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升三年级语文教案第4讲运用修辞进行抒情.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22680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升三年级语文教案第4讲运用修辞进行抒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二年级升三年级语文教案第4讲运用修辞进行抒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二年级升三年级语文教案第4讲运用修辞进行抒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二年级升三年级语文教案第4讲运用修辞进行抒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二年级升三年级语文教案第4讲运用修辞进行抒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小学二年级升三年级语文教案第4讲运用修辞进行抒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小学二年级升三年级语文教案第4讲运用修辞进行抒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小学二年级升三年级语文教案第4讲运用修辞进行抒情.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小学二年级升三年级语文教案第4讲运用修辞进行抒情.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小学二年级升三年级语文教案第4讲运用修辞进行抒情.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小学二年级升三年级语文教案第4讲运用修辞进行抒情.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小学二年级升三年级语文教案第4讲运用修辞进行抒情.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升三年级语文教案第4讲运用修辞进行抒情.docx

《小学二年级升三年级语文教案第4讲运用修辞进行抒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升三年级语文教案第4讲运用修辞进行抒情.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升三年级语文教案第4讲运用修辞进行抒情.docx

小学二年级升三年级语文教案第4讲运用修辞进行抒情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生姓名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语文

上课时间

20年月日

教师姓名

课题

借助景物进行抒情

教学目标

了解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1,积累环境描写的词语十个

2,小练习(读了本文,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春之曲

春姑娘穿一身绿色的衣裙,踏一辆绿色的车,摇一路绿色的铃来了„„春姑娘抱起绿琵琶,弹出一支和谐的绿之曲。

百鸟听了争着亮开圆润的歌喉;她又挥起绿色的令旗指向小溪,小溪的冰衣立刻咔咔迸裂。

没等冰衣完全融化,小溪就高兴地唱起绿色的歌,跳下山涧,越过山冈,汇入河流,奔向大海。

春姑娘又指向树林,杨树急急忙忙拔掉头上的残雪,顽皮地吐出嫩绿的小舌头;柳树则吐出鹅黄色的嫩芽,就像一只只刚刚啄破蛋壳儿的毛茸茸的小鸡雏。

小草探出了翠绿的小脑袋,喜看雪花的凋谢。

你看它们有的刚刚破土,一撮撮,一簇簇,深吸着散发泥土芳香的新鲜空气。

虽然身小力薄,但生命力是那么顽强,这不禁使我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你看,在绿色的草坪上,孩子们追逐着,欢笑着;青年人捧着书读着,绿色的风为他们轻轻地翻着书页。

杏蕾听见成群的小蜜蜂“嗡嗡嗡”焦急的叫声,急忙扯掉紫色的头罩,咧开粉红的小嘴,露出又尖又细的小黄牙,笑着,笑着„„瞧,春姑娘又穿上了绿色的鞋,踏响了土地上的琴键,于是农民开始播种希望的种子,他们挥动手里的红缨鞭,吆喝着牲畜,在那吆喝声中,包含着多少希望啊!

他们在盼,盼望种子快快发芽,快快长大,快快成熟。

为了不辜负农民的希望,春姑娘的手指又扣响了雨的丝弦,沙沙的小雨浸湿了田地,滋润了禾苗,好一派勃勃生机呦!

春姑娘摇一路绿色的铃,蹬一辆绿色的车,驮一车绿色的梦来了!

春姑娘的琵琶弹绿了田野,绿了草地,绿了杨树,绿了万物,绿了希望„„

1、读读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pipagehoubenglie

()()()

diaoxieyaohezirun

()()()

2、填空。

(1)“谐”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组词()。

(2)“嫩”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组词()。

(3)“蕾”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组词()、()。

3、用直线把两边的词语搭配起来。

湿润的手指

美丽的生活

轻盈的脚步

灿烂的湖水

和谐的嫩芽

碧绿的阳光

鹅黄的韵律

幸福的公路

柔软的土地

宽阔的山村

4、下面哪一句没用修辞手法,请你选出来。

()

A、春姑娘穿一身绿色的衣裙来了。

B、小溪高兴地唱着歌奔向远方。

C、沙沙的小雨浸湿了田地。

D、小草探出了翠绿的小脑袋,喜看雪花的凋谢。

5、根据文章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来描绘春天的景色?

