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产业扶贫完成情况报告与农业局产业结构调整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1981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局产业扶贫完成情况报告与农业局产业结构调整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农业局产业扶贫完成情况报告与农业局产业结构调整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农业局产业扶贫完成情况报告与农业局产业结构调整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农业局产业扶贫完成情况报告与农业局产业结构调整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农业局产业扶贫完成情况报告与农业局产业结构调整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农业局产业扶贫完成情况报告与农业局产业结构调整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农业局产业扶贫完成情况报告与农业局产业结构调整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农业局产业扶贫完成情况报告与农业局产业结构调整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农业局产业扶贫完成情况报告与农业局产业结构调整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农业局产业扶贫完成情况报告与农业局产业结构调整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农业局产业扶贫完成情况报告与农业局产业结构调整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农业局产业扶贫完成情况报告与农业局产业结构调整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农业局产业扶贫完成情况报告与农业局产业结构调整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局产业扶贫完成情况报告与农业局产业结构调整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docx

《农业局产业扶贫完成情况报告与农业局产业结构调整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局产业扶贫完成情况报告与农业局产业结构调整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业局产业扶贫完成情况报告与农业局产业结构调整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docx

农业局产业扶贫完成情况报告与农业局产业结构调整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

农业局产业扶贫完成情况报告与农业局产业结构调整上半年工作总结汇编

 

农业局产业扶贫完成情况报告

根据中央、省、市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局牵头实施十个扶贫专项的产业扶贫专项。

我局坚持以规划做导向,因地制宜确定适宜发展产业,在项目、资金、技术和人员上给予大力支持,采用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的方式,不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促进贫困农户快速脱贫致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突出发展粮油产业

我县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优品质的思路发展粮油产业,在积极推进东大片传统粮食主产区水稻高产示范片,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今年粮食产量达到51.6万吨,油料产量3.3万吨,较上年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一)增投入、建项目。

今年我县实施了新增千亿斤粮食、产油大县、产粮大县、高产创建粮油建设,累计投入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带动了粮油产业的大发展。

(二)抓基地、促带动。

建设以观音、白花、泥溪等为中心的水稻高产示范片示范基地4万亩,示范带动10万亩;建设马铃薯高产示范片4个1万亩,示范带动3万亩;建设以古罗为中心的花生示范基地1万亩,示范带动3万亩;建设以双谊为中心的高粱基地2万亩,示范带动5万亩。

(三)强推广、升能力。

20**年开展粮油作物生产技术培训56期(次),培训农户6500余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3.4万余份,做到“家家有张明白纸;开展技术指导和现场示范168次,建立示范现场12个、指导生产20**余人次,实现了“家家有个明白人”。

二、持续推进茶叶产业

今年以来我局充分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调动广大茶叶生产者的积极性,提高茶叶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带动茶区贫困户480余户,茶产业实现人均增收3200元;全县茶园面积发展达到10.6万亩,茶叶总产4520吨,增长3.43%;总产值85682万元,比上年增加10112万元,增长13.38%。

(一)强化政策支持。

以《县关于加快川茶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形式明确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引导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以工代赈等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企业设备更新,在条件具备的乡镇,可用扶贫资金支持贫困村、贫困户通过茶产业发展脱贫致富。

(二)抓好企业带动。

以天宫茶业公司、黄山茶叶公司、绿野农业公司和鑫绿茶叶公司等市级龙头企业为业主,在基地建设、劳动力等方面优先考虑贫困户和特殊家庭,通过龙头企业来带动贫困户依靠劳动脱贫。

(三)推进基地建设。

在茶园基地建设上,优先考虑贫困村,在今年农业生产救灾资金采购茶苗的发放上,优先支持商州镇丰岩村和厂坝村、镇干溪村和政权村、观音镇瓦窑村和席草村等,共计无偿提供茶苗250万株;同时,在永兴川红红茶基地建设上,尽可能覆盖更多的贫困户。

