让学生综合运用认数、计算和位置等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3、初步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学生已经学习了1~10的认识及加减法、认识了位置。

 

一年级下学期

 

一年级下学期

 

想一想,摆一摆

P45

用2个·摆数、用3个·摆数,用4个、5个·摆数,说用9个·可以摆哪些数。

1、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巩固数位及位置的概念。

2、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规律。

3、在操作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了数位及位置。

小小商店

P86

展现真实商店情景、学生模拟购物。

1、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

2、通过解决问题,巩固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已经学过的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渗透优化思想。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环保教育。

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

(一)的知识,人民币的认识。

我和小树一起长

P36

植树、故地重游。

1.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加与减、观察图形等知识与技能。

2.感受到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问题,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已经学习了“生活中的数”“观察与测量”“加与减

(一)”三个单元的内容;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初步学会了估测物体的长度,掌握了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今天我当家

P82

商量买原料、超市买原料、付钱、包饺子。

1.能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已经学过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我们认识的数

P44

说一说、猜一猜、数一数。

1、用学过的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养数感。

2、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积累活动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  与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

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会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几十几加减一位数。

小小商店

P74

商店购物、创办商店、购物指南、模拟购物、谈购物体会。

1.通过“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在实践活动中增强数学应用意识,获得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学生已经认识了人民币,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不进位或退位)

 

二年级上学期

 

二年级上学期

 

二年级上学期

我长高了

P36

学生相互量身高、步长、臂展;测量门窗的宽度。

1、通过测量活动,使学生会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的数据。

3、巩固收集数据的统计方法,通过统计表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学生已经学习了产度单位米和厘米;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看一看,摆一摆

P92

1、观察一辆大客车;2、拼、摆、量、画几何图形。

1、通过观察客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

2、渗透全面、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3、通过摆一摆,巩固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知识。

4、培养学生使用数学工具的能力。

5、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已经学习了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角等常见的平面图形。

 

 

节日广场

P30

节日观察、祭奠烈士

1、培养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会得出不同的形状。

学生学习了“数一数与乘法”、“乘法口诀”与“观察物体”之后进行的,是对前三个单元知识的回顾与综合应用。

月球旅行

P70

飞船发射场、月亮城堡、游乐园、怪事、设计月球学校。

1、通过“月球旅行”这一科幻情境,巩固和综合运用乘法、除法、时间、方向与位置方面的知识来解决模拟的月球旅行中所遇到的问题。

   2、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问题意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3、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宇宙的愿望。

学生对时、分、秒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在前几个单元的学习中已经拥有了从情境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学生从电视上目睹了“神舟”六号飞船发射的情景。

趣味运动会

P94

购买体育用品、报名编组、设计表演队列。

1.进一步加深对乘除法意义的理解,熟练利用乘法口诀计算。

2.进一步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根据题意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4.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

学生已经学习了乘除法的意义,能够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解决乘除法问题。

 

 

快乐的队日活动

P24

给小鸟做窝、搭帐篷、烧烤食物、钓鱼、洗菜。

1、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观察,提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逐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运用信息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学习1-6的乘法口诀。

有趣的七巧板

P28

认识七巧板、用七巧板中的2——6快拼认识的图形、拼图欣赏及模仿、创意拼图。

1、通过拼图,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量一量

P54

认识尺、用学生尺量、用各种尺量。

1、通过对常用尺的认识以及一系列的测量活动,使学生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

2、初步感知长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探索意识。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认识了线段、直线;会测量物体的长度。

算“24”点

P86

模仿用三张牌算24点、用4张牌算24点、用不同的方法得出24、比一比。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阅读教材,学会阅读教材,根据教材的指引能简单地进行自学。

2.让学习操作实践算24点的扑克游戏,使学生巩固加强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

3.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已经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两步试题的混合运算。

田园风光

P102

苹果园、养蜂场、养兔场、养猪场、耕地、学生过河。

1、经历从复杂的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并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学生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用口诀求商、确定位置、统计等不同领域的知识

 

二年级下学期

 