(可以在文中圈出来)

(2)认真读读描写这些景物的语句,你认为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写具体的?

(提示:

作者用了哪些方法?

举例说明。

)(3)通过作者生动的描写,你认为表现了春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6、你是如何理解题目“春之曲”的含义的?

文中哪些语句与题目相呼应?

7、请同学们谈谈,阅读本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作文指导

我爱秋天

今年秋天,爸爸妈妈又带我去爷爷家玩。

这天,天那么高,那么蓝,万里碧空飘着一丝丝白云,一群群大雁往南飞。

,不知不觉我们到了爷爷家。

(蓝天、大雁,全是秋天独特的景色。

爷爷家门前是一片果园,葡萄茂密的枝叶向四周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

葡萄架上挂满了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红里透青,清理透亮,像颗颗珍珠,亮晶晶的。

那慌黄澄澄的橘子,五个一群,三个一伙,头挨着头,脸对着脸,好像再说:

“小主人,欢迎你回来。

”最让人垂涎三尺的是那一个个大大的鸭梨,一口咬下去,全是甜滋滋的汁水,多可口啊!

(葡萄好美!

橘子好可爱!

鸭梨好味道!

)果园旁边是稻田,一阵阵芳香从一片黄灿灿的田里飘出。

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的吹拂下,不住地向我点头。

一条清澈的小河轻轻地流过爷爷家门前。

河边那一棵棵枫树,红得多好看,简直像一片火似的。

(好耀眼的颜色。

啊!

我爱秋天的景色。

点评:

从小作者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生动活泼,欢欣可喜的秋天。

这个秋天,有声有色,有静有动。

尤其是小作者在文中运用的拟人手法,更使画面充满了生机与趣味.同学们,你们愿意拿起手中的笔,为秋天涂抹一笔最美的色彩吗?

一、阅读导引

1、画出文中比喻句,并仿写黄叶像_______________。

葡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按_______________顺序写,分别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种景物来写。

二、方法索引

1、仔细观察,理解图意,做到言之有物。

2、注意顺序,说写具体,做到言之有序。

3、确定中心,展开想象,做到眼中有景,心中有情。

4、仿写引路。

作文时,抓住景物色彩、形状、数量、大小、神韵、变化等特点写具体,运用修辞写生动。

秋姑娘不知不觉地来到田野里,她一来就不停地忙起来。

她给高粱抹红了“脸蛋”;给玉米穿上了桔红色的“裙子”;给稻谷穿上了金色的“西装”。

一阵阵秋风吹来,稻谷连忙弯下了身子,像在给秋姑娘致谢。

秋姑娘来到了森林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姑娘又来到了果园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姑娘还来到了我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秋景荟萃。

作文时,景色应具有代表性。

秋天的天空:

天空高远,太阳柔和,云朵洁白→蓝蓝的天上飘着几片薄纱似的白云。

秋天的田野:

田野里的稻谷已成熟→沉甸甸的穗子压得稻秆抬不起头来。

秋天的果园:

一个个挂满枝头的橘子像是挤在一起的娃娃,扒开绿叶笑眯眯地向外张望。

∣苹果像小灯笼似地挂满枝头

其他:

菊花五颜六色/金黄的叶子随风飘落/一群大雁往南飞//

6、开头结尾例举:

作文时,首尾既要简短,又要紧扣中心。

秋天真美,我爱秋天!

我爱深秋、爱这爽朗的天空、爱这有一丝凉意的季节!

有人说:

“秋天真美!