(四)落实技术扶贫。

积极开展茶叶科技扶贫示范工作,在大坪的低毒生物农药示范、黄江林村的农药精量化使用技术示范、双谊镇花古农场的与市农科院茶科所联合开展茶树引种品比和早生单株品系比较等,覆盖了158户贫困户,依托科技和技术示范,带动农民增收。

三、切实抓好特色水果产业

(一)狠抓特色水果标准化种植示范。

严格按照茵红李、荔枝生产技术规程,以“百里水果长廊”的柏溪、、和镇为重点,着力抓好茵红李、荔枝、柑桔、猕猴桃等水果示范基地建设。

全县水果产量达到9.1万吨。

(二)狠抓技术培训和指导,提升果农种植技能,生产优质果品。

共举办培训班30余期(次),培训指导农户20**余人次,发放水果管理技术资料3000多份。

(三)认真组织开展产业项目实施,加快我县特色水果基地建设步伐。

一年来,组织开展了省级良繁基地等项目的实施指导工作,共计完成特色水果基地建设20**余亩,新建荔枝、茵红李、柑桔、葡萄等产业园区5个。

(四)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

今年共计从省内外引进优质荔枝等新品种10个,在、等乡镇高改大树300余株,为我县优质水果品种结构调整提供优质品种资源。

(五)强化贫困村的产业发展。

根据我县贫困村实际,有针对性的指导贫困县村开展水果产业基地建设。

一是根据贫困村实际,指导完成特色水果产业发展方案的编制;二是重点在的英雄村、横江的厚石村、的乐安村、复龙的松峰村、双龙的凤鸣和老房等贫困村指导建设茵红李、葡萄、核桃等特色水果基地500余亩,已通过整合农业项目,投入财政补助120多万元开展产业基地规范化建设,加快农民脱贫增收致富步伐。

四、持续推进蔬菜产业

县是省级优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川南反季节蔬菜区核心区”,20**年蔬菜栽培面积13.2万亩,产量30.5万吨,产值6.5亿元。

着力培育了莲藕、早春蔬菜、芥类加工蔬菜等特色蔬菜基地,蔬菜加工企业年加工量1.7万吨,企业年产值1.25亿元,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继续加大对贫困村的支持,整合统筹项目资金200余万元,在蔬菜、蚕桑产业方面对横江五宝村、复龙太阳村等17个贫困村的扶持。

(一)加大优势特色蔬菜产业基地建设。

立足我县地理及气候特点,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早春菜、莲藕、芥类优势特色蔬菜,提升基地规模与设施水平。

(二)壮大完善蔬菜加工产业及贮运体系。

一是加强市场建设,搞活蔬菜流通;二是发展蔬菜采后处理及贮运设施建设。

(三)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

大力推广蔬菜嫁接、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设施栽培等技术,加大农资新产品、新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

(四)扶持新型主体。

积极扶持蔬菜产业龙头企业、专合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引导各新型经营主体形成理念先进、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生产经营形态。

(五)强化品牌建设。

积极支持优势特色蔬菜开展“三品一标”申报和品牌创建,鼓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积极注册蔬菜商标,争创名优商标品牌。

五、立足抓好蚕桑产业

全县现有桑树面积1.9万亩,主要分布在复龙、横江、合什等乡镇。

20**年全县发种1.67万张,鲜茧产量601.2吨,蚕业综合产值达到2814.5万元。

已建成复龙镇米库村等蚕桑产业50万元以上重点村13个,年收入3万元以上养蚕大户12户。

(一)抓产业发展规划。

积极配合全市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布局,以南片复龙、横江、双龙、凤仪、等乡镇为重点,努力打造“万亩亿元”优势蚕桑产业基地。

