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2066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期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2014-2015学年安徽省亳州一中南校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和CaCl2

 

B.

为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在生产食用盐时必须加入一定量的单质碘

 

C.

向豆浆中加入盐卤可以做豆腐

 

D.

SO2的大量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是光化学烟雾和酸雨

考点: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版权所有

分析:

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具有氧化性的物质;

B.单质碘不稳定;

C.向豆浆中加入盐卤可形成凝胶;

D.引起光化学烟雾的气体为氮氧化物.

解答:

解:

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故A错误;

B.单质碘不稳定,碘盐中一般加入碘酸钠,故B错误;

C.胶体中加入电解质可发生聚沉,向豆浆中加入盐卤可形成凝胶,用于做豆腐,故C正确;

D.引起光化学烟雾的气体为氮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物质的用途、环境保护等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环境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难度不大.

 

2.(3分)物质对应的用途(括号内是用途)错误的是(  )

 

A.

单质硅(光导纤维)

B.

钠钾合金(原子反应堆导热剂)

 

C.

过氧化钠(潜水艇中供氧剂)

D.

硫酸钡(医疗钡餐)

考点:

硅和二氧化硅;钠的重要化合物;碱金属的性质.版权所有

分析: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钠钾合金可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

D、硫酸钡不与酸反应.

解答:

解: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单质硅,故A错误;

B、钠钾合金可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故B正确;

C、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故可做潜水艇供氧剂,故C正确;

D、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在医疗上用作钡餐,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应注意从性质的角度来理解用途.

 

3.(3分)下列贮存化学试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B.

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里,不能保存在四氯化碳中

 

C.

烧碱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

 

D.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时,要将氯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考点:

化学试剂的存放.版权所有

专题:

实验评价题.

分析:

A.浓硝酸见光容易分解,需要避光保存;

B.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需要隔绝空气密封保存,钠的密度大于煤油且不与煤油反应,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的还要大,钠浮在上面,故不能利用四氯化碳保存;

C.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与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反应;

D.氯化钠固体若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会造成托盘被腐蚀.

解答:

解:

A.由于浓硝酸见光易分解,需要避光保存,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A正确;

B.钠不与煤油反应,且密度大于煤油,所以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的还要大,钠浮在上面,故不能利用四氯化碳保存,故B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与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粘性的硅酸钠,将玻璃塞与玻璃瓶粘在一起,所以不能使用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使用橡皮塞的试剂瓶,故C错误;

D.称量固体药品要放在滤纸上,故D正确,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化学试剂的性质及正确的保存方法,明确见光易分解的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与氧气反应的需要隔绝空气密封保存等.

 

4.(3分)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

1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3NA

 

C.

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

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版权所有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

A、NO2和CO2中均含2个氧原子;

B、水为三原子分子;

C、NO2和N2O4均由NO2构成;

D、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

解答:

解:

A、NO2和CO2中均含2个氧原子,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故A正确;

B、水为三原子分子,故1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3NA,故B正确;

C、NO2和N2O4均由NO2构成,故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NO2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原子数为6NA,故C正确;

D、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22.4L氯气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故转移的电子数小于2NA,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5.(3分)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

 

A.

氯气和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

 

B.

常温下,可以用铝制容器贮藏浓硫酸和浓硝酸

 

C.

浓硫酸和浓盐酸暴露在空气中浓度均减小

 

D.

氯化铵和碘都可以用加热法进行提纯

考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性质;铝的化学性质.版权所有

专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

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

B.常温下,Al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均发生钝化;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易挥发;

D.氯化铵加热分解,碘加热升华.

解答:

解:

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使品红褪色,而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褪色原理不同,故A不选;

B.常温下,Al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均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则常温下,可以用铝制容器贮藏浓硫酸和浓硝酸,原理相同,故B选;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易挥发,浓度变小分别与溶剂增多、溶质减少有关,原理不同,故C不选;

D.氯化铵加热分解,碘加热升华,则加热法不能进行提纯,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等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6.(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B.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

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

 

D.

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版权所有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

A.S、P、C等可被氧化;

B.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C.Fe2+可失去电子,ClO﹣可得到电子;

D.Fe3+被还原可得到Fe2+.

解答:

解:

A.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不一定是氧化剂,如S、P、C等可被氧化,故A错误;

B.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Fe2+可失去电子,ClO﹣可得到电子,故C错误;

D.Fe3+被还原可得到Fe2+,被还原不一定得到单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答题时注意能举出实例,题目难度不大.

 

7.(3分)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B.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CO32﹣=CaCO3↓+2OH﹣

 

C.

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2OH﹣=ClO﹣+Cl﹣+H2O

 

D.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2Fe+6H+=2Fe3++3H2↑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版权所有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A.一水合氨在离子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

B.氢氧化钙应写成离子;

C.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水;

D.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氢气.

