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2173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 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docx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九课走近国际社会教案2

高中政治必修2《走近国际社会》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了解主权国家的相关知识,理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2、通过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竞争与冲突的具体实例,说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教学重难点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与联合国;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国家之间交往日益频繁,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那幺在国际交往中的基本成员主要是谁呢?

国家与国家之间或合作、或竞争、或敌视的原因又是什幺?

这些都是我们本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近国际社会。

  二、复习预习

  新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1,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2、三者之间的关系:

  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4,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利。

实际政治经济文化

  各个方面。

(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

  5,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集中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和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6,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7,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既是社会主义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与民族的集体利益

  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支持他们与各民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三、知识讲解

  考点1国际社会的成员:

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主权国家:

  1.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主要参加者。

  2.三种类型的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

  3.人口(基本)、领土(发展不可少的条件)、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

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4.国家主权两个特性:

对内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对外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5.主权国家基本权利:

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

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国际组织:

  6.国际组织:

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处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由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7.国际组织也使国际社会主要成员,主要机构、职权、活动程序以及成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都已正式条约或协议为依据。

  8.国际组织的作用:

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联合国

  9.联合国: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的产物。

191个成员国过,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10.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②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

  ③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民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

  ④作为协调各国的活动中心。

  11.原则:

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12.作用:

  ①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②有局限性。

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联合国面临诸多挑战,其改革任重道远。

  13.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减军队、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考点2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利益

  国际关系

  1.国际关系:

国家之间(最主要)、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2.内容:

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形式:

竞争、合作和冲突是最基本的形式。

  国家利益

  4.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属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决定。

  5.含义:

国家在独立与生存、稳定与发展及国际参与等方面所追求的目标。

  6.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

  7.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过渐渐摩擦或冲突的根源。

  8.我国国家利益主要内容:

安全、政治、经济利益

  国家力量

  9.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10.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四、例题精析

  【例题1】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A.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B.对内具有至高无上性,对外具有独立性

  C.国家主权的大小程度由国家的强弱决定

  D.主权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答案】C

  【解析】本题为反向选择题。

A、B、D三项对主权的认识均正确。

应排除。

  【例题2】下列关于国际组织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之一 ②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③国际组织的活动程序以正式条约或协议为依据 ④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A.①②③B.②④

  C.①②③④D.①③

  【答案】D

  【解析】并非所有的?

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都发挥着积极作用,②错误;主权国家才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④错误。

①③符合题意。

  教材分析

  本框“国际社会的成员:

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是对国际社会概况的静态分析。

下设三目。

第一目“国际社会的构成”是本框的情景导入,从不同角度导入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让学生感悟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的有关内容。

第二目“主权国家的地位和国家组织的作用”是情景分析,阐述了主权国家的含义,主权国家与地区的区别,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主权国家的多样性,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等。

  第三目“活跃在联合国舞台的中国”是情景回归,是对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有关知识的深化并有机地融入了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

  学生分析

  高一年的学生对时事有较浓厚的兴趣,也具备了搜集材料的能力。

结合本框的内容应充分发挥其优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当代国际社会主要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了解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以及其权利和义务;懂得国际组织的内容和作用。

  【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探索有关国际社会中的主权国家、国际组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等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命运,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关注国际社会的发展,树立做负责任大国的心态;培养合作学习,团结友好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难点:

国家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教学方式

  谈话、讨论合作与讲授法相结合。

  教学用具

  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探究】

  分别搜集有关欧盟,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材料。

  【导入新课】

  引用探究与共享情景导入,从四幅图片入手,从它们反映的内容引发学生思考。

国家和地区有什幺区别?

台湾当局“参与”联合国的图谋不能得逞的根本原因是什幺?

当今,国际社会成员有哪些?