(二)大力推进蚕桑专业村、专业社建设。

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扶贫相关政策,积极培育蚕桑专业村、专业社、专业大户。

(三)狠抓科技推广。

将蚕桑生产重点放在提高单产和质量上,加快蚕业科技推广普及。

(四)抓好桑蚕综合开发。

在复龙镇春天村继续推广桑园套作及蚕桑附产品循环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模式,积极探索桑芽茶、桑枝菌等新产品开发。

六、推进林业产业扶贫

(一)完成“万亩林亿元钱”示范区建设:

20**年“万亩林亿元钱”核心区在、泥溪、凤仪三个乡镇实施,核心区面积20**亩,辐射带动周边10046亩。

其中镇政权村发展珍稀苗木林下种植砂仁、花卉500亩,带动周边发展3000亩;泥溪镇阳坪村发展巨黄竹、油茶林下种植中药材500亩,带动周边发展20**亩;凤仪乡凤西村、民族村发展珍稀苗木林下种植砂仁1000亩,带动周边发展5046亩。

(二)完成产业园区建设:

1.完成城西现代林业示范园建设,完成造林18000亩;2.完成、柏溪花卉苗木园区核心区扩建1000亩,林下种养殖500亩;3.在、、等乡镇完成新建砂仁、夏枯草、金银花等特色中药材基地3000亩。

4.完成新建现代林业产业基地24000亩。

(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1.培育龙头企业9个,其中横竖生物申报国家级龙头企业,信成林业有限公司、瀚森农林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县大景园林有限公司、县聚森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中绿林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原始林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腾杨林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泰和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申报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

2.新发展涉林业专合社10家,分别是县农慧竹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县益森林业专业合作社、县育兴苗圃专业合作社、县红林油樟种植专业合作社、县德鸿蜂类养殖专业合作社、县春天种植专业合作社、县众富红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县绿农农林专业合作社、县竹森种植专业合作社、县柳嘉镇红伟红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3.新发展家庭林场2个,分别是县德超家庭林场、县仙鹅家庭林场。

4.新发展森林人家1个(映山红)。

5.新发展林产品加工企业2家,分别是厚泽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宸煜香料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6.新创“名特优新”林产品品牌1个:

坚丰核桃,目前正在申报无公害农产品。

(四)省市产业发展资金:

完成争取省市产业发展资金200万元,争取县级或自筹资金200万元,撬动业主发展资金1000万元投入产业建设。

实现林业总产值15.5亿元,农民人均从林业中获得收入1346元。

完成市林业局和县委县政府下达的3000万招商引资任务。

七、推进乡村旅游扶贫

(一)确定发展主题

1.依托特色果蔬资源,发展采摘体验、田园观光游:

2.依托特色花卉资源,开展赏花观光游:

3.依托特色自然风光资源,开展休闲度假康养游:

4.依托历史古迹、古镇资源,开展人文历史探寻体验游:

5.依托光辉的人文历史资源,开展传统教育红色游:

6.依托特色农家乐,开展农家体验游:

(二)突出扶贫重点

为充分体现旅游产业扶贫的示范带头作用,达到开发一点,带动一片的目的,我局积极向市旅游局积极争取将镇政权村列为了全市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将镇英雄村、横江镇石城村、镇的五桂村、隆兴乡的长宁村列入了全市旅游扶贫特色村。

(三)完善规划、实现持续发展

为明确乡村旅游扶贫发展定位、功能布局、体现地方特色、丰富产品业态、实现持续发展,我局积极组织编制了《镇政权村旅游扶贫规划》、《横江镇石城山生态农业产业园区规划》等专项规划。

八、推进工业产业扶贫

(一)大力开展好转作风走企业专题活动。

对走访企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跟踪督办,及时解决企业困难,确保企业正常发展。

20**年县共走访企业84户,形成会议纪要75份,收集企业困难和问题225个。

截至20**年12月,企业困难和问题已办结221个(主要涉及行政服务、水电气要素保障、市场及原料等方面),办结率98.2%;正在加快办理4个(主要涉及国家产业政策、土地指标、征地拆迁等方面),都需要市上协调解决。