”我听了特别想去寻找秋天。

秋天,天高云淡,凉爽宜人,爸爸决定带我去农村游玩。

有人喜欢花红柳绿的春天;有人喜欢那骄阳似火的夏天;也有人喜欢那大雪纷飞的冬天,而我却偏偏喜欢那果实累累的秋天.

我爱百花齐放的春天,爱火辣辣地夏天,也爱那雪花飘扬的冬天,但我更爱绚丽多彩的秋天。

秋天到了!

秋天到了!

秋姑娘慢慢地来到了人间

三、训练站台

1、词句积累

金秋时节秋风习习天高气爽遍地是金秋高气爽秋风萧瑟秋色宜人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意深浓、秋兰飘香、丹枫迎秋、枫林如火、秋风习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宋谢灵运)

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

(唐耿韦)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诗经·小雅·四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我的图画

我画了一幅秋天的图画。

我在天空中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在地面上画了许多东西,远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处有_________。

在画上,有我最喜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多美呀!

我爱这幅画,我爱这美丽的秋天

3、劣文诊断(按诊断改写文章)

同学们,大家看,这是我画的秋天。

我画了一座高大的山。

山上有许多树木。

有些树木的叶子已经变黄了,还有的变成了红色。

(可不可以写写叶子在阳光下的样子,微风吹过的样子,落叶飞舞的样子呢?

)我还画了几只小鸟。

(写出什么鸟?

分别写写小鸟停在树上的样子,在空中飞翔的样子。

)近处的草地上,我画了几朵菊花。

菊花真美!

(分别从颜色、形状、神韵等方面写出菊花的美.)

1,学生对于常见修辞手法不清楚。

2,不知道修辞手法的作用。

3,不知道如何利用修辞手法进行抒情。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1、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

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

明喻、暗喻和借喻。

2、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

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

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

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反复的种类:

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

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

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这些修辞中,考查的最多的是比喻。

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

多数情况下,„像“、“好象”、“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

(1)表示比较的。

如:

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2)表示推测、揣度的。

如:

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3)表示例举。

如:

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秋天

凉爽的秋天来了,天高云淡,秋风习习。

大地穿上了一件黄色的毛衣,枯黄的杨树叶和鲜艳的枫树叶飘落下来,好像是几只翩翩起舞的彩色蝴蝶。

虽然寒霜降临,可松树爷爷还穿着它那碧绿的长袍,显得更加苍翠。

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

柿子树上的叶子都落了,可黄澄澄的柿子却还挂在枝上,像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橘黄灯笼。

红通通的海棠把树枝压弯了。

秋天,果实累累,景色迷人,我喜欢秋天。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请你用“”画出来。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照样子写词语果实累累__________________黄澄澄____________翩翩起舞________________大大小小____________

读悟文章是怎样运用修辞方法把景物描绘得形象逼真的。

  恰当的比喻能使景物生动形象;拟人的方法更是增添了景物的勃勃生机和情趣;夸张、排比等手法则可以增加语势,强化效果。

体会写景文的思想感情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课文《林海》讲了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借景抒情,景中寓情,是我们阅读写景文章应把握的重点。

一,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秋云

秋云的天空真蓝呀,蓝得清澈,蓝得纯净,像琢磨(mòmó)得异常高贵的蓝宝石。

最引人注目的是浮在蓝宝石上片片洁白的云。

它们形态各异,千变万化。

最东边的一片云,像一朵盛开的“白月季”。

花朵硕大,每片“花瓣”是不规则的梯形,一层又一层。

“花瓣”正中似乎还伸出一根细丝,它也许是“花蕊”向吧。

只见那“花瓣”缓慢地向前伸展,“花蕊”向四周扩张,“白月季”不见了,变成了一堆棉絮。

不对,那是一个“白玉仙桃”,下面还有两片椭圆的叶子。

这大概就是《西游记》里王母娘娘蟠桃会上那个最大的桃子。

这个“桃子”呀,准是为了纪念蟠桃会上那个最大的桃子,王母娘娘命令用玉做的。

我正呆呆地想着,“玉桃”又变了,变成个胖乎乎的“娃娃”,圆圆的“脸”,噘起的“小嘴”,真可爱。

莫不是在天空游荡的风娃?

