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1308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3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docx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

第1章绪论

1.土地的概念:

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壤:

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它是在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成土年龄等诸因子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独立历史自然体。

3.土地资源的概念

(1)资源——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一切资料。

《辞海》定义为“资财的来源。

(2)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4.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

1、土地的资源特性:

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

2、土地的资产特性:

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

5.土地的属性(书本):

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权籍属性

资源属性:

整体性、生产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时间变化性、土地的再生性和非再生性、多用途性。

资产属性:

供给的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个体的异质性、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流通的特殊性。

生态属性:

支撑功能、养育功能、净化功能

6.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总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

我国土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的7.2%,居世界各国第三位

耕地总量占世界耕地9.5%,居世界各国第四位

林地总量占世界林地5.5%,居世界第五位

牧草地总量占世界牧草地7.8%,居世界第二位

7.我国是土地资源相对紧缺、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的国家

人均土地0.784公顷,为世界人均的1/3

人均耕地0.106公顷,为世界人均的45%

人均林地0.186公顷,为世界人均的26%

人均牧草地0.217公顷,为世界人均的37%

8.土地资源学的概念

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特性、分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异与时间变异规律以及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应用基础理论的科学。

9.土地资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土地资源学在学科中的地位

(2)土地资源学与土地学科的关系

10.土地资源学研究的目的、内容

研究目的:

寻求解决人类所面临土地资源问题的途径

研究内容:

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2)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

3)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研究——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4)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

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6)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11.土地资源学的研究特点

(1)综合性和多学科性

(2)关联性与复杂性

(3)现实性和预测性

(4)区域性和全局性

12新中国成立后土地资源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各时期的特点?

第一个时期:

50年代初期财政部的查田定产工作。

特点:

(1)为确定农业税收服务。

(2)用群众明主评议,逐级平衡办法对全国土地进行分类,评定等级,制定常年产量作为农业税的依据。

第二个时期:

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这个时期的主要工作是开展地区性的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调查,重点是宜农荒地资源与橡胶宜林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特点是:

(1)与生产建设紧密结合,针对性强。

(2)这个时期多属单项资源的研究与评价,除农业部荒地勘测设计院和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和考察委员会分别提出的土地评价系统外,还有林业、农垦部门进行的宜林地评价、宜橡胶地评价,农业部门草原考察队和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进行的天然草场评价。

在后期的内蒙古与黑龙江的土地资源调查中则向土地综合评价发展。

(3)多属区域性的调查研究,对全国性缺乏工作和了解。

(4)多属定性研究,缺少经济分析,所开展的土地调查与评价虽有较明确的自然特性分级指标、能客观的反映荒地质量,但没有经济分析,属定性的自然评价。

(5)多属经验性的,缺乏理论的总结,系统性较差。

(6)土地评价建立在土壤学基础上,基本属于土壤地理学范畴。

第三个时期:

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是土地资源学的雏形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

(1)从区域性走向全国性研究。

(2)从单项评价走向全面评价。

(3)从经验性上升到理论和系统的研究,从而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资源的研究方法和评价体系。

(4)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的研究和制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四个时期: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特点:

土地研究结合国土整治与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实际工作进行。

我国近期发展:

(1)土地评价研究:

耕地质量、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

(2)土地资源调查研究:

详细化、精确化

(3)土地资源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量研究

(4)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5)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复垦研究

(6)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研究:

3S

13.土地与土壤的关系:

(1)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壤仅仅是土地的一个组成要素,但应该注意的是,当土壤一旦被利用,即作为基本的生产资料时,则必须同时考虑气候、地形、水文等组成土地的要素,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因地制宜利用土壤,这个时候的土壤实际已经以土地的形式发生作用,这也就是土壤与土地两个概念经常混淆的原因之一。

(2)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所谓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和协调营养条件及环境条件的能力;而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它是在特地的管理制度下,对某种(或一系列)用途的生产能力(capability)。

对于城市用地,土地生产力(效益)主要取决于区位要素,而与土地肥力几乎没有直接联系。

(3)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壤是处在地球风化壳的疏松表层,可以划分为A,B,C等发生层次

14.土地与国土的区别:

国土系归某一个国家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即受一国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广义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和它们的下层、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

由此可见,国土不单指土地,而是国家管辖的地理空间,国土是比土地更为广泛的概念。

第二单元土地资源的自然组成要素

1.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气候要素——主要指地球表面至10000-12000m高空以下的对流层的下部,即与地球表面产生直接水、热交换的大气层的各种统计状态(如积温、降水量等)和物理过程(升温、蒸发、焚风等)