20**年各级领导调研企业时收集企业存在困难和问题共87个。

截至20**年12月底,企业困难和问题已办结85个(主要涉及安全隐患等方面),办结率97.7%;正在加快办理2个(主要涉及土地、资金、征地拆迁等方面),其中1个涉及其他区县需市上协调解决。

(二)大力开展好小微企业结队帮扶制度。

实时掌握重点帮扶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为小微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力争帮扶小微企业尽快上档升级,晋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0**年结队帮扶小微企业25户,其中有10户已晋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三)积极对接中央、省、市政策,指导企业做好项目储备包装,为我县企业争取中央、省、市财政支持。

20**年共为我县工业企业争取省市专项资金800余万元。

同时,县财政兑现20**年小微企业贷款贴息资金250余万元。

(四)加强企业人才培育。

组织20户工业企业到深圳高校进行职业经理培训,全面提升企业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提高创新驱动能力,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

九、抓好商贸产业扶贫

(一)大力开展电子商务:

实行农产品网销、网购,以合作社形式把我县有特色的花生、莲藕、茵红李、荔枝开展了网络销售,扩大了农户销售范围,提高了销售价格,确保了农户利益,为农民群众增加了收入。

(二)市场体系建设:

对我县乡镇新建或者改造农贸市场给以奖励,并要求各综合型农贸市场必须有足够面积的农户自产自销区,不允许收取农户费用,给农户提供农产品交易平台,也为消费者提供了采购平台。

(三)建立农超对接:

鼓励和支持我县大型超市与各农村生产小组或者村签定种植收购协议,我县大家乐超市、世纪华联超市、家乐购超市、惠家源超市分别与镇、、、、、等乡镇签定协议,按照季节对签定协议乡镇的蔬菜、农产品、水果进行上门采购,确保价格高于市场价,确保了农户的利益。

农业局产业结构调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各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扩大桑园面积,适当扩大木薯种植面积,减少其它作物种植面积”为指导方针,稳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抓好本部门各项职能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现将上半年情况总结如下:

一、农业生产

(一)粮食。

完成粮食播种面积**万亩,完成全年计划面积的57%,其中早稻**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2%(各乡镇都超额完成任务),早稻中,杂交稻**万亩,优质稻**万亩,旱育稀植**万亩,抛秧**万亩;种植春玉米**万亩,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74.3%;大豆**万亩,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57.5%;杂粮**万亩,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60%。

(二)桑蚕。

全县新种桑树面积达**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6.2%,桑园总面积达**万亩,其中投产面积达**万亩;统计到第三批,全县养蚕**万张,蚕茧总产量**吨,平均价格**元/公斤,产值**亿元。

(三)其他作物。

种植木薯**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80%;花生2.5万亩,蔬菜5万亩,西香瓜0.39万亩,红瓜子**万亩,果树0.55万亩,黄红麻490亩。

完成对去年种植的**多亩马铃薯进行收获,其中免耕3500亩,平均亩产达**公斤,亩产值1040元,纯利600元,免耕比常规亩增产105公斤,节本增收160元以上。

二、农业经济管理

(一)农村土地承包管理。

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8495本,全县发放总数已达64924本,占应发的88%,完成得较好的有**、**、**、**、**等镇(乡),完成经营权证书发放均占应发的90%以上;接待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群众来信来访共50起,调处41起。

(二)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组织。

今年计划新成立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处于进村调查、宣传发动阶段。

同时,帮助**镇桑蚕联合会重新联系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协会--农户发展模式。

(三)农村集体财务清理。

对全县**个农村集体组织进行了清理,清理金额达**5万元,查出违纪(挪用)金额**万元,已退还21.79万元。

(四)减负督查。

与物价、教育等部门于春季开学时,下到**、**及县城部分学校,对教育收费情况进行检查,没有发现乱收费现象。

此外,对村级“一事一议”筹资投劳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全县村级“一事一议”共筹资**万元,以资代劳2.6万元,主要是农民用于农田水利灌溉和乡村道路修建,筹资投劳的程序和金额均符合规定,群众无异议。