解答:

解: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的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A错误;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的离子反应为Ca2++CO32﹣=CaCO3↓,故B错误;

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的离子反应为Cl2+2OH﹣=ClO﹣+Cl﹣+H2O,故C正确;

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的离子反应为Fe+2H+=Fe2++H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及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中等.

 

8.(3分)某溶液中加入金属铝有氢气放出,则在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

K+,Fe2+,NO3﹣,SO42﹣

B.

K+,Na+,Cl﹣,HCO3﹣

 

C.

K+,Na+,Al[(OH)4]﹣,SO42﹣

D.

K+,NH4+,Cl﹣,CO32﹣

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版权所有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溶液中加入金属铝有氢气放出,则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注意如溶液呈酸性,不能为HNO3,因Al与HNO3反应不生成氢气.

解答:

解:

溶液中加入金属铝有氢气放出,则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则

A.在酸性溶液中,NO3﹣具有强氧化性,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溶液呈碱性,Fe2+不能大量存在,故A错误;

B.无论溶液呈酸性,还是呈碱性,HCO3﹣都不能大量存在,故B错误;

C.在碱性条件下,四种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

D.如溶液呈酸性,CO32﹣不能大量存在,如溶液呈碱性,NH4+不能大量存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Al既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也能与强碱反应生成氢气,注意离子的性质.

 

9.(3分)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得到纯净的NaCl,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在下列操作中选取必要的步骤和正确的操作顺序(  )

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

④②⑤①③

B.

④①②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①④②⑤③

考点:

粗盐提纯.版权所有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

解答:

解:

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在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

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⑤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①过滤; ③加适量盐酸.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在粗盐提纯中的物质的除杂或净化操作,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了解需要除去的是哪些离子,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进行除杂,在除杂质时,要注意加入试剂的量的控制.

 

10.(3分)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Fe3+离子只具有氧化性,Fe只具有还原性

 

B.

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3,最好的方法是通入氯气

 

C.

Fe2+的水溶液为浅绿色,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

Fe3+的水溶液为棕黄色,可用含SCN﹣的溶液检验

考点:

铁的化学性质;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版权所有

专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

A、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性质,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的性质,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表现为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表现为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B、根据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不同性质进行分析,注意在除去铁离子的同时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C、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性质,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的性质,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表现为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表现为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D、Fe3+的水溶液为棕黄色,Fe3+溶液中滴入SCN﹣,Fe+3SCN﹣=Fe(SCN)3,生成的溶液呈血红色.

解答:

解:

A、Fe3+一般具有氧化性,不具有还原性,而Fe化合价只能升高,所以只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

B、因为铁离子能和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化学方程式为2FeCl3+Fe═3FeCl2,故可用铁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铁,通氯气和三价铁之间不反应,还会把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故B错误;

C、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性质,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的性质,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表现为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表现为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通常情况下铁的化合价有0、+2、+3价,Fe2+处于中间价态,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Fe2+的水溶液为浅绿色,故C正确;

D、Fe3+的水溶液为棕黄色,Fe3+溶液中滴入SCN﹣,Fe+3SCN﹣=Fe(SCN)3,生成的溶液呈血红色,所以可用含SCN﹣的溶液检验,故D正确;

故选:

B.

点评:

本题涉及知识点:

1、中学常见水溶液有颜色离子有:

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

2、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

最高价态的元素只有氧化性,最低价态元素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的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物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注意反应后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11.(3分)下列物质的分类方法正确的是(  )

序号

碱性氧化物

A

氢氧化钠

硫酸

生石灰

碳酸钠

B

生石灰

次氯酸

纯碱

小苏打

C

过氧化钠

硝酸

氢氧化钙

氯化铁

D

氧化钠

醋酸

烧碱

硫酸钙

 

A.

A

B.

B

C.

C

D.

D

考点: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版权所有

专题:

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

碱性氧化物是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是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

盐是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据此分析.

解答:

解:

A、NaOH是碱,不是盐;生石灰是CaO,不是碱;故A错误;

B、纯碱是Na2CO3,是盐,不是碱,故B错误;

C、过氧化钠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还有氧气,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C错误;

D、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醋酸是酸,烧碱是NaOH,属于碱,硫酸钙属于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碱盐、碱性氧化物等概念,把握住概念的实质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12.(3分)下列离子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

 

A.

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B.

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

 

C.

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O32﹣

 

D.

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能使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NH4+

考点: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版权所有

专题:

物质检验鉴别题.