2.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气候要素

(1)光(太阳辐射)

(2)温(热量)

(3)水(降水)

3.光照资源:

光照强度、光照长度(日长)、光照质量

热量资源:

衡量热量的指标:

1)温度:

≥0℃温度:

一般代表了耐寒作物的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

如冬小麦。

≥5℃、≥10℃、≥15℃

(2)积温:

农业常用≥10℃积温。

一般代表了喜温作物的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

如玉米、棉花。

二者的积温数分别代表现两种作物在当地成熟的可能性,以及一定种植制度的选择和适宜性。

我国平均为1600-9000℃。

(3)无霜期(每年初霜期与终霜期之间的无霜天数)、生长期、与多年极端低温平均值。

 

降水资源:

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地形影响

(1)降水量的空间及时间变化

①空间变化

400mm等降水线:

以北、西——我国主要牧区

以南、东——我国主要农区

800mm等雨量线:

以北——旱作(雨养)农业

以南——水田农业

②时间变化

A.一年内变化:

4-9月降水量可占全国降水的80%以上,北方一般冬春无降水;南方年降水量变化率较小(10-15%),北方20-30%。

B.由于降水时间变化,往往造成水旱等灾害

平均每年受灾耕地面积为0.3亿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4,旱灾占62%,涝灾占24%。

(2)降水可分锋面雨、对流雨、地形雨等

4.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

影响区域土地利用的地学要素主要为:

1.地形地貌2.地质构造与地表岩性

5.地形地貌

海拔高度

地面坡度

地貌类型:

具有共同形态特征的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形态可分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五大类,不同地貌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影响土地资源的类型、特征及其开发利用。

6.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

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个方面

地表水的类型:

河流、湖泊、冰川、沼泽

地表水的数量和质量:

我国河川径流总量2.7×104亿m3;冰川总储量3.0×104亿m3;天然湖泊8万km2;沼泽11万km2。

水质从东南到西北,水矿化度逐渐增大。

冰川融雪水矿化度低,是西北重要各类用水水源

地表水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影响:

地表径流影响地貌类型的形成;地表水丰缺与农业灌溉用水以及干旱、洪涝关系密切;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往往导致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

地下水:

地下水类型:

包气带水(土壤水、上层滞水)、潜水、层间水(承压水)

地下水的排泄与补给:

包气带水与大气降水和蒸发作用密切;潜水的主要来源是降水;层间水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

地下水与水土资源利用:

对我国西北干旱区,利用地下水灌溉掌握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分布及与地表水的关系;对东部区域要摸清地下水的水盐动态规律,发挥灌溉洗盐的效益。

7.水文条件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

对农用地的影响

(一)水分是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水源条件是实现农业集约生产的保证

(三)水分状况影响土地开发利用

(四)水力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作用

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城市分布位置、用地布置、市政工程建设及环境景观、地基稳定性等方面

■地表水与城市、产业基地选址(用水、防洪)

■地下水与建设工程(耐蚀性、基础稳定性)

8土地资源的植被组成要素

植被是一定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体,包括森林、草地及农田栽培作物。

植被对土地利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植物类型、植物生产力和生态调节等方面。

植被要素特征的影响

●植被是重要的生态要素

●植被是不稳定的,易变的构成因素

●植被是一个自然地理体

●植被对土地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

●植被的重要指示意义

植被对土地系统的调节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调节气候、保护环境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固结土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9.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

土壤是陆地上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是在气候、地形、母质、生物、时间五大成土因素作用下形成的独立的历史自然综合体。

土壤的三相:

固相、液相、气相

土壤质地:

是根据不同粒径的土壤矿质颗粒的百分数组成面划分的土质粗细类型。

一般分为砂质土、壤质土和粘质土。

土壤厚度:

指土壤剖面中作物能够利用的、母质层以上的土体总厚度。

有效土层厚度即植物根系发育所能伸展的厚度。

耕层是土壤表层经过耕作熟化了的土层,是土壤中最松软肥沃的部分。

一般而言,农作物耕层厚度为20-25cm

土壤养分:

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

土壤石灰质、可溶性盐及pH值

土壤综合性状:

土壤肥力、土壤水分状况、土壤的适宜性

土壤剖面:

表土层(A层)、亚土层(B层)、木质层(C层)

土壤的地带性分布:

在中国温带,自西向东大气湿度递增,依次出现:

棕漠土、灰棕漠土、灰漠土、棕钙土(灰钙土)、栗钙土、黑钙土和黑土。

在中国温带东部湿润区,由北而南热量递增,土壤分布依次为:

暗棕壤、棕壤(褐土)、黄棕壤、黄壤、红壤和砖红壤。

10.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要素特征分析

土地产权:

是指权利人按照法律的规定直接支配土地的权利;是对土地资源相关的一系列权力的总称,(权力束)包括:

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他项权力(抵押权、租赁权等)。

土地产权制度:

是指对土地资源产权的一系列安排及与之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包括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度。

土地产权的基本特征是排他性,根据排他程度可以分为共有产权、私有产权、国有产权。

土地所有制:

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

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土地关系的基础

土地所有制:

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制、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组织)

土地所有权:

是土地所有者依法对土地实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是土地所有制在法律上的体现。

土地使用制度:

是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是土地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土地使用权:

是指使用人根据法律、文件、合同的规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部分处分的权利。

土地资源的区位特性:

土地自然区位:

即土地的自然地理位置。

土地经济区位:

指土地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表现

的人地关系和社会物化劳动投入。

土地交通区位:

指区域土地或某地段与交通线路和设施的

关系,具体由距离、耗时和费用三方面来

反映。

土地经济生产力和土地报酬递减律:

①土地自然生产潜力

②土地经济生产潜力

③因素限制定律

④土地报酬递减律

第4章土地资源调查

1.土地资源调查概念

是指应用一定的调查方法(实地调查、遥感、测绘制图等),查清区域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以及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土地资源评价、规划,以及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土地资源调查大致分为土地条件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两种。

土地条件调查又可分为以土地的土壤、植被、地貌、气象、水纹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为主要对象的土地质量自然性状调查,和以土地投入产出、收益、交通、位置和社会经济条件为主要对象的土地社会经济因素调查。

2.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

A.准备工作——组织专业队伍、制定工作计划、资料准备、其他资料的收集、用品准备等。

B.外业调绘——调绘前准备工作,路线调查、制定土地分类系统、室内预判。

C.内业工作——资料整理分析、遥感图像转绘、面积量算、编制专题成果图、编写调查报告和技术总结报告。

D.检查验收——外业调绘和补测地物为重点检查对象;内业工作着重检查转绘精度、面积量算精度、成图质量等。

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现状调查

一分类体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1984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制定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采用两级分类:

8个一级类,46个二级类。

●城镇土地分类

1989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对城、镇、村土地分类做了细化和充实,也采用两级分类:

10个一级类,24个二级类。

●新的全国土地分类

2001年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在以上两个土地分类的基础上,采用三级分类:

3个一级类,15个二级类,71个三级类。

●新的全国土地分类

2007年9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两级分类:

12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

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

地类具体含义:

01耕地04草地

011水田041天然草地

012水浇地042人工草地

013旱地043其他草地

02园地

021果园

022茶园

023其他园地…………

03林地

031有林地

032灌木林地

033其他林地

耕地(01):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休闲地);以种植农作物

水田(011):

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水浇地(013):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生作物的耕地。

包括种植蔬菜等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

有林地(031):

指数木郁闭度>30%的天然,人工林地。

灌木林(032):

指郁闭度>40%的灌木林地。

其他林地(033):

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0.1,<0.2的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等林地。

迹地:

指森林采伐,火烧后,五年内未更新的土地。

苗圃:

指固定的林木育苗地。

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概念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是以县为单位,以图斑为基本单元,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查清各类用地的面积、分布、利用状况和权属状况。

5.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目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1、目的、任务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最基本、最首要的目的是摸清国家土地资源家底,为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保护与开民提供基础数据;

清查各类土地权属状况,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分等定级和建立土地档案服务;

了解当前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及存在的问题,为国家和区域制定土地资源管理对策提供依据;

2、主要内容

(1)查清调查区域内村、农、林、牧、渔场、居民点以及居民点以外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区范围界线;

(2)查清调查区域内土地利用及分布;编制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

(3)量算出种地类面积并汇总调查区内的总面积及各地类面积;

(4)对调查区内的土地利用善做出科学的评价,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及设想;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原则:

依据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特征;反映土地利用的地域性;多层次系统性

6.土地条件调查

土地条件调查(landcharacteristicsinventory)是指对土地的土壤、植被、地形、地貌、气候及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和对土地的投入、产出、收益、交通、区位等社会经济条件的调查。

土地调查的目的:

为制定各项计划、规划和土地政策提供基础材料;

为综合农业区划和农业生产服务;

为城乡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为城乡分等定级、估价、税收提供可靠资料;

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

土地条件调查的内容:

7、“3S”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加上的应用

14.土地经济评价—运用经济指标对土地使用价值或价值进行评定的过程。

•依据土地经济条件评定出土地等级或价格;