二年级下学期

 

剪一剪

P46

剪出并排排列的小纸人;剪出围成一圈的小纸人。

1、通过剪有规律的图形,加深对图形的旋转和平移的认识。

2、让学生通过观察剪纸过程中图形的形成进行简单的推理。

3、通过设计图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4、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

学生已经学习了轴对称、镜面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初步知识。

有多重

P104

称体重、相互背一背、用手掂一掂、估计轻重、用秤来验证。

1、让学生再次体验常见物体的常见物体的量,逐步建立起质量的正确观念。

2、明确要比较物体的轻重不能光靠眼睛观察,必须用秤称一称。

3、通过使用不同的秤,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

4、初步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学习用数学解决问题。

学生已经认识了千克和克、学会了统计、生活中了解怎样称物体的重量。

 

 

 

走进乡村

P51

说一说、读一读比一比、数一数填一填、提问题。

1、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2、通过“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从中能提出有趣的问题,并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3、对所提出的问题加以讨论,学生间要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混合运算、方向与路线、生活中的大数、测量这五个单元后进行的一次大的整理与复习

美丽的植物园

P87

导游图、参观植物园、你知道吗。

1.在“美丽的植物园”这一情境中,对方向与路线、图形和角的认识及加减法计算进行复习,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在具体情境中发展观察能力、估测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已经学习了方向与路线、认识图形、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

测定方向

P50

看图说物体的方向、在实际中利用指南针找一个点八个方向的景物。

1、使学生能根据给出的指南针指示的方位来辨认八个方向。

2、通过学生在自己的校园里进行方位测定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在实际中辨认八个方向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同伴积极合作的精神,并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学生刚学习“认识方向”;会使用指南针。

你能跳多远

P98

提出研究问题、激发研究愿望、设计研究方法、获得并分析数据、灵活运用数据。

1、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2、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积累积极的学习情感。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统计知识,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方法;学习了分类统计同一事件的不同问题;在体育课上,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跳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年级上学期

 

三年级上学期

 

三年级上学期

 

填一填,说一说

P67

设计作息时间表、调查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调查睡眠时间

1、通过活动,学生列出目前生活的作息时间表,思考作息时间是否合理。

2、理解同学是怎样安排生活的。

3、了解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让学生巩固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学生已经认识了钟表;认识了时间单位时、分、秒;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有了一定的关于合理安排时间的生活经验;会进行调查和统计。

掷一掷

P118

掷骰子探讨“组合”、事件的确定性与可能性、可能性的大小。

 1、通过本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渗透比较、归纳,概率统计及有序思考等多种数学思想,。

 3、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本次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可能的基础上,利用组合来探讨可能性的大小。

 

 

 

搭配中的学问

P26

搭配早餐、搭配路线、搭配衣服。

1、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搭配的方法。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训练学生有序的思考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学生已经知道搭配的简单方法,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交通与数学

P52

小东上学、买火车票、选择上学路线、你知道吗。

1.复习有关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

2.结合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体会交通与数学的关系。

3.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的基础知识,会计算1000以内的加减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简单的搭配。

生活中的推理

P86

学习用表格推理、练一练、数学游戏。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

2、让学生在推理过程中领悟出相应的方法,学会利用表格、运用排除法对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出其结果。

3、通过将自己推理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通过可能性的学习,能够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确定的事情,用“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不确定的事情。

大多数学生能够根据已知的信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某个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

 

 

 

农村新貌

P14

住宅小区、装路灯的马路、玩具厂、果园。

1、要求学生有序的结合通过现实情境提供的数学信息,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科学的提出一步或者两步以上的实际问题。

并且合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增加合作交流的学习经验,深化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3、结合农村变化渗透热爱家乡,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让学生应用刚学到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其他数学知识,在现实场景里解决实际问题。

称一称

P38

称水果和蔬菜、称体重、你知道吗。

1、通过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称物体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千克与克的实际意义,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3、通过计算和称量体重,了解自己的身体发育状况,促进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形成。

