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 4.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17596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 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 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 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 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 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 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 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 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 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 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 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 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 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 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 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 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 4.docx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 4.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 4.docx

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4

上海市普陀区2018届高三12月质量调研(一模)历史试卷

2017.12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在答题卡上和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学校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必须做在答题卡上。

1.约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100年,苏美尔人在被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地方建立了一批城市国家。

它们位于

ABCD

2.当人类不仅靠采集食物,而且可以栽培植物养活自己时,就开始跨入了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金石并用时代D.铁器时代

3.文字是人类交流的符号。

在纸张发明前,人类所用的书写材料各不相同,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埃及象形文字书写在纸草上②中国的甲骨文字仅刻在龟骨上

③埃及象形文字书写在泥版上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书写在泥版上

A.①②B.①③④C.①④D.①②④

4.下列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最终被夏朝取代的史料是

A.《国语》中记载的“防风后尘,禹杀而戮之”

B.《越绝书》中记载的“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C.《左传》中记载的“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D.《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5.“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十二铜表法》

A.很残酷但按律量刑B.保护了罗马人民利益

C.极力保护私有财产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6.仔细观察右图,从中可以直接推论出,中世纪西欧庄园

A.在采邑改革后才开始发展

B.主要实行农耕的生产方式

C.加速了农业产品的商品化

D.实行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

7.中国古代典籍中有“田里不鬻(yù,卖)”的记载。

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

A.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B.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

C.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D.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

8.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

该学者评述的是

A.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C.法家、儒家D.法家、墨家

9.贾谊在上汉文帝《治安策》中指出:

“高皇帝(汉高祖刘邦)以明圣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多者百余城,少者乃三四十县,惠至渥(wò,优厚)也。

然其后十年之间,反者九起。

”由此,贾谊建议

A.实行“推恩令”B.巩固汉初分封的格局

C.削弱地方势力D.实行郡县制加强集权

10.下列四个朝代,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次序应是

A.魏、北魏、东魏、西晋B.魏、西晋、北魏、东魏

C.东魏、西晋、魏、北魏D.西晋、魏、北魏、东魏

11.有人说“七世纪(中国)是一个崇尚外物品的时代”。

贩运这些物品的主要是

A.基督徒B.佛教徒C.遣唐使D.粟特人

12.在下列各项措施中,由北宋开创的有

①实行官、职、差遣分离制度②把丞相职权分归六部掌管

③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④增设参知政事,辅佐丞相

A.①②③B.③④C.①③④D.①②

13.以下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从本质上体现了

A.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B.皇权逐步走向强化

C.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D.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14.“明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

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文中的“特别的政府部门”中的成员

A.丞相B.殿阁大学士C.内阁大臣D.军机大臣

15.有人说:

“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

”你若同意上述的观点,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B.人文主义;存天理,去人欲

C.因信称义;天人感应D.信仰得救;致良知,有孝道

16.清康熙年间(1661年—1722年)中外发生的大事有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②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③北美独立战争开始④英国确定君主立宪制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7.15至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

这些现象显示了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西欧社会的转型

C.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D.整体世界的形成

18.法国米歇尔·博德在《资本主义史》中认为:

西方历史上的所谓“地理的发现”,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

这里“双重的结合”主要是指

A.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B.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

C.资本输出与世界市场D.商品贸易与殖民掠夺

19.□□以资本主义财产私有制代替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和等级制度,把“刚刚诞生的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译成了“司法法规的语言”,保障了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

□□应为

A.1689年《权利法案》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1804年《法国民法典》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0.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

“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在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

”促成英国该时期“领先地位”的因素有

①圈地运动的推进②海外市场的形成③垄断组织的出现④民主制度的确立

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1.近代法国某一思想家指出,“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该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天赋人权B.社会契约C.自由平等D.分权制衡

22.“要勇于探索未知!

要有勇气运用你的头脑!

”主张这种观点的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新文化运动

23.右图反映了1870年和1900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以下选项中能够影响该时期世界石油产量的是

A.石油化工业飞速发展

B.飞机制造业快速发展

C.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D.内燃机发明和广泛使用

24.傅立叶曾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这样的描述:

医生希望病人多,卖棺材的希望多死人,粮食投机者希望发生灾荒,律师希望家家打官司,建筑师希望每天失火,玻璃商希望下冰雹打碎所有的玻璃……。

作者意在

A.号召人民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统治B.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自私与腐朽

C.为马克思的科学革命理论提供论据D.强调他的“新和谐公社”的优越性

25.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其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26.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的:

“起初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接下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后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最后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

”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②④①③D.②①④③

27.蒋廷黻曾指出:

“协定关税和□□□□□是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

□□□□□在道光时代的人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

”文中省略的应为

A.领事裁判权B.五口通商权C.最惠国待遇D.内地传教权

28.钱穆在某篇文章中谈到:

“清末人却一意想变法,把此制度也连根拔去。

民国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人事奔竞,派系倾轧,结党营私,偏枯偏荣,种种病象,指不胜屈。