分析:

A.银离子能与碳酸根、硫酸根、氢氧根、氯离子等生成白色沉淀;

B.向一种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可能是AgCl或BaSO4沉淀;

C.CO32﹣和HCO3﹣都能与HCl反应生成无色CO2气体;

D.氨气为碱性气体,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解答:

解:

A、银离子能与碳酸根、硫酸根、氢氧根、氯离子等生成白色沉淀,故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说明原溶液中有Cl﹣,故A错误;

B、向一种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可能是AgCl或BaSO4沉淀,溶液中可能含有Cl﹣或SO42﹣离子,故B错误;

C、CO32﹣和HCO3﹣都能与HCl反应生成无色CO2气体,故C错误;

D、氨气为碱性气体,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鉴别、反应现象的判断,解题关键是干扰离子的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中等.

 

13.(3分)发射“天宫一号”使用的是“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火箭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其中C和N均为﹣2价),它与四氧化二氮一旦混合便会剧烈燃烧,产生大量气体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2O4+C2H8N2=3N2+2CO2+4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该反应中氧化剂是N2O4

 

C.

该反应中只有氮元素被氧化

D.

N2O4在反应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版权所有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

2N2O4+C2H8N2=3N2+2CO2+4H2O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0,N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C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

A.C、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该反应中氧化剂是N2O4,故B正确;

C.C2H8N2中C、N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则均失去电子被氧化,故C错误;

D.N2O4在反应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注意从化合价角度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4.(3分)某溶液中含MgCl2和AlCl3各0.01mol,向其中逐滴加入1mol/L的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

镁、铝的重要化合物.版权所有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AlCl3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沉淀,溶液为NaCl溶液,继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氢氧化铝与NaOH反应逐渐溶解,再继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铝会完全溶解,沉淀为氢氧化镁0.1mol,溶液为NaCl、NaAlO2溶液.

解答:

解:

含MgCl2和AlCl3各0.01mol,向其中逐滴加入1mol/L的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反应Al3++3OH﹣═Al(OH)3↓,得到沉淀0.01mol,消耗氢氧化钠0.03mol,即30mL,Mg2++2OH﹣═Mg(OH)2↓,得到次沉淀0.01mol,消耗氢氧化钠0.02mol,即20mL,随反应进行沉淀量增大,共消耗氢氧化钠50mL,0.01mol氢氧化铝会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中,Al(OH)3↓+OH﹣═[Al(OH)4]﹣,消耗氢氧化钠10mL,故沉淀达最大值后,再加氢氧化钠,沉淀量减小,直到最后剩余的是氢氧化镁沉淀0.01mol.故选C.

点评:

理清反应的整个过程,问题即可解决,即可利用方程式也可根据关系式,本题采取原子守恒计算.

 

15.(3分)有甲、乙、丙三种试液,在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甲,有白色沉淀生成,在沉淀中加入乙,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气泡生成,最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丙又产生白色沉淀,则甲、乙、丙依次是(  )

 

A.

K2CO3HClCaCl2

B.

Na2CO3HNO3MgCl2

 

C.

Na2CO3HClAgNO3

D.

H2SO4Na2CO3AgNO3

考点:

几组未知物的检验.版权所有

专题:

物质检验鉴别题.

分析:

甲、乙、丙三种试液,在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甲,有白色沉淀生成,能与钡离子生成沉淀的是碳酸根、亚硫酸根、硫酸根等,在沉淀中加入乙,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气泡生成,那么此沉淀一定不是硫酸钡,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

解:

A.在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甲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为碳酸钡,加盐酸沉淀溶解,但再加氯化钙不反应,不能符合上述转化,故A不选;

B.在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甲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为碳酸钡,加硝酸沉淀溶解生成硝酸钡,最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氯化镁无现象,故B不选;

C.在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甲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为碳酸钡,加盐酸沉淀溶解生成氯化钡,再加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符合上述转化,故C选;

D.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甲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为碳酸钡,加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完全溶解,不能符合上述转化,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及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白色沉淀的判断及硫酸钡不能溶于酸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16.(3分)1L稀H2SO4和稀HNO3的混合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4mol•L﹣1和0.1mol•L﹣1.若向该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则最多能溶解铜粉的质量为(  )

 

A.

2.4g

B.

3.2g

C.

6.4g

D.

9.6g

考点:

硝酸的化学性质;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版权所有

专题:

氮族元素.

分析:

1L稀H2SO4和稀HNO3的混合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4mol•L﹣1和0.1mol•L﹣1,则n(H+)=1L×2×0.4mol/L+1L×0.1mol/L=0.9mol,n(NO3﹣)=1L×0.1mol/L=0.1mol,

铜屑投入HNO3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发生的反应:

3Cu+8H++2NO3﹣=3Cu2++2NO+4H2O,结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计算.

解答:

解:

1L稀H2SO4和稀HNO3的混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