学生已经认识了千克和克,会使用、认读电子秤。

周末一天的安排

P56

小华周末一天的安排、提出数学问题、制作安排表、交流。

1、巩固对24时记时法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求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2、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学习了24记时法;会看简单的统计表。

周长是多少

P68

围一围、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估一估。

1、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和对图形周长含义的理解,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在操作实践、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考及合作交流能力。

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会测量物体的长度。

摸牌和下棋

P96

摸牌游戏、下棋游戏。

1、组织学生进行摸牌和下棋活动,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数据收集、处理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数据来说明问题,进一步体验从实验中收集数据研究问题的方法,明白不能凭自己的估计简单地作出判断。

2、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摸牌和下棋活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以及随着条件的变化,可能性也会随着变化。

3、通过小组摸牌与下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生刚学习了可能性;会用统计图记录、分析。

 

三年级下学期

 

三年级下学期

 

三年级下学期

 

三年级下学期

 

制作年历

P56

调查生活中的年历、讨论与制作年历、展示与交流、运用。

1、继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间交流借鉴、资源共享的合作意识。

3、使学生直接体验生活中的年月日,巩固年月日的知识。

4、通过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与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5、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已经学习了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学生已经有使用年历的生活经验。

设计校园

P106

调查学校都有什么、讨论学校可添置什么、设计新校园、展示小组的设计。

1、让学生学习收集和选择所需要的信息方法。

2、让学生体验分析问题的方法,并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3、复习巩固有关测量、面积计算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学生已经学习了位置与方向、面积的知识。

 

 

森林旅游

P10

蓝猫商店、森林食品店、纪念品商店、实践活动

1.能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解决购物中物品总价与差价的运算问题。

2.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购物。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价值。

学生已经学习了元、角、分的认识,学习了小数加减法。

旅游中的数学

P36

租车、用餐、设计旅游计划。

1.通过“旅游中的数学”的活动,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在解决如何合理“租车”的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用餐”活动中,通过搭配快餐,让学生懂得合理选择的重要性。

4.通过计算用餐的费用,复习、应用小数的加减法。

 5.通过设计“旅游计划”,提高收集数据与处理数据的能力。

学生已经学习了搭配、列表解决问题、小数的加减法,统计。

体育中的数学

P75

体操表演、比赛场次。

1.结合体育中的实例,探索队列中蕴涵的数量关系与比赛中的搭配问题。

2.通过安排“比赛场次”来研究组合问题,探索运用图示、列表、计算、连线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有序思考。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意识。

学生参加过学校的运动会;从电视等了解书中有关体育问题;学习了搭配、列表推理。

 

 

 

生日快乐

P22

猜生日、小组活动。

1.、在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2、通过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让孩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他们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合作意识,渗透关爱思想,教育学生以实际行动关爱身边的人。

学生已经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

美丽的花边

P27

看一看、画一画。

1、通过图形设计,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及其特点。

2、通过“看一看”“画一画”,让学生学会应用平移来绘制花边。

3、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初步体验集合图形的美,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平移和旋转知识。

了解千米

P54

走走看看活动、查查填填活动。

1.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l千米的长度观念。

2、学会查找资料,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千米;学会了多种方法测量长度;生活中已经会查阅资料或网络查阅资料。

奇妙的剪纸

P62

欣赏中国剪纸作品、自由进行创作

1.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创造性,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参与创作,合作交流,启迪学生灵感,感受生活。

3.通过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生已经学习了对称图形的知识。

我们的实验田

P90

计算麦地、菜地、玉米地、化房的面积。

1.结合具体的情境图,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新学的分数、面积等知识一一解决这些问题。

2.能运用新学的分数、面积等知识一一解决这些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教育学生发现并解决生活里的数学问题。

学生已经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运动与身体变化

P98

提出问题、实验讨论、引申反思、你知道吗。

1、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练习收集数据、求平均数、分析数据。

2、学习运用实验和统计的方法研究、解决问题、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培养探究和合作意识,体验实验活动的了却,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学生已经学习了平均数的概念,知道了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会求平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