导入新课。

  【教学结构】

  一、国际社会的基本构成:

主权国家、国际组织

  二、主权国家

  1.主权国家的地位、分类和构成要素

  2.主权国家与地区的区别

  3.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三、国际组织

  1.国际组织的含义

  2.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

  四、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1.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

  2.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师生互动】

  问题探究:

国家与地区的区别在于是否拥有主权;台湾“加入”联合国的图谋之所以不能得逞的根本原因是,台湾不拥有独立的主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联合国是主权国家参与的政治性国际组织。

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究,让学生明确主权在国家构成要素中的重要地位,它是国家的最重要构成要素,是国家的灵魂。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国家社会的成员是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

  一、国际社会的基本构成:

主权国家、国际组织

  下面我们就分两个方面来认识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

  二、主权国家

  1.主权国家的地位、分类和构成要素。

  由图片一可以归纳出: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

  针对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不同归类,由学生合作探究,主权国家按照不同划分标准可分:

  按照国家性质:

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按照发展程度: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设问:

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它必须具备哪些要素呢?

  提示:

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

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中国的成立,重点分析主权的含义,指出它包含两方面的特性:

  对内表现:

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

  对外表现:

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让学生明确主权是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是否拥有主权是主权国家与地区的区别。

  2.主权国家与地区的区别。

  设问:

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它享有什幺权利?

需要履行什幺义务?

  3.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

不侵犯他国,不干涉别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

  师生互动:

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中国的成立,师生共同分析主权国家享有的四项权利和三项义务的内涵。

  过渡:

在了解了主权国家的一些问题后,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了解国际社会的另一个成员:

  三、国际组织

  设问:

国际组织指的是什幺呢?

有什幺作用?

全球有那幺多国际组织,能怎样区分?

  1.国际组织的含义。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定条约或者协议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这就是国际组织。

  提示:

通过由同学们列举你所认识的国际组织,例如欧盟、东盟、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组织、国际奥委会、国际学生联合会、欧佩克、世界贸易组织等,帮助去划分,可以总结出:

依照不同划分标准,可以有不同的类型。

  其中有:

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

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

  2.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

  设问:

从欧盟、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分析国际组织的作用。

  提示:

从联合国成立到今年第六十届联合国大会,联合国改革问题,联系最近时事热点,有关日本等国家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问题,伊拉克战争等问题,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分析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以及作用。

  四、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1.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

  提示:

⑴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⑵原则:

联系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分析。

⑶作用: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实行人道主义援助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设问:

从汕头最近的廖海鸥、莫乐参加联合国驻海地维和行动和中国针对联合国改革等问题谈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教学总结】

  一、对教材知识的归纳总结

  本框从不同角度导入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阐述了主权国家的含义,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主权国家的多样性,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等。

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

  二、合作探究

  

(1)评析德、日、印、巴四国集团谋求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行为。

  

(2)联系当今时代实际,谈谈你对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认识。

  (3)列举三个以上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活动的典型事例,说明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巩固练习

  一位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家说:

“我们不当任何人的小兄弟,不作任何大国的势力范围,我们要独立和主权。

”他的话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

据此回答1-2题。

  1.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是()

  ①人口②领土③资源④国防⑤政权⑥主权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⑤⑥

  答案:

A

  2.发展中国家把自己的主权看得比什幺都重要,这是因为()

  A.只有主权国家才能成为国际社会成员

  B.只有主权国家才享有国际法确定的权利

  C.主权是一个国家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的最高权力

  D.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答案:

D

  3.2006年4月9日,欧盟对中国彩电拟征收高达44.6%的反倾销关税。

欧洲联盟是()

  A.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B.世界最大的非政府间区域经济组织

  C.欧洲地区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D.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答案:

D

  4.2006年8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黎以冲突的决议,呼吁冲突各方“全面停止敌对行动。

”这说明联合国()

  A.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B.发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

  C.在发挥人道主义援助的作用D.对会员国具有道义上的影响

  答案:

B

  5.下列对中国与联合国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一贯支持联合国的工作②中国一贯支持联合国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工