(五)龙头企业申报。

组织申报来宾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两家:

一是**米业有限公司;二是**胶合板制造有限公司。

目前此项工作已处于申报待批阶段。

三、农民科技培训与农业新技术推广

(一)农民科技培训。

今年以来,我局结合党员大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等,以蚕病综合防治、“三免”、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

在我局的组织下,截至6月30日,县乡农技部门共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期,培训农民**万人次,发放技术光碟380张、技术资料56430份。

(二)农业新技术推广。

在农民科技培训的大力推动下,农业新技术的得以大面积推广:

推广水稻抛秧栽培技术**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93.9%;早育稀植栽培技术**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62.8%;防寒育秧面积19.68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80.4%;壮秧剂应用面积13.2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53.9%;水稻免耕面积8.52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34.8%;玉米免耕0.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8.9%;木薯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面积2.8万亩,占种植面积的68.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5.7万亩,其中早稻5万亩,甘蔗10.7万亩。

四、农业执法

组织开展了“护农打假保春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农业法律、放心农资“三下乡”等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车辆126辆次,检查企业2家,受理投诉案件5起,立案查处13起,结案**起,案值**万元,罚没金额**万元,农资打假挽回农民经济损失15万元,有效地维护了农资市场秩序。

此外,与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一起,开展了整顿蚕茧市场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出动车辆**辆次,查获无证收购的鲜茧**公斤。

五、蔬菜质量安全检测

今年以来共进行6次蔬菜质量安全抽样检测,共抽取样品600个,检测合格率达90%以上;源头监控和指导蔬菜基地4个(**,**,**,**各一个),面积3700亩次;检测监控蔬菜农贸市场7个;协助市蔬菜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在我县抽取样品50个作定量分析;向上级业务部门和县药品食品安全局提供检测报表10次12份,保证了我县蔬菜质量安全。

六、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一)农作物病虫情报发布。

在搞好田间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病虫测报,共印发农业病虫情报**期1000份,按照全区测报质量评定办法评定,平均测报准确率在98%以上,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桑树病虫害、东亚飞蝗、三化螟、稻瘟病、稻纹枯等病虫害防治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黄龙病普查。

不定期开展黄龙病普查和柑桔木虱调查工作,重点普查柑桔类种植面积较大的**等四个乡镇约330亩,除1个乡镇未发现柑桔黄龙病外,其余3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发生柑桔黄龙病为害;种苗市场检查**个市场次,基本上没有发现有柑类苗木出售,有约200株金桔类苗木出售,没有有效的植物检疫证书,已作销毁处理。

七、项目实施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

培训任务为**人,目前已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农民105人,其中农用机械维修班2期,培训农民35人,转移就业主要从事个体运输行业;电子技术班1期,培训农民70人,转移就业在**县****电子公司。

(二)**县优质水稻基地项目。

项目建设已全面启动,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已完成。

(三)**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

已选取了32个村作为示范村,每村选取**名学员作为重点培训对象,32个产业村和“农家课堂”均已实行挂牌公示。

目前,已进村举办培训班320期,培训学员1.42万人次,印发培训教材2360册(基本学员人手一册),各种资料1.84万份,光碟350张。

:

(四)**县蚕种场项目。

已建立原蚕基地**亩,完成蚕种场总体设计。

但由于厂址一再变动,影响了项目进度。

目前,厂址已选定在**小学附近,基本完成了征地工作(已与农户签订协议,还未付款)。

(五)水稻良种补贴项目。

20**年,全县水稻良种推广补贴项目计划实施面积**万亩,其中,早稻**万亩,中稻**万亩,晚稻25万亩,早稻、中稻、晚稻,每亩分别补贴10元、15元、7元。

已成立了县水稻良种补贴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县水稻良种补贴工作会,目前,补贴工作已进入造册登记阶段,各乡镇已进入汇总数据阶段,**、**等部分乡镇已经基本完成数据汇总。