•或通过对土地进行投入和产出比较分析,决定土地适宜性,判断土地利用的经济可行性

15.土地经济评价意义

•科学界定土地生产能力,为制定政策法规提供依据;

•合理确定生产耗费和产品生产的关系,为拟定土地税收标准服务;

•全面揭示土地质量,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改造提供依据;

•确定土地价值和价格,为土地的科学管理提供更强有力的手段;

•可有效地促进土地合理利用

16.土地经济评价方法

-指标评价法:

—土地生产率=产量或产值/土地面积

—单位土地面积的净产值=(农产品产值-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土地面积(农用地或耕地面积)

—单位土地面积的纯收入(土地盈利率)=(农产品产值-生产成本)/土地面积(农用地或耕地面积)

-毛利分析法:

生产资料耗费指标、成本费用与资金占有指标、土地利用及其结构指标

-贴现现金流量分析

17.农用地分等定级

一、基本概念

•土地分等定级是在土地适宜性分析基础上进行的土地生产潜力与现实生产力的综合评价

■农用地分等是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标准耕作制度,在一定自然条件、土地利用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划分出的农用地等别。

■农用地分级是在行政区(省、县),依据构成土地质量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根据地方土地管理和实际情况需要,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划分出的农用地级别

18.农用地分等定级标准样地的涵义

在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区域内,当技术与管理水平一定或处于区域内的平均状况时,从该区域内产量水平属于最高范围的那一类土地中随机选取出的若干个农用地分等定级单元。

标准样地体系构建的原则:

代表性原则、控制性原则、体系性原则、永久性原则

标准样地设置的原则:

单位面积农用地的产量水平最高

构成土地自然因素的综合特征要最优

农业生产条件要最好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应是编定为长期稳定的农用地

标准样地设置中的“三定”:

定量、定位、定质

国家级标准样地定量设置方案的选择:

以下辖省级行政区为单元的方案:

不计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在31个省级行政区内都设置约10-15个国家级农用地分等定级标准样地,全国共计约310-465个国家级标准样地,理由:

▼标准耕作制度分区或光温潜力区都跨行政区;

▼几个省级单位属于同一个区或一个省级单位划分成几个区;

▼在一个省内可能没有标准样地;

▼全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都是以行政单位组织进行的。

第7章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

1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涵义

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这一定义土地承载力的四个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这四个要素是;生产条件、土地生产力、被承载人口的生活水平和土壤承载人口的限度)

目的

—查明发展中国家不同投入水平下土地潜在人口承载力

—比较潜力与现状及预测人口,确定出问题区域

—提出合理的农业政策和人口政策的先决条件

意义

—促进土地、人口、食物、发展等关系的协调

—指导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管理;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2.人口承载力研究方法--农业生态区法

研究步骤:

土地资源查清、划分农业生态区、计算生态区的生产力、统计出每个行政区内的土地生产力、确定投入水平、计算一定行政区内土地人口承载力

3.

土地资源承载力计算:

PSCL=[P(e)×A]/N

P(e)为单位面积的生产潜力

A为土地面积

N为平均人口的基本粮食需求

4.影响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的因素:

1.土地资源的数量:

耕地、草地、水域等土地面积;

2.土地资源的质量状况:

光照、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土壤质地、养分含量、pH值等土壤因素;土地区位等社会经济因素;

3.投入水平:

物质(化肥、农药、机械)、科技(改良的种子、科学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式)

4.生活水平:

人们所需要的食品数量来表示;

5.时间尺度:

研究所针对的时期、预测相应时期的人口、投入水平和生活水平;

 

第8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1.土地利用系统(Landusesystem)

是指为人类活动所利用的土地表层及其以上和以下的所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面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结合体。

它是一个由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相结合的复合系统。

2.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五大原则:

生产性原则、稳定性原则、保护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可承受性原则

3、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含义:

存在形式的可持续性、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4、人类生存环境正在发生哪些重大变化:

气候的变化:

温度升高

大气成分的变化:

CO2,气溶胶,臭氧洞土地覆盖的变化:

热带雨林、草原的破坏、荒漠化

海洋的变化:

海面温度、海平面上升

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物种消失

陆地水体的变化:

江河水位下降、湖泊干枯、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的变化:

干旱和洪涝发生频率增加

人类社会的变化:

人口增长和城市化

5.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

指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全面安排和布局。

三种类型: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内部规划

6.土地规划的作用

-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可以优先考虑农业、基础设施、环保用地的需求。

-土地利用规划能够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因此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