一定是的,他噘着“嘴”是在吐风呢!

吃罢午饭,我又去探望白云。

啊唷----“蓝宝石”不知到哪儿去了,可爱的白云被墨墨的乌云遮住。

那乌云一会儿像披头散发(fàfā)的妖精,一会儿像张牙舞爪的恶狼,一会儿像铺天盖地的大扫帚„„我生气地叫起来:

“坏东西!

快滚开!

”可转念一想,这乌云会带来晶莹的水,心里就不生乌云的气啦,反而觉得也挺有意思的。

1、给加点的字选正确的读音。

 

2、文中的“蓝宝石”、“白玉仙桃”指的是什么?

3、在写云的形状变化时,先写()云像()花,接着变成(),然后又变成();又写()云,先像(),又像();接着变成(),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善于观察和想象。

二,利用所学修辞手法描写自己的校园300字左右。

背苞谷的孩子

他和那蜿(wān)蜒(yán)的山路一起,从云雾里钻了出来……

(毫豪)不理会大山吓人的高度,背着沉重的背篼(dōu),背苞谷的孩子一步一步地攀登着。

大山吃惊得默(mò)默无语。

风,吹动他的衣角,宛(wǎn)如一面上升的旗。

山雀喳喳地议论着:

他是刚放学归来吗?

瞧那背篼上晃荡的小书包!

夕阳从山巅(diān)投来敬佩的目光,染红了一段弯弯的山路,染红了孩子瘦小的身躯(qū)……

勤劳、早熟的孩子啊!

(幕暮)色就要遮没(mò)那小小的身影了,但遮得住山里孩子攀高的决心吗?

云又遮没了小路、沉重的背篼和孩子——

但愿这一背篼金色的种子,明朝(zhāo)能在高坡上萌(méng)发一片新绿……

(注释:

苞谷即玉米)

1.选择括号中正确的字,打上“√”。

2.

照样子,写句子。

例:

风,吹动他的衣角,宛如一面上升的旗。

(1)一个个成熟的柿子宛如。

(2)宛如。

3.读句子,完成练习。

(1)他和那蜿蜒的山路一起,从云雾里钻出来……

这句话写出了山的。

(2)大山吃惊得默默无语。

大山吃惊是因为。

(3)夕阳从山巅投来敬佩的目光。

夕阳敬佩他。

4.读读文中划“——”的句子,你认为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

A.孩子这么勤劳,这些苞谷种子以后一定能长得好。

B.孩子勤劳、懂事,又爱学习,希望他将来有出息。

(二)

一天,妈妈买菜找回来一张20元的假币,她叫我花掉,说是小孩子,不容易被发觉(juéjiào)。

  但是往哪儿花呢?

我苦苦思索。

这时我看见不远处有个卖草莓的老奶奶,她眼睛似乎花了,看什么东西都要眯起眼睛。

  我心中暗喜,走过去递上20元假币,买了一斤草莓,还找回18元。

  我紧张地往回走,本来是暖洋洋的春风,但吹在脸上感到很不舒服。

我心里难受得像火烧一样。

我左右为难(nànnán):

是回家跟妈妈”领赏“,还是到老奶奶那儿”赎“回20元钱呢?

最后,我回到老奶奶那儿诚恳地道了歉,要回了我我那张假币。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里踏实多了。

回到家里,我对妈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了我的话,妈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完把那张假币撕掉了。

  1.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上打“√”。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小朋友,你读短文时,注意到小作者心情的变化了吗?

开始“我”暗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心里难受得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到家,小作者该怎么向妈妈说呢?

妈妈又会说些什么呢?

请把这些话写在短文中的横线上。

  5.读了这篇短文后,我的感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