”“此制度”当指

A.科举考试B.君主专制C.纲常伦理D.军机六部

29.以下是某西方国家特使致本国外交大臣的密函:

“额尔金勋爵把事情搞得太过火了,甚至想消灭现今统治的皇朝,可能还要去援助南京叛乱份子,我不愿意、也不能够走到这样的地步,与其为了满足一种复仇的需要而去损害我们在这一国家的利益,那我就宁愿和他分手……”此密函可能写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D.辛亥革命期间

30.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

该学者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

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必须做在答题纸上。

31.面对波斯人的人侵,雅典使节向斯巴达人保证说,他们绝不会背叛希腊人,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血缘和语言、共同的祭坛。

在城邦危机时代,“泛希腊主义”的思想观念日益强烈。

从表面上看,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形成似有助于希腊世界的政治统一,但是希腊人的文化认同感植根于更深刻的层次。

在他们看,他们与非希腊人的本质区别正在于他们是生活在城邦里的,而非希腊人不是;他们作为“城邦动物”的属性才构成希腊文化一致性的原初基点,其他的表征均衍生于此。

该材料

A.论述了希腊没有形成统一国家的原因

B.体现了希腊人反抗外侵略的坚强决心

C.说明了希腊城邦之间有着文化的认同感

D.解读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内涵与特有属性

32.19世纪末的美国,金钱腐蚀权力的发展势头愈发不可遏制,实业和金融巨头聚敛了大量财富。

凭借手中的金元,他们疯狂“收购”公职人员持有的政治权力。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当时美国

A.进入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B.垄断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权的影响加强

C.社会出现了极严重的腐败现象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3.秦始皇历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

董仲舒批评秦王朝“力役三十倍于古。

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

”而唐太宗则评论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

”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董仲舒去秦不远,他的评论应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

B.唐太宗着眼国家统一的历史大趋势,评论更为准确

C.两人没有认识历史规律,对秦始皇的评价均不准确

D.出发点和标准不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34.图示中的①②③分别代表了西方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先后三个时期的关系,它本质上反映了,西方国家

A.对外政策变化无常B.所处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

C.侵略手段日趋隐蔽D.主导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35.有学者认为,“近代条约制度把西方的法治概念和对游戏规则在参加者之间平等讨价还价的概念引入中国……打破了官方对商业的垄断和对私商的任意侵夺,要求清政府将税收制度公平和透明化。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近代条约制度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B.条约制度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

C.近代条约制度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近代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具有不平等性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从“中学西传”到“西学东渐”

宋元时期“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近代前期“西学东渐”,却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

问题:

(14分)

(1)简述宋元时期,科技文化“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6分)

 

(2)中国近代前期,“西学东渐”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冲击着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的?

(8分)

 

37.“真正的民主”

对于公元前5世纪的欧洲人说,“真正的民主”指理性的审判和权力的分享,还有各种其他的公民美德。

但是,民主是一种公共美德,但不是唯一的美德,由希腊公民选举产生的政府肯定存在着效率低下、腐败、短视、不负责任或被少数人的特殊利益所操纵,而且不能采纳公意所要求的政策。

18世纪以,欧洲人越越认识到“真正的民主”指的是自由、平等、博爱,“民主”就是公民对政策的有效控制,建立起负责任的政府。

正如卢梭所言,“如果国家,或者说城邦,其生命权在于它的成员的结合,并且如果它最主要的关怀就是要保证其所有成员表达公意,它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以便按照最有利于全体成员的方式推动并安排各个部分。

正如自然或者说上帝赋予了每个人以支配自己各部分肢体的绝对权力一样,社会民主必须忠实地履行公民赋予政府的权力,并保障它受到人民制约和内部制约。

——(美)塞缪尔·亨廷顿《20世纪的民主化浪潮》

问题:

(12分)

(1)根据材料,指出18世纪欧洲人与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对“民主”认识的不同。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8世纪以法国对“真正的民主”的实践。

(6分)

 

38.保守与进取

以保守的对策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

……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已见端倪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问题:

(10分)

如何理解“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已见端倪了”?

 

39.观念之变

以下是一份清末衙门堂审记录(节录)。

“女子严阿苏,现年十六,与梁海相识月之初……十日,梁遇阿苏于路,因邀同行,为巡士盘获(抓获)。

官:

何时与梁相识?

严:

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

官:

此事汝母知否?

严:

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

……

官(斥梁海):

阿苏纵向汝求婚,汝何不告其母?

