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检验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07063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检验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产品检验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产品检验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产品检验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产品检验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产品检验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产品检验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产品检验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产品检验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产品检验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产品检验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品检验规程.docx

《产品检验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检验规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产品检验规程.docx

产品检验规程

作者:

非成败

作品编号:

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

2020.12.13

 

产品检验规程

 

文件编号:

AR-ZHCH-01

版号:

D

生效日期:

2016.01.16

编制:

审核:

批准:

 

分发号:

状态:

河北安仁实业集团轴承有限公司

 

半成品检验规程………………………………………………….1

首件检验规程……………………………………………………..2

轴承外委加工件检验规程…………………………………..3

成品检验规程……………………………………………………..7

附录:

符号说明………………………………………………….8

金相检验规程……………………………………………..……..11

 

半成品检验规程

一、车工车间半成品,操作者必须自己全检,车间检验员按照30%的比

例进行抽检,并要留有记录。

检查依据为车间工艺文件,如果发现

不合格品,要进行全检。

二、热处理车间的半成品,一般不进行工件的金相检验,主要靠工艺保证,如有特殊情况,要做破坏性检验。

对淬火件的硬度,一般在粗磨端面后,用里氏硬度计检验,检验标准为JBT7361-2007滚动轴承零件硬度试验方法,抽查率为30%,少于15件的要全检,能用洛氏硬度计的,要用洛氏硬度计抽查3-5件,如有不合格产品,则要求全检。

三、磨工车间半成品除按车工半成品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外,还要在粗磨工序进行磁力探伤首件检查,必要时还要进行酸洗检查。

四、检测项目

尺寸偏差、形位偏差、粗糙度、外观等。

其中全检项目包括D、△Dmp、VDSP、VDmp、d、△dmp、Vdsp、Vdmp、

di、△dip、Vdip、De、△Dep、VDep

抽检项目包括D0、D2、B、△BS、C、△CS、C2、C3、C4、Ke、Ki、

SD、Sd、Sdi、Se、Si、、VCS、VBS、E、Demp1-Demp2、Demp—Demp'、Dmpmax-Dmpmin、

dimp—dimp'、

抽检比例为20%,并且不少于5套/件。

 

1

2

首件检验规程

一、首件产品的概念

1、刚上班或接班后加工出来的第一件产品是首件产品。

2、调整设备后加工出来的第一件产品是首件产品。

3、调整或更换工装后加工出来的第一件产品是首件产品。

4、改变工艺参数或操作方法后加工出来的第一件产品是首件产品。

5、改变原材料毛坯或半成品后加工出来的第一件产品是首件产品。

二、首件检验的项目

1、首件产品的尺寸参数、几何参数、表面质量及外观是否完全符合工艺文件的要求。

2、对照工艺文件检查所用量具、仪表、标准件及样板等等是否正确。

三、首件检验人员

由操作者和车间检验员共同检测,检验员要签字,操作者确认,没

有检验员的签字,操作者不得继续加工。

四、对首件检验不合格且返工两次仍不达标的,检验员应及时报告车间

领导,查明原因,直到首件检验合格方可正式生产。

 

轴承外委产品进货检验规程

1、非本公司生产制造而由其他公司生产制造提供的轴承相关产品,如毛坯套圈、成品套圈、保持架、滚动体(滚子和钢球)或

成套轴承产品都是轴承外委产品。

2、轴承外委产品属于A类物资,须在我公司认可的合格供应商处

购得,并应有能证明其质量合格的相关检验报告。

3、我公司每季度应对所有合格供应商进行一次综合评审。

4、轴承外委产品进公司后,供应人员要及时用部门联络单的形式

通知技术检验部进行验收,联络单上要注明名称、型号、合格

供应商、日期、数量、材质等项目。

5、毛坯套圈的检验:

①毛坯套圈的检测量具主要是游标卡尺和卡钳等。

②毛坯套圈的检验项目有材质、尺寸、有无过烧及锻造裂纹、有

无严重折叠等。

③毛坯套圈的检验标准是GBT3203-1982渗碳轴承钢技术条件、

GBT18254-2002高碳铬轴承钢技术条件、车加工工艺文件等。

④合格供方需随货提供材质理化检验报告。

⑤毛坯套圈实行抽检,抽检比例为10%,且数量不应少于5件,

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全检,对不合格品进行退货处理。

⑥检查完毕,应做好质量记录,并正确填写和悬挂标识牌,作为

此毛坯套圈最终标记的原始信息依据,使其具有可追溯性。

3

⑦检查人员要对检验结果负责,不允许有错检、误判现象。

6、保持架的检验:

①保持架的检测量具主要是游标卡尺、深度尺和自制保持架量尺

等。

②保持架的检验项目包括材质、尺寸、外观等。

③保持架的检验标准是GBT5231-2012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

化学成分,GB/T1176-1987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

JB/T11841-2014金属实体保持架技术条件,产品图纸技术要求。

④保持架检验采用抽检的方法,抽检比例为10%,且数量不应少

于5件,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全检,对不合格品进行退货处理。

⑤合格供方需随货提供材质理化检验报告。

⑥检查人员要对检验结果负责,不允许有错检、误判现象。

7、滚子和钢球的检验

①滚子和钢球的检测量具主要是D051检查仪、外径千分尺、硬

度计、探伤机,酸洗槽等。

②滚子和钢球的检验项目包括尺寸、硬度、有无烧伤或裂纹、粗

糙度等。

③滚子和钢球的检验标准是JBT8921-1999滚动轴承及其商品零

件检验规则、GBT308-2002滚动轴承钢球、GBT4661-2002滚

动轴承圆柱滚子等。

④合格供方需随货提供材质理化检验报告。

⑤技术检验部对滚动体硬度用洛氏硬度计进行抽查检验,3000

粒以内的,抽检10粒;8000粒以内的,抽检15粒;超过8000

4

粒的,抽检20粒。

抽查全部合格即判定本批产品合格,如有不

合格的,须加倍抽查,第二次抽查如仍有不合格品则判定本批

产品为不合格品,做退货处理。

⑥滚动体的酸洗检验由酸洗室进行抽检,每批每型号要酸洗

2~3粒,如存在不合格品,在抽查15粒,如仍有不合格品,

则要做退货处理。

⑦大型渗碳滚动体需进行探伤全检,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有瑕疵的

产品。

8、成套轴承及成品零件的检验

①成套轴承及成品零件的检测主要用到D713、D714、D901、游

标卡尺、内径千分尺、外径千分尺、深度尺、塞尺和粗糙度仪

等仪表和量具。

②成套轴承及成品零件的检验项目包括:

尺寸偏差、形位偏差、

粗糙度、装配高、游隙、旋转灵活性、外观等。

③成套轴承及成品零件的检验标准是:

GB/T307.1-2005滚动轴承公差

JB/T5389.1-2005滚动轴承轧机用四列圆柱滚子轴承

JB/T5389.2-2005滚动轴承轧机用双列和四列圆锥滚子轴承

JB/T3573-2004滚动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方法

GBT4604-2006滚动轴承径向游隙

JB/T6643-2004滚动轴承四点接触球轴承轴向游隙

JB/T8236-2010滚动轴承双列和四列圆锥滚子轴承游隙及调

整方法

5

JB/T10336-2002滚动轴承及其零件补充技术条件

④合格供方需随货提供材质理化检验报告。

⑤技术检验部对成套轴承及成品零件进行抽查检验,低于20套

的抽检2套;大于20套小于50套的抽检4套;50套以上抽检8

套。

抽查全部合格即判定本批产品合格,如有不合格的,须全检,

不合格品,做退货处理。

 

6

成品检验规程

一、成品检验主要用到D713、D714、D901、游标卡尺、内径千分尺、外径千分尺、深度尺、塞尺和粗糙度仪等仪表和量具。

二、成套轴承及成品零件的检验项目包括:

尺寸偏差、形位偏差、

粗糙度、装配高、游隙、旋转灵活性、外观等。

其中全检项目包括D、△Dmp、VDSP、VDmp、d、△dmp、Vdsp、

Vdmp、di、△dip、Vdip、De、△Dep、VDep

抽检项目包括D0、D2、B、△BS、C、△CS、C2、C3、C4、Ke、Ki、

Ker、Kir、Kea、Kia、SD、Sd、Sdi、Se、Sea、Si、Sia、△Cir、

VCS、VBS、E、Demp1-Demp2、Demp—Demp'、Dmpmax-Dmpmin、dimp—dimp'、

Li、Le、T、△T

抽检比例为20%,并且不少于5套/件。

三、成品轴承零件不得有黑角,外油槽不得带黑皮、内油沟不得

有氧化皮、油孔不得有尖角。

四、成套轴承及成品零件的检验标准是:

GB/T307.1-2005滚动轴承公差

JB/T5389.1-2005滚动轴承轧机用四列圆柱滚子轴承

JB/T5389.2-2005滚动轴承轧机用双列和四列圆锥滚子轴承

JB/T3573-2004滚动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方法

GBT4604-2006滚动轴承径向游隙

7

JB/T6643-2004滚动轴承四点接触球轴承轴向游隙

JB/T8236-2010滚动轴承双列和四列圆锥滚子轴承游隙及调

整方法

JB/T10336-2002滚动轴承及其零件补充技术条件

四、技术检验部终检组对成套轴承及成品零件进行全检,不合格品按《产品质量管理规定》进行判定,并对责任者进行处罚。

附:

符号说明

1、内径d

d:

公称内径(轴承内圈内径)

△dmp:

单一平面平均内径偏差,△dmp=dmp—d

dmp:

单一平面内平均内径,dmp=(dmax+dmin)/2

Vdsp(椭圆):

单一径向平面内径变动量,Vdp=dmax--dmin

Vdmp(锥度):

平均内径变动量,Vdmp=dmpmax--dmpmin

dmpmax--dmpmin:

同一轴承两内圈间,最大平均内径与最小平均内径之差

Sd(垂直差):

内圈表面母线对基准端面的倾斜度的变动量

△Cir(三角):

圆度误差

2、外径D

D:

公称外径(轴承外圈外径)

△Dmp:

单一平面平均外径偏差,△Dmp=Dmp—D

Dmp:

单一平面内平均外径,Dmp=(Dmax+Dmin)/2

VDsp(椭圆):

单一径向平面外径变动量,VDp=Dmax--Dmin

VDmp(锥度):

平均外径变动量,VDmp=Dmpmax--Dmpmin

8

Dmpmax--Dmpmin:

同一轴承两外圈间,最大平均外径与最小平均外径之差

SD(垂直差):

外圈表面母线对基准端面的倾斜度的变动量

3、内圈滚道di

di:

外圈滚道

Vdip(椭圆):

单一径向平面内,内圈滚道直径变动量

Ki(壁厚差):

内圈滚道对内圆表面的厚度变动量

Li:

内圈滚道直线度

dimp—dimp'(锥度):

内圈滚道两端平均直径之差

Sdi:

(垂直差)内圈滚道母线对基准端面倾斜度的变动量

4、外圈滚道De

De:

外圈滚道

VDep(椭圆):

单一径向平面内,外圈滚道(沟道)直径变动量

Ke(壁厚差):

外圈滚道(沟道)对外圆表面的厚度变动量

Ker:

外圈一滚道(沟道)对另一滚道(沟道)的径向圆跳动量

Le:

外圈滚道直线度

Demp1—Demp2(锥度):

外圈两滚道单一平面平均直径之差

Demp—Demp':

外圈滚道两端平均直径之差

3、宽度和高度

T:

(装配高)轴承公称高度

Ts:

(装配高)轴承实际高度

△Ts:

轴承实际高度偏差。

△Ts=Ts-T

C:

外圈公称宽度

9

B:

内圈公称宽度

VBS(平行差):

内圈宽度的变动量

VCS(平行差):

外圈宽度的变动量

△CS---外圈单一宽度偏差

△BS---内圈单一宽度偏差

C2:

小挡边宽度

C3:

中隔/平挡圈宽度

C4:

中挡边宽度

10

VC2S、VC3S、VC4S:

外圈挡边或外挡圈的宽度变

金相检验规程

1、试样的选取

取样部位应按照实验目的和要求进行确定,取样时,不能使试样由于

变形或受热而导致组织发生变化,影响判断结果。

2、试样的制作

试样取到后,要经过一系列的后续加工,包括粗磨、细磨、抛光三个

阶段。

粗磨可用砂轮或水砂纸,细磨用金相砂纸,抛光用呢子布加抛

光剂进行。

试样在抛光时,要沿着抛光盘径向往复多次移动,同时应

注意试样要在抛光盘旋转方向背离操作者一侧进行抛光,以避免因试

样飞出伤人。

3、试样的浸蚀

抛光好的试样在进行金相观察前要对它进行浸蚀,具体过程如下:

先把试样擦拭干净,待观察面尤其重要,然后用药棉沾取浸蚀液擦拭

待观察面,等表面变成银灰色后,用清水或酒精冲洗,再用干燥药棉

把它擦干。

4、试样的观察

试样制备好后就可以放在金相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了,在观察的过程中,

要结合标准级别图进行分析和判断。

11

作者:

非成败

作品编号:

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

2020.12.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