八、绿色通行证办理

今年以来,共办理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通行证**张,其中,长期通行证**张,临时通行证330张。

九、种子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国办发〔20**〕40号、**办〔20**〕150号和**办发[20**]37号文件要求,县政府于今年1月31日成立了县种子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我局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推动我县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以下进展:

一是起草了《**县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工作方案(草案)》;二是完成了对**县种子公司的清产核资工作;三是召开了领导小组会议,讨论改革草案,并就改革方案基本达成共识;四是在汇总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县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工作方案》。

目前,正在争取将改革方案尽快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确定改革方案。

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蚕种场建设速度较慢。

由于厂址一再改变,蚕种场建设进展缓慢。

(二)蚕种、蚕茧市场较为混乱。

许多伪劣蚕种流入我县,管理难度大,无法控制发种时间和品种,给蚕农造成损失;无证收购现象依然存在,茧贩子时常活动。

(三)桑蚕技术人员不足。

由于今年新养蚕户多,饲养技术水平低,急需桑蚕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然而,受编制影响,我局蚕业站只有5名技术人员,使得技术培训、技术指导跟不上桑蚕产业发展步伐。

(四)经费不足。

我局管辖的事务繁杂,其中建样板、技术培训、农业执法等工作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随着这些工作的开展,我局已明显感到经费不足,影响到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五)种子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由于近几个月来,全县集中精力抓“两基迎国检”,无暇顾及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致使改革进展缓慢。

十一、下半年打算

(一)抓好桑蚕生产管理工作。

一是抓好**县蚕种场建设,尽快开始征地,争取在10月底前建成投产,缓解我县蚕种供应紧张的局面,此外,抓好**镇**村原蚕基地建设;二是继续扶持小蚕共育技术推广,帮助建设2-3个大型共育室,进一步扩大共育面;三是大力推广蚕病综合防治技术;四是加强蚕种和小蚕共育管理;五是加强蚕茧市场执法,在鲜茧上市期间,会同有关部门在通往县外的各路口,派人全天候守候,另派三组执法人员在县内巡逻,确保正常的市场秩序。

(二)加强农民科技培训。

依托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阳光工程项目,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大力推广“三免”、“三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蚕病综合防治等农业实用技术,提高我县农民的科技水平。

(三)抓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一是在搞好田间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病虫测报,定期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二是深入各乡镇、村屯举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培训班、现场指导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四)完成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的后续工作、启动推广体系改革。

预计七月初将基本完成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下半年将主要做好种子管理队伍建设,完善种子管理体系。

此外,按照上级的部署,启动推广体系改革。

(五)抓好20**年项目申报准备工作。

加强与农业厅有关处室、站的联系和沟通,为20**年项目申报做好准备工作。

(六)抓好水稻良种补贴。

会同财政局抓好水稻良种补贴,确保补贴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种粮农户手上。

(七)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一方面加强对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引导和帮助,使其茁壮成长;另一方面,争取今年每个乡镇都建立1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组织。

(八)抓好招商引资。

主要抓好投资**县蚕种场和投资万元的**米业有限公司二期工程项目,全力以赴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争取早日签约开工建设投产。

(九)抓好秋冬菜生产。

计划种植秋冬菜13万亩,总产24万吨以上,其中,秋菜5万亩,冬菜8万亩。

(十)抓好**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

目前,已上报有关材料,下一步工作将按照农业厅的部署进行。

(十一)深入开展“五抓三高三满意”活动。

按照《自治区农业厅关于在全区农业系统深入开展“五抓三高三满意”活动的意见》,制定我县实施方案,在全县农业系统深入开展“五抓三高三满意”活动,不断提高我县农业系统干部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