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

……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

”——1908年12月《图画新闻》

问题:

(14分)

(1)根据案例判断当事双方的婚姻观念,并说明理由。

(8分)

 

(2)概述上述婚姻观念出现的原因。

(6分)

 

40.“中国商父”or“卖国贼”

盛宣怀(1844—1916),清末官员,官办商人,洋务运动主将,有“中国商父”之称。

盛宣怀一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

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个民用洋务企业——轮船招商局;1880年创办中国第一个电报局——天津电报局;1886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山东内河小火轮公司;1896年接办汉阳铁厂,逐渐发展为真正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建成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一-卢汉铁路;1897年创建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1895年办成中国第一所正规大学——北洋大学堂;1897年在南洋公学首开师范班,这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高等师范学堂;1902年创办中国勘矿总公司;1904年在上海创办红十字会;1910年办成私人的“上海图书馆”。

1910年初,就任邮传部大臣之后,盛宣怀提出“铁路国有”政策,下令将已经承诺由民间商办的川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路权收回作抵押,向英、法、美、德四国银行借款600万英镑,以统一全国的轨道。

盛宣怀的“铁路国有”政策,引发了“保路运动”,进而引燃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索。

从去世那一天起,盛宣怀就成为一个难以盖棺定论的历史人物。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盛宣怀传》的作者夏东元对盛宣怀的评价:

“处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做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

鲁迅对盛宣怀的评价:

“卖国贼、官僚资本家、土豪劣绅”。

——摘编自新京报网

问题:

(25分)

(1)根据材料,概括归纳盛宣怀的主要活动特点。

(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评价盛宣怀。

(15分)

 

普陀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调研历史试卷参考答案2017.12

一、选择题(1—30题,共60分)(应涂写在答题卡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D

C

B

A

A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D

B

B

A

B

D

C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D

B

D

D

A

A

B

C

二、最佳选择题(31—3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

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

32

33

34

35

C-3

A、B-1

D-0

B-3

A、D-1

C-0

D-3

A、B-1

C-0

D-3

B、C-1

A-0

A-3

B、D-1

C-0

三、非选择题(36——40题,共75分)

36.(14分)

(1)①北宋时我国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后传到欧洲,便利了欧洲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2分)②南宋时,我国的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为欧洲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2分)③元朝时,我国的火药武器也传入了欧洲,对欧洲的新兴资产阶级捶毁封建城堡和骑士阶层起了重要作用。

(2分)总之,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了欧洲以后,对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分)(答到任意3点即得6分)

(2)①鸦片战争以后,林则徐,魏等突破传统观念,开始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2分)②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西学的传入提供了一定条件(2分)③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以进化论为武器,有力冲击传统思想观念。

(2分)④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2分)……

37.(12分)

(1)民主由理性审判、权力分享、公民美德发展为自由、平等、博爱;政府由少数人操纵演变为必须接受公民的有效控制和制约;政府由不能采纳公意到必须保证所有社会成员表达公意。

(6分)

(2)法国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人权宣言》,颁布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拿破仑时期颁布《民法典》,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6分)(答到任意3点即得6分)

38.(10分)

一个国家对世界潮流与国际局势的判断,深刻影响其内政外交乃至命运前途。

(2分)

(1)大势:

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或答民主化)(1分);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或答世界市场;工业革命;工业化)(1分)(评分说明:

如果回答,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或英国等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给1分,单独回答某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不给分。

)他们采取进取政策:

如殖民扩张(或答拓展世界市场)(2分)而中国却采取相反的保守对策:

如明朝采取海禁政策、朝贡贸易;清朝从海禁到闭关锁国、天朝上国(4分)(评分说明:

仅回答“重农抑商”只给1分)

评分说明:

如果回答重商主义或自由贸易(自由主义)给1分,同时回答重商主义、自由贸易给2分。

39.(14分)

(1)清末,婚姻自由观念开始被接受,但传统婚姻观念仍根深蒂固(2分)

婚姻观念自由的论证材料:

①严阿苏在堂上大方表达“我中意他”;②“此不干母亲事”③“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

(3分)

婚姻观念陈旧的论证材料:

①两人同行被官府盘获;②“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

少女同游,有伤风化;③“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④官府干预私人生活。

(3分)

(2)自由婚姻观念的原因:

①近代工商业不断发展。

②当时中国处于近代化转型时期;③西学东渐,人民逐渐接受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

(3分)

保守婚姻观念的原因:

①官府维护传统婚姻观;②旧礼教根深蒂固。

③小农经济依然占统治地位。

(3分)

40.(25分)

(1)创办厂矿局企业,推动了中国经济现代化;创办学校、图书馆推动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创办红十字会,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出“铁路国有”政策,向四国银行借款,引发了“保路运动”,进而引燃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索。

(10分)

(2)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

评分观察的要素是:

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

观点(4分)

水平1:

(4分)

·能基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评价盛宣怀

·注重评价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以及历史的发展方向

水平2:

(2分)

·就盛宣怀其人的具体评价提出观点,如对盛宣怀的活动评价毁誉参半

水平3:

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0分)

评分项二:

史实(4分)

水平1:

能提取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作者所处的背景、立场等史实建立联系(4分)

水平2:

能从材料中提取较完整的信息(2分)

水平3:

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不完整(1分)

水平4:

没没有使用材料信息(0分)

评分项三:

论述(5分)

水平1:

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述(5分)

水平2:

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3分)

水平3:

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1分)

水平4:

回避问题(0分)

评分项四:

组织(2分)

水平1:

叙述成结构(2分)

水平2:

叙述连贯通顺(1分)

水平3:

仅能罗列史实(0分)

注:

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