  作③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④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

D

  教学后记

  本框为介绍性内容,若老师单纯讲授势必太单调,因此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网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第二框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利益

  (执笔人:

洪涓审稿人:

廖世平曾忠民)

  教材分析

  本框“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利益”是对国际关系的内容.形式及决定因素的阐述。

下设三目。

第一目“国家交往剪影”是情景导入,通过五幅有关国际关系的内容与形式的图片及文字介绍,引导学生感悟,探究国际关系的内容与形式的知识。

第二目“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是情景分析,是对课程标准规定关于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的知识点的系统表述。

阐明了国际关系的含义,国际关系的内容,形式及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际利益,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第三目“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是情景回归,意在明确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中国通过壮大综合国力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抵制外国的干涉等努力,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通过这一教学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国家力量也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而更重要的是明确中国只有通过增强国家力量才能有效维护国家利益。

  学生分析

  高一年的学生对时事有较浓厚的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形式,国家力量的含义、我国国家利益的内容。

  【能力目标】

  理解国家利益对国际关系的决定作用、坚定地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中国通过壮大综合国力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抵制外国干涉等努力,维护国家利益,明确中国只有通过增强国家力量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

  教学重点与难点:

  国家关系的决定因素

  教学方式

  多媒体、讨论、讲授

  教学用具

  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探究】

  1.搜集近期国际国内重大时事。

  2.学生讨论:

思考P97,探究1,回答其中4个问题。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引出问题:

1、国家关系的含义、内容和表现形式。

2、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教学结构】

  1.国家关系的含义、内容和表现形式

  

(1)含义

  

(2)内容

  (3)表现形式

  2.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1)国家利益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2)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3)政治意识形态也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3.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

  【师生互动】

  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

其中国家利益通常首先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如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主要维护的是军火商、石油商等资产阶级的利益。

  1.国家关系的含义、内容和表现形式。

(板书)

  学生活动:

阅渎教材,归纳要点。

  2.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板书)

  

(1)国家利益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板书)

  提示概括:

①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其对外活动的主要目的。

国际社会的最主要行为主体是主权国家。

一个主权国家对内、对外的基本动因是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从层次上划分,它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层次:

  一是主权利益,即涉及国家的独立、生存和安全的利益,这是国家最基本的利益;

  二是发展利益,即发展国内经济和加强对外的政治、经济等联系,增强对外竞争力,维护本国利益等;

  三是参与的利益,即塑造本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良好形象,增强本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于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

  因此,国家利益的核心内容是独立与生存、稳定与发展及国际参与。

  从领域上划分,可分为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外交、文化、安全等诸领域。

  国家利益的内容是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阶级性质的国家和不同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家利益的内容和目标有所不同。

如我国在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外交政策的变化。

  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任何国家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而行动的。

每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首先是维护本国的独立和安全;其次是谋求和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

  各国政府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都要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外交政策,如独立自主政策、对外合作政策、结盟政策、军备政策、战争政策等等。

  每个国家对外政策的执行过程,就是国家利益的实现过程,也就是说,国家利益在对外政策实施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实现。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是国家间分歧、摩擦乃至冲突的根源。

由于各国都以本国利益为最高原则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因而形成了国家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

即国家之间既存在共同的利益,又存在对立的利益。

  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对本国国家利益的追求不仅不会损害另一个国家对其国家利益的追求,反而有利于另一个国家对其国家利益的追求,因而,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如打击国际犯罪、全球污染、反对恐怖主义、反大规模性杀伤性武器扩散、国际贸易等等。

  在利益对立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对本国利益的追求必然损害另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因而,利益对立是国家间分歧、摩擦用到冲突的根源。

如领土纠纷、资源分配、贸易争端、霸权主义。

  因此,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国家的利益,处理国家间的矛盾,以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但是,任何国家都不能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主权和安全,干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